Workflow
抖音直播
icon
搜索文档
抖音新规:禁止!
券商中国· 2025-08-02 09:43
为进一步规范行业,引导行业各方高质量发展,近日,抖音升级《抖音直播团播内容管理规范》,并同步 发布《抖音直播团播机构管理规范》。在持续打击色情低俗、恶俗PK、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等违规内容及 行为的基础上,针对主播通过营造虚假亲密关系诱导打赏、公会设置不合理直播时长或不合理高额违约金 侵害主播合法权益等突出问题,上述规范新增了更严格治理举措。 抖音团播管理规范包括但不限于: c 科音直播 持续治理 \ 直播间内违规内容 1 禁止主播营造低俗擦边等不良感知 2 禁止公会教唆、纵容主播违规直播 ● 组织、教唆、纵容主播直播色情低俗、恶俗惩罚等违规内容 · 以攻击刺激、炫富攀比等方式直播中诱导过度消费 c 抖音直播 | 直播间外失范行为 严厉罪 ● 通过着装、剪影等方式凸显身材曲线、突出敏感部位 ● 设计抽打敏感部位、制造湿身效果、体罚等游戏互动环节 ● 设置有暗示导向的工地、教室、酒吧等不当场景直播 ● 剧本演绎畸形恋爱、暴力霸凌、暖味互动等不当情节 ● 无才艺内容单一叫嚣、嘶吼引导用户付费 ● 借助礼物贴纸等直播工具设置低俗、危险等不当惩罚 ● 过度美颜、拉伸导致身材比例扭曲 1 禁止主播不当行为侵害用户权益 2 ...
抖音新规:禁止!
证券时报· 2025-08-02 08:08
抖音直播团播管理规范升级 - 抖音升级《抖音直播团播内容管理规范》并同步发布《抖音直播团播机构管理规范》,旨在打击违规内容及行为,新增严格治理举措 [1] - 重点治理问题包括:主播营造虚假亲密关系诱导打赏、公会设置不合理直播时长或高额违约金侵害主播权益 [1] 直播间内违规内容治理 - 禁止主播营造低俗擦边等不良感知 [3] - 禁止公会教唆、纵容主播直播色情低俗、恶俗惩罚等违规内容 [4] - 禁止以攻击刺激、炫富攀比等方式诱导过度消费 [4] 直播间外失范行为治理 - 禁止通过着装、剪影等方式突出敏感部位或设计不当互动环节(如抽打敏感部位、制造湿身效果) [5] - 禁止设置暗示导向的工地、教室、酒吧等不当场景直播或演绎畸形恋爱、暴力霸凌等情节 [5] - 禁止无才艺内容单一叫嚣、嘶吼引导付费,或借助礼物贴纸设置低俗、危险惩罚 [5] 用户权益与经营环境维护 - 禁止公会教唆、引导未成年人参与直播或默许粉丝群内组织消费金额接龙、排名等活动 [8] - 禁止公会放纵粉丝炫耀攀比消费金额、有组织性造谣攻击他人 [9] - 禁止公会以虚假承诺、虚构事实等方式诱导用户消费或欺诈用户 [9] 投诉举报机制 - 用户可通过邮件投诉举报违反规范的主播或公会行为 [12]
抖音新规:禁止!
中国基金报· 2025-08-01 06:59
抖音直播团播管理规范升级 - 公司明确禁止主播通过着装、剪影、打湿身体等方式突出敏感部位、营造暧昧氛围 [2] - 严禁过度美颜 要求直播画面真实还原主播形象 避免过度美化误导观众 [2] - 对暗示性动作、语言等低俗擦边行为进行严格管控 [2] - 违规账号将面临阶梯式处罚 包括减少推荐、中断直播、扣减流水奖励、无限期收回直播权限 [3] - 违规主播占比高的公会将面临扣减健康分、限制经营能力或终止合作等处置 [3] 团播行业现状与就业影响 - 团播定义为多人在直播间进行舞蹈、唱歌等团体表演的演艺直播形式 [3] - 产业升级创造大量就业岗位 包括前台岗位(主持人、运镜师、灯光师)和中台部门(运营、妆造、编舞、服装师) [3] - 近期网络直播低俗内容频发 擦边团播、低俗斗狠成为焦点 [4] 网络直播行业生态与治理挑战 - 行业具有强娱乐性、强交互性、强传播性基因 但暴露出低俗文化与价值观危机 [5] - 职能部门持续完善法规 开展"清朗"系列专项行动改善网络空间风气 [5] - 低俗直播屡禁不止根源包括"流量为王"价值观误导和黑色产业链推波助澜 [5] - 治理需从被动合规转向主动共治 平台需成为"生态设计师"而非仅"内容守门人" [6] 平台与主播的治理方向 - 平台应加强AI审核技术 提升语义识别和行为预判能力 推动审核系统向多模态理解跃迁 [6] - 优化算法推荐机制 重置流量分配权重 给予高质量内容更高优先级 [6] - 主播需放弃低俗流量依赖 通过专业内容创新建立竞争壁垒 重塑职业尊严 [6] 行业长期发展路径 - 治理本质是推动行业从"流量狩猎"转向价值耕耘 [7] - 需通过算法点亮优质内容 主播以专业赢得尊敬 释放连接千行百业的动能 [7]
培育新业态 壮大新经济 不断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郑州日报· 2025-07-17 08:44
政府调研与政策支持 - 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庄建球调研直播经济和微短剧行业发展情况,强调要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快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1] - 庄建球指出郑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具有微短剧创作的独特优势,应充分发挥优势,强化创意创新,推出更多精品剧目,合力打造微短剧创作之都 [1] - 政府鼓励企业秉持守正创新原则,促进线上线下场景深度融合,提升产品服务品质,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 [1] 微短剧行业发展 - 政府调研天桥短剧、小鸟科技、尚企育华等企业,详细了解微短剧剧本创作、拍摄剪辑、出品发行等流程 [1] - 强调要积极探索"微短剧+"发展模式,加快引育头部企业和专业人才,形成规模效应、集聚效应,促进微短剧精品化、多元化、规范化发展 [2] 直播经济与产业生态 - 政府调研抖音集团河南总公司,察看抖音直播、短视频运营等情况,希望企业提升产品服务品质 [1] - 调研海一云商集团,鼓励企业立足本土产业,打造更多消费场景,提升用户消费体验,持续扩大市场占有率 [1] - 强调要完善直播产业生态,强化技术创新应用,鼓励本地老字号品牌打造线上特色消费场景,推动消费提质扩容升级 [2] 营商环境与政策支持 - 政府强调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全面落实惠企政策,破除市场准入壁垒 [2] - 推动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成为支柱,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提供坚实支撑 [2]
筑牢未成年人保护网,抖音直播启动2025暑期专项行动
南方都市报· 2025-07-05 13:16
未成年人保护专项行动 - 武汉多部门与抖音直播建立"武汉-抖音直播未成年人保护敏捷机制",构建常态化联动机制,实现信息互通、风险共防、问题速处 [2] - 2025年以来抖音直播协助湖北1700余个家庭完成未成年退款,武汉市200余个家庭完成未成年退款 [2] - 抖音直播日均最高拦截未成年人打赏消费40万次,2025年至今全国1.5万个账号因涉未成年人打赏被暂停功能 [4] 平台治理措施 - 抖音直播禁止未满16周岁未成年人出镜直播,16-18岁需监护人书面同意,违规者回收直播权限 [4] - 2025年至今回收未成年人冒用成年人账号直播权限8441个,372个账号因利用未成年人形象牟利被无限期回收权限 [4] - 抖音直播已帮助4.2万个家庭完成未成年人打赏退款,持续简化退款流程 [4] 技术识别难点 - 未成年人使用家长账号绕开监管导致识别困难,存在外貌声音难以被机器模型识别的问题 [5][6] - 存在家长默许孩子打赏或绕过平台规则、成年人仿冒未成年人恶意退费等情形 [6] - 平台建议家长开启青少年模式,该模式下无法充值打赏,14岁以下实名用户直接进入该模式 [6] 行业数据 - 2024年暑期未成年人每天上网时间主要在3小时以内,仅0.46%未成年人表示会把钱花在直播间打赏 [5] - 近四成未成年受访者会使用家长账号绕开防沉迷监管 [5] - 抖音直播持续扩大"线上+线下"联动治理机制范围,加大模型识别能力投入 [6]
抖音新规定,禁止!
证券时报· 2025-07-05 11:08
抖音直播未成年人保护专项行动 - 抖音直播启动"共建文明直播·2025暑期未成年人保护"专项行动,由武汉市委网信办、共青团武汉市委、武汉市公安局指导,建立"武汉—抖音直播未成年人保护敏捷机制",实现信息互通、风险共防、问题速处 [1] - 平台禁止主播诱导未成年人打赏消费,禁止未满16周岁未成年人出镜直播,16-18岁未成年人开播需监护人书面同意,违规者将回收直播权限 [1] - 抖音直播日均最高拦截未成年人打赏消费40万次,2025年已暂停1.5万个涉未成年人打赏账号充值功能,回收8441个冒用成年人账号及372个利用未成年人牟利的账号直播权限 [1] - 平台已帮助4.2万个家庭完成未成年人打赏退款,将持续简化退款流程 [2] 未成年人网络行为数据 - 2024年暑期未成年人日均上网时间主要在3小时以内,60%受访者无消费,仅0.46%会在直播间打赏 [2] - 近40%未成年受访者会使用家长账号绕过实名认证防沉迷系统 [2] - 抖音建议家长开启未成年人模式,该模式下无法充值打赏,14岁以下实名用户直接进入该模式 [2] 游戏公司暑期限玩政策 - 腾讯游戏2025年暑期限玩时段为每周五、六、日20-21时,总时长不超过27小时 [3][4] - 网易游戏暑期限玩规则相同,未成年人仅可在每周五、六、日晚20-21时登录,总时长27小时 [6][7]
抖音新规定,禁止!
证券时报· 2025-07-05 10:57
抖音未成年人保护专项行动 - 武汉市委网信办、共青团武汉市委、武汉市公安局与抖音直播共建"武汉—抖音直播未成年人保护敏捷机制",建立常态化联动机制,实现涉未成年人事项快速研判与精准处置 [1] - 抖音直播禁止主播诱导未成年人打赏消费,禁止未满16周岁未成年人出镜直播,16-18岁未成年人开播需父母书面同意,违规者回收直播权限 [1] - 平台日均最高拦截未成年人打赏消费40万次,2025年累计暂停1.5万个涉未成年人打赏账号充值功能,回收8441个冒用成年人账号及372个利用未成年人牟利的账号直播权限 [1] - 已帮助4.2万个家庭完成未成年人打赏退款,将持续简化退款流程 [2] 未成年人网络行为数据 - 2024年暑期未成年人日均上网时间集中在3小时内,60%受访者无消费行为,仅0.46%会在直播间打赏 [2] - 近40%未成年受访者会使用家长账号绕过防沉迷监管 [2] - 抖音建议家长开启未成年人模式,该模式下禁止充值、打赏和提现,14岁以下实名用户直接进入该模式 [2] 游戏公司暑期限玩政策 - 腾讯游戏2025年暑期仅允许未成年人在每周五、六、日20-21时登录,总时长不超过27小时 [3][5] - 网易游戏同步执行相同限玩规则,暑期每周五、六、日晚20-21时开放,总计27小时 [8][9]
抖音:未满16周岁禁止出镜直播
券商中国· 2025-07-05 07:08
抖音未成年人直播管理专项行动 - 平台明确禁止未满16周岁未成年人出镜直播 年满16周岁未满18周岁未成年人开播需父母或监护人书面同意 违反规定将回收账号直播权限 [1] - 2025年至今全国1.5万个账号因涉未成年人打赏被暂停充值消费功能 回收未成年人冒用成年人账号直播权限8441个 372个账号因利用未成年人形象牟利被无限期回收权限 [2] - 平台简化未成年人退款流程 2025年已帮助4.2万个家庭完成未成年人打赏退款 [2] 未成年人网络行为现状 - 未成年人每天上网时间主要集中在3小时以内 近四成未成年受访者会使用家长账号绕开防沉迷监管 [2] - 平台监管面临挑战 包括未成年人与家长账号混用 外貌声音难以识别 部分家长默许孩子打赏或绕过规则 [3] 平台技术升级与建议 - 平台将在2025年暑期提升大模型识别能力 应对未成年人使用成年人账号问题 [3] - 建议家长开启未成年人模式 该模式下无法充值打赏消费和提现 [3]
抖音出手,主播终于不用为天价违约金所困
36氪· 2025-07-04 20:05
行业现状 - 直播行业存在普遍的高额违约金问题,"挣三千、赔百万"现象屡见不鲜,许多主播因不合理条款成为受害者 [1] - 部分公会利用信息不对称设置陷阱条款,如模糊违约定义、虚假承诺退会条件等,导致主播权益受损 [3][4] - 行业竞争加剧,主播账号累计开通近1.93亿个(多平台非去重数据),月活跃开播账号约3326.7万个,市场供给过剩 [10] 平台新规 - 抖音发布《抖音直播机构与主播合作签约与履约规范》,明确禁止公会设定超过主播总收益或公会投入金额5倍的高额违约金 [3][4] - 新规要求公会不得模糊违约条款(如任意解释"不规范直播")、不得虚假承诺退会条件、不得利用信息差欺诈主播 [3][4] - 违规公会将面临平台介入、终止合作、扣除健康分(每例扣5分,最高50分)、暂停拉新权限等处罚措施 [3][4] 公会操作模式 - 部分公会通过克扣薪资、设置不合理直播要求(如擦边内容)及操纵"有效直播时间"等指标压榨主播 [5][6] - 公会商业模式转向依赖违约金盈利,利用法律条款漏洞针对涉世未深的年轻主播,典型案例显示有主播被追索12.8万元违约金(10万元前期投入+2.8万元收益损失) [5][14] - 公会与平台原为共生关系,平台依赖公会输送主播,公会通过抽成获利,但行业下行导致部分公会转向高风险盈利模式 [8][10] 行业影响 - 主播职业特殊性(兼具劳动合同与超劳动关系属性)导致素人易受合约陷阱侵害,缺乏法律保护 [7] - 平台内容生态受威胁,新人主播减少将直接影响用户活跃度,促使抖音等平台主动规范公会行为 [11][13] - 市场衰退背景下,公会与不良律师合作开发合约陷阱,主要针对大学生或社会经验不足的群体 [14]
抖音新规:未满16周岁未成年人,禁止出镜直播
新华网财经· 2025-07-04 17:23
抖音未成年人直播治理专项行动 - 平台禁止未满16周岁未成年人出镜直播 16-18周岁需监护人书面同意 违规将回收直播权限 [1] - 2025年至今已处理1.5万个涉未成年人打赏账号 暂停其充值功能 回收8441个冒用成年人直播权限的账号 [1] - 372个账号因利用未成年人形象牟利被无限期封禁 [1] 未成年人退款机制优化 - 平台简化暑期未成年人打赏退款流程 2025年已帮助4.2万个家庭完成退款 [1] - 存在成年人仿冒未成年人恶意退费现象 增加平台风控难度 [2] 未成年人网络行为现状 - 2024年调查报告显示 近40%未成年人会使用家长账号绕过防沉迷监管 [2] - 未成年人日均上网时间集中在3小时以内 直播/游戏场景中账号混用问题突出 [2] 平台技术升级方向 - 暑期将提升大模型识别能力 解决未成年人冒用账号的识别难题 [2] - 建议家长启用未成年人模式 该模式下禁止充值打赏等消费行为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