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破发
搜索文档
破发股瑞纳智能上半年亏损 IPO超募5.2亿国元证券保荐
中国经济网· 2025-10-13 16:56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9258.67万元,同比增长27.20% [1] - 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92.87万元,较上年同期-1716.21万元亏损幅度收窄 [1] - 2025年上半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664.30万元,较上年同期-3151.68万元亏损幅度收窄 [1] - 2025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710.72万元,较上年同期-1450.42万元现金流出扩大 [1] 首次公开发行(IPO) - 公司于2021年11月2日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发行1842万股,发行价格为55.66元/股 [1] - 首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总额为10.25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募集资金净额为9.17亿元 [1] - 实际募集资金净额比原计划3.99亿元多出5.18亿元 [1] - 原计划募集资金拟用于智能供热设备生产基地建设、研发检测中心建设及补充营运资金 [1] - 首次公开发行发行费用为1.08亿元,其中保荐及承销费为8714.69万元 [2] 股本与分红 - 公司目前股价处于破发状态 [1] - 2022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8元(含税),共计派发现金红利5951.2万元,同时以资本公积金每10股转增8股 [2]
翱捷科技跌12.85% 2022年上市即巅峰超募42亿元
中国经济网· 2025-10-10 15:52
股价表现 - 公司股价今日收报98.50元,较发行价164.54元下跌12.85%,目前处于破发状态 [1] - 公司上市首日即破发,上市以来盘中最高价为130.11元 [1] 首次公开发行(IPO)详情 - 公司于2022年1月14日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发行股票数量为4183.0089万股,发行价格为164.54元/股 [1] - 首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总额为68.83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募集资金净额为65.46亿元 [1] - 最终募集资金净额比原计划多41.66亿元,原计划募集资金为23.80亿元 [1] 募集资金用途 - 原计划募集资金拟用于新型通信芯片设计、智能IPC芯片设计项目、多种无线协议融合及高精度导航定位解决方案、研发中心建设及补充流动资金 [1] 发行费用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发行费用总额为3.37亿元,其中保荐及承销费用为3.10亿元 [1] - 保荐机构(主承销商)为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保荐代表人为王鹏程、龚思琪 [1]
破发股宏力达2高管拟减持 2020年上市超募8.7亿元
中国经济网· 2025-10-10 15:12
核心管理层减持计划 - 公司董事、总经理、核心技术人员冷春田计划减持不超过541,451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不超过0.39% [1] - 公司副总经理、核心技术人员赖安定计划减持不超过1,400,000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不超过1% [1] - 减持计划将于减持公告披露日起15个交易日后3个月内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进行,原因为个人资金需求 [1] 管理层持股背景 - 截至公告披露日,冷春田持有公司股份2,165,804股,占总股本比例为1.55% [1] - 赖安定持有公司股份9,625,799股,占总股本比例为6.88% [1] - 上述股份均为公司首次公开发行前持有及上市后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取得的无限售流通股 [1] 减持股份市值估算 - 以2025年10月9日收盘价40.11元计算,冷春田本次减持金额预计为2171.76万元 [2] - 赖安定本次减持金额预计为5615.40万元 [2] - 二人减持金额合计预计为7787.16万元 [2]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情况 - 公司于2020年10月15日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发行数量为2500万股,发行价格为88.23元/股 [2] -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为22.06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募集资金净额为20.66亿元 [2] - 最终募集资金净额较原计划多8.66亿元,原计划募集资金12.00亿元 [2] 公司历史财务与股本变动 -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发行费用为1.39亿元,其中保荐及承销费用为1.24亿元 [3] - 2022年年度权益分派以方案实施前总股本1亿股为基数,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96元(含税),并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股转增0.4股 [3] - 该次权益分派的股权登记日为2023年6月12日,除权(息)日为2023年6月13日 [3]
破发股光庭信息总经理拟减持 2021年上市超募11亿元
中国经济网· 2025-10-10 14:08
公司管理层持股变动 - 公司董事兼总经理王军德计划减持不超过80,000股公司股份 占公司总股本比例为0.0864% [1] - 减持时间为2025年11月3日至2026年2月2日 通过集中竞价方式 减持原因为个人资金需求 [1] - 王军德目前直接持有公司346,500股 占公司总股本的0.3741% 均为首次公开发行前已发行股份 [1] - 以公告前一日(10月9日)收盘价54.01元计算 此次减持套现金额约为432.08万元 [2]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IPO)概况 - 公司于2021年12月22日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 公开发行数量为2315.56万股 发行价格为69.89元/股 [2] - 首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总额为16.18亿元 扣除发行费用后募集资金净额为14.79亿元 [2] - 实际募集资金净额比原计划多10.91亿元 公司原计划募集资金为3.87亿元 [2] - 原计划募集资金拟用于基于域控制器的汽车电子基础软件平台等三个建设项目 [2] 股价表现与发行费用 - 截至2024年10月9日 公司股价为54.01元 处于破发状态(低于发行价69.89元) [2] - 首次公开发行费用合计为1.40亿元 其中国金证券获得承销保荐费用1.25亿元 [3]
破发股禾赛科技盘中创新低 上市募41.6亿港元高瓴浮亏
中国经济网· 2025-10-09 17:05
股价表现 - 港股于10月9日收报210.60港元,当日涨幅为0.00% [1] - 当日盘中股价最低至208.60港元,创下上市以来新低 [1] - 10月8日收盘价210.60港元已跌破港股最终发售价212.80港元 [1][3] 上市基本信息 - 公司于2025年9月16日在香港联交所上市 [1] - 全球发售股份总数为19,550,000股,其中香港发售1,955,000股,国际发售17,595,000股 [1] - 最终发售价定为212.80港元,最高公开发售价为228.00港元 [3] 募资情况与用途 - 全球发售所得款项总额为4,160.24百万港元,扣除上市开支后净额为4,005.25百万港元 [3] - 约50%的所得款项净额计划用于研发投资 [3] - 约35%(约1,297.1百万港元)计划用于投资生产能力 [3] - 约5%计划用于业务发展,约10%计划用于营运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 [3] 承销团队与基石投资者 - 上市项目的联席保荐人、整体协调人等包括中国国际金融香港证券、国泰君安融资、招银国际融资等多家机构 [2] - 基石投资者包括HHLRA、泰康人寿、WT Asset Management、Grab Inc.、宏达集团、Commando Global Fund [3] - HHLRA为最大基石投资者,其投资金额为50.0百万美元,其他基石投资者投资金额在10.0百万至30.0百万美元之间 [3][4]
破发股南新制药股东拟减持 上市募资12亿西部证券保荐
中国经济网· 2025-09-25 11:15
股东减持计划 - 股东广州乾元因资金需求计划减持不超过8,232,000股 占公司总股本3.00% [1][2] - 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减持不超过2,744,000股 大宗交易方式减持不超过5,488,000股 [1][2] - 减持期间为2025年10月27日至2026年1月26日 股份来源为IPO前取得及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 [2] 股东持股结构 - 广州乾元当前持股43,120,000股 占总股本15.71% [2] - 其中22,000,000股为IPO前取得股份 已于2021年3月26日流通 [2] - 另有21,120,000股通过2021年及2022年资本公积金转增取得 分别于2022年7月25日及2023年6月13日流通 [2] 公司资本运作历史 - 2020年3月26日科创板上市 发行价34.94元/股 发行3500万股 [3] - 实际募集资金净额11.35亿元 超原计划4.66亿元 [3] - 2021年实施每股转增0.4股 总股本由1.4亿股增至1.96亿股 [3] - 2022年再次实施每股转增0.4股 总股本由1.96亿股增至2.744亿股 [4] 发行相关财务数据 - 首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总额12.23亿元 [3] - 发行费用总额8761.77万元 其中保荐承销费用7110.75万元 [3] - 当前股价处于破发状态 [3]
破发股华厦眼科跌2.95% 2022年上市超募19.9亿元
中国经济网· 2025-09-18 17:13
股价表现 - 截至收盘股价20.72元 单日跌幅2.95% 处于破发状态(发行价50.88元/股)[1] 首次公开发行 - 2022年11月7日深交所创业板上市 保荐机构为中金公司 保荐代表人为沈俊、赵冀[1] - 实际募集资金总额30.53亿元 扣除发行费用后净额27.68亿元[1] - 超募资金19.90亿元(原计划募资7.79亿元)[1] - 发行费用合计2.84亿元 其中保荐承销费用2.32亿元[1] - 原募资计划投向五大项目:天津医院、视光中心、医院升级、信息化系统及运营资金[1] 权益分派方案 - 2022年度每10股派现2.8元 合计派发现金红利1.57亿元[2] - 每10股转增5股 转增前总股本5.60亿股 转增后总股本增至8.40亿股[2] - 剩余未分配利润结转以后年度分配[2]
破发股高凌信息连亏1年半 2022年上市即巅峰募12亿
中国经济网· 2025-09-16 11:40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9520.49万元 同比增长15.55% [1]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3306.93万元 同比扩大46.99% [1][3] - 2025年上半年扣非净利润-4414.78万元 同比收窄2.9% [1][3] - 2025年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7605.71万元 同比改善8.51% [1][3] - 2024年全年营业收入2.66亿元 同比下降25.23% [3] - 2024年全年归母净利润-5227.57万元 同比由盈转亏 [3] - 2024年全年扣非净利润-9017.32万元 同比扩大795.01% [3] - 2024年全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6686.35万元 同比恶化200.68% [3] 上市情况 - 2022年3月15日科创板上市 发行价51.68元/股 [3] - 上市首日最高价51.00元 当前处于破发状态 [4] - 实际募集资金净额11.10亿元 较原计划少3.92亿元 [4] - 发行费用总额9007.69万元 其中承销保荐费7402.10万元 [5] 股本变动 - 2023年度权益分派每股派现0.2元并转增0.4股 [5] - 分红总额1858.13万元 转增3716.26万股 [5] - 实施后总股本增至1.30亿股 [5]
破发股英华特某股东拟减持 2023年上市超募1.3亿元
中国经济网· 2025-09-12 14:01
股东减持计划 - 持股5%以上股东苏州协立创业投资有限公司计划减持不超过581,693股 占剔除回购账户后总股本比例1% [1] - 协立创投当前持股5,069,200股 占剔除回购账户后总股本比例8.71% [1] - 协立创投与苏州君实协立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为一致行动人 控股股东均为南京协立创业投资有限公司 减持比例需合并计算 [1] 减持合规性与投资背景 - 两家机构均为备案私募股权投资基金 投资期限已满60个月 减持不受比例限制 [1] - 符合《上市公司股东减持股份管理暂行办法》等监管规定 [1] 减持交易规模测算 - 按9月11日收盘价43.22元测算 套现金额约2514.08万元 [2] 首次公开发行情况 - 2023年7月13日深交所创业板上市 发行数量1463万股 占发行后总股本25% [3] - 发行价格51.39元/股 保荐机构为国金证券 [3] - 上市首日最高价99.66元 创历史高点 当前股价处于破发状态 [3] 募集资金使用 - 实际募集资金总额75183.57万元 净额65644.73万元 超原计划12778.73万元 [4] - 原计划募集52866万元 用于涡旋压缩机产能扩建及研发项目 [4] - 发行费用9538.84万元 其中国金证券获保荐承销费用6788.54万元 [4]
破发股嘉和美康某股东拟减持 2021年上市超募4.9亿元
中国经济网· 2025-09-05 16:44
股东减持计划 - 股东弘云久康计划自2025年10月9日起3个月内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减持不超过1,375,855股 占公司总股本1% [1] - 减持原因为股东自身流动性需求 减持价格按市场价格确定 [1] - 弘云久康当前持股8,485,931股 占比6.17% 为公司第三大股东 [1] - 所持股份为IPO前取得 已于2022年12月14日起上市流通 [1] 股权结构影响 - 弘云久康非公司控股股东、实控人及一致行动人 [1] - 本次减持不会对公司治理结构及持续经营产生重大影响 [1] 上市与发行情况 - 公司于2021年12月14日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 发行价39.50元/股 [1] - 发行数量3,446.94万股 保荐机构为华泰联合证券 [1] - 目前股价处于破发状态 [1] 募集资金使用 - 首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总额13.62亿元 净额12.40亿元 [2] - 实际募集净额较原计划7.50亿元超额4.90亿元 [2] - 原计划资金投向专科电子病历研发、综合电子病历升级改造、数据中心升级及营运资金补充 [2] 发行费用构成 - 发行费用总额1.21亿元 其中保荐及承销费用9,782.30万元 [2] - 华泰联合证券作为保荐机构获得上述承销费用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