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资金链
icon
搜索文档
仲家汇回应:资金链出现阶段性困难,不会“卷款跑路”
齐鲁晚报网· 2025-05-23 16:26
公司现状 - 公司承认存在闭店、欠薪、拖欠货款等情况,目前正与员工、供应商、房东等各方协商 [1] - 公司资金链出现阶段性困难,导致员工工资、社保公积金、部分房租水电及供应商货款支付出现问题 [2][5] - 公司已关闭24家门店,并对连续亏损且扭亏无望的门店实施闭店止损 [1][2] 补救措施 - 优化组织架构、合理控制人员编制,减少非必要人力成本支出 [2][7] - 对现有经营场所进行空间盘活,通过分租等方式提升资产利用率,降低租金压力 [2][7] - 与银行等金融机构沟通争取信贷支持与融资机会 [3][7] - 与核心供应链伙伴协商重构合作模式和解决方案 [3][7] - 积极对接行业内优质资源,争取为公司注入新的活力 [3][7] 员工与合作伙伴安排 - 优先保障员工合法权益,尽快落实薪资补发方案 [3][8] - 通过内部转岗等方式为员工创造更多发展机会 [3][8] - 与供应商、房东等协商制定债务清偿计划,逐步恢复正常合作 [3][8] 公司声明 - 澄清"卷款跑路"、"破产"等传闻不实,核心管理团队始终在岗履职 [2][7] - 公司承诺对员工、合作伙伴和社会负责,严格履行企业义务 [8] - 公司表示将通过官方渠道及时披露进展,确保信息透明 [7]
德州银行推进“资金链”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效
齐鲁晚报网· 2025-05-20 15:23
协同联动聚合力,筑牢反诈防护网。依托涉案账户网络查控平台的数据处理分析优势,为公安机关打击 涉案账户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同时,借助山东省资金预警联防系统,对受害人账户实施保护性止 付。1至3月,德州银行两个系统协同开展保护性止付,累计保护126人次,158个账户,成功拦截资金 760.32万元,为维护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多元宣教齐发力,激活全民反诈动能。德州银行以网点为反诈宣传主阵地,构建辐射周边的宣教网络, 通过"精准滴灌"模式开展宣教活动。一方面,以投资返利、刷单诈骗等真实案例为切入点,深度剖析诈 骗手段、话术特征,传授应对技巧。另一方面,针对老年人、学生等易受骗群体,重点宣讲非法买卖、 出租、出借银行账户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切实增强其风险防范意识。 强化统筹部署,压实反诈工作责任。德州银行成立反诈工作专班,召开专题会议系统剖析涉案账户特征 及现存问题,围绕深化资金链治理科学谋划、统筹安排。制定账户风险管理制度与专项工作方案,明确 相关部门及分支机构职责分工。建立定期复盘机制,深挖潜在风险点,严格落实考核问责,全面提升账 户风险管控能力。 聚焦溯源防控,筑牢资金安全防线。开户环节严格执行客 ...
重磅签约!河北清华发展研究院与SLD中检达成实验室项目合作
实验室建设政策背景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加强概念验证、中试验证和行业共性技术平台建设,实验室成为强化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的重要抓手 [1] - 河北省《基础研究计划概念验证项目实施方案》通过资金支持、基金对接等方式加速前沿技术从实验室到产业化的转化 [2] - 项目响应国家"十四五"实验室建设规划,符合河北省"京津研发+河北转化"的创新模式 [5] 河北清华发展研究院与SLD中检合作 - 双方达成实验室项目设计合作,设计方案结合CNAS实验室认可评审要求和相关设计规范,打造集科研、转化、验证于一体的高标准创新平台 [1] - 合作将发挥SLD中检在实验室规划、工艺设计等方面的专业优势,为科研团队提供从技术验证到产业孵化的全链条支撑 [4] - 河北清华发展研究院已累计促成10个项目产业化,并助力5家企业获评"专精特新"资质 [2] 合作项目的战略意义 - 政策契合性:项目有望成为区域科技创新的标杆案例 [5] - 技术前瞻性:实验室设计深度融合智能化、绿色化理念,涵盖通风空调、废水处理等系统集成,为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领域提供标准化、模块化支撑 [5] - 企业关系:形成优势互补的产学研协同典范 [5] SLD中检公司概况 - 行业领先的实验室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业务涵盖实验室设计建设、资质评审、仪器配置、人员培训、安全运营 [7] - 未来将继续深度挖掘实验室筹建运营痛点,为客户打造符合需求的专业实验室 [9]
巨亏下达安基因董事会再度大换血
新浪财经· 2025-05-12 14:53
董事会换届 - 达安基因第九届董事会换届议案以7票赞成2票反对通过,非独立董事候选人包括黄志征、韦典含等6人,其中5人来自大股东广州金控背景,梁志坤是唯一技术背景成员[1] - 第八届董事会除韦典含外全部被替换,包括现任董事长薛哲强,薛哲强来自广州金控且对大股东决定无反对意见[1] - 两张反对票来自任职超10年的黄珞与张斌,他们认为新董事会"高度同质化,以纯金融背景为主",缺乏体外诊断行业技术领导者[1][2] 管理层变动背景 - 黄珞与张斌均为金融背景人士,曾通过补选进入第八届董事会,代表原管理层的总经理周新宇此前已辞职[4] - 广州金控曾给予黄珞机会希望改善业绩,但2024年公司出现20年内最大亏损,促使大股东决定全面接管管理权[4] - 当前达安基因被定义为缺乏核心成长性的中型诊断公司[4] 财务表现 - 疫情前(2014-2019年)扣非净利润长期徘徊在几千万元水平,营收2014年突破十亿但2017-2019年快速回落[5] - 疫情期间(2020-2022年)业绩爆发:营收从53.41亿增至120.46亿,扣非净利润从23.67亿增至51.81亿[5] - 后疫情时代(2023-2024年)业绩急转直下:营收降至11.81亿和8.53亿,扣非净利润亏损3.64亿和8.23亿[5] 经营问题 - 未能及时调整疫情后的成本结构和产能利用,固定费用、应收账款和存货跌价导致利润反噬[5] - 产品线单一且面临降价压力:2016年已预警价格下降趋势,2024年分子诊断产品价格较2019年显著下降[6] - 毛利率从2020年70.15%降至2024年37.55%,低于疫情前40%以上的平均水平[6] - 2024年生物制品业试剂类产销量同比下滑80%以上,显示产品市场竞争力存疑[6] 业务战略 - 2016年起发展金融服务作为第二增长曲线,2018年该业务创收8800万元占比6%,但2023-2024年缩水至3000万元规模[7] - 公司称金融服务为产业孵化配套业务,目前坚持聚焦主业并已缩减该业务[7]
长三角“超级环线”经济与大湾区双向奔赴互动发展
上海证券报· 2025-05-12 02:27
@@@@ @ @ @ @ o 曾凡银 长三角"超级环线"经济与大湾区双向奔赴互动发展 □ 曾凡银 (作者系安徽省社会科学院教授) 一是高铁"超级环线"经济。2024年6月,"长三角超级环线高铁"首条环线正式开通运营,串联起上海、 南京、合肥、杭州等4座长三角中心、副中心城市。沪苏浙皖首次借由环线列车产品连线成"圈",轨道 上的长三角成为一体化发展的标志性成就之一。高铁"超级环线"以区域内人流带动物流、信息流、技术 流、资金流、项目流、商流、文旅流的畅通,促进双向奔赴、相互赋能,由地理上的"空间一体化"向跨 越时空的区域内专业化分工与协作的"功能一体化"迈进,从"跨界"到"无界"的同城化协同发展,给区域 经济发展带来多重效益。同时,高铁"超级环线"还串联起沪宁、宁蓉、京港、宁安、池黄、杭昌、沪昆 等7条高铁线路,将促进长三角与粤港澳大湾区、长江经济带、京津冀等区域融合发展。 二是科创(产业)"超级环线"。它由G60科创走廊与沪—宁—合(武)产业创新带由都市圈、产业创新 带、科创走廊演变构成。目前,上海市松江区与杭州、合肥等8市签约共建的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和上 海市普陀区牵头的南京、泰州等"七市一区"打造沿沪宁 ...
南洋国际物流集团因资金链断裂宣布破产 | 壹航运
搜狐财经· 2025-05-07 19:11
公司破产公告 - 南洋国际物流集团宣布因资金链断裂将于2025年5月1日正式结业 [1][4][8] - 公司成立于1991年,拥有34年历史,是香港和华南地区最具规模的内河集装箱运输物流公司之一 [1][2] - 公司业务涵盖华南香港间驳船运输、船舶代理、进出口报关、码头装卸、仓储、拖车等 [1] 破产原因分析 - 全球经济不景气、疫情及贸易战影响、驳船行业恶性竞争导致经营困难 [1][4][8] - 公司股东已将全部资产和物业抵押给银行融资,但因应收款账期过长及恶劣经济环境导致资金链断裂 [1][4][8] - 公司表示民营驳船企业在当前经济环境下难以经营 [4][8] 公司业务规模 - 在内地设有21家分公司/办事处 [2] - 旗下南洋船务拥有及期租共55艘船舶,运力8199标箱,集装箱空箱9422Teu [2] - 曾获香港物流大奖(中型企业)和马士基颁发的优质服务奖状 [2][3] 业务覆盖范围 - 主要经营香港往返海南、广西北部湾、广东湛江、深圳、东莞、黄埔、南沙、佛山等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外贸集装箱运输 [2] - 具体港口包括蛇口、大铲湾、盐田、黄埔新旧港等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