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GDP Growth
icon
搜索文档
摩根士丹利:Investor Presentation-中国表象之下的增长困境
摩根· 2025-05-12 16:4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美关税过高阻碍双边贸易,贸易谈判或使关税回调但终端税率仍处高位 [3][5] - 经济面临增长与通缩压力,二季度实际GDP同比增速或下滑约1个百分点至4.5%左右,通缩压力将持续更久 [9] - 四月出口因贸易改道暂时平稳,但对美出口五月或进一步下滑 [13] - 房地产交易疲软,二手房销售失去一季度势头,交易价格加速下跌 [18] - 消费意愿低迷,四月人均消费支出同比放缓,劳动节假期人均消费减少 [23] - 关税影响下通缩压力加剧,PPI通缩加深,核心CPI后续动力或减弱 [28][30] - 政策具有滞后性且目前以供给为中心,后续或根据社会动态演变调整 [33][37] - “5R”再通胀策略进展缓慢且不均衡 [40] 各部分总结 关税情况 - 中美关税过高阻碍正常双边贸易,贸易谈判或使关税回调但终端税率仍处高位,整体关税将维持在60%,贸易加权关税在有豁免情况下降至34% [3][5][6] 经济增长与通缩压力 - 二季度实际GDP同比增速或下滑约1个百分点至4.5%左右,若中美关税维持当前水平,2025年GDP增长预测有0.5个百分点的下行风险,通缩压力将持续至2026年四季度 [9][11][10] 出口情况 - 四月出口因贸易改道暂时平稳,但对美出口五月或进一步下滑,四月贸易有两个暂时缓解因素,即四月九日之前中国对美出口提前以及美国暂停对其他地区互惠关税期间供应链贸易加速 [13][17] 房地产市场 - 二手房销售失去一季度势头,交易价格加速下跌 [18] 消费情况 - 四月人均消费支出同比放缓,劳动节假期人均消费减少,汽车和在线家电销售情况不佳 [23][25] 通缩压力 - 关税影响下通缩压力加剧,PPI通缩加深,核心CPI四月表现尚可但后续动力或因关税影响而减弱 [28][30] 政策情况 - 政策具有滞后性,二季度政策前置,下半年或出台1 - 1.5万亿元补充财政方案,政策目前以供给为中心,后续或根据社会动态演变调整 [33][34][37] “5R”再通胀策略 - “5R”再通胀策略进展缓慢且不均衡,包括再通胀、再平衡、重组、改革和重新激活五个方面,各方面有不同的政策措施和预期进展 [40]
高盛:全球经济总结
高盛· 2025-05-08 09:4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美国增长前景不再突出,2025年增长疲软,预计美联储有三次25个基点的“保险性降息”;欧元区2025年增长降低,欧洲央行将持续降息;英国增长和通胀预测下调,银行利率预计下降;关税升级对中国增长有影响,但政策宽松可缓冲 [3] - 美国关税不太可能促进国内就业,广泛的关税措施针对性不足,且会因成本上升对下游产业就业产生拖累 [3][5] - 预计美国有效关税税率将上升约16个百分点,国会或法院不太可能阻止关税实施 [5] - 中国一季度GDP和3月数据总体超预期,美国进口商在一些商品上仍依赖中国,美元兑日元汇率影响日本央行政策立场 [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美国经济 - 4月9日“互惠”关税暂停使12个月美国衰退概率从45%降至65%,但2025年美国增长仍疲软,Q4/Q4仅0.5%;劳动力市场目前恶化迹象少,但预计年底失业率升至4.7%;关税推动核心PCE通胀同比达3.5%,消费者通胀预期调查激增;预计美联储有三次25个基点“保险性降息” [3] - 特朗普政府广泛的关税措施针对性不足,难以促进国内就业;预计有效关税税率上升约16个百分点;国会或法院不太可能阻止关税实施 [3][5] 欧洲经济 - 本周将一季度GDP跟踪估计上调0.2个百分点至+0.4%,3月核心零售销售上升,工业生产下降,帝国制造业指数上升,进口价格下降 [7] - 2月英国私营部门定期工资增长低于预期,3个月失业率不变,HMRC工资单数据疲软,职位空缺减少 [7] - 3月英国通胀略低于共识,服务业通胀减速使核心通胀和整体通胀下降,预计4月整体通胀显著上升,但2025年Q4仍有下行风险 [7] - 3月欧元区最终通胀显示潜在通胀步伐加快,整体通胀同比2.18%不变,核心通胀同比2.43%略升,服务业通胀仍是主要驱动因素 [7] 亚洲/新兴市场 - 中国一季度实际GDP同比增长5.4%超预期,3月工业生产、固定资产投资、零售销售和出口增长均超预期,信贷数据也远超市场预期;3月主要城市房价进一步下跌,人民币汇率灵活性增加 [9] - 美国对中国部分商品实施“互惠”关税豁免,降低了平均关税税率,但美国在一些商品上仍依赖中国,36%的美国自中国进口商品中,中国供应占比超70% [9] - 美元兑日元汇率降至142,较年初下跌近10%,日本央行对日元升值容忍度增加,预计在美元兑日元处于130 - 160区间时维持当前渐进加息立场 [9][11] GDP预测跟踪 |地区|2024实际值|2025GS预测|2025共识预测|2026GS预测|2026共识预测|2025Q4/Q4GS预测| | ---- | ---- | ---- | ---- | ---- | ---- | ---- | |美国|2.8%|1.3%|1.8%|1.3%|1.9%|0.5%| |欧元区|0.8%|0.7%|0.8%|1.0%|1.2%|0.3%| |德国|-0.2%|-0.2%|0.2%|1.1%|1.3%|0.0%| |法国|1.1%|0.4%|0.5%|0.8%|1.0%|0.4%| |意大利|0.5%|0.2%|0.5%|0.7%|0.9%|0.1%| |西班牙|3.2%|2.2%|2.5%|1.5%|1.9%|1.5%| |日本|0.1%|1.0%|1.0%|0.7%|0.8%|0.4%| |英国|1.1%|1.0%|0.9%|1.0%|1.3%|1.0%| |加拿大|1.5%|1.8%|1.5%|1.7%|1.4%|1.3%| |澳大利亚|1.0%|1.7%|2.0%|2.5%|2.4%|1.9%| |中国|5.0%|4.0%|4.5%|3.5%|4.2%|2.8%| |印度|6.7%|6.1%|6.6%|6.6%|6.4%|5.7%| |巴西|3.4%|2.0%|2.0%|1.6%|1.6%|2.2%| |俄罗斯|4.3%|0.5%|1.6%|2.0%|1.4%|-1.2%| |世界|2.8%|2.1%|2.4%|2.1%|2.5%|1.3%| [10]
摩根士丹利:中国政府的刺激措施如何缓解关税冲击
摩根· 2025-05-06 10:2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Q经济增长或因关税冲击放缓1个百分点,预计北京将采取谨慎且不均衡的刺激政策应对挑战,中期逐步转向刺激消费 [1] - 2Q实际GDP增长预计放缓超1个百分点,下半年随着关税降低和1 - 1.5万亿元刺激措施实施,放缓程度将更可控 [2] - 中美关税虽可能逐步降低,但仍将维持在较高水平,若当前关税水平持续,2025年GDP增长预测将下调0.5个百分点 [3][5] - 北京在经济刺激方面较为被动,政策组合仍以投资为主,但正逐步向消费倾斜 [16][17] - 2Q GDP增长预计低于4.5%,较1Q下降1个百分点,下半年增长将继续放缓但幅度较小,4Q/4Q实际GDP增长预计降至3.7%,名义GDP增长可能低于3% [21][2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关税情况 - 中美当前关税水平过高,供应链中断成本高使部分产品获豁免,预计有效关税税率将逐步降低,谈判可能促使双方逐步取消报复性关税,但终端美国有效关税税率仍将维持在45% [3][4] - 假设4Q末额外关税为34%,对美出口将年化下降34%;当前额外关税为96%(部分原材料、半成品和电子产品获豁免),对美出口将年化下降约70% [14] - 关税对出口的边际影响在关税较低时较小,中等范围时较大,极高时因短期内可替代性有限而变小,若当前96%的关税上调持续,将直接导致GDP下降0.3个百分点,加上对国内就业和消费的二次影响,总冲击将达0.5个百分点 [15] 政策情况 - 政治局会议敦促加快推出2万亿元人大批准的刺激措施,若数据恶化将出台新刺激政策,但北京在面对外部冲击时反应被动,原因包括关税不确定性、关税影响不确定性、提前实施现有政策可提供一定支持以及需要更多时间确定额外刺激措施细节 [16][20] - 政策组合正逐步向消费倾斜,但目前仍以投资为主,因对消费刺激乘数效应的不确定性,北京更确定投资的乘数效应,近期将采取中间路线,逐步转向消费同时不放弃对投资的依赖 [17][18][19] - 北京认为通过规范地方政府和控制低质量投资,可通过投资实现高质量增长,值得投资的领域包括制造业设备升级、城市基础设施更新、旧城区改造和基础科学研究 [20][21] 经济增长情况 - 2Q GDP增长预计低于4.5%,较1Q的5.4%下降1个百分点,原因是前期出口提前释放、高关税和政策反应被动 [21] - 下半年增长将继续放缓但幅度较小,关税冲击影响国内就业和消费,下半年不均衡的刺激措施只能部分抵消,通缩压力持续,预计4Q/4Q实际GDP增长降至3.7%,名义GDP增长可能低于3% [22]
Banc of California: Unfolding An Industrial Future
Seeking Alpha· 2025-04-28 18:39
行业分析 - 石油和天然气行业具有明显的周期性特征 呈现繁荣与萧条交替的波动模式 [2] - 行业研究需长期跟踪并积累经验 重点关注公司资产负债表 竞争地位及发展前景 [1] 公司策略 - Banc Of California采取谨慎的经营展望 配合保守的前瞻性策略 [2] - 若策略持续不变 可能预示GDP增长放缓 进而对工业活动产生显著影响 [2] 研究服务 - 石油和天然气价值研究服务专注于挖掘被低估标的 会员可优先获取未公开的公司深度分析 [1] - 研究内容涵盖公司财务结构 市场竞争力及发展潜力等核心维度 [1] 分析师背景 - 分析师具备注册会计师资格 拥有工商管理硕士及文学硕士学位 [2] - 长期专注于石油和天然气领域研究 强调耐心和经验在行业分析中的重要性 [2]
摩根士丹利:中国情绪追踪 -修正关税冲击开始显现影响
摩根· 2025-04-27 11:5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Q GDP增长预计低于4.5%Y,因关税冲击,贸易下滑和家庭消费与房地产市场情绪疲软 [1][6] - 美国对中国125%的互惠关税造成显著贸易影响,4月中国新兴市场PMI出现自2020年2月新冠疫情爆发以来最大单月跌幅 [2] - 约30 - 40%中国对美出口产品关税弹性较低,白宫4月11日豁免占中国对美出口22%的关键消费电子产品的互惠关税 [4] - 1 - 2个月内关税可能降低,但达成全面协议仍具挑战,预计到6月底美国对中国的贸易加权关税降至60%,年底降至34% [5][8] - 维持2Q实际GDP增长低于4.5%Y的观点,预计北京2Q提前实施2万亿人民币的NPC刺激计划,下半年采取1 - 1.5万亿人民币的补充财政方案,但政策只能部分抵消影响 [1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经济增长 - 2Q GDP增长追踪显示低于4.5%Y,而1Q为5.4%Y,关税升级产生负面影响 [1][6] - 尽管假设关税将从过高水平逐步降低,但本季度影响最严重,出口需求减少将加剧国内产能过剩和通缩,对国内需求造成二次打击 [10] 贸易影响 - 美国对中国的高关税导致中国对美发货量暴跌,4月第一周中国到美国的海运集装箱预订量环比下降64%,未来几周从中国到美国南加州港口的货运船只数量将进一步暴跌 [2] - 中国集装箱吞吐量下降,到美国的货运价格暴跌,4月中国新兴市场PMI出现自2020年2月新冠疫情爆发以来最大单月跌幅 [2] 消费与房地产市场 - 4月8 - 11日的调查显示,美关税对家庭产生二次打击,家庭对就业和工资的担忧加剧,消费意愿下降,房地产市场情绪降温 [3] - 4月以来,在线家电和乘用车的同比销售放缓,二手房销售的放缓幅度超过季节性因素 [3] 关税情况 - 约30 - 40%中国对美出口产品关税弹性较低,原因是在美国进口中占主导份额以及中国高度复杂的制造业供应链 [4] - 白宫4月11日豁免占中国对美出口22%的关键消费电子产品的互惠关税 [4] - 1 - 2个月内关税可能降低,预计到6月底美国对中国的贸易加权关税降至60%,年底降至34%,但达成全面协议仍具挑战 [5][8] 政策措施 - 预计北京2Q提前实施2万亿人民币的NPC刺激计划,下半年采取1 - 1.5万亿人民币的补充财政方案 [10] - 截至目前,今年政府债券配额的36%已被使用,高于过去五年平均的20% [10] - 75%的2万亿人民币用于地方债务置换的再融资债券已发行 [32]
摩根士丹利:亚洲经济观点:急剧同步放缓
摩根· 2025-04-21 11:0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亚洲GDP增长将从2024年第四季度的4.8%放缓至2025年第四季度的3.6%,2025年全年GDP增长预期降至4% [6][29] - 关税及相关不确定性将长期存在,拖累贸易、企业信心、资本支出和增长前景,贸易导向型经济体受影响更大 [1][6] - 政策制定者将实施货币和财政政策宽松,但难以完全抵消关税带来的增长拖累 [38][41] 各部分总结 亚洲经济增长预测下调 - 预计亚洲GDP增长从2025年第二季度开始急剧放缓,2024年第四季度至2025年第四季度累计下降120个基点 [3][6] - 中国和贸易导向型经济体放缓更明显,如韩国、台湾、马来西亚等;印度受影响相对较小,但仍下调其2025年GDP增长预期40个基点至6.1% [30][32][33] 关税不确定性影响 - 关税不确定性已对商业周期造成损害,企业在投资和招聘决策上持观望态度,关税对美国经济构成供应冲击,对亚洲构成需求冲击 [7] - 达成贸易协议存在不确定性,即使达成协议,关税是否降至互惠前水平也不明确,行业关税路径也不清楚 [9] 关税情况分析 - 亚洲对美出口加权平均关税从2025年1月的4.8%跃升至43.8%,中国面临的关税最高,其他亚洲经济体面临的有效关税在4% - 16%之间 [1][13][19] - 假设中美开始谈判,到2025年第二季度末,美国从中国进口的加权平均关税将降至71%,到第四季度末降至45% [25] 潜在风险与上行因素 - 风险偏向下行,包括中美协议前景不明、可能出台更多行业关税以及潜在的非线性效应 [43] - 若未来几周内迅速解决贸易问题,大幅降低关税相关不确定性,可能带来经济前景改善 [27] 主要经济体展望 - 中国:2025年GDP增长预期下调至4.2%,关税拖累90个基点,额外刺激措施预计带来60个基点的增长提振 [44] - 印度:2025年GDP增长预期下调40个基点至6.1%,预计央行再降息两次 [44] - 日本:2025年实际GDP增长预期下调0.4个百分点至1.1%,预计9月央行加息,但加息门槛提高 [44] - 印度尼西亚:外部逆风与国内政策不确定性叠加,预计央行降息100个基点 [44] - 韩国:2025年GDP增长预期下调20个基点至1.0%,预计央行降息至接近中性利率2% [44] 政策宽松预期 - 关税对亚洲有通缩影响,预计政策制定者将实施货币和财政政策宽松,中国以财政宽松为主,亚洲其他地区以货币宽松为主 [45][46] - 亚洲其他地区央行预计有更深度的降息周期,如日本央行、印度央行等 [47][49] - 中国预计在2025年下半年出台1 - 1.5万亿人民币的补充财政方案,亚洲其他地区财政政策受限,预计财政赤字收缩10个基点 [56][57][58]
瑞银:中国经济展望,为应对更多关税做准备
瑞银· 2025-04-17 11:2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美贸易摩擦升级,美国加征关税,中国进行报复,预计关税冲击将对中国出口和国内经济带来挑战,中国GDP增速将放缓,CPI和GDP平减指数或为负,预计中国将出台政策支持经济 [2][8][11] - 预计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商品在未来几个季度将下降三分之二,2025年整体出口按美元计算将下降10%,2026年关税上调仍将对中国出口产生负面影响 [8] - 预计中国将推出新政策支持经济,包括财政扩张、推动房地产去库存、货币政策调整等 [9] - 预计2025年底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将在7.5左右波动,全年波动范围为7 - 7.6 [1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中美关税情况 - 4月9日美国将对中国的“对等关税”提高到125%,并宣布对其他经济体的此类关税暂停90天,改为全面提高10%关税,此前特朗普政府自2月起已实施20%关税(与芬太尼管制有关),中国自4月2日宣布“对等关税”后进行了类似的关税上调,截至4月11日,中国对美国进口商品的报复性关税为125% [2] - 4月11日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CBP)宣布智能手机、电脑、半导体等电子产品暂免“对等关税”,估计约640亿美元的美国自华进口商品获得豁免,截至4月11日,略低于60%的美国自华进口商品面临145%的关税上调,其余面临20% - 45%的关税上调,未来部分科技产品仍可能面临新的行业关税 [3] 关税发展预测 - 难以预测中美关税未来走向,未来一两个月双方有可能进行讨论和谈判并取消部分近期上调的关税,但目前并非基准情景,当前基准情景假设已宣布的关税上调将维持,美国对其他国家的10%关税上调在90天谈判后也大体维持,未来几个月中国部分贸易伙伴可能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但幅度可能不及美国 [7] 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 预计今年关税上调将拖累中国GDP增长超过2个百分点,预计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商品在未来几个季度将下降三分之二,2025年整体出口按美元计算将下降10%,2026年关税上调仍将对中国出口产生负面影响 [8] - 下调中国GDP增长预测,预计2025年为3.4%,2026年为3%,预计中国CPI通胀和GDP平减指数在2025年和2026年均为负 [11] 中国政策预期 - 预计中国将推出新政策支持经济,包括财政扩张1.5 - 2个百分点的GDP,用于缓解出口商和制造商的痛苦、支持地方政府财政和基础设施支出、扩大消费以旧换新计划、增加社会支出和补贴等,还将推动房地产去库存,货币政策方面,预计4 - 5月开始降息降准,政策利率至少下调30 - 40个基点 [9] 汇率预测 - 预计2025年底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将在7.5左右波动,全年波动范围为7 - 7.6,近期美国关税上调使人民币面临贬值压力,但美元对其他主要货币也走弱,预计中国不会主动将人民币贬值作为应对关税上调的政策工具,也不会让人民币大幅升值 [12] 经济数据预测 |指标|2024年|2025E年|2026E年| | ---- | ---- | ---- | ---- | |名义GDP增长率(%)|4.2|2.7|2.5| |实际GDP增长率(%)|5.0|3.4|3.0| |固定资本形成总额|2.2|3.9|4.0| |消费|4.1|4.4|3.3| |净出口对GDP的贡献(百分点)|1.7|-0.7|-0.3| |经常账户盈余占GDP的比例(%)|2.2|1.9|1.6| |贸易盈余占GDP的比例(%)|4.1|3.9|3.6| |出口增长率(%,按美元计)|7.2|-10.0|-6.0| |进口增长率(%,按美元计)|2.2|-11.0|-6.0| |CPI(平均,%)|0.2|-0.6|-0.5| |10年期国债收益率(年末,%)|1.7|1.5|1.5| |信贷增长率(官方社会融资规模,%)|8.0|8.8|8.2| |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年末)|7.30|7.50|7.50| [17]
XP Inc: Brazil's New Payroll Loan Program Will Boost GDP by 0.6%
Prnewswire· 2025-04-17 03:02
文章核心观点 - 巴西新推出的私营部门工人工资扣除贷款计划将显著推动该国经济增长,预计为GDP增长贡献0.6个百分点,年化约700亿雷亚尔(约117亿美元)[1] 分组1:贷款计划介绍 - 联邦政府于3月21日推出该计划,通过数字工作卡应用程序提供更实惠信贷,4700万正式员工包括家庭和农业工人有资格申请[2] - 该计划推出几周内已发放超45亿雷亚尔(约7.5亿美元)贷款,显示出强劲需求[2] 分组2:计划对经济的影响 - 该计划有两个关键传导效应,替代效应使消费者用便宜贷款替换昂贵债务,减少偿债并增加可支配收入,对GDP影响为+0.35个百分点;增量效应是更大的信贷获取刺激消费带动的贷款增长,对GDP影响为+0.2个百分点[5] - XP将巴西2025年GDP增长预测从2.0%上调至2.3%,2026年从1.0%上调至1.5%,乐观情景下GDP增长可能最多提高1.0个百分点[3] 分组3:相关人员观点 - XP经济学家Rodolfo Margato称这不仅是新信贷产品,是战略性宏观经济杠杆,家庭可支配收入增加将促进消费和增长[3] - XP经济学家Luíza Pinese表示巴西经济有韧性,该计划是缓解全球逆风及货币紧缩影响的有力工具[4] 分组4:XP公司介绍 - XP是巴西最大独立金融机构之一,拥有多个品牌,有超460万活跃客户和超1.2万亿雷亚尔托管资产,其投资顾问网络是巴西最大,有超18200名专业人员[4]
瑞银:下调中国GDP增速3.4%,为应对更多关税冲击做好准备
瑞银· 2025-04-15 14:2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美贸易摩擦升级,美国加征关税,中国进行报复,预计关税冲击将对中国出口和国内经济带来挑战,中国GDP增速将放缓,预计2025年为3.4%,2026年为3%,且CPI通胀和GDP平减指数在2025和2026年将为负 [8][12] - 预计中国将出台新政策支持经济,包括财政扩张、货币政策调整等,以稳定经济增长 [9] - 预计USDCNY在2025年底将维持在7.5左右,全年波动范围在7 - 7.6之间 [1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中美关税情况 - 4月9日美国将对中国的“互惠关税”提高到125%,并宣布对其他经济体的此类关税暂停90天,改为全面提高10%关税,此外,特朗普政府自今年2月初已实施20%的关税上调(与芬太尼管制有关),叠加此前特朗普和拜登时期加征的关税;中国自4月2日“互惠关税”宣布后对美国商品进行了类似的关税上调,截至4月11日,中国对美国进口商品的报复性关税为125% [2] - 4月11日,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CBP)发布通知,将智能手机、电脑、半导体等电子产品排除在“互惠关税”之外,预计这将使约640亿美元的美国自中国进口商品加入此前的豁免清单;截至4月11日,约略低于60%的美国自中国进口商品面临145%的关税上调(125%“互惠关税” + 2 - 3月20%的芬太尼关税),其余商品面临20% - 45%的关税上调;未来几个月,CBP豁免清单上的一些科技产品仍可能面临新的行业关税 [3] 关税发展预测 - 难以预测中美关税的未来发展,但仍有可能进行讨论和谈判,在未来一两个月内取消部分近期加征的关税,但这并非当前的基线情景;目前的基线情景假设美国和中国目前宣布的关税上调将维持不变,美国对其他国家的10%关税上调在未来90天谈判后也将大体保持类似幅度;未来几个月,中国的一些其他贸易伙伴可能也会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但可能仅针对特定产品,且幅度不会与美国关税类似 [7] 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 关税上调预计将对中国GDP增长造成超过2个百分点的拖累,预计未来几个季度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将下降三分之二,2025年整体出口以美元计算将下降10%,2026年关税上调仍将对中国出口产生负面影响 [8] 中国政策应对 - 预计中国将出台新政策支持经济,包括财政扩张,规模为GDP的1.5 - 2个百分点,用于缓解出口商和制造商的痛苦、支持地方政府财政和基础设施支出、扩大消费以旧换新计划并推出新的支持措施、增加对家庭部门的社会支出和补贴;预计政府将推动房地产去库存取得更多进展;货币政策可能继续发挥辅助作用,预计4 - 5月开始下调政策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政策利率总下调幅度至少为30 - 40个基点;已在计划中的政策可能会先推出,如育儿/生育补贴 [9] 经济指标预测 |指标|2024|2025E|2026E| | ---- | ---- | ---- | ---- | |名义GDP增长率(%)|4.2|2.7|2.5| |实际GDP增长率(%)|5.0|3.4|3.0| |固定资本形成总额|2.2|3.9|4.0| |消费|4.1|4.4|3.3| |净出口对GDP的贡献(百分点)|1.7|-0.7|-0.3| |经常账户盈余占GDP的比例(%)|2.2|1.9|1.6| |贸易盈余占GDP的比例(%)|4.1|3.9|3.6| |出口增长率(%,以美元计)|7.2|-10.0|-6.0| |进口增长率(%,以美元计)|2.2|-11.0|-6.0| |CPI(平均,%)|0.2|-0.6|-0.5| |10年期中国国债收益率(年末,%)|1.7|1.5|1.5| |信贷增长率(官方社会融资规模,%)|8.0|8.8|8.2| |USDCNY(年末)|7.30|7.50|7.50| [18]
事关货币政策,政府工作报告最新定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3-05 23:21
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全国两会报道组 作 者丨林秋彤 编 辑丨张华曦 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强代表国务院,向十四届 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下称《报告》)。 《报告》回顾了过去一年货币政策的施行状况,提到因时因势加强和创新宏观调控,实施有力 的财政货币政策,扩大支出规模,加强重点领域财力保障,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和政策利 率,社会融资成本进一步降低。 《报告》明确了2 0 2 5年货币政策方面的总体要求和政策取向: 一方面,要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适时降准 降息,保持流动性充裕,使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增长同经济增长、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 相匹配。 另一方面,优化和创新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更大力度促进楼市股市健康发展,进一步疏通货 币政策传导渠道,完善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落实无还本续贷政策,强化融资增信和风险分担 等支持措施。同时,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提升金融服务可获得性和便利度。 广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郭磊分析称,《报告》中提到 "适时降准降息",这意味着后续或依然存 在降息降准的时间窗口。 "优化和创新结构性货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