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

搜索文档
“制定金融法”任务全面启动,金融体制改革步入立法攻坚期|政策与监管
清华金融评论· 2025-03-14 18:49
文章核心观点 - 全国人大常委会将“制定金融法”列为2025年重点立法任务,标志我国“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法治建设进入立法攻坚期;我国金融法治体系历经五个阶段发展,但现阶段存在局限性,《清华金融评论》从多方面探寻制定金融法的有效路径 [1][14] 我国金融法治体系的演进过程 - 第一阶段(1949 - 1978年):新中国成立后建立以中国人民银行为核心的“大一统”金融体系,金融活动由国家行政指令主导,金融法律体系以临时性政策为主,未形成现代法治框架 [3] - 第二阶段(1978 - 1994年):改革开放后金融体系从“大一统”转向专业化分工,1986年《银行管理暂行条例》确立分业监管雏形,初步构建分业监管框架,但运作仍依赖行政手段 [4] - 第三阶段(1995 - 2011年):1993年提出建立现代金融制度,1995年核心法律密集出台推动法律体系升级,确立分业经营与监管框架;2003年形成“一行三会”分业监管格局;2005年推动资本市场法治化;加入WTO后修订相关条例应对跨境风险 [5] - 第四阶段(2012 - 2021年):2008年金融危机暴露分业监管漏洞,2018年银保监会合并成立,出台《资管新规》整治问题,推出补充性规定,法治重点转向服务实体经济和防范系统性风险 [6][7] - 第五阶段(2022年至今):2021年定调“稳字当头”推动金融法治转型,2023年提出“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目标;一方面加速前沿领域立法,另一方面聚焦金融监管体系制度性规范建构,“一行一局一会”金融监管新架构落地,强化党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 [8] 现阶段我国金融法治体系的局限性与改革方向 - 分业立法监管框架存在问题:我国金融法律体系以分业为主,法与法之间协同、兼容能力不足,存在监管空白和盲区,需明确金融活动范围和监管协作关系,协调相关法律关系 [10] - 难以适应新业态需求:金融环境变化使新兴金融活动频繁复杂,我国金融法律修改间隔长、频率低,无法及时适应法律协调需求,可探索建立修法制度并设置缓冲期 [11] 《清华金融评论》解读如何“制定金融法” - 制定金融法意义重大: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深化改革、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必然要求 [13][14] - 专家观点:北京金融法院院长张雯认为金融法有望成为综合性立法,统筹协调现有法律法规体系;杨赫指出要回应重要课题,建立逻辑框架,借鉴他国经验,处理好重要关系;刘燕认为“金融法”应定位为金融监管基本法,可将《金融稳定法》并入其立法轨道;伏军提出金融立法要追求效率、维护安全、保护公共利益,以金融基本法为主线展开;王湘淳强调金融法是确保金融市场稳定运行的基石;肖京指出要准确理解含义,系统规划思路,把握定位,选择模式,构建体系,探寻路径 [14][15][16]
专访广东高院院长张海波:主动对接新兴产业司法需求助力广东抢占制高点、制胜新赛道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3-10 08:03
广东民营经济与科技创新司法保障 民营经济司法支持 - 广东民营经济贡献全省50%以上GDP、60%以上出口额和税收、70%以上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新增就业、90%以上经营主体 [1] - 法院审结涉民营企业案件116.5万件,二审改判率同比下降1.67%,严格区分经济纠纷与犯罪界限 [3] - 网络司法拍卖成交金额达541.93亿元,创新"司法拍卖贷"模式缓解融资难题 [4] - 2024年促成金融纠纷调解成功38.8万件,涉及金额超3000亿元,执结拖欠中小企业账款案件8.9万件追回款项76.0亿元 [5] 科技创新司法护航 - 广东拥有7.7万家高新企业、138个国家企业技术中心,"深圳-香港-广州"科技集群创新指数全球第二 [6] - 2024年审结知识产权案件8.8万件(占全国1/4),其中技术类案件1.77万件涉及移动通信、生物医药等领域 [7] - 建成全国首个技术调查实验室,312名粤港澳专家参与3000+案件技术调查 [8] - 涉外知识产权案件调解成功率提升40%,专利无效审查周期平均缩短2个月 [8] 营商环境优化 - 市场主体超1800万户,审结涉港澳民商事案件1.35万件(占全国2/3) [9][10] - 发布120个跨境纠纷典型案例,聘请120名港澳调解员,上线3万+部域外法查明平台 [10] - 2024年审结2970家企业破产案件,化解债务3487亿元,105家企业通过重整重生 [10] 民生司法保障 - 审结民生案件158.73万件,执结案件77.68万件到位2400亿元,周期压缩26.5天 [11] - 建立劳动维权联动机制,追回务工人员25亿元欠薪 [12] - 诉讼服务网提供线上服务225.98万次,健全残疾人手语翻译等保障机制 [12]
央行重磅会议!
证券时报· 2025-03-07 18:49
研究部署2025年金融法治工作。 3月5日,中国人民银行召开2025年金融法治工作会议。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 平法治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 部署,总结工作,分析问题,研究部署2025年金融法治工作。中国人民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陶玲出席会 议并讲话。 会议认为,2024年中国人民银行不断提升依法行政水平,加快推进金融领域重点立法修法,金融稳定法草 案经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审议、反洗钱法完成修订。出台《中国人民银行行政处罚裁量基准适用规 定》,修订行政许可事项清单,依法合规开展执法检查和行政处罚。认真贯彻新行政复议法,依法开展行 政复议应诉,扎实做好法律顾问、法治研究和普法宣传,为中央银行高效履职提供坚强法治保障,有力支 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证券时报各平台所有原创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我社保留追 究相关 行 为主体 法律责任的权利。 转载与合作可联系证券时报小助理,微信ID:SecuritiesTimes END 会议要求,做好金融法治工作,全面深化法治央行建设,要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 ...
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二审,增加哪些新规定? | 宏观经济
清华金融评论· 2025-03-01 18:12
文/《清华金融评论》 丁开艳 2月2 4日,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二审。草案二审稿吸 收了有的常委会组成人员和地方、企业、社会公众提出的进一步突出法治 保障作用的建议,充实完善了相关内容。草案二审稿增加了多项新规定, 对于全社会稳定预期、振奋信心、凝聚力量,激发民营经济发展动能具有 重要意义。 其二,针对同一检查对象的多个检查事项,应当尽可能合并或者纳入跨部门联合检查范围。 其三,任何单位不得违反法律、法规向民营经济组织收取费用,不得实施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罚 款,不得向民营经济组织摊派财物。 为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商会在促进民营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草案二审稿增加规定: 有关行业协会商会依照法律、法规和章程,发挥协调和自律作用,及时反映行业诉求,为民营经济组 织及其经营者提供信息咨询、宣传培训、市场拓展、权益保护、纠纷处理等方面的服务。 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必须进一步强化法治保障 司法部部长贺荣表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制定民营经济促进法。作为我国第一部专 门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关于 民营经济的方针政策和实践中的有效做法确定为法律制度, ...
渝 开 发(000514) - 《重庆渝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合规管理办法》
2025-02-21 19:16
合规管理适用范围 - 办法适用于公司、全资及控股公司[2] 合规管理原则 - 公司合规管理工作遵循坚持党的领导、全面覆盖、权责清晰、务实高效原则[3] 合规管理职责 - 董事会审议批准合规管理基本制度、体系建设方案和年度报告等[6] - 经理层拟订合规管理体系建设方案并组织实施[6] - 业务及职能部门建立健全本部门业务合规管理制度和流程[7] - 合规管理部门组织起草合规管理基本制度、具体制度、年度计划和工作报告等[7] 合规管理机制 - 公司建立合规风险识别评估预警机制,定期更新合规风险数据库[13] - 公司将合规审查作为必经程序嵌入经营管理流程[13] - 公司设立违规举报平台,对举报属实的举报人可给予适当奖励[14] - 公司定期开展合规管理体系有效性评价,纳入对所出资企业的考核评价[15] 合规管理举措 - 公司将合规管理纳入党委法治专题学习[17] - 公司建立常态化合规培训机制并制定年度培训计划[18] - 公司加强合规宣传教育,发布合规手册并组织签订合规承诺[19] - 公司加强合规管理信息化建设,将相关内容纳入信息系统[20] - 公司定期梳理业务流程,查找合规风险点并嵌入防控措施[21] - 公司加强合规管理信息系统与其他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22] - 公司利用大数据技术对重点领域和关键节点进行实时动态监测[23] 责任追究与子公司要求 - 公司对履职中存在违规问题的单位和人员开展责任追究[24] - 公司全资及控股子公司需制定完善合规管理制度[25] 办法施行 -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旧办法同时废止[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