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规风险

搜索文档
瑞幸咖啡美国漂流记:拒收现金引争议、五年三换审计师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2025-08-07 08:08
瑞幸咖啡纽约扩张与合规问题 - 公司于2025年6月30日在纽约曼哈顿开设两家门店,选址紧邻纽约大学和帝国大厦商圈,与星巴克门店距离不足百米[3] - 采用0.99美元新人券和1.99美元特惠饮品的低价策略,迅速成为社交媒体网红打卡点[5] - 纽约门店因拒绝现金支付触碰当地《无现金禁令法》红线,该法规自2020年11月起实施,旨在保障非数字支付群体权益[6] 美国市场合规挑战 - 纯线上交易模式涉及消费者个人信息,可能违反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法案及多州隐私法律[8] - 公司回应争议时称自身为科技公司而非咖啡公司,引发消费者投诉至纽约市政服务热线[6] - 美国监管对审计合规采取零容忍态度,源于《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的严格要求[18] 历史财务造假与审计问题 - 2020年自曝22亿元财务造假,股价单日暴跌85%,导致退市至粉单市场并关闭40%门店[12] - 造假事件直接促成美国《外国公司问责法案》出台,增加中概股上市难度[12][13] - 五年内三次更换审计机构,包括麦楷博平(合作8个月)、中正达(1年)和立信,均暴露合规瑕疵[15][16][17] 审计机构风险传导 - 中正达会计师事务所因未能识别瑞幸审计风险,被PCAOB永久吊销资格并罚款7.5万美元[17][19] - 立信会计师事务所2022年接手后,仍面临公司历史数据链断裂问题,且自身2025年累计罚没金额超1500万元[20][21] - 审计不稳定直接削弱财务数据可信度,成为公司转板受阻的核心障碍[22] 业绩增长与市场信任 - 2021-2024年净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为97.5%、66.9%、87.3%和38.4%,但美国资本市场更重视合规可信度[23][24] - 纽约扩张本为修复资本市场信任,却因合规问题适得其反[25]
天风证券某营业部收警示函 员工从业期间兼职并飞单
中国经济网· 2025-07-28 15:57
监管处罚事件 - 天风证券重庆庆云路国金中心证券营业部因个别原工作人员在从业期间担任其他公司理财经理并销售非公司发行或代销的产品,被重庆证监局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 [1][3] - 该营业部未能有效防范相关合规风险,违反《证券公司和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合规管理办法》第三条、第六条第(四)项的规定 [1][3] - 监管措施包括出具警示函并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 [1][3] 从业人员违规 - 廖禄林在天风证券重庆营业部从业期间存在担任其他公司理财经理并销售非公司发行或代销产品的情况 [1][4] - 该行为违反《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廉洁从业规定》第十条第(四)项和《证券经纪人管理暂行规定》相关条款 [2][5] - 重庆证监局对廖禄林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并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 [2][5]
欧美罚单缠身,Shein赴港上市能绕开“合规雷区”吗?
搜狐财经· 2025-07-27 22:47
合规现状 - 法国监管机构调查显示公司虚假折扣问题严重,57%促销商品未降价,19%折扣缩水,11%先涨后折,被罚4000万欧元创欧盟纪录 [1] - 欧盟调查发现公司使用虚假库存提示(如"仅剩2件")和倒计时弹窗诱导消费,潜在罚款可达全球年营收4%(2024年380亿美元营收对应15.2亿美元)[2] - 法国拟以违法使用Cookie追踪用户数据为由罚款1.5亿欧元,用户点击"拒绝所有"后后台仍持续追踪 [2] 算法与数据风险 - 公司AI驱动供应链系统涉及欧盟《人工智能法案》定义的"社会影响类AI",面临严格审查,包括流行趋势预测、定价、库存管理等环节 [6] - 算法推荐机制依赖海量用户数据,在欧美数据保护法规下易引发连锁调查,美国已因短信营销侵犯隐私遭遇集体诉讼 [2] 关税与税务问题 - 英国海关代理商起诉公司2021-2024年系统性虚报包裹信息逃增值税,索赔580万英镑 [2] - 美国加征54%关税后,欧盟跟进对跨境小包裹加征12%增值税及2欧元处理费,法国、德国、意大利计划加征快时尚环保税 [2] 环保与劳工问题 - 被《连线》杂志称为"全球快时尚最大污染者",意大利调查发现环保宣传无数据支撑("漂绿"),法国监管部门确认违规 [3] - 供应链工厂工人日均工作时长普遍超14小时,在欧美劳工法规下存在重大合规风险 [3] 商业模式挑战 - "小单快反"模式依赖中国供应链集中(广州占70%产能),贸易摩擦下风险集中,分散产能将导致成本攀升和效率下降 [7] - 用户覆盖150多国需应对差异法规,成本转嫁消费者将流失客户,自行承担则导致利润暴跌 [7] - 2022年估值千亿美元,当前最低降至300亿美元,合规问题持续压制估值 [10] 行业特性溯源 - 快时尚行业普遍将供应链设在劳工环保标准宽松地区,公司低价策略加剧合规风险 [5] - 跨境直邮模式受欧美贸易保护冲击,关税和合规要求削弱"中国供应链+互联网"优势 [6] 成本传导效应 - 供应商需承担欧美合规成本(工人保险、检测等),中小供应商可能退出或将成本转嫁给公司 [9] - 美国54%关税和欧盟环保税最终将反映在商品价格,削弱公司"便宜+时髦"的核心竞争力 [9]
最高“猛砍”90%
中国基金报· 2025-06-25 19:46
基金公司下调诺辉健康估值 - 长城基金将诺辉健康估值下调至1.20港元/股 相比停牌前14.14港元/股下调91.51% [1][3][5] - 大成基金5月末将诺辉健康估值调整为1.81港元/股 [5][7] - 自去年年中以来基金公司调整诺辉健康估值次数超过40次 其中大成基金从10.12港元/股下调至1.81港元/股 光证资管从12.73港元/股下调至5.70港元/股 [7] 诺辉健康经营状况 - 公司主营结直肠癌、胃癌及宫颈癌筛查产品 包括常卫清、噗噗管、幽幽管和宫证清 [8] - 2023年8月被指控财务造假 2022年实际销售额被指仅7695万元 与公布的7.65亿元相差甚远 [8] - 2024年3月德勤对年报提出三大质疑 涉及核心产品销售交易有效性和营销开支合理性 [8] 公司治理变动 - 德勤2024年9月辞任审计机构 [8] - 创始人朱叶青2024年12月辞去董事会主席及CEO职务 2025年2月被股东以79.89%支持率罢免执行董事职务 [8] 停牌及退市风险 - 公司自2024年3月28日起停牌 停牌前股价14.14港元/股 [8] - 若连续停牌18个月至2025年9月底可能被港交所强制退市 目前剩余时间约3个月 [9]
监管出手了,责令改正
中国基金报· 2025-06-12 15:17
山东证监局对利得资本的处罚 - 山东证监局对利得资本管理有限公司采取责令改正行政监管措施,并对其董事长李兴春出具警示函 [1] - 利得资本存在12项违规,涵盖宣传推介、募集活动、投资者保护、资金管理、信息披露等多个关键环节 [4] - 公司需在30日内提交书面整改报告 [5] 利得资本及利得科技的基本情况 - 利得资本成立于2009年11月,2014年5月完成登记,注册及实缴资本为2.4亿元,全职员工7人,在管规模区间为0~5亿元 [10] - 利得资本旗下运作产品8只,延期清算、提前清算、正常清算的产品分别为15只、51只、43只 [10] - 利得科技成立于2008年,管理规模1600亿元,拥有公募基金、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等多项金融资质 [10] 李兴春及"利得系"的关联情况 - 李兴春为利得科技实际控制人,并担任多家子公司高管职务 [9][12] - 利得科技股东包括山东晨鸣纸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晨鸣纸业以3600万元受让利得科技3%股权 [12] - 李兴春于2019年进入晨鸣纸业担任执行董事、副董事长 [12] 晨鸣纸业的财务状况 - 截至2024年11月,晨鸣纸业累计逾期债务本息金额合计18.20亿元,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资产的10.91% [15] - 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227.29亿元,同比下降14.58%,净亏损74.11亿元 [16] - 截至2024年末,晨鸣纸业总负债约506.74亿元,流动负债合计438.42亿元,非受限货币资金不到2亿元 [17] 利得系的其他动态 - 利得系曾试图设立公募基金,但证监会提出11项反馈意见,指出存在多项合规风险 [19] - 晨鸣纸业及子公司持有的部分应收债权被利得基金销售公司包装成私募产品售卖 [17]
搞企业创投CVC,怎么做好合规?
梧桐树下V· 2025-05-26 16:06
全球风投市场趋势 - 2025年Q1全球VC投资总额增长至1263亿美元,资本向头部集中,AI成为投资热门领域[1] CVC与IVC的核心区别 - **投资基础**:IVC依赖投资团队声誉和过往业绩,CVC依托公司商业和技术成功声誉[2] - **投资目标**:IVC追求财务回报,CVC注重业务整合、技术协同及早期竞争优势[2] - **资源优势**:IVC具备专业投资网络,CVC提供产业资源与合作机会[2] - **退出方式**:IVC偏好IPO,CVC可能收购被投企业以实现战略整合[2] CVC投资架构示例 - AB产投聚焦集成电路、智能制造等领域,美团龙珠专注大消费及本地生活服务[4] CVC投资法律合规要点 - **交易文件关键条款**:包括利益冲突、反垄断、商业秘密侵权等风险条款[6][8] - **回购触发条件**:涵盖被投企业重大违约、创始人法律问题、政策风险等情形[8] - **反垄断与国家安全审查**:需关注CFIUS审查及申报必要性判断[9][14] - **税务与会计考量**:涉及税务申报、财务报表影响及关联方转让[10][12] - **投资人特殊权利**:包括优先清算权、转股限制、共同出售权等[11] 投后管理实务 - **交割后义务**:需明确流程表并定期检查,分次交割需关注后续条件[15] - **知情权与股东权利**:定期索要经营信息,积极行使董事委派权[15] - **特殊权利清理**:A股IPO要求终止与市值挂钩的对赌协议,H股允许部分权利延续[16][17][18] CVC课程核心内容 - **课程亮点**:覆盖募投管退全流程,解析反垄断审查、IPO特殊权利清理等难点[24][25] - **案例教学**:结合高端制造、半导体等行业案例,强化实战技巧[25]
小米在欧盟,加班是一种风险
虎嗅· 2025-04-28 15:00
小米工时管理政策 - 小米实行严格的工时排名制度 要求员工日均工时不得低于11.5小时 单日工作时间低于8小时需提交书面说明 [1] - 不同部门工时要求差异较大 低要求组日均10.5小时 高要求组达14-15小时 多为口头传达 [1] - 外包员工每日必须待满11小时 不足者次日被约谈 经常不满11小时可能被开除 [1] - 超长工时制始于2023年4月 由总公司会议决定后口头传至各地分公司 [1] - 汽车业务比手机业务更忙 普遍实行"9105"工作制(早9点至晚10点 每周5天) [1] 劳动法合规问题 - 小米工时政策违反中国《劳动法》 日均11.5小时相当于周工作57.5小时 远超法定40小时上限 [2] - 工时排名制度构成变相"末位淘汰" 最高法院2016年已明确此类做法违法 [2] - 通过口头传达超长工时要求 反映企业有意规避留下违法证据 [2] 欧盟《禁止强迫劳动法案》影响 - 法案禁止在欧盟市场销售涉及强迫劳动环节的产品 定义包含每天工作超8小时或每周超40小时 [3] - 欧盟《工作时间指令》规定每周工时不得超过48小时(含自愿加班) 每日需保证11小时连续休息 [3] - ILO强迫劳动指标包含过度加班 恐吓与威胁 债役等11项标准 增强法案可操作性 [3][6] 小米在欧洲市场的风险 - 日均10.5-15小时工时远超欧盟强迫劳动认定阈值 即使"自愿"加班仍可能被视为违法 [5] - 工时排名机制可能被认定为"恐吓与威胁" 请假惩罚机制符合ILO"债役"特征 [5][6] - 无书面记录的"无痕管理"可能被欧盟解读为有意隐瞒违规行为 [6] - 欧盟市场占小米手机全球份额15% 是其高端化战略关键 若产品被禁将造成重大损失 [7][9] - 小米计划2027年进军欧洲电动汽车市场 慕尼黑研发中心专注高性能车型开发 [9] 政策环境变化 - 中国2022年批准ILO两项强迫劳动公约 2024年修订《劳动法》加强超时工作监管 [4] - 2025年中国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整治"内卷式"竞争 推动职场文化转型 [4] - 欧盟法案非针对中国企业 全球企业均受监管 旨在打击通过违法获得竞争优势的行为 [10]
渝 开 发(000514) - 《重庆渝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合规管理办法》
2025-02-21 19:16
合规管理适用范围 - 办法适用于公司、全资及控股公司[2] 合规管理原则 - 公司合规管理工作遵循坚持党的领导、全面覆盖、权责清晰、务实高效原则[3] 合规管理职责 - 董事会审议批准合规管理基本制度、体系建设方案和年度报告等[6] - 经理层拟订合规管理体系建设方案并组织实施[6] - 业务及职能部门建立健全本部门业务合规管理制度和流程[7] - 合规管理部门组织起草合规管理基本制度、具体制度、年度计划和工作报告等[7] 合规管理机制 - 公司建立合规风险识别评估预警机制,定期更新合规风险数据库[13] - 公司将合规审查作为必经程序嵌入经营管理流程[13] - 公司设立违规举报平台,对举报属实的举报人可给予适当奖励[14] - 公司定期开展合规管理体系有效性评价,纳入对所出资企业的考核评价[15] 合规管理举措 - 公司将合规管理纳入党委法治专题学习[17] - 公司建立常态化合规培训机制并制定年度培训计划[18] - 公司加强合规宣传教育,发布合规手册并组织签订合规承诺[19] - 公司加强合规管理信息化建设,将相关内容纳入信息系统[20] - 公司定期梳理业务流程,查找合规风险点并嵌入防控措施[21] - 公司加强合规管理信息系统与其他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22] - 公司利用大数据技术对重点领域和关键节点进行实时动态监测[23] 责任追究与子公司要求 - 公司对履职中存在违规问题的单位和人员开展责任追究[24] - 公司全资及控股子公司需制定完善合规管理制度[25] 办法施行 -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旧办法同时废止[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