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学前教育
搜索文档
《关于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的意见》解读:保育教育费免除政策细节逐步明朗
浙商证券· 2025-08-15 18:24
政策内容与覆盖范围 - 2025年秋季学期起免除公办幼儿园学前一年保育教育费,预计惠及1200万儿童,为家庭减负200亿元[1][7] - 政策覆盖所有幼儿园大班适龄儿童(公办/民办、城乡),免费标准按地方公办园收费标准执行[5][6] - 民办园参照同类型公办园标准减免,差额部分由家长承担(例:民办800元/月,公办500元/月,家长支付300元差额)[6] 财政支持机制 - 中央与地方财政共同承担补助资金,分担比例按地区划分:西部80%、中部60%、东部50%[2][8] - 补助资金计算公式:在园儿童人数×财政补助标准×中央分担比例,2025年秋季全国财政新增支出约200亿元[7][8] - 2013-2024年中央财政累计安排学前教育转移支付资金2209亿元,国家财政性经费增长超3倍[11][12] 政策意义与行业现状 - 全国普惠性幼儿园占比87.26%(22.10万所),在园幼儿占比91.61%(3283.19万人)[9] - 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达92%(2024年),较2012年提升20个百分点,达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11] - 幼儿园生师比从2013年23.4:1降至2023年13.3:1,专科以上教师占比93.1%(提升23.7个百分点)[10] 风险提示 - 政策执行不及预期可能影响效能释放[14] - 中美贸易摩擦若扩散或加剧市场波动[14]
免费学前教育后,高价幼儿园怎么办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4 16:48
免费学前教育政策落地 - 2025年秋季学期起免除公办幼儿园学前一年保育教育费 民办幼儿园参照同类型公办园标准减免[1][2] - 政策预计2024年秋季惠及1200万人 中央财政已足额安排补助资金[2][4] - 全国财政每学期投入约200亿元 生均费用1700元 月均保教费340元[5] 行业现状与数据变化 - 2024年全国幼儿园25.33万所 在园幼儿3583.99万人 专任教师283.19万人 三项数据均较2023年下降[1] - 民办幼儿园数量从2019年17.32万所降至2024年13.55万所 占比53.48% 在园幼儿1508万人 占比42.08%[8] - 专任教师人均负责在园幼儿数从2020年16.54人降至2024年12.66人[9] 民办幼儿园应对策略 - 降低招生年龄至2-3岁托班 部分扩展至1.5岁 全国3岁以下婴幼儿实际入托率仅7.86%[8][9] - 多地推行"托幼一体化" 上海黄浦区计划2025年实现公民办幼儿园100%开设托班[9] - 高价幼儿园强化特色课程 如IB体系国际课程 收费达9800元/月 部分国际化园年费超16万元[3][4][11] 市场竞争格局变化 - 公办园直接免除费用 民办园按标准减免 家长倾向选择公办园导致民办园生源压力加剧[2][4] - 国际化幼儿园存在补贴不确定性 普惠性补贴以往仅覆盖普惠园[3] - 行业面临教学质量与成本平衡挑战 需防范变相收费或质量下降风险[4][11]
免费学前教育后,高价幼儿园寻出路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4 16:38
免费学前教育政策即将落地。 最新的消息显示,财政部、教育部修订印发了《支持学前教育发展资金管理办法》。现阶段,支持学前 教育发展资金主要用于以下方面:一是支持学前教育扩优提质;二是落实学前教育免保育教育费政策。 按照规定,2025年秋季学期起,免除公办幼儿园学前一年在园儿童保育教育费。 "我家二孩正在幼儿园中班,不过明年应该就可以享受'免费'了。"一位家在广州的妈妈告诉21世纪经济 报道记者。 免费学前教育政策叠加幼儿园生源逐年下降,都在改变幼儿园行业的格局。根据2024年全国教育事业发 展统计公报,当年全国共有幼儿园25.33万所,共有学前教育在园幼儿3583.99万人,共有学前教育专任 教师283.19万人。相较于2023年,这三个数据均有明显下降。 对于一些高价的民办幼儿园来说,如何在生源下降、免保育教育费的时代,找到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 当免费遇到高价 近日,《关于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的意见》印发,提出从2025年秋季学期起,免除公办幼儿园学前一 年在园儿童保育教育费。对在教育部门批准设立的民办幼儿园就读的适龄儿童,参照当地同类型公办幼 儿园免除水平,相应减免保育教育费。 财政部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秋 ...
从“幼有所育”到“免费教育”的时代跨越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3 06:35
政策核心内容 - 国务院明确从2025年秋季学期起免除公办幼儿园学前一年保育教育费,财政部教育部配套修订资金管理办法将大班免保教费纳入中央财政支持范围[1] - 政策以精准减负、渐进扩面、多元共担为核心思路,聚焦免除保教费减轻家庭育儿负担,分阶段实施防范财政风险,创新民办园补助机制扩大普惠覆盖[1] 财政可持续机制 - 仅免除保育教育费保留伙食费等弹性支出,确保财政资金精准投向普惠性教育服务核心成本[2] - 建立中央转移支付支持薄弱地区、省级统筹、市县落实的三级责任共担体系,对民办园实施"差额补助"按公办标准补足收入缺口[2] - 采取"学前一年免费先行、逐步拓展年限"渐进策略,2025年实现全国学前一年免费,为经济发达地区后续试点预留空间[2] 普惠性实施路径 - 中央财政通过动态调整补助标准重点倾斜欠发达地区,西部省份可获得更高比例补贴[3] - 建立特殊群体兜底机制,地方政府可探索困境儿童"保教费、伙食费"全免政策,中央财政按资助效果奖补[3] - 政府通过补差价和限价提质将占总量53.48%的民办园转化为普惠资源,形成"基础政府保底、特色市场补充"供给范式[3] 质量保障体系 - 将公办幼儿园教师工资纳入财政保障以稳定师资[4] - 强化省级统筹和地方主责监管体系,建立普惠性教育质量国家标准并压实市县监管责任[4] - 构建全国学前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实现"钱随人走"精准拨款,动态监测资源缺口优化配置[4]
免费学前教育背后的财政账本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2 18:59
免费学前教育政策财政补助分析 - 核心观点:2025年秋季起实施的免费学前教育政策将通过中央财政补助大幅增加教育经费投入,显著减轻家庭负担,其中广东、山东等人口大省将获得更多政策红利 [1][2][12] 政策内容与财政投入变化 - 财政部修订《支持学前教育发展资金管理办法》,新增"免保育教育费政策"用途,原四大用途合并为"支持学前教育扩优提质" [1][2] - 2023-2024年中央财政学前教育预算均为250亿元,2025年预计新增400亿元支出,中央财政分担比例将达80%增幅 [2][3] - 全国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从2013年862亿元增至2023年3150亿元,同期家庭学费支出从756亿元增至2001亿元 [6][7] 地区差异与实施影响 - 广东省将成为最大受益地区:2023年入园人数达139万(超第二名山东71%),深圳/广州保教费达840-1008元/月 [12][13] - 大班人数前十省份中:广西/云南/四川获80%中央补助,河南/河北/安徽获60%,其余四省获50% [13] - 政策实施后北京家长案例显示:民办园保教费从3000元/月降至750元/月,大班阶段将完全免除 [5] 财政与家庭负担变化 - 2025年政策全面实施后,全国财政将新增400亿元支出,占国家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13% [3] - 江苏新沂市公办园保教费上调30%(省优质园从300→390元/月),广州示范园从365-1285元调整至995元/月 [5] - 财政投入增速(2013-2023年+265%)显著高于家庭学费增速(+165%),家庭以有限涨价获得更优质服务 [6][7]
免费学前教育背后的财政账本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2 18:47
政策核心与财政影响 - 免费学前教育政策将于2025年秋季学期开始实行,核心是将家庭承担的保育教育支出转换为政府承担,对政府责任做“加法”[1][4] - 财政部修订《支持学前教育发展资金管理办法》,新增“落实学前教育免保育教育费政策”用途,表明免保教费补助是一笔增量资金[1][3] - 经测算,仅2024年秋季学期全国财政将增加支出约200亿元,2025年全年预计增加支出约400亿元,中央财政支持学前教育发展资金将因此增加约80%,国家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将增加约13%[5] 资金投入格局与家庭负担变化 - 国家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从2013年的862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3150亿元,而同期幼儿园学费从2013年的756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2001亿元,表明国家投入增幅远超家庭投入增幅[8][10] - 政策旨在减轻家庭负担,例如有案例显示北京家长承担的保教费从每月3000元降至750元,未来将完全免除,但部分地区公办幼儿园保教费存在上调现象[7] - 学前教育投入机制以政府投入为主、家庭合理分担,系统性措施已有效解决“入园难、入园贵”问题[6][10] 区域受益分析 - 广东省是免保育教育费政策红利第一大省,其2023年入园人数高达139万,远超其他省份,且保教费标准相对较高(如深圳每月840-1008元,广州每月823-995元),因此家庭享受的减免额度更大[11][13] - 幼儿园保教费收费规模和2025年大班在园人数均较大的省份包括广东、山东、河南、江苏、浙江等,这些地区的适龄儿童将享受更大的政策“礼包”[11][12] - 中央财政对各地的补助比例不同,分为80%、60%、50%三档,例如对广西、云南、四川补助80%,对河南、河北、安徽补助60%[14] - 政策执行考虑地区财政平衡,发达地区如浙江的省级转移支付向薄弱县倾斜,山区26县补助占比近一半[15]
港股概念追踪 两部门最新发文!事关学前教育资金 政策部署下这些标的有望受益(附概念股)
金融界· 2025-08-12 08:19
免费学前教育政策 -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的意见》 从2025年秋季学期起免除幼儿园大班一年保育教育费 资金由中央与地方财政共同承担 [1] - 中央财政根据各省分档标准承担比例:第一档负担80% 第二档负担60% 第三至五档负担50% [1] - 政策覆盖公办幼儿园及经批准民办幼儿园 参照同类型公办园标准给予减免 [1] - 中性假设下预计政策年均需财政投入约450亿元 可能来源于中央财政教育支出分项 [3] 生育支持政策体系 - 免费学前教育是生育支持政策体系组成部分 旨在减轻家庭经济负担与教育成本 [2] - 2025年1月1日起实施《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 为3周岁以下婴幼儿发放每年3600元基础标准补贴 [2] - 2023年全国学前教育经费总投入5382亿元 家庭分担比例约36% [2] - 2024年全国普惠性幼儿园占比87.26% 在园幼儿普惠率91.61% 毛入园率92% 但城乡区域发展仍不均衡 [2] 企业生育鼓励举措 - 自2021年以来超过十家企业发布员工生育鼓励措施 包括名创优品 携程 大北农 快手 小鹏汽车等 [3] 教育行业公司动态 - 中国东方教育预计2025年上半年纯利同比增长45%-50% 新生注册数增约7%带动收入增约10% [4] - 交银国际维持新东方-S买入评级及46港元目标价 预计2026/2027财年收入增速10%/14% 营运利润率微增至10.2%/10.5% [4] - 中教控股2025财年中期收入36.7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11.8% 净利润9.67亿元同比降9.7% 主因学生人数增加及教学投入增长 [4][5] - 麦格理报告中教控股高中学员入读率同比升9.5% 海外收入同比增22% 目标价由7.4港元下调至4.3港元 [5]
免保育教育费政策覆盖所有大班儿童 预计今年秋季学期惠及约一千二百万人,家庭支出减少约二百亿元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8-12 08:07
办好学前教育,关系亿万儿童的健康成长和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逐步 推行免费学前教育的意见》。 学前教育费用怎么免?补助资金从哪里来?幼儿园办园质量如何保障?8月7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 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教育部、财政部有关负责人就公众关心的问题作出解读。 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财政投入保障至关重要。 《意见》明确,对因免保育教育费导致幼儿园收入减少的部分,由财政对幼儿园予以补助,所需资金由 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共同承担。其中,中央财政对西部、中部和东部地区分别按照80%、60%、50%的 比例分担。 财政部科教和文化司司长许留庆介绍,就财政补助标准问题,今年综合考虑各省公办园保育教育费的生 均实际收费水平等因素,并逐省核定。以后年度,将定期对政策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并根据结果调整各 省免保育教育费生均财政补助标准,保障幼儿园正常运转。 距秋季开学不到一个月,如何确保政策落地落实?许留庆表示,财政部已足额安排中央财政需要承担的 免保育教育费补助资金,将于近日下达;还指导各地结合地方实际,分类细化省域内免保育教育费财政 补助标准,尽快制定实施方案,督促地方落实补助资金。同时加强资金监 ...
两部门最新发文!事关学前教育资金 政策部署下这些标的有望受益(附概念股)
智通财经· 2025-08-12 07:29
政策内容 -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的意见》,从今年秋季学期开始对幼儿园大班儿童免收一年保育教育费,资金由中央与地方财政共同承担 [1] - 财政部、教育部修订《支持学前教育发展资金管理办法》,免除符合条件的公办幼儿园在园儿童保育教育费,对民办幼儿园参照公办标准给予减免 [1] - 中央与地方分担比例分五档:第一档中央负担80%,第二档60%,第三至五档50% [1] - 2025年起对3周岁以下婴幼儿发放育儿补贴,国家基础标准为每孩每年3600元 [2] 政策影响 - 2023年全国学前教育经费总投入5382亿元,家庭分担比例约36%,免费政策可减轻家庭负担 [2] - 2024年全国普惠性幼儿园占比87.26%,在园幼儿普惠率91.61%,毛入园率92%,但城乡区域发展不均衡 [2] - 中性假设下预计免费学前教育政策需年均约450亿元财政投入 [3] - 政策覆盖范围从"困难群体"扩大到"全体在园儿童",体现普惠升级 [3] 企业动态 - 自2021年以来超过十家企业发布鼓励员工生育举措,包括名创优品、携程、大北农、快手等 [3] - 中国东方教育预期2025年上半年纯利同比增长45%-50%,新生注册数量增加约7%带动收入增长10% [4] - 新东方-S获交银国际维持"买入"评级,预计2026/2027财年收入增速10%/14% [4] - 中教控股2025财年上半年收入36.73亿元同比增11.8%,高中入读率同比上升9.5% [4][5]
港股概念追踪 | 两部门最新发文!事关学前教育资金 政策部署下这些标的有望受益(附概念股)
智通财经网· 2025-08-12 07:26
政策核心内容 -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的意见》从2025年秋季学期起对幼儿园大班儿童免收一年保育教育费 资金由中央与地方财政共同承担 [1][3] - 财政部、教育部修订《支持学前教育发展资金管理办法》规定免除公办幼儿园在园儿童保育教育费 民办幼儿园参照当地公办标准给予减免 [1] - 中央与地方财政分担比例分五档:第一档中央负担80% 第二档60% 第三至五档均负担50% [1] 财政投入与教育现状 - 2023年全国学前教育经费总投入5382亿元 家庭分担比例约36% [2] - 2024年全国普惠性幼儿园占比87.26% 在园幼儿普惠率91.61% 毛入园率92% [2] - 免费学前教育政策年均财政投入预计约450亿元 资金来源为中央财政教育支出分项 [3] 生育支持政策体系 - 免费学前教育是生育支持政策体系组成部分 旨在减轻家庭经济负担和教育成本 [2] -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从2025年1月1日起对3周岁以下婴幼儿按每孩每年3600元标准发放补贴 [2] 企业参与与行业影响 - 自2021年以来超过十家企业发布鼓励员工生育举措包括名创优品、携程、快手等 [3] - 政策覆盖范围从"困难群体"扩展到"全体在园儿童" 体现"民生为大"政策取向 [3] 相关上市公司动态 - 中国东方教育(00667)预计2025年上半年纯利同比增长45%-50% 新生注册数量增加约7%带动收入增长约10% [4] - 新东方-S(09901)获交银国际维持"买入"评级 预计2026/2027财年收入增速10%/14% 营运利润率10.2%/10.5% [4] - 中教控股(00839)2025财年上半年收入36.7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8% 股东应占净利润9.67亿元同比减少9.7% 高中学生入读率同比上升9.5%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