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文明倡议

搜索文档
专访|全球文明倡议为人类文明未来照亮方向——访巴勒斯坦人民斗争阵线政治局委员穆罕默德·阿卢什
新华社· 2025-07-13 09:50
阿卢什说:"全球文明倡议重新定义了21世纪文明的概念:文明不应以占有来衡量,而以对世界的贡献 为标尺。在不公面前,文明是正义;在战火四起时,文明即对话。" 阿卢什说,在"文明冲突论"和"文明优越论"甚嚣尘上的当下,全球文明倡议并非批评者所谓的"反西 方","它矛头所指是傲慢主义","其核心在于呼吁所有文明和文化享有平等的尊严,任何文明都不应被 贬低"。巴勒斯坦人民斗争阵线是首批对全球文明倡议表示欢迎和赞赏的政党之一。 他认为,中国倡议为未来的全球治理勾勒出清晰路径:以信任替代恐惧,以尊重化解暴力,以深度倾听 消融傲慢偏见。它是恢复和平共处的黄金法则,是缓和国际紧张局势的"良药"。 阿卢什强调,历史证明,文明间的交流互鉴是推动进步与繁荣的动力。"历史的纽带将阿拉伯伊斯兰文 明与中华文明紧密联系在一起,从古丝绸之路到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再到如今的全球文明倡议,我们 都将与中国一道交流互鉴,拓宽合作前景。" 阿卢什最后表示,全球文明倡议是对理性、良知和正义的真诚呼吁。"北京发出的声音,是为了提醒我 们:地球不是相互冲突的战场,而是我们共同栖息的家园。"(完) 新华社北京7月12日电 专访|全球文明倡议为人类文明未 ...
国际纵横谈丨搭建文明互鉴之桥 凝聚发展进步合力
新华网· 2025-07-12 22:19
根据提供的新闻内容,以下是按照要求格式整理的关键要点总结: 全球文明对话部长级会议概况 - 会议在北京举行,为期两天,来自约140个国家和地区的600余位嘉宾参与[1] - 习近平主席在贺信中强调中国愿与各国共同推动全球文明倡议,构建对话合作网络[1] - 会议发布《全球文明宣言》及包含110项内容的行动计划清单[3] 中国推动文明互鉴的具体举措 - 宣布成立"全球文明研究院"并设立文明交流互鉴基金[3] - 未来5年计划实施50个文化领域合作项目,举办200期文明互鉴研修项目[3] - 通过"一带一路"框架与莱索托等国在农业、教育、技术领域达成合作成果[5] 多边合作机制成果 - 上海合作组织被作为成功案例,体现不同文明国家间通过对话建立信任的有效性[7] - 中国-哈萨克斯坦联合实验室推动新能源技术在中亚的应用[6] - 中柬共建"鱼米走廊"项目促进柬埔寨农业可持续发展[6] 国际社会反响 - 纳米比亚前总统姆本巴认为会议为探索宽容与尊重的对话路径提供平台[2] - 埃及前总理沙拉夫称赞全球文明倡议体现对世界格局的深刻洞察[2] - 阿尔及利亚-中国友协主席德贝什支持全人类共同价值理念促进文明多样性[8] 实地考察与现代化实践 - 与会嘉宾参观上海新能源汽车工厂、陕西智慧农业园等中国现代化示范项目[6] - 中国式现代化经验通过多边合作机制向发展中国家输出,如中亚绿色产业链构建[6] (注:根据注意事项要求,已过滤非行业/公司相关内容,未包含风险提示等无关信息)
专访丨在文明对话中携手走向未来——访法国国民议会前第一副议长博纳尔
新华网· 2025-07-12 15:20
全球文明对话与中国方案 - 中国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议和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等方案为全球和平发展注入动力,架起不同文明间对话的桥梁 [1] - 中国倡议设立的首个文明对话国际日在联合国大会上获一致通过,反映国际社会对加强文明交流的认同 [1] - 中方致力于搭建促进文明相通的平台,推动各国和平共处 [1] 中法文明交流与合作 - 法国和中国作为东西方文明重要代表,共同为人类进步带来启迪,两国拥有深厚的哲学思辨传统 [2] - 中国科技发展迅速,在风力与太阳能发电、新能源汽车产业等领域取得进展,为法国产业生态转型提供参考 [2]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社会现代化过程中激发活力,现代都市与传统文化元素有机结合 [2] 青年与文明演进 - 青年人在文明演进中扮演重要角色,应鼓励世界各地青年互动,为全球文明发展提供新灵感 [2] - 青年志愿者在活动中的积极参与展现了文明持续演进的活力 [2] 媒体与文明互动 - 社交媒体成为主要信息渠道,媒体需通过新传播形式和途径讲好不同文明故事,拉近距离 [3] 中欧关系与合作 - 欧盟和中国在经贸、环保、人文等领域联系紧密,互为重要合作伙伴 [3] - 双方应通过对话增强互信,造福民众,今年是中欧建交50周年 [3]
陈文清出席中非合作论坛-法治论坛(2025)开幕式并在湖南调研
新华网· 2025-07-12 15:20
中非合作论坛-法治论坛(2025) - 论坛主题为"深化经贸法治合作,共筑高水平中非命运共同体",旨在通过法治合作推动中非经贸关系发展 [1] - 习近平主席在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提出中非携手推进现代化的目标方向和"十大伙伴行动",为深化中非合作指明方向 [1] - 中非法学法律界已开展务实高效的交流合作,为增进互信和实现现代化作出贡献 [1] - 中方计划与非洲各国落实北京峰会成果,开展多层次法治交流,凝聚法治共识 [1] - 将推动法律、规则、标准对接,完善法治体系以保障高质量经贸合作 [1] - 坚持共同安全观,加强执法司法合作维护共同利益 [1] 长沙基层政法机关调研 - 政法机关需统筹发展和安全,维护社会大局稳定 [2] - 重点防范化解重大涉稳风险,统一维权与维稳 [2] - 依法打击突出违法犯罪,提升群众安全感 [2] - 深化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依法化解矛盾纠纷 [2] - 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按"五化""四到位"要求解决信访事项 [2] - 精细化服务管理相关人群,预防重大恶性案件 [2] - 强调全面从严治党,以铁纪律锻造过硬政法队伍 [2]
外媒关注全球文明对话部长级会议:共商文明互鉴之道
中国新闻网· 2025-07-12 13:51
全球文明对话部长级会议 - 会议主题为"维护人类文明多样性共促世界和平发展",吸引约140个国家和地区的600余名政界、文化界、教育界人士出席开幕式 [1] - 会议旨在推动落实全球文明倡议,促进跨文明交流,为不同文明对话提供重要平台 [1][2] 国际媒体与专家评价 - 印度尼西亚前总统梅加瓦蒂称会议是对建立文明公正世界秩序人士的"道德召唤" [2] - 巴基斯坦专家认为会议为深化巴中文化交流提供机遇,可通过历史联系和务实项目巩固战略伙伴关系 [2] - 巴基斯坦新闻部长表示全球文明倡议是拉近各国关系的"重要一步",将加强巴中关系并促进中国与其他国家联系 [2] - 非洲新闻网报道与会专家指出中国产品在各国市场的广泛存在体现了国家间友好合作,深化交流是实现共同繁荣的关键 [2] 合作方向与战略意义 - 巴基斯坦联合通讯社强调会议倡导的文明交流互鉴与巴方合作方向高度契合 [2] - 会议成果被视为全球南方国家合作发展的潜在典范 [2]
“为当下和未来的和平与繁荣筑牢根基”——来自全球文明对话部长级会议平行分论坛的声音
新华社· 2025-07-12 08:50
文明交流互鉴与建设包容世界 - 哈萨克斯坦人民党主席表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树立了文明典范,创造了经济价值和新的合作范式,推动了古丝绸之路的复兴 [1] - 塞尔维亚外交部国务秘书强调缺乏理解和信任的外交是脆弱有限的,没有友谊的和平是短暂不稳的,需通过真诚交流促成合作 [1] - 斯里兰卡佛教、宗教和文化事务部部长指出斯中关系是文明交流互鉴的鲜活典范,文明对话必须建立在相互尊重、包容互鉴基础上 [1] 文明交流互鉴与全球发展繁荣 - 科摩罗促进性别平等、团结及新闻部长表示实现发展与繁荣关键在于相互学习、借鉴与分享,以牺牲他人利益为代价的"繁荣"不符合现代文明趋势 [3] - 上海合作组织前秘书长认为文明多样性是互鉴之源而非争执之由,文明对话能筑牢信任、深耕合作,为共同繁荣铺路 [3] - 与会嘉宾认为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三大倡议为文明交流与和平发展指明方向,维护文明多样性、深化交流互鉴才能破解全球发展难题 [3] 文明交流互鉴与文化传承创新 - 敦煌研究院院长介绍了敦煌300多个洞窟的数字化成果 [3] - 北京画院院长分享了用5G技术呈现齐白石艺术、通过互动装置让观众参与书法创作的创新实践 [3] - 腾讯公司副总编辑讲述了数字技术让历史文化实现"数字重生"的经典案例 [3] - 伊斯兰世界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总干事表示青年参与是让传统活在当下的关键,需通过大学合作、创新实践让文化遗产"可触摸、可感知" [3] 文明交流互鉴与人民相知相亲 - 南非前资深外交官表示将持续推动双方教育、民间领域合作,在全球文明倡议指引下促进包容性发展与可持续和平 [5] - 美国武术运动员李资根现场表演太极,展现民间文化交流互鉴成果,愿意以武术为桥梁促进各国友好交流 [6] - 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理事长介绍"东方之韵"项目17年来将中国非遗技艺带向世界,让文化遗产成为民众对话的活态纽带 [6] 文明交流互鉴与科技创新发展 - 马来西亚科技与创新部长认为人工智能可以成为连接不同文明的桥梁,助力构建更加互联互通、有韧性的全球文明交流互鉴体系 [6] - 联合国经社部助理秘书长表示人工智能技术能够提升文化创新活力,更好阐释文化遗产和历史符号,为考古研究注入新生命力 [6] - 与会嘉宾表示科技发展需扎根文明多样性,应构建包容创新生态,加强国际合作,弥合数字鸿沟,让发展中国家共享技术红利 [6] 文明交流互鉴与学术对话 - 密克罗尼西亚联邦教育部长表示该国与中国的教育合作、奖学金项目意义深远,中国助力保护本土知识同时拥抱科技创新 [7] -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联合民族大会党国际关系书记表示双方在文化创意产业领域合作前景广阔,特多民族乐器钢鼓在长城演奏成为网络热点 [7] - 孟加拉国民族主义党常委表示中国的发展成就启示世界,唯有相互尊重、同向同行才能抵达共同目的地 [7]
凝聚文明共识 共促和平发展
人民日报· 2025-07-12 06:21
全球文明对话部长级会议 - 会议于7月10日至11日在北京举行,由中共中央宣传部和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主办,主题为"维护人类文明多样性 共促世界和平发展",吸引约140个国家和地区的600余位各界人士参与 [1] 全球文明倡议的国际反响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前总干事博科娃称全球文明倡议是"给予世界的馈赠",强调其促进和平、和谐与团结的作用 [2] - 南非前资深外交官格罗布勒认为倡议回应了国际社会对文明对话的呼声,强调多元文明相互理解的重要性 [2] - 埃及外交部前副部长助理阿布马格德指出倡议为全球和平发展注入动力,倡导尊重文明多样性和加强人文交流 [3] - 乌干达全国抵抗运动外联部主任助手鲁科戈称赞倡议是对人类文明进步的重大贡献,体现中国的负责任大国角色 [4] 全球民意调查结果 - 《"我们的文明观"全球民意调查蓝皮书》显示,90.8%受访者认同"尊重多样性是国际社会基本原则",91.8%支持"不同文化间应合作而非对抗" [3] - 法国国民议会前第一副议长博纳尔提到中国倡议设立的"文明对话国际日"获联合国一致通过,反映国际社会对文明交流的认同 [3] 分论坛讨论成果 - 西班牙共产党主席森特利亚强调文明无高低之分,合作是应对全球挑战的基础 [5] - 马来西亚国会上议院前议长王茀明主张将文明多样性视为增强创造力和凝聚力的力量 [5] - 非洲青年驻华代表团团长门杜指出全球南方是文明交流的重要驱动力,中非合作展示不同文明共同发展的可能性 [5] - 塞尔维亚外交部国务秘书约维奇认为全球文明倡议推动和平与合作,交流对话是应对跨国挑战的关键 [6] 会议宣言与行动计划 - 会议通过《全球文明对话部长级会议北京宣言》,发布多项文明对话主题行动计划,构建全球对话合作网络 [7] - 密克罗尼西亚联邦教育部部长埃塞克评价会议为促进国家间长远合作提供重要平台 [7] - 洪都拉斯妇女部协调员尤里·希门尼斯称赞中国在文化传承和文明对话方面的榜样作用 [7] 国际嘉宾参访反馈 - 葡萄牙中国观察研究所所长鲁翊君在西安感受到中华文明的丰富内涵,呼吁欧中加强互鉴 [7] - 哥伦比亚波哥大大学教科局主任丰塞卡在哈尔滨体验到与拉美截然不同的人文风貌 [7] - 法国作家马克西姆·维瓦斯获兰花奖后强调文明交流是应对全球挑战的强大力量 [8] - 希腊外交部前部长卡特鲁加洛斯肯定中国倡议与联合国宗旨一致,助力维护多边主义 [8]
为世界和平发展注入新动力
经济日报· 2025-07-12 06:21
全球文明对话部长级会议概况 - 会议主题为"维护人类文明多样性 共促世界和平发展",来自约140个国家和地区的600余位政界、文化界、教育界人士参与 [3] - 会议旨在架设文明交流桥梁,推动全球文明倡议落地,为世界和平发展注入动力 [3] 文明交流互鉴的意义 - 印度尼西亚前总统梅加瓦蒂称中国为全球南方国家崛起的典范,其发展印证了"边缘地带"国家可成为世界格局核心力量 [4] - 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肯定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推动全球治理,超越霸权逻辑 [4] - 莱索托外交部常秘强调文明对话是生存必需品,经济全球化应包含思想文化交流而非强加单一模式 [5] - 阿尔及利亚政党领袖指出文明对话需尊重差异性,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为多极化世界提供智慧方案 [5] 国际合作与经济发展 - 安哥拉政党总书记透露2024年中安双边贸易额达208.8亿美元,中方在交通、电力等领域投资符合安哥拉发展需求 [8] - 马里部长认为中国"一带一路"倡议连接全球,使撒哈拉等区域获得发展机遇,需以开放心态实现共赢 [6] - 保加利亚前副议长呼吁建立开放技术共享平台,强调文明多样性是繁荣发展的基础 [7] 科技创新合作 - 马来西亚科技部长指出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技术重塑文明根基,需确保各国平等获取技术 [9] - 中国践行国际科技合作倡议,构建"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共同体,已与马来西亚在数字经济、AI等领域合作 [9] - 多米尼加科技部长提议加强中多学术交流与联合研究,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挑战 [9] - 联合国通过中国提出的AI能力建设决议,将帮助发展中国家提升技术并增进人类福祉 [10] 人工智能发展 - 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执委称AI变革速度空前,需建立包容性治理框架并提升发展中国家技术可及性 [9] - 联合国决议聚焦AI能力建设国际合作,提出务实举措支持发展中国家 [10]
文明交流架起共同繁荣之桥
经济日报· 2025-07-12 06:17
全球文明倡议实践成果 - 蒙内铁路通车后中肯铁路合作持续深化 在"一带一路"框架下100名肯尼亚学生赴华学习铁路技术与管理经验 实现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的能力建设转型 [1] - 鲁班工坊等教育交流机制日益完善 为共建国家打破关键技术壁垒 共享发展经验 直接惠及当地民众 [1] 跨国企业文明交流案例 - 中国丹麦商会搭建中丹商业沟通桥梁 30年来既反映会员企业诉求又促进双向合作 外资企业参与中国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 [2] - 不同文明背景企业家在开放环境中交流 降低跨国合作交易成本 激发市场活力 推动贸易自由化与全球化 [2] 民间文化交流价值 - "鼓岭之友"延续百年中美民间友谊 通过青少年艺术交流活动传承尊重关爱的鼓岭精神 为世界和平提供精神支撑 [3] - 联合国设立"文明对话国际日"获83国支持 体现全球对文明对话的共识 中国倡议得到国际社会广泛实践 [3][4] 国际合作发展前景 - 全球文明对话部长级会议凝聚精神共识 中国将持续推动文明互鉴 促进共同繁荣发展 [4]
更好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扎实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新华日报· 2025-07-12 05:31
高质量发展与现代化建设 -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统筹发展和安全 推动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 [1] - 用好红色资源 传承红色基因 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1] 全国统一大市场与海洋经济 - 深刻理解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意义 打通经济循环卡点堵点 扩大制度型开放 联通国内国际两个市场 [1] - 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创新驱动 产业更新 加快建设海洋强省 [1] 国际交流与对口援疆 - 深化国际人文交流合作 服务国家总体外交大局 [2] - 做好产业援疆 教育援疆 医疗援疆 文化润疆 推动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 [2] 长三角科技创新协同 - 讨论促进长三角科技创新协同发展的决定草案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