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爱国主义
icon
搜索文档
红红石榴籽 紧紧抱一起
辽宁日报· 2025-09-15 09:08
千房同蒂,千子如一。全省各族人民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 精神,如红红的石榴籽,紧紧抱在一起,勠力同心,勇毅前行。 在"九·一八"历史博物馆,赵一曼、李兆麟的故事深深打动了每一位参观者。辽东学院、鸭绿江 畔,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维吾尔族学生努尔艾力·努尔艾合麦提表示,将把爱国 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日常、融入实践。 山海共融,和合共生。辽宁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展呈现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在辽沈 大地上演进、形成、发展的历史脉络。观展中,山东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民族一处副处长宛志刚表 示,这个展览体现了白山黑水间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辽宁为有形有感有效推动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建设提供了借鉴。 沈阳时代文仓城市书房里书声琅琅,读书分享、文艺展演和文化交流排满日程,各族群众在感受中 华文化魅力中增进情感共鸣。丹东市红房街小学操场上,各民族学生齐跳"民族团结·石榴花开"健身 操,第四届"红石榴"文化活动的举办,让民族团结的种子深植于孩子们心中。丹东市民族和宗教事务局 民族科科长王金东表示,将持续深化"文体旅+民族"融合模式,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 "果园 ...
开在历史现场的“大思政课”(校馆弦歌)
人民日报· 2025-09-15 06:03
高校红色教育实践 - 人民日报开设"校馆弦歌"专栏,报道高校利用校史馆、博物馆等场馆开展思政教育,引导青年坚定理想信念 [1] - 截至9月14日,已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高校的870余名新生分批次走进北大红楼,在红色浸润中开启新学期 [1] - 各高校将思政课堂开在承载初心与使命的历史现场,让红色基因在沉浸式体验中代代相传 [1] 复旦大学真理传播活动 - "星火"党员志愿服务队在复旦大学《共产党宣言》展示馆宣讲,推出"心有所信"系列视频微党课、"场馆里的思政课"等活动 [3] - 服务队由复旦师生党员组成,不断创新宣讲方式,从校内到校外、线下到线上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 [3] - 入学时参观老校长陈望道旧居是复旦学子的必修课,陈望道翻译了首个中文全译本《共产党宣言》 [3] 南京大学历史研究项目 - 南京大学学生组成跨学科队伍,开展"拉贝日记与和平城市"国际云科考项目,追寻拉贝足迹并采访亲历者 [4][5] - 团队获评第七届全国大学生百强暑期实践团队,并携带原创《约翰·拉贝》绘本到德国和丹麦展示 [5] - 约翰·拉贝之孙托马斯·拉贝于8月14日到访南京大学拉贝与国际安全区纪念馆,与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后代见面 [4]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红色传承 -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城南书院校区)是毛泽东同志学习、工作长达8年之地,何叔衡、蔡和森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在此求学 [6][7] - 学院开展沉浸式思政课,学生在复原的第八班教室边听边看边演,通过情景再现穿越历史时空 [8] - 校训"要做人民的先生,先做人民的学生"为毛泽东同志所题,场馆面向社会公众传承红色基因 [7][8] 西安交通大学西迁精神 - 1956年夏天,6000多名交大师生员工从上海西迁至西安,车票印有"向科学进军,建设大西北"字样 [8][9] - 西迁队伍包括50多岁的中国电机事业奠基人钟兆琳教授,以及最年轻的教授陈学俊夫妇 [8][9] - 西安交通大学西迁博物馆讲解员雷霁雯完成300多场讲解,强调西迁精神核心是爱国主义 [9] 西南联大与重庆大学精神赓续 - 云南师范大学西南联大博物馆收藏5000多张照片和上万件实物,传承"刚毅坚卓"的校训精神 [10] - 重庆大学工学院楼前设立"大轰炸纪念碑",师生在抗战期间坚持地下学习,激发"红心向党、立志报国"的责任担当 [11] - 越来越多重庆大学学子选择到西部、基层和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就业 [11] 哈尔滨工程大学军工传统 - 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军工纪念馆收藏万余件实物,包括钱学森与陈赓大将对话的油画、我国第一台电子管舰载数字计算机"901"元器件等 [11] - 纪念馆建于2013年,展现师生扎根黑土、报国强军的赤诚担当,学校沿用70余年军号声作为下课铃 [11] - 哈军工创建于1953年,馆藏文物见证学校发展脉络和师生奉献精神 [11]
伟大精神丰碑永铸——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启示录(四)
新华网· 2025-09-14 07:22
抗战历史与精神内涵 - 抗战持续5098天即14年 改写国家积贫积弱命运并铸就民族精神丰碑[3] - 抗战精神包含爱国情怀 民族气节 英雄气概 必胜信念四大核心要素[4] - 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实现近代首次完全反侵略胜利[8] 民族觉醒与爱国情怀 - 全体中华儿女共赴国难 形成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协同作战格局[9] - 千千万万爱国将士浴血奋战 各界民众万众一心奏响英雄凯歌[10] - 爱国主义被定义为抗战胜利决定因素 体现为去不掉打不破灭不了的血脉传承[10] 物质对比与精神力量 - 抗战初期八路军三人分一枪 日本年产飞机1580架 大口径火炮744门 坦克330辆[11] - 国力军力悬殊背景下 依靠"争着死抢着死"的绝对信仰换取民族独立自由[11] - 杨靖宇 赵尚志 八百壮士 张自忠等英雄体现视死如归的民族气节[14] 现代化进程与精神传承 - 中国从一穷二白发展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28] - 抗战精神融入民族复兴征程 体现为克服艰难险阻的主动精神力量[28] - 长安街见证战鹰呼啸景象 飞机不再需要像建国初期那样飞两遍[20] 纪念活动与时代象征 - 天安门广场设立"钢铁长城"主题景观 象征中华民族不屈精神脊梁[6] - 车牌号1945和2025的阅兵车形成时空对话 分别代表历史起点与复兴梦想[24] - 6位抗战老战士代表登天安门城楼 体现国家对英雄的崇高敬意[22] 地理标志与发展对比 - 卢沟桥旁复兴号列车疾驰 白洋淀畔雄安新区拔节生长 南京城流光溢彩[22] - 全国多地以抗战英雄命名地理标识 包括佟麟阁路 赵登禹路 左权县 靖宇县等[26]
读懂抗战诗词里的精神根脉
人民日报· 2025-09-12 06:21
于是,士兵拿枪又拿笔,读书人更是提笔抒怀。抗战诗的作者,有的就是在抗敌一线冲锋陷阵的将士, 如朱德、陈毅、冯玉祥等都率军打仗,叱咤疆场。有的虽不是军人,但也曾亲上前线,目睹战士的英 勇、战争的惨烈,如郭沫若曾访问昆山前线,田汉多次至前线慰劳战士,老舍也曾探访北方战场将士。 其中,不少人从事教育、新闻等文教宣传工作,张默君、何香凝、谢冰莹等知识女性也以诗词述事咏 怀。他们心中装着百姓,装着救国救民的志愿,笔下才有众志成城的人民抗战图景。如毛泽东《祭黄陵 文》说,"民族阵线,救国良方。四万万众,坚决抵抗";郭沫若《归国杂吟》道,"四万万人齐蹈厉, 同心同德一戎衣"。 抗战诗词紧扣战争,真切及时地叙写战事,具有鲜明的纪实性。从九一八事变、淞沪抗战到卢沟桥事 变,从百灵庙大捷、平型关大捷到抗战胜利,每一次重大战事,都牵动着诗人的心弦。例如,陈懋恒 《抗战百一诗》记述北平战斗、台儿庄战役中以身殉国的英雄群体,陈友琴《惊闻八百壮士遇难》记录 震惊中外的"八百壮士"四行仓库保卫战。还有不少诗作,以传记方式为英雄塑像,颂赞左权、蔡廷锴、 《抗战诗词三百首》:周兴陆主编;江西教育出版社出 版。 若干年前,我曾有宏愿编纂《抗战诗 ...
一次特殊的朗诵经历
人民日报· 2025-09-11 06:13
今年5月,人民日报出版社和云南晨光出版社联合出版了长篇叙事诗《号角》,这是诗人、儿童文学作 家何南为《义勇军进行曲》即国歌的曲作者——作曲家聂耳创作的诗传。这本书出版之前,我就已经知 道,它必将让我的朗诵生涯多一种经历。 然而,佳作也意味着压力。 作为一部叙事诗,它竟达近5000行的体量,这对我来说,挑战是空前的。为此,我与张宏连续多日沉浸 在录音棚里。几次熬夜至凌晨三四点钟,后期剪辑又几经修改、补录,终于在预定时间的最后一天,完 成了《号角》一书的配乐朗诵版。 有天深夜,忽然收到录音师发来的《号角》音频节选,我当即打开手机静心来听。听着听着,我禁不住 落泪了。我不仅为我的朗诵而激动流泪,更为聂耳的故事、为《号角》这部叙事长诗——当然,也更为 国歌的经典旋律和祖国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我深知,完成一部朗诵作品,有如孕育诞生了自己的一个孩子。想到它即将全网上线,接受听众朋友们 的检验时,我难免有些诚惶诚恐。相对其他作品,朗诵《号角》有更多更深的体会——我再次受到了爱 国主义的洗礼,实现了为宣传国歌贡献一份力量的夙愿。 (作者为中国国家话剧院一级演员) 今年1月,我与陈红、何南夫妇相约,两家一起过春节。欢聚时,我 ...
感受强国荣光 凝聚奋进力量 各地群众多种方式观看纪念大会
央视网· 2025-09-06 15:43
在青海海西州格尔木市,唐古拉山镇长江源村,村民们身着色彩艳丽的藏族传统服饰,围坐在家中等待着阅兵仪式的开始,大家脸上洋溢 着喜悦与自豪的笑容,共同准备见证这一盛大而庄严的时刻。村民说:"当威武的阅兵方阵走出来的时候,那一刻我的心里非常地激动,也真 切感受到了我们祖国的强大,也让我想起以前长辈们给我们讲述的那些艰难岁月,也更加体会到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也要非常珍惜 现在的和平年代,把自己的家乡建设好,也把自己的日子过得像格桑花一样幸福绽放。" 央视网消息: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举行。青岛、安徽、福建等地的各界人士收看了 大会直播,感受强国荣光,凝聚奋进力量。 在安徽淮北烈山社区,沈忠明革命烈士的后人沈磊一家和社区工作人员一起收看了大会直播。 在福建宁德下党村新修建的古村文化艺术广场上,近200名干部群众聚集在大屏幕前,一同观看大会直播。 央视网消息:9月3日上午,全国各地群众通过多种方式收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从缅怀革命先烈 到展示国家强盛面貌,人们共同奔赴了一场精神与信念的盛宴。 9月3日上午,在上海虹桥火车站,纪念中 ...
长矛、大刀、军鞋……文物见证家国记忆 再现全民族抗战史诗
央视网· 2025-09-05 16:53
展览内容与规模 - 展览通过1525张照片和3237件文物全面回顾抗战历史 [1] - 5098张照片组成的矩阵墙直观呈现14年抗战历程 对应四亿五千万中国人民5098天浴血奋战 [19][20] 文物展品与历史故事 - "死"字旗展现爱国青年王建堂出川抗战时其父"伤时拭血 死后裹身"的嘱托 [3][5] - 张自忠初葬处石碑见证1940年将军身中数弹壮烈殉国后日军感其英勇暂葬的历史 [8] - 卢作孚床单印有"作息均有人群至乐 梦寐勿忘国家大难" 记录1938年40天内抢运9万吨物资事迹 [11][12][14] 军民抗战参与度 - 抗日根据地民兵使用长矛大刀红缨枪 妇女缝制军鞋纳鞋底 群众捐粮捐款捐物 [16] - 照片墙涵盖军人 少年儿童 青年知识分子及妇女 展现不分阶级党派民族宗教的共同抗战 [20]
讲好“大思政课”,让伟大抗战精神滋养时代新人
环球网· 2025-09-05 15:24
节目背景与意义 - 中宣部、教育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在开学首日联合播出《开学第一课》节目 主题为"铭记与奋斗"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1] - 节目作为新学年开学礼物和"大思政课" 旨在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通过历史教育引导青少年群体 [1] 教育内容与形式 - 采用情景剧、VR/AR技术重现历史场景 结合抗战遗址遗迹参观 创设沉浸式教学环境 [1] - 系统梳理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浴血奋战的历史脉络 包括东北抗日联军14年抗战历程和延安大生产运动史实 [1] - 组织观看优秀抗战题材影视剧、阅读抗战图书、参观抗战纪念馆等多形式教育活动 [2] 精神传承重点 - 突出杨靖宇"头颅不惜抛掉 鲜血可以喷洒 而忠贞不贰的意志不会动摇"的铮铮誓言 [2] - 展现赵一曼受尽酷刑仍坚贞不屈的事迹 以及左权将军"名将以身殉国家 愿拼热血卫吾华"的壮烈故事 [2] - 弘扬狼牙山五壮士"宁为玉碎 不为瓦全"的民族气节 [2] 教育目标导向 - 引导青少年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1] - 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实现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三者的统一 [2] - 锤炼奋斗意志 培养迎难而上挺身而出的担当精神 争做民族复兴栋梁之材 [3]
传承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积极投身民族复兴新征程
杭州日报· 2025-09-05 10:24
纪念活动概况 - 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大会 现场有铁流方阵和和平鸽群表演 [1] - 杭州社会各界积极收听收看大会盛况 通过纪念活动表达家国情怀与奋进姿态 [1] 历史记忆与英烈追思 - 抗战将领遗属詹国瑶获颁"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章 并代表父亲及抗战将士观看阅兵式 [2] - 杭州涌现茅丽瑛、郁达夫等全国著名抗战英烈 现存侵浙日军投降仪式旧址等50余处抗战遗址遗迹 [2] - 市革命烈士纪念馆讲解员通过史料和信件守护民族记忆 致力于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2][3] 爱国主义教育实践 - 文澜小学学生代表为老战士系红领巾并献花 退役军人孙国强称阅兵是最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 [3] - "千鹤女子民兵连"副指导员王丽娜受女民兵方队鼓舞 承诺传承"妇女能顶半边天"的红色血脉 [4][5] - 海外华文教育者陈庆将把阅兵见闻和抗战精神融入课堂 培养学生成为中华文化传承者 [5] 精神传承与岗位践行 - 社区党委书记周利民以"退伍不褪色"誓言服务民生 将军人作风转化为基层治理动力 [5] - 全国劳动模范宋利民提出"岗位即战场"理念 以工匠精神在基层工会工作中践行实干报国 [5] - 市委党史研究室强调需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凝聚共识推动发展 [2]
纪念同仇敌忾的昨天,共创民族复兴的明天——记港澳台同胞参加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
新华网· 2025-09-05 00:02
纪念活动概况 -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于9月3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 历时1小时26分钟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并检阅受阅部队 [1][4] - 包括港澳台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参与纪念活动 8万羽和平鸽和8万只气球在仪式中释放 现场气氛隆重庄严 [1][4] 港澳台同胞参与及表态 - 台湾同胞代表孙天平强调两岸中华儿女共同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的深远意义 指出统一强大的祖国是台湾同胞最好的依靠 [1] - 香港全国政协常委施荣怀表示香港同胞通过活动体会到国家强大与香港繁荣的密切联系 强调香港需把握国家发展机遇保持繁荣稳定 [2] - 澳门青年梁博睎称活动加深了对国家的认同感和责任感 未来计划学习人工智能专业为祖国科技发展贡献力量 [4] - 台湾青年邱庆龄认为台湾命运与中华民族整体命运紧密相连 祖国统一是大势所趋 [4] 抗战历史回顾与英模致敬 - 港澳台同胞在抗战中发挥重要作用 包括港九独立大队、澳门四界救灾会回国服务团及数万名赴大陆参战的台湾同胞 [3] - 台湾泰雅部落代表莎韵·哈勇提及部落抗日历史 强调抗日战争是两岸共同记忆且不可歪曲 [3] - 港九独立大队老战士罗竞辉指出该大队牺牲115名战士 强调全体中华儿女应团结共创民族复兴 [5] 阅兵仪式与装备展示 - 阅兵仪式于9时15分开始 展示徒步方队、战旗方队(80面荣誉旗帜)及空中梯队 装备先进精良 [2][3][4] - 现场参与者包括港澳台同胞 对解放军队列和装备表达震撼与自豪之情 [2][4] 国家成就与未来展望 - 活动彰显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祖国取得的伟大成就 包括军事建设和技术发展 [5] - 多位代表强调需铭记历史、弘扬抗战精神 共同推进祖国统一和民族复兴事业 [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