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体教融合
icon
搜索文档
青少年健康成长 需多方打造友好环境
央视网· 2025-05-30 10:31
青少年健康现状 - 中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达52.7%,高中生近视率高达80.5% [3] - 6~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达19%,近视与肥胖问题呈现低龄化趋势 [3] - 近视与肥胖可能导致成长中的心理问题及成年后慢性疾病隐患 [3] 政策与医疗行业响应 - 儿童青少年健康被纳入国家健康发展规划,北京市发布《关于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 [3] - 全国各大医院开设青少年健康门诊,北京协和医院等机构参与健康干预 [3] - 国家体育总局召开全国青少年体育工作会议,推动体教融合和科学健身普及 [7] 家庭与学校协同措施 - 运动是预防近视与肥胖最有效手段,需家校协同鼓励规律体育活动 [4] - 家庭需通过科学饮食与作息培养健康习惯,学校应优化体育课程设计 [4] - 近视防治建议:增加户外活动、推广"20-20-20"护眼法则、家校联动开展趣味活动 [4][5] - 肥胖预防建议:落实"52110"膳食原则、每日60分钟有氧运动、心理行为干预 [6] 科技与公益行业参与 - 国家体彩中心推出"公益体彩 快乐操场 健康进校园"计划,引入AI体测设备定制康复方案 [7] - 科技手段如VR/AR近视科普、智能定距离工具被应用于健康干预 [5][7] - 公益活动如荧光跑、障碍赛等提升青少年健康意识与运动参与度 [7] 三位一体健康管理 - "科技+医学"模式成为解决青少年健康问题的核心,整合体育、教育、医学资源 [8] - "健康进校园"升级为全周期健康管理,涵盖身体评估、慢性病预防与运动指导 [8] - 青少年健康关系国家劳动力素质与全球公共卫生可持续发展,需社会多方合力 [8]
武汉女足何以亚冠折桂(竞技观察)
人民日报· 2025-05-29 06:31
武汉车谷江大女足夺冠 - 武汉女足夺得首届亚足联女足俱乐部冠军联赛冠军,这是亚洲女子足坛最高水平俱乐部赛事[1] - 球队在小组赛1胜2负以第三名出线,淘汰赛阶段通过点球大战击败日本浦和红钻队[4] - 决赛现场观众超1.8万名,创女足赛事罕见上座率[5] 俱乐部发展历程 - 俱乐部成立于1999年,采用体教融合模式,2001年正式组建并参加全国联赛[1][3] - 2015年女足联赛改制后,2018年升入女超联赛,2020年首夺联赛冠军并实现五连冠[3] - 2021年球队鼎盛期拥有8名国脚,目前仅剩3名现役国脚[4] 青训体系与人才储备 - 体教融合模式培养出岳敏(2006年首位国脚)、王霜、姚伟等球员[3] - 本赛季从青年队上调姜晨璟、邓梦晔等小将,其中17岁夺冠的姜晨璟已成长为主力[4] - 俱乐部历史上共产生3名现役国脚(王霜、吴海燕、姚伟)[1][3] 国际赛事突破 - 夺冠使球队获得2026国际足联首届女足冠军杯参赛资格,需连闯大洋洲和非洲球队关卡[5] - 2028年女足世俱杯将形成"联赛-洲际赛-世俱杯"三级赛事体系[6] - 当前亚洲女足俱乐部水平与欧洲存在显著差距,如阿森纳女足1-0巴萨的欧冠决赛案例[5] 行业发展趋势 - 亚足联女足亚冠联赛填补亚洲顶级俱乐部赛事空白[1] - 全球女足正从国家队单核驱动转向"国家队+俱乐部"双轮驱动发展模式[6] - 中国女足因缺席巴黎奥运会,未来两年俱乐部赛事成为国际舞台主要出口[6]
高途宣布成为中国国家游泳队、中国国家花样游泳队官方学习合作伙伴
新浪基金· 2025-05-27 16:01
合作宣布与仪式 - 高途教育科技集团正式成为中国国家游泳队和中国国家花样游泳队官方学习合作伙伴,合作发布仪式于2025年5月27日在北京举行 [1] - 国家体育总局游泳运动管理中心主任、高途联合创始人罗斌、中体产业集团高管、国家队教练及运动员代表等出席活动 [1] - 高途被授予"中国国家游泳队和中国国家花样游泳队官方学习合作伙伴"荣誉称号 [1] 体育人才教育布局 - 这是继中国国家跳水队之后,高途在体育人才教育领域的又一重要进展 [1] - 公司以"体育+教育+科技"的创新教学模式推动体教融合发展 [1] - 高途是行业首个系统性布局体育人才培养的教育品牌,为国家队学员提供体系化、专业化、定制化教学服务 [3] 教学模式与课程内容 - 高途将为跳水队、游泳队和花样游泳队学员提供实用英语、雅思英语、心理辅导及人文历史等素养教育课程 [5] - 公司组建专属教师和研发团队,量身打造定制化教学体系 [5] - 构建"双师+AI老师"三师教学模式,引入AI技术提供智能课程规划、定制教学产品和AI伴学服务 [10] - 未来计划推出专属AI小程序优化教学过程和体验 [10] 教育理念与未来规划 - 高途秉持"点燃兴趣+培养习惯+塑造人格"的教育理念,以培养全面发展综合型人才为核心目标 [11] - 公司将持续深耕体育人才培养,与更多国家队项目开展合作 [10] - 通过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和数字化技术驱动课程创新,构建覆盖体育人才教育、素质素养教育及职业发展的体教跨界生态 [10] - 高途将以"体育+教育+科技"三位一体模式助力中国国家队备战洛杉矶奥运会 [13]
体博会:“全景展现+直播带岗”为退役运动员搭建更广阔平台
新华社· 2025-05-25 15:42
新时代运动员保障工作成果展 - 成果展通过大事记和数据统计全景式呈现党的十八大以来运动员保障工作 [1] - 展示内容分为终身保障、伤残救助、教育培训、就业支持、创业扶持与慈善公益六大板块 [1] - 展位设计采用中国体育代表团红色主色调与冰雪白,融入体育相关元素 [1] - 2023年以来第三次借助大型博览会办展,前两次分别在厦门体博会和体育文化/旅游博览会举办 [1] 展会成效与创新形式 - 展会起到示范引领各省区市运动员保障工作的作用 [2] - 为体育人才提供学习典型案例和直击就业岗位的机会 [2] - 创新采用"直播带岗+就业指导"模式,通过"中国体育招聘"平台实现线上线下联动 [2] - 两天直播活动吸引视频号观众2.2万人次、抖音观众近3000人次,总点赞量突破13万次 [2] - 移动展位宣传车邀约用人单位注册112家,体育行业求职者注册1102人 [2] 运动员转型与就业支持 - 奥运冠军董栋分享从运动员到教练员再到高校教师的转型经验 [2][3] - 运动员优势包括心理素质、精神韧性、强健体魄和执行力 [3] - "中国体育招聘"平台1月上线,旨在推动体育人才就业创业和资源高效配置 [3] - 体教融合趋势下,学校体育成为退役运动员重点就业领域 [3] - 运动员专业性可转换为学校体育、俱乐部和社会体育的优质供给 [3]
以融合之力开发展新局——行业人士热议体育经济融合发展
新华社· 2025-05-22 15:19
体育产业融合发展趋势 - 体育产业链上下游及不同业态间的"融合"成为突破消费增长边界、激发产业新动能的重要途径 [1] - "体育+"融合发展是行业新热点,主题涵盖体教融合、业态融合及全面融合 [1][3][4] 体教融合领域 - 体教融合深化推动青少年体育参与率提升,为未来培育庞大体育消费人群 [2] - 青少年体育产业在赛事活动、装备器材、研学游学、健康医疗、科技数字化等领域涌现优秀案例 [2] - 中国青少年体育参与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庞大人口基数为产业提供想象空间 [2] 业态融合与消费潜力 - 体育消费增长需通过"广化"(全民健身推广)和"深化"(技能学习)实现 [3] - 2024年国家政策将"培育文旅体育消费新场景"列为重点,包含冰雪旅游、体育休闲消费等 [3] - 赛事经济溢出效应、体文旅商融合效应及户外场景扩容效应正激发体育新消费潜能 [3] 全面融合发展方向 - 体育产业亮点包括赛事经济蓬勃、户外经济潜能释放、体育用品升级及消费活力持续 [4] - 未来四大融合思路:政策融合(强化产业思维与跨部门协同)、产品融合(多元化需求满足)、场景融合(创新消费场景)、基础建设融合(人才培养与标准化) [5][6] - 具体措施包括加强体教、体育与健康/科技/金融等跨界融合,挖掘赛事流量价值,培育复合型人才 [5][6]
第二届全国青少年街舞公开赛在鄂尔多斯市开赛
中国青年报· 2025-05-03 19:55
文章核心观点 5月3日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举办“奔跑吧·少年”第二届全国青少年街舞俱乐部公开赛(内蒙古赛区),该赛事为青少年提供展示平台,是推动体教融合和文化旅游发展的举措 [1][8][9] 赛事基本信息 - 赛事名称为“奔跑吧·少年”第二届全国青少年街舞俱乐部公开赛(内蒙古赛区) [1] - 举办时间为5月3日 [1] - 举办地点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休闲广场 [1] - 主办方为全国青少年体育联合会、共青团鄂尔多斯市委员会、鄂尔多斯市教育体育局 [1] 参赛情况 - 有500人次参赛,加上随行领队、教练员及家长,总规模约达1000人 [3] - 个人与双人项目中,U10组和U18组选手分别在Breaking和Freestyle领域展开角逐 [3] 赛事特点 - 项目丰富多元,涵盖个人、双人及团体齐舞 [3] - 奖励机制完备,个人和双人项目前八名、团体项目前八名均获相应证书与奖牌,还设全场最佳MVP、优秀运动员等多项荣誉 [3] - 表现优异的运动员可依据《青少儿街舞运动技能等级评定管理办法(试行)》申请技能等级认证 [3] 参赛选手案例 - 9岁的张桐玮已参加过20多场比赛,到过湖南长沙、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内蒙古乌海市等地比赛,最高获亚军,此次目标是季军 [6] 赛事意义 - 是首次在鄂尔多斯举办的国家级青少年街舞大赛,也是今年首届暖城青年艺术节的重要活动安排 [8] - 为青少年街舞爱好者搭建展示平台,是康巴什区推动体教融合、促进文化旅游发展的重要举措 [8][9] - 激发青少年对体育运动的热爱,为青少年成长与城市发展注入新活力 [9]
包头市蒙古马系列推广活动启动
内蒙古日报· 2025-05-03 08:27
活动概述 - "驰骋草原·传承马魂"蒙古马系列推广活动于5月1日在包头市赛汗塔拉赛马场正式启动 [1] - 活动包含传统蒙古马队与现代马术表演队巡游、1.4米以下蒙古马速度赛、马术研学体验和女子绕桶竞技赛等环节 [1] 活动内容 - 上午进行马术方队巡游,路线贯穿城中草原,传统蒙古马队展现古朴豪迈,现代马术方队展示优雅姿态 [1] - 下午举行1.4米以下蒙古马速度赛,骑手驾驭骏马全力冲刺,现场气氛热烈 [1] - 马术研学体验包含知识课堂、马匹护理实践和"小小骑士"营基础骑乘体验 [1] - 女子绕桶竞技赛展现骑手与马匹的默契配合和飒爽英姿 [1] 活动意义 - 活动是对传统马背技艺的保护与传承 [1] - 以体育为媒构建体旅融合、体教融合发展的新模式 [1]
AI智领健康未来:舒华体育校园体育解决方案亮相中国教育装备展
金投网· 2025-04-28 08:22
公司动态 - 舒华体育在第85届中国教育装备展上展示校园智能健身器械 紧扣"体教融合"与"AI智领健康未来"两大主题 [1] - 公司推出专为中高考体测设计的专业跑步机 精准适配800/1000米考试项目 实时记录训练数据 [3] - 舒华V10高端智能跑步机和X5智能跑步机接入DeepSeek平台 打造"AI健身助手" 提供个性化方案和语音指导 [5] - 公司推出星火⁺系列产品 针对引体向上、仰卧起坐等难点项目 提供专业训练方案 智能记录训练表现 [5] 产品与技术 - 专业跑步机可帮助学生科学提升跑步成绩 师生能直观看到成绩与进步轨迹 [3] - AI健身助手实时生成个性化方案 在校园体育场景中发挥积极作用 [5] - 星火⁺系列强化上肢与核心力量训练 兼顾背部拉伸与神经调节 实现系统科学锻炼 [5] 市场覆盖 - 公司已服务全国近万所学校 覆盖从小学到大学多个教育阶段 [6] - 产品进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同济大学等知名高校 [6] - 在福州一中、培元中学等中小学落地应用 [6] 行业趋势 - 体育在中考录取计分中与语数外等主科比肩 高校将体育纳入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1] - 公司积极响应政策导向 通过创新产品为校园体育建设注入动力 [1] - 同步打造专业在线课程平台 根据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训练方案 [3]
延续与优化——《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赛事组织工作方案》解读
新华网· 2025-04-22 09:03
据介绍,过去三年中青赛不断完善竞赛体系,尤其是做好地方赛事与全国总决赛的衔接工作。本次 方案最大的亮点在于男子U13、U15、U17组别均增加了大区赛赛制,这既是基于我国幅员辽阔的特 点,也是出于赛事体系本身考虑,同时参考了国际经验。 "增设大区赛,可以进一步增加参赛球队数量,同时便于球队就近参赛,降低交通成本。通过名额 分配和筛选,各大区进入全国总决赛的球队水平将更高,这可以进一步提升比赛质量。此外,中国足协 着重建设国家青训中心和大区青训中心,我们致力于未来将青少年赛事、球员培养、教练员培训,都通 过大区进一步统筹,参照法国,日本等国家大区青训中心的建设经验,这可以更好地提升青训体系建设 效果。"相关部门负责人说。 中青赛作为体教融合的重要平台,在赛事发展初期,以扩大参赛人口为主要目标,学校代表队教练 员资格门槛较低。随着赛事不断发展,对各年龄段教练员的执教要求也越来越高。 原标题:延续与优化——《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赛事组织工作方案》解读 日前,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中国足球协会联合发布《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赛事组织工作方 案》。中国足协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与三年前的版本相比,新版方案的设计思路在保持总体稳 ...
“五育并举”创新体育教育模式
新华日报· 2025-03-26 05:47
"五育并举"创新体育教育模式 □ 李响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和社会对高素质人才需求的增长,高校体育教育的角色和功能正 在发生深刻变化。"五育并举"教育理念强调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育的全面发展。在体教融合的 背景下,如何推进高校体育教育模式的创新,使之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成为值得深入探讨的 问题。 融合"五育"理念, 推动体育教育发展 为了更好落实"五育并举"的教育理念,高校体育教育需要将德育、智育、美育、劳育融入体育活动 中,以推动体育教育的全面发展。其一,德育融入。在体育竞赛中,强调尊重对手、遵守规则的重要 性,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尊重他人、诚信比赛,从而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其二,智育融 入。在体育课程中,不仅注重体能训练,还要结合体育项目教授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等相关知识, 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让学生了解运动对人体的影响、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等知识,从而增强学生的 科学素养和自我保护意识。其三,美育融入。在教学中引入艺术体操、体育舞蹈等课程,通过舞蹈动作 的美感和音乐的节奏感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增强学生的艺术修养。其四,劳育融入。鼓励学生参 与体育设施的维护、体育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