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健身
搜索文档
“世界野生菌王国”南华:村BA点亮夜经济
中国新闻网· 2025-10-01 16:14
赛事概况 - 2025年"火火楚雄——中国人寿杯"和美乡村篮球大赛(村BA)于9月30日晚在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南华县启幕 [1] - 赛事将持续至10月6日 吸引上百名参赛选手与上千名观众参与 [1] - 开幕式上进行了《朵朵山茶红艳艳》和《山野菌趣》等融合民族文化的表演 [3] 赛事规模与参与者 - 来自楚雄州10个县(市)的12支参赛队伍参加了比赛 [3] - 运动员入场时手持元谋小番茄 武定壮凉鸡 南华松茸等特色农产品进行展示 [3] 赛事特色与影响 - 赛事是探索"赛事三进"新路径和培育"跟着赛事游云南"新业态的创新实践 [3] - 赛事期间每晚将举办"啤酒狂欢+万人打跳"夜场活动 以持续释放消费活力与文化魅力 [4] - 南华县通过举办系列体育赛事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1] 举办地背景 - 南华县享有"世界野生菌王国"和"中国野生菌美食县"美誉 [1] - 该县近年来成功举办"行走大运河"全民健身活动和"松茸杯"寻菌之旅趣味定向体育赛等系列赛事 [1]
新闻有观点·行业洞察 | “轻”健身,如何改变你我生活?
央广网· 2025-09-29 23:23
轻健身的定义与特征 - 轻健身在价格和运动强度上均体现“轻”的特征,价格亲民且运动强度低,属于低强度范畴,运动时可轻松交谈或唱歌 [2] - 轻健身作为一种商业模式是新兴现象,但其概念在运动谱系中一直存在 [2] - 轻健身模式包括资金和强度较轻的瑜伽馆,以及场地要求低的体育上门或体育外卖等时兴方式 [2] 轻健身的受众与效果 - 轻健身主要面向没有良好运动习惯的入门人群,因其在运动能力和资金投入上门槛较低,从不运动到开始运动的健康回报率最高 [4] - 轻健身的效果评估不仅关注身体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和社交健康,世界卫生组织最新指南强调“每一步都算数”,用轻运动代替久坐能显著避免久坐带来的危害 [4] - 轻健身用户的后续路径呈现橄榄型结构,符合二八定律:20%用户向专业项目进阶,60%用户观望,20%用户可能放弃 [4] 轻健身的商业模式与盈利能力 - 轻健身商业模式为轻资产加灵活用工,数据显示30%的9.9元体验用户会升级为99元月卡,10%的月卡用户会升级为1980元私教课,结合健身用具和保健品销售,其盈利能力优于普通健身房 [5] - 业态下沉至县城后,经营成本和风险大幅降低,利润空间更为可观,更适合个人工作室加灵活用工的模式 [5] - 轻健身降低了行业门槛,为健身行业带来供给侧改革,并能通过轻量化改造传统运动项目吸引不常运动群体,助力全民健身 [5] 轻健身的产业链与未来前景 - 轻健身撬动丰富产业链,推动传统健身器械向小型化、便携化、智能化发展,并易于与咖啡馆等周边业态联动或与游戏结合出现智能运动设施 [6] - 在国家发展体育产业的背景下,轻健身有助于挖掘巨大的运动消费潜力,行业前景被看好 [6]
奥运健儿吉林行:探索运动赋能产业发展新未来
中国新闻网· 2025-09-29 16:55
行业动态 - 吉林市依托碳纤维原丝产能显著优势推动碳纤维在体育休闲等领域的创新应用[3] - 碳纤维材质在轻量化和刚性上具有优势能直接提升竞技表现[3] - 碳纤维材质演进优化运动员发力感并提升控球精度[3] 公司活动 - 吉林化纤集团举办2025年奥运健儿公益服务大行动吉林站活动以碳为媒推广体育精神连接产业与健康生活[1][3] - 奥运健儿参观碳纤维体育用品生产线了解碳纤维在自行车羽毛球拍滑雪板等器材中的核心作用[3] - 企业正致力于推动体育器材创新期待奥运精神赋能产业引领全民健身热潮[3] 战略合作 - 活动通过参观加互动加分享模式将奥林匹克精神与企业精神深度融合[3] - 国家体育总局未来将持续推动奥运健儿走进基层和企业以体育公益服务凝聚社会力量[4]
按次付费的“三元健身房”是门好生意吗? | 行业观察
犀牛财经· 2025-09-29 16:20
商业模式与运营特点 - 上海出现按次付费的“三元健身房”,上午、下午、晚上时段价格分别为每小时3元、6元和9元,采用无人值守模式 [1] - 该模式核心优势在于政府补贴房租,极大降低运营成本,已在上海开设几十家门店 [1] - 运营方为上海洛合体育发展有限公司旗下的“九回体育”,擅长将城市闲置空间改造为体育设施 [2] - 政府拥有场地资产但缺乏专业运营团队,企业具备运营能力但需要低成本场地,双方合作实现互补 [1][10] 行业背景与发展趋势 - 2025年健身房发展呈现多元模式百花齐放,包括24小时共享健身、铁馆、细分赛道模式等,行业“内卷”推动服务质量与性价比持续提升 [1] - 中国健身行业正从“销售驱动”向“用户价值驱动”转变,低价仅是引流手段而非核心竞争力 [18] - 上海健身市场高度内卷,居民健身理念成熟,政府政策支持为多元模式提供土壤 [19] - 三元社区健身房承担“市场培育者”角色,以低门槛吸引健身“小白”用户,为商业健身房输送潜在客户 [9] 市场竞争与替代案例 - 申驰健身在上海核心商圈开设5000平铁馆,年卡售价500元,配套APP实现线上课程、预约、商城一站式服务,创始人抖音粉丝180万带来低成本获客 [20] - 金属狗(现改名虾健健)采用智能系统24小时营业,包含淋浴,按次付费9.9元,年卡售价1000多元 [21] - 健怪兽以999元包月私教模式吸引用户,并扩展24小时健身、铁馆等多种模式,国内有近百家门店 [21] - 乐刻健身通过“平价年卡+免费团课”引流,再通过训练营、私教课转化,购买增值服务的会员年花费远超年卡价格 [22] 模式挑战与商业局限性 - 三元健身房模式更像是“民生样板间”,而非可大规模复制的商业模式,作为民生工程有价值但作为投资项目缺乏吸引力 [10][16] - 政府与企业合作存在诉求分歧,政府关注服务质量、安全合规且流程慢,企业追求盈利空间、运营效率和快速复制 [16] - 用户反映三元健身房存在卫生清洁不到位、地胶有污渍汗渍等问题,影响健身体验 [16] - 模式客群模糊,试图同时吸引老年人(白天时段)与年轻人(晚间时段),但两类人群需求差异大易导致氛围冲突 [16] - 与小区免费健身设施相比三元收费缺乏明显优势,与乐刻等品牌相比缺乏课程体系、社交属性与服务质量 [16] 财务与资本视角 - 运营方洛合体育(代表品牌洛克公园)在2023年完成D轮融资,融资后在全国运营场馆已超过200家 [4] - 该公司在2021年完成两轮融资,融资金额为数亿人民币,目标成为中国体育空间第一品牌 [4] - 2018年4月公司完成B+轮融资7000万人民币,企业估值达5.83亿人民币 [4] - 高频用户在三元健身房每天使用2小时,月成本约180元,与乐刻大众点评月卡价格166-196元相当甚至更高 [23]
按次付费的“三元健身房”是门好生意吗?
36氪· 2025-09-28 18:06
从商业和资本维度看,客群模糊、缺乏精准定位共同制约了"三元健身房"的商业潜力。 上海按次付费的"三元健身房"盈利的案例在健身圈传开了。 上午时段3元/时,下午时段6元/小时,晚上时段9元/小时。无人值守,政府补贴房租的模式成为这家健身房降低运营成本的最大优势。据了解,这家"三元 健身房"在上海已经开出了几十家门店。 政府支持,房租补贴,人工成本低的情况下,"三元健身房"更像是上海政府的一项惠民政策。政府补贴与健身房运营方给社区居民提供了一个极具性价比 的健身场地。 政府拥有场地资产但缺乏专业运营团队,企业具备运营能力但需要低成本场地,双方合作可实现互补,同时也给社区居民提供了福利。上海出现了这样的 模式,背后是上海政府对全民健身的支持、上海的健身环境氛围、居民的健身理念等多种条件共同成就的。 从2025年的健身房发展情况看,24小时共享健身、铁馆、细分赛道的健身模式等层出不穷,多元模式的健身房百花齐放。"内卷"之下,服务质量与性价比 持续提升。三元社区健身房看似可能分流周边商业健身房的客源,但实际上,它更像是一座"健身启蒙站"——以低门槛吸引更多人走进健身房,培育基础 运动习惯,从而为市场中高端场馆输送更具消 ...
赴“稻香花海”之约,上庄镇第三届京西文化欢乐跑落幕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9-28 11:13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9月28日,第三届京西稻香文化欢乐跑活动在海淀区上庄镇举行,300名参赛选手沿着洒满稻香的赛道奋 勇向前,在运动中感受乡村生态之美。 据了解,上庄镇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陆续推出插秧节、稻田音乐节等多元化文体活动,完善文旅服务 体系,全力打造集休闲体验、文化教育、生态观光于一体的乡村文旅目的地,以体育聚活力、以文化兴 乡村,持续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fa 211 ri 123 2 24 / @ 19 the 780 B t. 超频 在镇第三届京西福各文化欢乐跑 e 15 der 774 1092 10 ▲ 京日报客户端 来源:北 本次欢乐跑全程约10公里,赛道设计巧妙串联起上庄镇特色地标:从主会场出发,经稻香小镇东口、翠 湖东路、翠湖南路、稻田路至稻香云林,沿途稻田成片、花海点缀,让选手在奔跑中沉浸式体验"京西 稻香"的独特韵味。 "一场欢乐跑,连接的是生态与文化,凝聚的是民心与力量。"活动现场,镇党委书记陈培宇在致辞中指 出,上庄镇始终秉持"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兴业"理念,将京西稻田这一独特自然资源与文化遗产 转化为发展优势,通过持续举办"尚跑"半马、稻香文化欢乐跑等活动,已构建 ...
网坛明星与足球少年,何以“共享”一座城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8 10:53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陈思琦 深圳报道 9月21日,深圳湾体育中心"春茧",意大利队凭借科恰雷托、保利尼两场单打胜利,2:0成功卫冕2025比 利·简·金杯。 9月27日,"春茧"主场首次迎来深圳中小学班级足球总决赛,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6支班级队伍激 烈角逐。 时隔一周,同一场地,镜头既可以对准保利尼、佩古拉、王欣瑜等明星球员,也愿见证稚嫩少年的每一 个冲刺、每一次射门。 2019年WTA年终总决赛,这一场地就曾让完美赛事公司创始人、前WTA董事会成员马库斯印象深 刻:"赛事组委会在很短时间内就搭建了一座高标准的场馆,还有一座能容纳600人的餐厅,这是许多欧 洲国家没法做到的。" 顶级赛事与全民健身"一体双面",让深圳、让南山,这座长期以经济、科技实力闻名全球的城市及城 区,显出了更包容、多元、开放的文化面孔。 赛事"名"城 在全球视野下,一座城市的文明高度,不仅由其经济与科技等"硬实力"定义,更取决于其文化繁荣所彰 显的"软实力"。 这也是为何,伦敦、洛杉矶、纽约等国际化大都市,都拥有英超、美网、纽约马拉松等品牌体育赛事。 "所有的世界名城,几乎都是世界体育名城;而所有的世界体育名城,都是体育赛事名城 ...
“热搜”上的非凡“十四五”|消费潜力持续释放 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稳健向前
搜狐财经· 2025-09-26 14:41
群众体育赛事蓬勃发展 - “苏超”等群众体育赛事火爆出圈,南京对阵徐州一场比赛吸引60817名球迷入场,在2个月内3次刷新全国业余足球赛事上座纪录 [2] - “苏超”前十轮60场比赛场均观赛人数达2.5万,线上直播观看人次超过13亿,显示出强大吸引力 [2] - “浙BA”赛事活动带动区域经济发展,7月6日至9月2日共举办赛事280场,累计观赛人数近92万人次,门票收入超710万元,带动体育及相关消费超10亿元 [6] 体育基础设施与青少年体育成果显著 - 截至2024年,全国体育场地面积大幅跃升至42.3亿平方米,与“十三五”末相比新增面积达11.31亿平方米 [2] - “十四五”期间全国共举办各类“奔跑吧·少年”活动14.5万余场,参与青少年达1.51亿人次,基本实现年龄段和时段全覆盖 [3] 竞技体育成就斐然 - “十四五”期间中国成功举办北京冬奥会、成都大运会等国际级赛事,是新中国历史上举办国际综合性运动会最集中的时期 [3] - 截至2024年底,中国体育健儿在“十四五”时期共取得世界冠军519个,创世界纪录68次,巴黎奥运会创造境外参赛最好成绩 [3] 体育产业数字化转型与融合创新加速 - 体育产业数字化转型提速,智能穿戴设备、线上健身平台、VR/AR观赛等产品和服务进一步普及 [4] - “体育+”融合业态不断深化,与文旅、商务、教育等领域展开深度融合 [4] - 腾讯推出“舞力全开”体感类移动游戏,无需外设即可通过手机实现“全身舞动”的体感操作 [4] 体育消费市场持续扩大与结构升级 - 今年上半年,限额以上单位体育娱乐用品销售同比增长22.2% [6] - 体育消费从传统商品消费扩展到赛事观赏、健身休闲等服务消费,飞盘、攀岩等小众潮流运动带动相关装备和培训市场火热 [6] - 冰雪运动强势破圈,2024-2025雪季松花湖度假区滑雪度假人次首年突破100万,经营收入同比增长15% [6] 政策有力引导与消费刺激措施 -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释放体育消费潜力进一步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商务部等九部门印发《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 [7] - 国家体育总局将加快编制“十五五”体育产业发展规划,深化体育赛事带动消费监测试点工作 [7] - 各地发放体育消费券刺激消费,例如成都联动发放1500万元消费券,河南省安排1300万元用于发放2025年体育消费券,并计划在冰雪季发放至少50万元冰雪运动消费券 [8]
2025全国匹克球锦标赛在河南鹤壁开赛
新华社· 2025-09-25 19:59
赛事概况 - 2025全国匹克球锦标赛于9月25日在河南鹤壁开赛,参赛规模包括来自全国的25支代表队共311名选手 [1] - 该赛事为国内最高规格匹克球赛事,采用“各省选拔+省队参赛”机制,比赛项目涵盖男单、女单、男双、女双、混双单项赛和团体赛共6项 [1] - 赛事由国家体育总局网球运动管理中心、中国网球协会、河南省体育局、鹤壁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 [2] 匹克球运动特点与参与者 - 匹克球是一项融合网球、羽毛球和乒乓球特点的新兴运动,场地约为标准网球场的一半 [1] - 运动具有“小场地、轻器材、低门槛、高趣味”等特点,对体力要求不高,老少皆宜 [1] - 参赛选手年龄跨度大,例如北京队队员年龄最小的22岁,最大的50岁 [1] 行业发展与推广 - 匹克球运动自2023年起在中国得到大力推广,2025年当年全国有近300站比赛 [2] - 该运动凭借低门槛和易学性,被行业视为非常好的全民健身运动项目 [2] - 匹克球近年来在北美地区迅速流行,并逐渐在中国推广普及,受到各年龄层群体欢迎 [1]
武汉持续位列全国十大热门旅游目的地
长江日报· 2025-09-25 08:29
文旅产业发展概况 - 2023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 55% [1] - 2025年上半年游客接待量同比增长12% 旅游总收入同比增长16% [1] - 武汉持续位列全国十大热门旅游目的地 [1] 文化设施与艺术成就 - 武汉梅花奖获得者达12人次 数量居副省级城市第1 [1] - 文博场馆年接待观众超1000万人次 [1] - 2025年上半年文化娱乐业新登记企业数量同比增长387% 增幅位列各行业榜首 [1] 体育产业发展 - 十四五期间新建30个城市体育公园 208个社区体育中心 新增4个区级全民健身中心 [2] - 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从217平方米提升至321平方米 [2] - 2024年体育产业总产值达958亿元 年均增长率12% [2] - 体育产业增加值达433亿元 年均增长率11% [2] - 体育消费总规模突破531亿元 较十四五初期增长近50% [2] 东湖风景区表现 - 2024年接待游客255048万人次 重大节日接待量居全国同类景区前列 [2] - 拥有10个年接待量破100万人次的收费景区和文旅项目 [2] - 东湖水质常年保持Ⅲ类 达到近40年最优 [2] 特色文旅项目 - 吉庆街 江汉路 黎黄陂路入选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 [3] - 2024年汉口历史风貌区接待游客3900万人次 [3] - 15艘特色游船累计接待游客123万人次 [3] 文化创意产业 - 光谷创意产业基地累计服务企业超500家 文化类企业占比超85% [3] - 培育微派网络 艺画开天 两点十分 麦塔威等行业影响力企业 [3] - 形成以IP创作 数字内容 文创衍生为核心的产业集群 [3] 文旅融合创新 - 多元融合消费新场景不断呈现 包括知音国色美学生活馆 茑屋书店等 [3] - 涌现《灵笼》《贪吃蛇》等火遍海内外的IP作品 [3] - 演艺经济 赛事经济 赏花经济热点不断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