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边主义

搜索文档
努力开辟中欧关系更加光明的下一个50年(和音)
人民日报· 2025-07-25 06:27
习近平主席深刻总结中欧建交50年来的重要经验和启示,即相互尊重、求同存异、开放合作、互利共 赢,这也是中欧关系未来发展应该坚持的重要原则和努力方向。就中欧关系未来发展,习近平主席提出 三点主张:坚持相互尊重,巩固伙伴关系定位;坚持开放合作,妥善处理分歧摩擦;践行多边主义,维 护国际规则秩序,为双方努力开辟中欧关系更加光明的下一个50年指明了正确方向。欧方表示,习近平 主席有关欧中关系的三点主张至关重要。 中欧之间没有根本利害冲突和地缘政治矛盾,合作大于竞争、共识多于分歧的基本面和主基调没有变。 中方始终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看待和发展中欧关系,一贯支持欧洲一体化和欧盟战略自主。欧方也应 尊重中国人民选择的道路和制度,尊重中国的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支持中国发展繁荣。中欧关系不针 对、不依附、也不受制于第三方。双方深化战略沟通,增进理解和互信,树立正确的相互认知,就可以 在相互学习借鉴和开放合作中共同进步、相互成就。 面对加速演进的世界百年变局和变乱交织的国际形势,中欧牢牢把握双方关系发展的正确方向,不仅有 利于双方,也将为世界提供更多稳定性和确定性 中欧关系历经风雨,一路走来积累了足够的经验和正能量,可以应对风云 ...
第一观察·瞬间 | 中欧携手合作意义重大而深远
新华社· 2025-07-25 00:55
中欧关系发展 - 习近平主席会见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强调中欧关系的重要性 [5][8] - 中欧建交50周年,双方围绕中欧关系发展进行深入交流,回顾历史、立足当前、展望未来 [8] - 习近平主席指出中欧是国际社会中的"大个子",世界第二和第三大经济体,应展现大担当 [8] 中欧合作意义 - 中欧是主张多边主义、倡导开放合作的建设性力量,国际形势严峻复杂时更需加强沟通、增进互信、深化合作 [8] - 中欧经贸交流和人员往来日益密切,在应对气候变化等领域开展富有成效的协调合作,为近20亿中欧人民带来福祉 [9] - 中欧关系积累了足够经验和正能量,不断走向成熟稳定,应从容应对风云变幻、困难挑战 [9] 中欧未来主张 - 习近平主席以"相互尊重、求同存异、开放合作、互利共赢"总结中欧建交50年的重要经验和启示 [9] - 提出三点主张:坚持相互尊重巩固伙伴关系、坚持开放合作妥善处理分歧、践行多边主义维护国际规则秩序 [10] - 强调中欧领导人应展现远见和担当,作出符合人民期待、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战略抉择 [11]
金十图示:2025年07月24日(周四)新闻联播今日要点
快讯· 2025-07-24 20:16
金十图示:2025年07月24日(周四)新闻联播今日要点 是坚持开放合作,妥善处理分歧摩擦。三是践行 多边主义,维护国际规则秩序。 * 国务院总理李强7月24日下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 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共同出席中欧企业家 座谈会。李强指出,希望双方企业秉持开放态 度、紧密对接需求,深化在产业投资、联合研 发、市场拓展等方面合作,为中欧共同发展增添 更多力量。中国将持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加 强知识产权保护和公平竞争保障,欢迎更多欧洲 企业深耕中国。希望欧方为赴欧中国企业提供公 平、公正、非歧视的营商环境。 ● 李强将出席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 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 * 国务院总理李强将于7月26日出席在上海举行的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 级别会议开幕式并致辞。 ● 中方在世贸组织呼吁反对单边关税措施 共 同维护多边贸易体制 ● 欧盟通过总额930亿欧元的对美关税反制计 划 ● 今年7350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基本下达完 下 * 记者从国家发展改革委了解到,今年7350亿元 中央预算内投资近日已基本下达完毕,重点支持 现代化产业体系、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新型城 镇化和乡村全面振 ...
李强同欧洲理事会主席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共同主持第二十五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
央视网· 2025-07-24 19:37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7月24日下午,国务院总理李强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同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 塔、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共同主持第二十五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 李强表示,中欧建交50年来,双边关系总体稳健发展,取得丰硕成果。今天(7月24日)上午,习近平 主席同两位主席举行了会见,就进一步深化中欧关系达成重要共识。中方愿同欧方继续发挥高层交往的 引领作用,加强战略沟通,不断提升中欧关系的稳定性、建设性、互惠性、全球性。 会晤后,双方共同发表《中欧领导人关于应对气候变化的联合声明》。 李强指出,中欧有着广泛共同利益,没有根本利害冲突。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化,合作都应当是中欧关 系的主基调。面对当前变乱交织的国际形势,中欧更应当紧密开展合作。中方愿同欧方拓展贸易、投 资、绿色、科技等领域互利合作,保证产供链稳定,坚持通过对话协商妥善解决分歧摩擦,取得更多成 果。希望欧方坚持市场原则,为中国企业赴欧投资提供公平、公正、非歧视的营商环境。双方要进一步 加强多边协作,共同维护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捍卫国际公平正义和全球经贸秩序。 科斯塔和冯德莱恩表示,欧中合作关乎全球繁荣稳定。欧方致力于同中国发展深化长期稳定的伙伴关 系, ...
冯德莱恩抵达北京后表态:坚信欧中能够实现互利合作
环球网· 2025-07-24 15:44
中欧领导人会晤 - 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于7月24日访华并出席第二十五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 [1] - 冯德莱恩在社交平台X上表示此次峰会是推进和重新平衡中欧关系的契机并强调双方能实现互利合作为未来50年关系定调 [1] 中欧关系评价 -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指出中欧关系已成为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双边关系之一合作成果丰硕为近20亿人民带来福祉 [3] - 中欧关系当前处于承前启后重要时刻面临新机遇与新挑战 [3] - 在国际局势动荡背景下中欧加强战略沟通和对话合作有利于双方和世界 [3] 会晤背景与意义 - 会晤正值中欧建交50周年和联合国成立80周年 [3] - 会晤旨在对外发出中欧致力于加强伙伴关系维护多边主义和开放合作的积极信号 [3]
习近平会见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
证监会发布· 2025-07-24 15:40
中欧关系发展 - 中欧建交50年来交流合作成果丰硕 既成就彼此又惠及世界 重要经验是相互尊重 求同存异 开放合作 互利共赢 [1] - 中欧都是主张多边主义 倡导开放合作的建设性力量 国际形势越严峻复杂 中欧越需加强沟通 增进互信 深化合作 [1] - 中欧关系不针对 不依附 不受制于第三方 双方需深化战略沟通 增进理解和互信 树立正确相互认知 [2] 中欧经贸合作 - 中欧经贸关系本质是优势互补 互利共赢 应实现动态平衡 中国高质量发展 高水平开放将为合作提供新机遇 [3] - 中欧要深化绿色和数字伙伴关系 促进相互投资合作 欧方需保持贸易和投资市场开放 克制使用限制性经贸工具 [3] - 欧方表示不寻求与中国"脱钩断链" 欢迎中国企业到欧洲投资兴业 双方合作规模和深度不断拓展 [5] 多边主义与国际合作 - 中欧要共同维护二战后建立的国际规则和秩序 推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 [4] - 中欧需携手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 支持政治手段和平解决国际争端 中方愿与欧方加强协调推动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成功 [4] - 欧中要共同坚持多边主义 维护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 应对全球性挑战 解决地区热点问题 [5]
习近平就中欧关系未来发展提出三点主张
快讯· 2025-07-24 13:38
金十数据7月24日讯,习近平会见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习近平就中欧关 系未来发展提出三点主张。一是坚持相互尊重,巩固伙伴关系定位。二是坚持开放合作,妥善处理分歧 摩擦。中欧要深化绿色和数字伙伴关系,促进相互投资合作。希望欧方保持贸易和投资市场开放,克制 使用限制性经贸工具,为中国企业赴欧投资兴业提供良好营商环境。三是践行多边主义,维护国际规则 秩序。 (新华社) 习近平就中欧关系未来发展提出三点主张 ...
7月23日晚间央视新闻联播要闻集锦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7-23 21:58
今日摘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现 代制造业离不开科技赋能,要大力加强技术攻关,走自主创新的发展路子"。今年上半年,我国制造业 核心技术持续突破,传统产业加速焕新,新产业蓬勃成长。 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给蔡旭哲颁发"二级航天功勋奖章",授予宋令东、王浩泽"英雄航天 员"荣誉称号并颁发"三级航天功勋奖章"。 法国称,与美国贸易谈判未见成效,欧方须展现更强硬立场。 内容速览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中国制造向新而行 不断筑牢强国之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现 代制造业离不开科技赋能,要大力加强技术攻关,走自主创新的发展路子"。 今年上半年,我国制造业核心技术持续突破,传统产业加速焕新,新产业新业态蓬勃成长,带动经济增 长的引擎作用更加强劲。 经党中央批准,海南自由贸易港定于2025年12月18日正式启动封关。 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公安部介绍以高水平安全护航"十四五"规划高质量完成有关情况。 上半年,全国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1.65万个。 各地积极应对强降雨天气,打好防 ...
中美达成重要共识,欧洲按捺不住了?冯德莱恩将访华,有大事找中国商量!美国赔了夫人又折兵
搜狐财经· 2025-07-23 21:01
欧盟访华背景 -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特将于7月24日访华,时间点临近美国设定的关税政策节点[1] - 美国原定7月9日结束的关税暂缓期因谈判僵局可能延期,欧盟面临既要应对美国压力又要重新审视与中国关系的复杂处境[1] -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表示若8月1日前未达成协议,将对约100个非主要贸易伙伴征收"对等关税",欧盟作为占美国贸易逆差95%的关键伙伴之一不在此列[1] 美国对欧盟的关税施压 - 美国商务部部长卢特尼克警告若8月1日前未达成新协议,将对欧盟加征30%关税[3] - 美国曾以50%关税威胁迫使欧盟重返谈判桌,此次历史重演但欧盟新增中国作为对话选项[3] - 美国将8月1日称为"实施时间点"而非新截止日,体现其对贸易主导权的强硬掌控[6] 欧盟对华矛盾心态 - 中欧作为世界第二、第三大经济体贸易额巨大,均表态支持多边主义,但欧盟担忧中国全产业链竞争力[3] - 法国官员称若完全开放市场,中国企业可能占据欧盟50%市场份额,需采取限制措施[3] - 中国在新能源汽车、光伏、手机、白色家电、高铁等领域突破直接冲击欧盟核心产业[3] 欧盟访华核心诉求 - 寻求更多中国订单为欧盟企业争取市场空间[4] - 要求中国对欧盟产品零关税而欧盟保留对中国产品关税的不对等安排[4] - 试图让中国减少与俄罗斯合作并以制裁相威胁[4] 中国的原则立场 - 坚持对等关税原则,不接受欧盟的不对等安排,可能仅在部分商品领域实现双向零关税[6] - 拒绝停止与俄罗斯合作,强调合作基于双方共同利益不受第三方干涉[6] - 中国不会为短期利益牺牲原则,欧盟需接受平等互利框架才能获得实质进展[9] 全球贸易格局变化 - 中美关税战阶段性缓和使美国拉拢欧盟孤立中国的策略落空,欧盟在中美间周旋空间被压缩[7] - 美国通过关税杠杆重塑贸易规则,将自身利益置于首位甚至对盟友强硬,欧盟在利益分配中处于被动[6] - 欧盟最终决策将影响自身经济前景及全球贸易格局,平等互利是合作前提[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