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产业
搜索文档
财经观察:美国谋划关键矿产交易俱乐部
环球时报· 2025-11-05 06:53
文章核心观点 - 美国正联合多国筹建“关键矿产交易俱乐部”,旨在重构关键矿产供应链,减少对中国的依赖,以争夺人工智能与绿色产业的主导权 [1][2][4] - 关键矿产资产受到国际资本热捧,引发“稀土热”,相关公司股价大幅上涨,但供应链重构面临技术、成本与联盟内部分歧等多重挑战 [1][8][9][11] - 中国在全球稀土领域占据主导地位,冶炼分离产能占全球90%以上,美国及其盟友的供应链重构短期内难以撼动中国优势 [5][12] 美国主导的供应链重构行动 - 美国内政部长宣布创建“关键矿产交易俱乐部”,作为西方多国开展关键矿产提炼与加工贸易的核心平台,目标是为引领人工智能竞赛掌握足够实力 [2] - 俱乐部已有日本、韩国、马来西亚、澳大利亚、泰国等国家加入,并于两周前开始组建 [2] - 美国联合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十余国成立“矿产安全伙伴关系融资网络”,管理资产超30万亿美元,为成员国矿产贸易项目提供专项贷款 [4] - 美国通过税收优惠、专项补贴降低本土能源矿产企业运营成本,并以“国家安全”名义设置贸易壁垒,倒逼产业链向本土及盟友圈集中 [9] 关键矿产市场动态与资本表现 - 2024年美澳稀土贸易额同比增长67%,欧盟内部稀土半成品交易额增长52% [8] - 美股稀土矿商涨势强劲,部分企业股价涨幅超过300% [9] - 过去3个月内,美国矿业公司股价上涨241%,NioCorp Developments、Energy Fuels等能源开采企业涨幅超100% [9] - 2025年初至10月,Energy Fuels股价增至原来的4倍,NioCorp Developments股价涨至接近5倍 [9] - 2024年全球关键矿产开发投资增速从13%收窄至5%,扣除通胀后实际仅增长2%,镍、钴等矿种勘探支出已明显下降 [11] 主要参与国的战略与行动 - 日本双日公司从澳大利亚进口稀土,标志着日本首次从中国以外渠道获取关键资源,进口的镝和铽经马来西亚加工后运往日本 [5] - 双日公司与澳大利亚莱纳斯公司合作建立稀土大规模生产体系,旨在生产对电动汽车至关重要的产品 [5] - 欧盟通过《关键原材料法案》要求2030年前实现锂、稀土等关键矿产的本土开采与加工能力提升,并建立成员国间资源调配机制 [10] - 澳大利亚作为资源富集国,通过与美国、欧盟的贸易协定,将未加工矿石出口至美欧加工基地 [10] - Critical Metals公司在格陵兰岛南部拥有全球规模最大的稀土矿床之一 [10] 供应链重构面临的技术与产业挑战 - 中国在全球稀土冶炼分离产能占全球90%以上,美国重启本土稀土矿山但加工技术仍依赖传统方法,无法满足高端产业需求 [5] - 欧盟2024年内部稀土加工量仅能满足需求的38%,其余仍需从外部采购 [5] - 美国具备挖矿能力,但关键矿产提炼能力较弱且尚未形成产业链,建立关键矿产的精炼产能至少在5年内难以实现 [12] 联盟内部利益分化与地缘政治博弈 - 各参与国诉求不一致:美国试图掌握规则主导权;澳大利亚、加拿大等资源国希望抬高矿价扩大出口;欧盟关注环保标准与供应链稳定;印度试图提升本土加工能力 [12] - 加拿大虽承诺向美供应锂矿,却优先保障本土电动车产业需求;澳大利亚莱纳斯公司既接受美国订单,又不愿放弃中国市场 [12] - 美国的目标可能是与中国争夺关键矿产资源国,包括非洲的刚果(金)、亚洲的印度尼西亚、南美洲的智利和阿根廷等,试图迫使这些国家在中美竞争中“选边站” [12]
【新能源周报】新能源汽车行业信息周报(2025年10月27日-11月2日)
乘联分会· 2025-11-04 16:43
点 击 蓝 字 关 注 我 们 目 录 行业信息 1、网传半固态电池将统一命名为固液电池 以防与固态电池混淆 2、上海外港海通码头前三季度汽车出口量创新高 3、前三季度新能源商业车险保费收入超千亿元 同比增长 36.6% 4、安徽前三季度汽车产量 240.44万辆 位居全国第一 5、国家统计局: 1-9 月汽车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 3.4% 6、市场监管总局批准建立 10 个计量人才实训中心 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在列 7、华为余承东:仅用 43个月,鸿蒙智行全系交付突破 100万台 8、年产 160 万套底盘类零部件项目正式开工 9、诺玛科集团新能源汽车副车架项目落户江宁 10、商务部:中国与东盟首次明确在制定自身标准时可考虑参考对方标准 11、国内首个汽车芯片标准验证平台投入使用 12、我国今年新能源车险保费预计将达 2000亿元左右,增速超过 30% 13、国资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基金启动,首期 510亿投向人工智能等关键领域 14、楚能新能源襄阳 70GWh 锂电池项目开工 15、今年前三季度 京津冀新能源汽车总产量 75.2 万辆 16、广汽集团旗下华望汽车增资至 21 亿元 17、一汽在长春成立能源科 ...
浙江5城霸榜长三角增速榜,江苏失落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04 13:59
记者丨柳宁馨 实习生蒋瑛芙 编辑丨周上祺 长三角GDP约占全国四分之一,产业新动能、消费新潜力持续涌现。 今年前三季度, 江苏、浙江、上海、安徽 四地GDP总量达251797.17亿元,约占全国GDP总 量的25%,经济稳中向好。 同期,长三角41座城市中,30座城市经济增速跑赢全国平均(5.2%),13座城市经济增速突 破6%, 6 座城市GDP规模超过1万亿元 ,经济规模由高到低分别为: 上海、苏州、杭州、南 京、宁波、合肥。 长三角经济结构继续优化,积蓄新动能,先进制造业发挥重要支撑。前三季度,上海人工智 能、集成电路两大集群产值增速均保持两位数增长。同期,江苏全省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 数字核心产品制造业均保持两位数增长;安徽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7.8%。 消费市场稳步恢复,也为长三角注入更多内生动力。前三季度,以旧换新等政策释放潜力,绿 色消费逐渐兴起,"苏超"、"浙BA"等城市体育赛事蓬勃发展,让长三角提振消费有了不少新 亮点,也创造更多新模式。 1 3城经济增速破6%, 江苏2城卡位 前三季度,浙江以5.7%的GDP增速领跑,上海、江苏、安徽紧随其后,分别为5.5%、5.4%、 5.4%,三 ...
浙江5城霸榜长三角增速榜,江苏失落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04 13:47
长三角总体经济表现 - 前三季度长三角地区(江苏、浙江、上海、安徽)GDP总量达251,797.17亿元,约占全国GDP总量的25% [1] - 区域内41座城市中,31座城市经济增速跑赢全国平均水平(5.2%),14座城市增速突破6% [1] - 区域内拥有7座GDP规模超1万亿元的城市,按规模排序为上海、苏州、杭州、南京、宁波、无锡、合肥 [1] 各省市经济规模与增速 - 江苏省前三季度GDP总量为102,811亿元,在长三角三省一市中排名第一,增速为5.4% [5] - 浙江省前三季度GDP总量为68,495亿元,增速为5.7%,领跑长三角 [5] - 上海市前三季度GDP总量为40,721.17亿元,增速为5.5% [5] - 安徽省前三季度GDP总量为39,770亿元,增速为5.4% [5] 先进制造业发展 - 上海市人工智能制造业产值增长12.8%,集成电路制造业产值增长11.3%,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比重达44.1% [1][12] - 江苏省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和数字核心产品制造业均保持两位数增长,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达51.8% [1][12] - 浙江省规上工业增速达7.1%,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增长12.4%,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长11.6%,装备制造业增长10.6% [12] - 安徽省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大幅增长27.8% [1][12] - 苏州市规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20,096.5亿元,同比增长6.3%,光电子器件、工业机器人和锂电池产量分别增长10.0%、20.6%和55.9% [9] 消费市场表现 - 长三角社零增速排名为浙江(5.2%)、安徽(4.4%)、上海(4.3%)、江苏(4.2%) [13] - 江苏省社零规模以34,788.3亿元排名全国第一 [13] - 以旧换新政策有效拉动家电、汽车、3C等产品销售 [13] - “苏超”、“浙BA”等体育赛事以及展会经济成为消费结构性亮点,前8个月江苏省体育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3.0%,其中体育组织业务增速高达27.9% [13][14] 城市经济亮点 - 上海市第三产业占GDP比重达79.1%,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5% [9] - 在14座GDP增速超6%的城市中,前5名均为浙江城市,浙江共7座城市入榜,安徽4座,江苏3座(徐州、无锡、淮安) [5][6] - 浙江城市的经济快速增长得益于坚实的传统制造业基础、块状经济和充满活力的民营经济主体 [6] 产业发展模式与方向 - 浙江正借助创新推动传统产业进行“内生裂变”,探索链式裂变、创新裂变、转型裂变(数智赋能)和增值裂变等方向 [8] - 江苏省扩内需呈现“制造+服务”双向赋能特色,制造业提供绿色智能产品,服务业依托“苏超”等IP创新消费场景 [13] - 浙江在服务业内需方面表现突出,得益于数字经济与消费场景深度融合、民营经济创新活力及展会经济平台效应 [14]
长三角三季报暗藏玄机:浙江5城“霸榜”增速榜,江苏为何失落?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03 21:08
长三角经济总体表现 - 前三季度长三角三省一市GDP总量达251,797.17亿元,约占全国GDP总量的25% [1] - 41座城市中有28座经济增速跑赢全国平均水平(5.2%),其中13座城市增速突破6% [1][6] - 三省一市经济增速均跑赢全国平均,浙江以5.7%领跑,上海、江苏、安徽分别为5.5%、5.4%、5.4% [5] 主要城市GDP规模与增速 - 7座城市前三季度GDP规模超过1万亿元,依次为上海(40,721.17亿元)、苏州(19,930.21亿元)、杭州(16,900亿元)、南京(14,059.49亿元)、宁波(13,492.9亿元)、无锡(11,481.55亿元)、合肥(10,252.4亿元) [1][10] - 13座GDP增速破6%的城市中,前5名均为浙江城市,浙江共7座城市入榜,安徽4座,江苏2座(徐州、无锡) [6] - 上海第三产业占GDP比重达79.1%,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5% [10] 先进制造业发展 - 上海人工智能制造业产值增长12.8%,集成电路制造业增长11.3%,三大先导产业制造业产值同比增长8.5% [4][12] - 江苏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数字核心产品制造业均保持两位数增长,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达51.8% [4][12] - 安徽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7.8% [4][12] - 苏州规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20,096.5亿元,同比增长6.3%,光电子器件、工业机器人和锂电池产量分别增长10.0%、20.6%和55.9% [11] - 浙江规上工业增速7.1%,高技术制造业、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速分别为12.4%、11.6%和10.6% [12] 消费市场表现 - 前三季度长三角社零增速排名为浙江(5.2%)、安徽(4.4%)、上海(4.3%)、江苏(4.2%) [13] - 江苏社零规模以34,788.3亿元排名全国第一 [13] - 以旧换新政策拉动家电、汽车、3C等销售,“苏超”、“浙BA”等体育赛事及展会经济成为消费亮点 [14] - 江苏前8个月体育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3.0%,其中体育组织业务增速高达27.9% [14] 产业发展模式与方向 - 浙江传统产业基于块状经济和民营经济基础,通过链式裂变、创新裂变、数智赋能和增值裂变向新发展 [7][8] - 江苏扩内需形成“制造 + 服务”双向赋能优势,制造业提供绿色智能产品,服务业依托“苏超”等IP创新场景 [14] - 浙江消费增长得益于数字经济与消费场景融合、民营经济创新活力及展会经济平台效应 [15]
东海证券晨会纪要-20251103
东海证券· 2025-11-03 17:24
资产配置周报核心观点 - 全球股市涨跌不一,日股领涨,美股科技股表现较好,主要商品期货中铝上涨而黄金、原油、铜收跌,美元指数上涨,人民币小幅升值 [6] - 国内权益市场风格表现为周期 > 成长 > 消费 > 金融,日均成交额达22985亿元,电力设备、有色金属、钢铁行业涨幅靠前 [7] - A股三季报总营收同比增长1.21%,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5.34%,单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11.31%,非银金融、交通运输、电子等行业环比改善显著 [8] - 美联储偏鹰发言降低市场降息预期,商品原料承压,债市震荡,看好权益板块利润持续向好方向,如有色、钢铁、电力设备等,科技仍是长期主线 [8] 继峰股份公司简评 - 2025年第三季度实现营收56.00亿元,环比增长2%,归母净利润0.97亿元,环比大幅增长97%,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2.51亿元,相较去年同期亏损5.32亿元实现扭亏为盈 [11] - 乘用车座椅业务2025年第三季度营收14.2亿元,环比增长21%,归母净利润达3100万元,首次实现单季度盈利,得益于理想i6、新蔚来ES8等关键订单放量 [13] - 子公司格拉默在欧洲区域营收环比下滑情况下,经营性EBIT环比上升并同比翻倍增长,美洲地区因商务车订单未上量等因素经营性EBIT环比亏损 [14] 保隆科技公司简评 - 2025年第三季度实现营收20.98亿元,同比增长14%,毛利率为21.34%,环比提升0.86个百分点,但同比下滑3.27个百分点,主要受汽车市场价格战影响 [16][18] - 智能空气悬架业务前三季度销售收入9.53亿元,同比增长52%,随着乐道L90、新蔚来ES8等热销车型放量,第四季度该业务有望维持高增长 [17] - 公司储气罐产品已获30家国内外车企的126个定点项目,量产突破100万台套,2025年9月获高端豪华SUV车型空簧产品定点,生命周期金额约2亿元 [19] 国内PMI观察 - 2025年10月制造业PMI为49.0%,较前值回落0.8个百分点,明显弱于季节性,新订单指数回落至48.8%,新出口订单指数降至45.9%,主要受贸易摩擦影响 [21][22] - 非制造业PMI为50.1%,环比回升0.1个百分点,强于季节性,建筑业PMI为49.1%,但业务活动预期指数升至56.0%,为今年1月以来新高 [21][24] - 10月装备制造业PMI为50.2%,消费品行业PMI为50.1%,高耗能行业PMI为47.3%,均较上月回落,但农副食品加工、汽车等行业产需两端较为活跃 [23] 宁波银行公司简评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49.76亿元,同比增长8.32%,归母净利润224.45亿元,同比增长8.39%,第三季度单季度净息差为1.76%,环比回升3.75个基点 [26][28] - 第三季度中间业务收入进一步改善,财富管理与资产管理业务弹性释放,带动手续费佣金收入大幅增长,但投资收益受债市调整影响承压 [29] - 9月末不良贷款率为0.76%,环比持平,拨备覆盖率为375.92%,环比上升1.76个百分点,第三季度单季度不良生成率为0.17%,从高位平台进一步回落 [26][29] 桐昆股份公司简评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73.97亿元,同比下降11.38%,归母净利润15.49亿元,同比增长53.83%,第三季度单季度归母净利润4.52亿元,同比大幅增长872.09% [31] - 涤纶长丝行业平均开工率九成左右,但下游需求弱势,2025年10月市场价格跌后反弹,PTA行业加工费触及底部,行业协同机制有望落地优化供给 [32][33] - 公司具有PTA名义产能1020万吨,随着反内卷政策推进及行业供给优化,一体化龙头优势将更加明显 [33] 丽珠集团公司简评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91.16亿元,同比增长0.38%,归母净利润17.54亿元,同比增长4.86%,第三季度单季度销售毛利率为67.20%,同比提升1.73个百分点 [35] - 消化领域P-CAB类药物JP-1366片已完成III期临床并提交上市申请,预计2027年获批,自免领域重组抗人IL-17A/F单抗银屑病适应症预计年内提交上市申报 [37] - 司美格鲁肽降糖适应症预计年内获批,减重适应症处于III期临床后期阶段,公司收购越南Imexpharm公司正在审批中,助力创新药海外市场拓展 [37] 科博达公司简评 - 2025年第三季度实现营收19.50亿元,同比增长27%,创历史新高,主要因子公司科博达智能科技并表,国内业务营收同比增长31% [40] - 子公司科博达智能科技已获得4家主流车企定点项目,全生命周期销售额超200亿元,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收入约4.25亿元,第三季度亏损大幅收窄 [42] - 公司成功切入吉利、理想、小米、蔚来等自主及新势力车企供应链,海外客户扩展至福特、宝马等全球品牌,欧洲及日本工厂布局增强业务韧性 [42] A股市场技术评述 - 上证指数收盘下跌0.81%至3954点,深成指下跌1.14%,创业板指下跌2.31%,分钟线指标进一步走弱,大单资金净流出超330亿元 [56][57] - 同花顺行业板块中生物制品上涨4.09%,化学制药、影视院线等板块活跃,而保险、小金属、元件等板块回落居前 [57] - 存储芯片板块自2025年4月以来涨幅超过67%,近期连续回落,120分钟线KDJ、MACD死叉共振成立,技术条件走弱 [58]
推动中韩关系展现新气象、开辟新局面
新华社· 2025-11-02 23:12
双边关系新阶段 - 习近平主席对韩国进行国事访问,时隔11年再次访问,实现韩中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再确认 [1] - 韩国总统李在明表示双方同意全面恢复韩中关系,作为战略合作伙伴携手走向务实合作、互利共赢之路 [1] - 韩国国家安保室室长魏圣洛指出韩中关系发展步入稳定轨道,韩国政府将继续推动韩中关系发展势头 [1] 高层外交与战略互信 - 韩国全球战略合作研究院院长黄载皓认为元首外交正成为推动双边关系健康发展的关键动力 [1] - 韩国韩中全球协会会长禹守根表示韩方最高规格接待是韩中关系迎来新起点的重要象征,双方进一步巩固了政治互信 [2] 经贸合作升级 - 习近平主席指出中方愿同韩方加快推动中韩自由贸易协定第二阶段谈判,深挖人工智能、生物制药、绿色产业、银发经济等新兴领域合作潜力 [2] - 韩国希杰集团中国区总裁尹道瑄期待简化通关手续、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将为企业跨国运营带来重大利好 [3] - 大韩贸易投资振兴公社成都代表处首席代表边龙燮认为自贸协定第二阶段谈判将为韩中经贸合作注入新的制度性动力,通过降低关税、扩大服务贸易与投资准入优化营商环境 [4] 新兴产业与供应链合作 - 广州韩国商工会常务首席副会长李在佑指出此访是扩大与中国企业在材料、设备及终端应用等领域合作的重要契机,加强智能制造、智能显示、碳中和技术等方向的联合研发与资本合作将为区域产业升级注入新动力 [3][4] - 韩国全北大学贸易系教授黄云重表示深化合作有助于提升双向投资预期与产供链稳定,在数字经济、绿色产业等新兴领域释放更多制度红利 [4] - 韩国中小风险企业部次官崔承宰指出韩中有望共建安全可靠的供应链,共同推动技术研发、产业化和制造合作,携手开拓全球市场 [4] 人文交流与青年往来 - 双方同意推进健康有益的人文交流,继续实施人员往来便利化举措,开展青少年、媒体、智库、地方等领域交往 [4] - 韩国韩中文化友好协会会长曲欢表示中国对韩国持普通护照人员试行免签政策后已有许多韩国青年前往中国旅行,此访后两国人员往来一定会更加密切 [5] - 韩国京畿道政府重庆代表处首席代表朴耘本强调两国青年交流的重要性,希望更多韩国青年能在中国进行中长期实习和社会实践 [5] 多边协作与地区合作 - 双方同意进一步密切多边协作,支持多边主义,维护自由贸易,共同应对地区乃至全球性挑战 [6] - 韩国圆光大学韩中关系研究院院长柳智元指出以韩中两国接续担任亚太经合组织东道主为契机,双方可以加强多边协作与沟通,推动地区共同发展 [6]
推动中韩关系展现新气象、开辟新局面——韩国各界高度评价习近平主席对韩国进行国事访问
新华网· 2025-11-02 23:11
双边关系新阶段 - 习近平主席对韩国进行国事访问,时隔11年再次访问,实现韩中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再确认 [1] - 韩国总统李在明表示双方同意全面恢复韩中关系,作为战略合作伙伴再次携手走向务实合作、互利共赢之路 [2] - 韩国国家安保室室长魏圣洛指出韩中关系发展步入稳定轨道,韩国政府将继续推动韩中关系发展势头 [2] - 韩国全球战略合作研究院院长黄载皓认为元首外交成为推动双边关系健康发展的关键动力,此访巩固双方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开启双边关系新篇章 [2] - 韩国韩中全球协会会长禹守根表示此次最高规格接待是韩中关系迎来新起点的重要象征,进一步巩固了政治互信 [3] 经贸与产业合作 - 双方同意加快推动中韩自由贸易协定第二阶段谈判,深挖人工智能、生物制药、绿色产业、银发经济等新兴领域合作潜力 [3] - 韩国希杰集团中国区总裁尹道瑄期待简化通关手续、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为企业跨国运营带来重大利好 [4] - 广州韩国商工会常务首席副会长李在佑指出此访是扩大与中国企业在材料、设备及终端应用等领域合作的重要契机,加强智能制造、智能显示、碳中和技术等方向的联合研发与资本合作将为区域产业升级注入新动力 [4][5] - 大韩贸易投资振兴公社成都代表处首席代表边龙燮表示两国自贸协定第二阶段谈判的推进将为韩中经贸合作注入新的制度性动力,通过进一步降低关税、扩大服务贸易与投资准入、优化通关与检验检疫合作,两国企业将享受到更加便利的营商环境 [5] - 韩国全北大学贸易系教授黄云重认为此访对推进韩中自贸协定第二阶段谈判发挥加速器作用,有助于提升双向投资预期与产供链稳定,并在数字经济、绿色产业、银发经济、生物医药等新兴领域释放更多制度红利 [5] - 韩国中小风险企业部次官崔承宰指出韩中有望建立起更加坚实的新型合作关系,若能共建安全可靠的供应链,共同推动技术研发、产业化和制造合作,将获得更强劲的增长动力 [5] 人文交流与多边协作 - 双方同意推进健康有益的人文交流,继续实施人员往来便利化举措,开展青少年、媒体、智库、地方等领域交往 [6] - 韩国韩中文化友好协会会长曲欢表示中国对韩国持普通护照人员试行免签政策后已有许多韩国青年前往中国旅行,此访后两国人员往来一定会更加密切 [6] - "汉语桥"俱乐部首尔中心负责人李祯恩期待更多韩国青少年能从此访带来的教育和人文合作新机遇中受益 [6] - 韩国京畿道政府重庆代表处首席代表朴耘本强调两国青年交流的重要性,希望更多韩国青年能在中国进行中长期的实习和社会实践 [6] - 双方同意进一步密切多边协作,支持多边主义,维护自由贸易,共同应对地区乃至全球性挑战 [7] - 韩国圆光大学韩中关系研究院院长柳智元指出以韩中两国接续担任亚太经合组织东道主为契机,双方可以进一步加强多边协作与沟通,推动地区共同发展 [7]
多边舞台的双边时刻,五张合影背后的“首次”
中国新闻网· 2025-11-02 20:07
双边关系定调 -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会议期间同美国、加拿大、泰国、日本、韩国五国新任领导人实现首次面对面双边互动,为多对双边关系明向定调 [1] - 中美元首会晤是特朗普总统新任期内首次会晤,习近平表明愿继续为中美关系打下稳固基础,为两国各自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3] - 会见加拿大总理时指出,愿推动中加关系回到健康、稳定、可持续的正确轨道,从两国共同和长远利益出发推动关系发展 [5] 合作领域与机遇 - 双边互动谈及的合作包括高端制造、财政金融、农产品贸易等传统领域,以及人工智能、生物制药、绿色产业、银发经济等新兴领域 [7] - 习近平向多国领导人宣介中国“十五五”规划建议,阐明中国发展带来的机遇 [7] - 韩国总统表示愿加强对华互利合作,维护产供链稳定,泰国总理表示愿加强经贸、科技、互联互通、旅游等领域合作,将泰中关系提升到新高度 [9] 人文交流与民意基础 - 对话中为人文交流作出明确规划,包括办好建交周年庆祝活动、加强舆论引导、便利人员往来、活跃青少年、媒体、智库、地方等交往 [11] - 对话中对民间交往提出更高期许,包括支持两国各界增进相互了解、厚植双边关系的民意基础、深化拓展人文和地方交流、促进两国人民心通意合 [11] - 在五场双边活动中,习近平多次强调人文交流和民意基础,体现希望在人民、基础在民间的深意 [11]
博物馆见证元首外交,中韩关系刻下“新坐标”
中国新闻网· 2025-11-02 19:54
外交活动安排 - 中韩元首会谈地点选择在韩国庆州博物馆,这一安排被解读为具有特殊意涵和新意 [3] - 韩国方面为到访举行了包括检阅仪仗队在内的隆重欢迎仪式,显示出韩方对此次访问的高度重视 [3] 双边合作方向 - 中方就开辟中韩关系新局面提出四点建议,涵盖加强战略沟通、深化互利合作、提升国民感情和密切多边协作 [5] - 双方共同见证了经贸、金融、农业、执法、科技等多个领域合作文本的交换 [5] - 特别强调要深挖人工智能、生物制药、绿色产业、银发经济等新兴领域的合作潜力 [5] 多边事务协作 - 中方宣布将在深圳举办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三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韩方对此表示支持,两任APEC东道主完成“交接棒” [6] - 双方同意共同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并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加强沟通协调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