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校园食品安全
icon
搜索文档
“以假充真”、滥用食品添加剂、销售过期食品——这些校园食品安全情形不容忽视
人民日报· 2025-09-15 10:00
司法保护与典型案例 -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8个涉校园食品安全典型案例 涵盖食材供应商 供餐饭店 食堂经营者到监管主体等不同领域和类型案件 [1] - 针对中小学校园及周边"五毛食品"问题 相关司法解释明确将面向未成年人销售作为加重处罚情节 [1] - 人民法院贯彻"四个最严"要求 依法从严惩处以假充真 滥用食品添加剂等犯罪 例如罗某用鸭肉卷冒充牛肉卷销售金额达12万余元被判有期徒刑七个月并处罚金 侯某滥用亚硝酸盐致学生集体严重食物中毒被判有期徒刑七年并处罚金 [1] 周边食品安全与惩罚性赔偿 - 校园周边食品安全问题突出 典型案例中超市销售4元过期零食 法院判决按价款10倍计算赔偿金不足1000元则按1000元支付惩罚性赔偿金 以震慑违法行为 [2] - 惩罚性赔偿责任发挥惩治作用 提高违法成本 有利于营造学生安全 家长放心的校园周边消费环境 [2] 司法建议与综合治理 - 人民法院在案件审理中发现监管漏洞时 积极向市场监管 教育等部门发出司法建议 推动全面履行监管责任 打击食品经营者逃避责任的"金蝉脱壳"行为 [2] - 法院将进一步融合刑事 民事 行政审判职能 全方位加强校园食品安全司法保护 参与综合治理 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 [3]
这些校园食品安全情形不容忽视
人民日报· 2025-09-15 06:03
对于案件审理过程中反映出的监管漏洞,人民法院积极延伸审判职能,及时向有关部门发出司法建议, 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对校园食品安全违法问题共防共治。在一起典型案例中,法院办案时发现,校园餐中 标企业与其他未中标企业共同经营校园配餐项目,但监管部门只对部分主体进行处罚。法院在作出判决 的同时向市场监管部门、教育部门发出司法建议,推动全面履行监管责任,有力打击食品生产经营者逃 避食品安全责任的"金蝉脱壳"行为。 人民法院将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进一步融合贯通刑事、民事、行政审判职能,全方位加强对校园食 品安全的司法保护,积极参与校园食品安全综合治理,充分运用法治力量,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校 园食品安全治理格局。 《 人民日报 》( 2025年09月15日 11 版) 校园食品安全关乎广大学生健康成长,是重要的民生工程。最高人民法院11日发布8个涉校园食品安全 典型案例,涵盖了从食材供应商、供餐饭店、食堂经营者到监管主体,从食品标签、保质期到伪劣食 材、滥用食品添加剂等不同主体、不同领域、不同类型的涉校园食品安全案件。 近年来,最高人民法院单独或者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发布一系列食品安全领域司法解释,不断完善惩治食 品安全违法 ...
独家 | 济宁逾百师生腹痛呕吐事件,家长:“医生先问吐没吐红色的”
第一财经· 2025-09-14 08:13
多名家长质疑校外供餐存在安全隐患、校方未第一时间告知。 针对山东济宁昨日通报的"一民办学校师生逾百人因腹痛呕吐住院留观"事件,第一财经最新了解到,目前有关部门调查人员已经介入,到医院对相关住院师 生开展原因调查。 该起事件究竟是食物中毒还是病毒感染所致,仍待官方公布调查结果。第一财经致电山东济宁兖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电话未接通。不过,多名接受第一财 经采访的兖州区朝阳学校家长质疑,"校外供餐存在安全隐患",以及"校方在事发后未第一时间告诉家长"。 家长质疑校食安全 "我们今天接到有市民反映称,朝阳小学的学生因食用汉堡而出现腹痛、呕吐等不适症状。"13日晚7时许,山东济宁政务服务热线相关工作人员回复第一财 经。 朝阳学校为山东济宁兖州区的一所九年一贯制民办学校,亦是兖州区委区政府2018年招商引资的重大民生工程。根据2024年的统计数据,兖州区朝阳学校有 63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679人,教职工180人。 | 兖州区朝阳学校2024年度统计数据 | | | | --- | --- | --- | | 在校生数据 | 学生数据 | 2679人 | | | 班额班数情况 | 63个 | | 教师数据 | 教职工数据 ...
从源头到餐桌,司法守护校园”食“刻安全
人民网· 2025-09-12 08:56
校园食品安全关乎广大学生健康成长、万千家庭幸福和社会发展未来,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 9月11日,2025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正式启动。当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一系列涉校园食品 安全典型案例,涵盖了不同领域、不同主体、不同类型的涉校园食品安全案件,展现了人民法院切实维 护校园食品安全的坚定决心。 校外供餐饭店滥用亚硝酸盐引发学生集体严重食物中毒、食材供应商用鸭肉卷冒充牛肉卷向学校食 堂供货、管理者贪污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财政补助专项资金……在这些触目惊心的案例中, 人民法院均依法作出严厉判决,亮明了司法保护校园食品安全的鲜明态度,为守护学生"舌尖上的安 全"提供了强有力的司法保障。 密织法网,捍卫"舌尖"安全 在校门口超市花4元买到一包过期零食,商家该赔多少?根据食品安全法惩罚性赔偿的相关规定, 答案是1000元。 2025年4月,学生家长颜某在接孩子放学时,于学校附近某超市花费4元购买了一袋零食。回家后对 照生产日期发现,此零食已过期,遂起诉请求某超市返还货款4元,支付惩罚性赔偿金1000元。 农村学生营养餐中的鸡腿为何"缩水"成了鸡翅根?看似简单的食材调换背后,隐藏着令人震惊的贪 腐行为。 法院 ...
校园食品安全惩治,最严之后还要更严
第一财经· 2025-09-11 23:54
司法监管动态 -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8个涉校园食品安全典型案例 旨在加强审判工作和震慑违法犯罪[3] - 法院在审理案件时坚决贯彻落实"四个最严"要求 即最严谨标准、最严格监管、最严厉处罚和最严肃问责[3][4] - 典型案例包括销售4元过期食品被处1000元惩罚性赔偿 以及滥用添加剂造成中毒被判七年有期徒刑等案件[4] 法律体系建设 - 最高法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发布《关于办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等系列司法解释[5] - 司法解释明确将"在中小学校园及周边面向未成年人销售"作为加重处罚情节 体现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5] - 食品安全法修正草案正在审议中 有委员建议尽快启动全面修法以适应新挑战[6] 处罚力度加强 - 销售过期食品案虽货值仅4元但被处1000元罚金 体现对触及校园食品安全红线行为的严厉惩处[4] - 有常务委员认为现行处罚仍较轻 建议对严重违法行为"重罚到人" 并强化行业禁入规定[6] - 司法机关表示将进一步融合刑事、民事、行政审判职能 全方位加强校园食品安全司法保护[7] 重点监管领域 - 针对校园及周边"五毛食品"突出问题进行专项治理 这些食品可能存在高油高糖高盐或添加剂超标风险[5] - "五毛食品"指单价约五角的油炸面制品、膨化食品等小零食 因价格低廉和色泽鲜艳受到儿童青睐[5]
鸡腿变鸡翅根,贪污学生营养餐30万余元!最高法披露
新浪财经· 2025-09-11 18:14
最高人民法院涉校园食品安全典型案例核心观点 - 最高人民法院在2025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期间发布涉校园食品安全典型案例 旨在以案释法 震慑违法犯罪 保障师生健康与生命安全[2] 案例一:滥用亚硝酸盐致学生中毒 - 2021年4月 餐饮服务提供者侯某在向小学供餐的排骨中违规添加亚硝酸盐 导致56名学生中毒住院[3][4] - 法院认定侯某行为构成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 后果特别严重 判处其有期徒刑七年并处罚金[4] - 典型意义在于明确餐饮服务单位禁止采购、存储、使用亚硝酸盐 此案体现了对危害校园食品安全犯罪的从严惩处立场[5][6] 案例二:鸭肉卷冒充牛肉卷销售 - 2020年至2021年3月 罗某采购鸭脯肉卷(20元/千克)后冒充肥牛卷 以32元/千克至44元/千克的价格销售至大学餐厅等机构 销售金额达12万余元[7][8] - 检测结果显示涉案产品未检出牛源性成分 检出鸭源性成分 法院以销售伪劣产品罪判处罗某有期徒刑七个月 并处罚金十万元[8] 案例三:贪污学生营养餐专项资金 - 2020年3月至2021年7月 专项资金管理人员施某以鸡腿涨价为由 未经请示即授意供应商以鸡翅根代替鸡腿向小学供应[10][11] - 施某通过虚开发票报账获取专项资金54.7万余元 扣除实际货款和自行采购花费后 将剩余30.3万余元非法占为己有[11] - 法院认定施某行为构成贪污罪 鉴于其认罪认罚并退缴全部赃款 从轻判处有期徒刑三年 并处罚金二十万元[12]
壹快评丨校园食品安全惩治,最严之后还要更严
第一财经· 2025-09-11 17:45
司法监管动态 -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8个涉校园食品安全典型案例 旨在加强审判工作和震慑违法犯罪[1] - 法院审理危害校园食品安全案件时坚决贯彻落实"四个最严"要求(最严谨标准 最严格监管 最严厉处罚 最严肃问责)[1][2] - 典型案例包括销售过期食品4元被罚1000元 滥用添加剂致中毒判刑七年 销售伪劣产品判刑并罚金10万元等[2] 法律体系建设 - 最高法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发布《关于办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等系列司法解释[3] - 司法解释明确将"在中小学校园及周边面向未成年人销售"作为加重处罚情节[3] - 食品安全法修正草案正在审议中 有建议要求全面修改以适应新挑战和完善法律体系[3] 处罚力度强化 - 有常务委员认为现行处罚力度仍较轻 建议对故意违法行为必须重罚[4] - 建议推行"重罚到人"制度 对企业法定代表人等处以罚款并强化行业禁入规定[4] - 司法机关表示将融合刑事民事行政审判职能 全方位加强司法保护[4][5] 行业影响范围 - "五毛食品"指校园周边单价约五角的油炸面制品、膨化食品等小零食[3] - 这些产品因价格低廉色泽鲜艳受儿童青睐 但存在高油高糖高盐或添加剂超标风险[3] - 校园食品安全被列为重中之重 涉及中小学生等未成年人食品安全受到特殊保护[2][3]
以假充真、销售过期食品……这些案例警示切勿在校园餐上动歪脑筋
新华网· 2025-09-11 15:33
校园食品安全司法案例 -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8件涉校园食品安全典型案例 涵盖食材供应商 供餐饭店 食堂经营者 监管主体等不同主体和领域 包括食品标签 保质期 伪劣食材 滥用食品添加剂等类型[1] - 罗某用鸭脯肉卷冒充肥牛卷销售至大学餐厅等餐饮机构 被判处有期徒刑七个月并处罚金 侯某因校外供餐饭店滥用亚硝酸盐造成学生集体严重食物中毒 被判处有期徒刑七年并处罚金[1] - 人民法院坚决落实"四个最严"要求 对以次充好 滥用食品添加剂 销售过期食品等行为予以严厉处罚[1] 校园周边食品安全问题 - 颜某在学校附近超市花费4元购买1袋过期零食 法院判决超市返还货款4元并支付惩罚性赔偿金1000元[2] - 中小学生对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食品判别力较弱 维权意识和能力不足 成为易受害群体 惩罚性赔偿责任提高违法成本 震慑校园周边出售过期食品等违法行为[2] - 最高法明确将"在中小学校园 托幼机构及周边面向未成年人销售"作为加重处罚情节 体现对未成年人食品安全的特殊保护[2] 营养餐专项资金管理问题 - 施某作为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财政补助专项资金管理人员 利用职务便利将营养餐中鸡腿更换为价格更便宜的鸡翅根 非法占有专项资金 被以贪污罪定罪处罚并追缴全部赃款[3] 监管与司法协同治理 - 法院在审理过程中发现校园餐中标企业与其他未中标企业共同经营校园配餐项目 但监管部门只对部分主体进行处罚 向市场监管部门 教育部门发出司法建议推动全面履行监管责任[3][4] - 人民法院将进一步融合刑事 民事 行政审判职能 全方位加强校园食品安全司法保护 参与综合治理 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4]
新疆乌苏市多部门联合开展秋季校园食品安全检查
中国食品网· 2025-09-11 14:42
乌苏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监督管理室副主任刘东亮对食品安全员说:"工作服夜间须挂在外面,因为 消毒灯还要对它进行一次消杀,所以你把它放到更衣柜里面,就无法消杀,昨天的那件工作服已被污 染,今天再次穿在身上未达到消毒效果,一定要注意这些细节,经过消杀以后,你才能穿上进入后堂, 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秋季开学季,为切实保障广大师生饮食安全,筑牢校园食品安全防线,连日来,乌苏市纪委监委联合市 场监管局、市教科局、市卫健委、市财政局、市公安局等多部门对辖区42所中小学(幼儿园)校园食堂 开展专项食品安全检查。 9月8日,联合检查组来到乌苏市第一中学西校区校园食堂,在检查更衣间时,发现工作服未按规范摆 放。检查组随即对工作人员进行了现场宣传教育,强调规范操作的重要性。 当日上午,联合检查组还分别走访了乌苏市第一中学西校区与第五中学,重点围绕食堂的食材采购与储 存、餐具清洗消毒、从业人员健康管理以及食品加工操作规范等核心环节,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排查。同 时,检查组还仔细查看了学校食堂的财务账目,对膳食经费的收支情况进行严格审查,要求学校务必做 到账目清晰、公开透明,切实保障学生的权益。 乌苏市第五中学副校长、食品安全总监 彭 ...
将鸡腿换成鸡翅根贪污学生营养餐资金,最高法发典型案例
中国新闻网· 2025-09-11 13:27
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侯某在食品生产、销售过程中超范围、超限量滥用食品添加剂,造成56人严重 食物中毒,后果特别严重,其行为已构成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侯某具有自首情节,认 罪认罚,案发后协助抢救被害人、积极赔偿并取得大部分被害人谅解,依法对其从轻处罚。据此,以生 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判处被告人侯某有期徒刑七年,并处罚金。 最高法介绍,亚硝酸盐是肉类制品加工中经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具有护色、防腐功能。根据食品添加 剂使用标准的规定,亚硝酸盐允许在腌腊肉、酱卤肉等八类肉制品中使用,最大使用量为0.15克/千 克,在不同肉制品中的最大残留量为30毫克/千克至70毫克/千克不等。但是,亚硝酸盐具有较强毒性, 且潜伏期短,中毒发病迅速,因此,国务院有关部门明令禁止餐饮服务单位和餐饮服务提供者采购、存 储、使用亚硝酸盐,仅允许食品生产企业使用。本案体现了从严惩处危害校园食品安全犯罪的鲜明立 场,对警示、震慑此类犯罪具有积极意义。 供应商用鸭肉卷冒充牛肉卷向学校食堂供货获刑 将鸡腿换成鸡翅根贪污学生营养餐资金,最高法发典型案例 中新网北京9月11日电(记者 高萌)9月11日,在2025年全国食品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