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网络诈骗
搜索文档
明国平等11人死刑,缅北明家犯罪集团案一审宣判
财联社· 2025-09-29 16:57
案件判决结果 - 浙江省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对明家犯罪集团案进行一审公开宣判,11名被告人被判处死刑,5名被告人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11名被告人被判处无期徒刑,12名被告人被判处二十四年至五年不等有期徒刑,并处相应罚金、没收财产、驱逐出境等附加刑 [1] 犯罪集团组织与活动 - 以明学昌、明国安、明国平、明珍珍等家族核心成员为首要分子,发展依托家族武装力量,在缅甸果敢地区设立多个园区 [2] - 犯罪集团伙同多名"金主"实施电信网络诈骗、开设赌场、贩卖毒品、组织卖淫等犯罪活动,涉赌、诈资金100余亿元 [2] - 犯罪集团在武装庇护下杀害、伤害涉诈人员,造成10人死亡、2人受伤,并在转移藏匿人员过程中造成4人死亡、4人受伤 [2] 案件审理与罪名 - 法院认定被告人行为分别构成诈骗罪、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等14项罪名 [2] - 法庭根据各被告人犯罪的事实、性质、情节和社会危害程度依法作出判决 [2] 案件旁听情况 - 案件宣判有160余人旁听,包括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当事人家属和各界群众 [3]
科技赋能反诈防护网络 守护好客户“钱袋子”
经济观察网· 2025-09-28 11:56
反诈体系建设 - 公司构建前端宣教预警、中端拦截防控、后端联动打击的全链条反诈体系[1] - 公司建立智能风控系统并形成警监银联动机制[1] - 跨省诈骗中60-70岁及以上老人占比超90%[1] 跨省协同反诈案例 - 公司监测到跨5个省涉及3家银行的异常资金流[1] - 江苏省人行支付结算处统筹协调同业和公安实施资金冻结与上门劝阻[1] - 形成人行、公安、同业"铁三角"协作模式实现快速响应合力拦截[1] 可疑交易识别与拦截 - 长沙分行通过断卡先锋扫码、交易流水分析和取现用途询问识别异常[2] - 成功拦截20万元涉及网络犯罪活动的可疑资金[2] - 公安机关发表扬信肯定系统预警与人工分析相结合的识别能力[2] 老年客户诈骗防护 - 社区经理通过系统监测发现19万元定期存款异常转活期的反常操作[3] - 公司采取卡挂失、密码修改、调低非柜面限额等多重防护措施[3] - 成功阻断冒充客服退会员费的新型诈骗手法[3] 投资诈骗风险化解 - 汕头分行通过客户沟通识破微信投资群非法集资骗局[5] - 协助客户联系证券公司确认未存在相关合作[5] - 成功保护客户5万元养老资金免遭损失[5] 科技赋能风控 - 公司运用大数据风控系统实现账户动态实时监测[3][5] - 系统画像功能可自动识别老年受害群体并发出预警[1] - 一线员工结合系统预警与人工分析提升识别准确率[2]
女子陷入“高管”“投资黄金”陷阱
搜狐财经· 2025-09-27 10:43
原来,该女子前不久离异,近日刷手机时认识一名自称是某证券公司的"高管",此人平时在网上闲聊时一直对她嘘寒问暖献殷勤,经过一段时间的甜言蜜 语,这名"高管"逐渐取得了她的信任。 "我现在有个项目很赚钱,希望你一起投资。"在一次交谈中,"高管"称自己有内部消息和投资渠道,只要投资就可以获得高额收益,可以带女子一起投资。 女子对于所谓稳获高额收益的"投资"深信不疑,于是按照"高管"的要求去购买黄金"投资",便出现了开头那一幕。 "警察同志,坏了,我昨天还寄了一笔黄金……"听到女子提供的这个信息,民警立即向分局反诈中心报告。通过警企联动机制,警方快速锁定了这个包裹, 还好包裹尚未离开南宁。 事发当天19时许,一名中年女子急匆匆走进青秀万达一家金店,与店员说要购买价值20万元的黄金。当店员询问购买黄金的用途时女子却支支吾吾,无法说 明购买黄金的目的。同时,店员发现该女子时不时紧盯手机与他人沟通,形迹十分可疑。警惕的金店员工随即向南宁市公安局青秀分局反诈中心报告。 对此,民警分析认为该女士很可能遇到了电信网络诈骗,于是立即安排南宁市公安局青秀分局长岗派出所民警到该金店进行核查。"民警抵达现场后,刚开 始女子只是说帮母亲购 ...
育儿补贴到账前,“奶粉钱”骗局已精准送达,谁在贩卖母婴信息?
新京报· 2025-09-26 08:00
新京报记者 李聪 编辑 陈晓舒 校对 张彦君 育儿补贴还没领到,"奶粉钱"却先被骗子盯上。一些年轻父母发现诈骗剧本的更新速度,几乎和政策同步。 9月8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育儿补贴的申领正式全面开放,按年发放,对3周岁以下婴幼儿按每孩每年3600元标准发放。 短短几周内,量身定制的诈骗电话已经瞄准新手父母对育儿补贴的期待,精准锁定目标家庭。对方不仅能准确报出孩子的姓名、出生日期,甚 至连申领金额都一清二楚。在层层诱导中,有人差点被骗输入银行卡密码,有人眼睁睁看着"奶粉钱"被划走。 电话那头男子自称"育儿补贴发放工作人员",核对宝宝出生日期和申领金额,并告知补贴3600元需分三次领取,如果三个月未提取,第四个月 可一次性领取。林尧并不了解流程,便按照对方要求,在手机浏览器输入一串数字网址"106.13.182.174"。 林尧记得打开显示的是"国家卫健委网站",填写完个人信息和账户信息提交后,网页显示"账户未开通企业收款功能",需通过线上会议开通。 对方又让她改用微信收款,询问她的手机是"苹果还是安卓",并指引安装"TestFlight"和"办公e服务"两款软件。 她被引导进入一个"线上会议", ...
“验证码是123456”!反诈队员竟然当场透露验证码!原来……
环球网· 2025-09-25 19:42
来源:余杭公安 "验证码是123456" 劝阻现场 反诈队员竟然透露验证码 这是怎么回事? 9月22日晚 良渚新城派出所反诈分中心 接到预警线索 辖区居民吴先生正遭遇电信网络诈骗 情况紧急 民警第一时间尝试联系吴先生 可电话始终无人接听 眼看骗子就要 "收网" 反诈队员马力火速赶往吴先生家中 马力推门而入时 吴先生正紧攥着手机 眼神盯着屏幕正在通话 而电话那头 诈骗分子还在一个劲地催促 "快把银行卡验证码报过来 晚了账户就彻底冻住了" 此时,马力快步上前 一把接过手机 直接与诈骗分子"正面交锋" 即使表明警察身份 诈骗分子还不死心 马力当机立断 对着电话报出"123456"的虚假验证码 诈骗分子一听便知无法得手 没等多说一句就匆匆挂断了电话 经现场核实 此前吴先生接到一通陌生来电 对方自称"无抵押贷款专员" 承诺"无需抵押、快速到账" 信以为真的吴先生按照对方指引 在网上下载了非官方的"放心借"APP 填写完个人及银行卡信息后 "验证码就是银行卡的'资金钥匙' 只要一泄露 对方突然改口称银行卡号输错了 账户已冻结,必须交解冻金才能解封 见吴先生犹豫 对方甚至搬出一份"银行监管文件" 试图蛊惑吴先生 进而索要银 ...
以案说险|广发银行南京分行提醒您:远离诈骗陷阱,守好您的钱袋子!
江南时报· 2025-09-23 15:16
2.诈骗分子常冒充亲友、公检法等身份,以"不便透露信息""紧急情况"等理由诱导转账,务必通过电 话、视频等方式二次核实身份。 风险小贴士:陌生账户不轻信,身份未核不转账! 广发银行南京分行提醒您: 1.向陌生人转账前,需确认对方姓名、联系方式等信息,避免在未核实的情况下贸然汇款。 李女士前往某银行办理两笔无卡现金汇款业务,在业务受理过程中,柜员发现多重异常,李女士无法提 供收款方具体信息,资金用途解释模糊,称是用于替家人偿还旧债却无任何证明材料,并拒绝联系亲属 核实。银行网点立即启动风险核查机制,通过综合研判,初步判定该笔交易存在诈骗风险。确认风险 后,银行在稳住客户情绪的同时,联系反诈中心出警进行劝阻。经多方协同核查,证实付款人已遭遇电 信网络诈骗,涉案资金被成功拦截管控,及时避免了李女士的财产损失。 ...
“客服”热情指导 “约会”要先充值?警方:这是电诈连环套
央视新闻· 2025-09-23 14:12
诈骗模式与流程 - 诈骗活动始于在车辆反光镜上粘贴宣传色情服务的涉黄小广告,引导受害者扫描网址 [1] - 受害者扫描网址后跳转至App下载页面,随后有自称交友客服的人员主动联系,通过发送暴露女性图片和视频博取信任 [1][3] - 客服要求受害者支付29元成为平台会员以解锁更多福利,初步完成小额资金套取 [3] - 在受害者选择心仪对象后,客服推荐所谓的“约爱指导员”,并告知需垫付资金完成三次充值任务来激活约会卡才能进行线下约会 [5] - 当受害者急于线下见面时,诈骗方推出大额充值单,金额跳升至几千甚至上万元,并以操作失误、系统卡顿等理由要求持续转账,否则无法取出前期资金 [7] 犯罪团伙运作分析 - 犯罪团伙在凌晨出动,有固定路线到固定区域粘贴小广告,属于团伙作案模式 [9][11] - 警方通过公共场所视频和嫌疑人之间的转账记录锁定以刘某、王某、商某为首的多个犯罪团伙身份 [11] - 犯罪嫌疑人是通过境外软件“纸飞机”找到所谓老板并获取二维码,使用购买的打印机和贴纸制作小广告 [13] - 团伙成员每晚11点至12点打印小卡片,凌晨1点左右分发,贴卡工作持续至凌晨3点,每人每晚可粘贴200至300张 [15] 执法行动与成果 - 警方最终抓获14名犯罪嫌疑人,捣毁犯罪窝点5处 [13] - 现场缴获作案手机20部、便携式打印机6台以及大量未使用的打印纸和涉黄小广告 [13] - 犯罪嫌疑人沙某等人因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被依法逮捕 [17]
兼职刷单、游戏账号交易有陷阱 湖南通报多起涉学生电诈案例
中国新闻网· 2025-09-23 13:14
湖南省委教育工委委员、省教育厅党组成员余伟良介绍,目前,涉及大学生群体的电信网络诈骗,主要 有"兼职刷单"、租借"两卡"诈骗等类型。如诈骗分子以"借卡走账""刷流水"或"给好处费"等名义,引诱 学生出租出借银行卡、信用卡及身份证,用于诈骗收款、洗钱、非法转账等违法犯罪活动,大学生被动 成为诈骗犯罪活动的帮凶;诈骗分子以承诺"高薪"为幌子,将大学生骗至境外,胁迫其参与电信诈骗, 甚至有个别学生梦想"一夜暴富",主动参与实施诈骗。 涉及中小学生群体的,则主要有"游戏账号交易"诈骗、冒充"明星"诈骗和"盗抢电话手表"诈骗三种类 型。如一名8岁小学生轻信"蛋仔派对""免费送皮肤",开启屏幕共享后致母亲卡内1万元被盗;诈骗分子 通过求同情、给糖果等方式骗、抢低龄学生电话手表,然后用其实施诈骗。 兼职刷单、游戏账号交易有陷阱 湖南通报多起涉学生电诈案例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长沙9月23日电(记者 傅煜)某高校新生参加"刷单日赚300元"活动,仅"首单返10元"后就被"连环 任务"骗光生活费;某小学生玩短视频追星时,被冒充的明星团队"律师"诈骗转账6万余元...... 湖南打击 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新闻发布会22日召开 ...
微短剧《巨额的真相》开播 聚焦真实反诈案件
新华社· 2025-09-23 10:43
业界人士认为,《巨额的真相》将微短剧与法律知识深度融合,让微短剧成为反诈宣传的有力载体,将 微短剧的传播优势转化为普法效能,推动反诈知识入脑入心。 《巨额的真相》将镜头对准真实反诈案件,塑造了一群坚守正义、不惧困难、履职尽责的反诈民警形 象,展现了智能化、定制化的新型诈骗形式,让观众在环环相扣的案件中提升反诈意识。主创团队表 示,团队扎根反诈一线,与反诈民警进行深入交流,了解真实案件细节,力求在剧中更真实还原反诈工 作的复杂性与艰巨性。 由公安部新闻传媒中心等联合出品的微短剧《巨额的真相》日前开播。该剧聚焦打击电信网络诈骗这一 社会议题,通过生活中的案例展现了电信网络诈骗的社会危害性。 (文章来源:新华社) ...
致6名中国公民死亡,涉200多亿元!白家犯罪集团主案一审开庭!
中国基金报· 2025-09-23 00:24
案件核心信息 - 白家犯罪集团主案一审开庭,涉及21名被告人 [1] - 检察机关指控该集团犯有诈骗、故意杀人、绑架等12项罪名 [1][2] - 案件造成6名中国公民死亡,涉赌、诈资金200余亿元 [2][6] 犯罪集团组织架构 - 以白所成、白应能、白应苍等家族核心成员为首要分子 [2] - 犯罪集团利用家族在缅甸果敢地区政治、军事、经济领域的影响力进行活动 [4] - 集团成员包括家族成员、亲信下属及武装头目 [2] 犯罪活动与运营模式 - 设立41个大型赌诈园区,如苍胜科技园、百胜大厦等 [2][4] - 招揽“金主”入驻并提供武装庇护,伙同实施电信网络诈骗和网络赌博 [2][4] - 牵头成立果敢娱乐管理委员会,向赌诈园区统一颁发推广证并收取费用 [4] - 长期以诈养兵、以兵护诈,对赌诈园区实施武装管控 [4][5] - 白应苍结伙贩卖、制造毒品甲基苯丙胺约11吨 [2][6] 案件涉及资金与规模 - 涉诈资金超106亿元,涉赌资金超180亿元,总计超286亿元 [6] - 涉诈案件3.1万余起 [6] - 累计抓获5.7万余名中国籍涉诈犯罪嫌疑人 [4] 案件侦办过程 - 2023年11月公安部部署广东省深圳市公安机关侦办此专案 [5] - 2023年12月10日对白所成、白应苍、白应兰公开悬赏通缉 [5] - 2024年1月30日缅方将白所成、白应苍移交我方 [5] - 截至目前已有36名涉及该集团案件的重要犯罪嫌疑人归案 [5] - 公安机关专案组5次赴缅,查获受害人尸骨、制毒工具等关键物证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