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需

搜索文档
中信证券:一季度GDP增速有望迎来“开门红”
证券时报网· 2025-03-18 08:10
文章核心观点 - 今年1 - 2月我国工业和服务业生产较快增长,但内需偏弱、外需下滑,供需格局待优化,后续需关注出口链景气走弱程度和内需尤其是消费提振效果 [1] 生产端情况 - 1 - 2月工业增加值增速超市场预期,运输设备、金属制品和装备制造业是主要拉动力量 [1] - 1 - 2月服务业保持较高增速,现代服务业景气度亮眼 [1] 需求侧情况 投资 - 1 - 2月投资增速显著超市场预期,基建投资“开门红”成色亮眼,制造业投资延续韧性,地产投资降幅收窄 [1] 消费 - 1 - 2月消费数据略低于市场预期,商品消费增速与去年12月持平,春节带动前两月餐饮消费增速回升,以旧换新补贴受益品类消费景气回落 [1]
经济数据|一季度GDP增速有望迎来“开门红” (2025年1-2月)
中信证券研究· 2025-03-18 08:03
经济总体表现 - 1-2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9%,超出市场预期的5.1%,但较前值回落0.3个百分点,主要拉动力量来自运输设备、金属制品和装备制造业[3] - 服务业生产保持较高增速,现代服务业景气度尤为亮眼,但高频数据和关税影响可能导致后续阶段性走弱[3] - 需求端加权平均增速为3.8%,低于生产端的5.7%,显示供需格局分化,内需增速4.0%弱于去年外需主导的格局[2] 生产端分析 - 工业增加值超预期主因季调因子紊乱削弱PMI指向性,运输设备、金属制品等行业景气度较好,而非金属矿物、医药等行业偏弱[3] - 六行业平均开工率在历史同期表现较好,但近期开始低于2024年同期水平[6][13] - 出口金额同比增速在1-2月表现较好,但3月美国加征10%关税可能拖累后续出口链景气度[2][9] 投资端表现 - 1-2月总体投资同比4.1%,基建投资(广义)同比9.9%成为主要拉动项,专项债资金充足和重大项目开工推动"开门红"[14] - 制造业投资同比9.0%延续韧性,但受设备更新政策接续不足和低物价环境制约,预计Q2特别国债发行后将改善[14] - 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9.8%,降幅较前值收窄3.5个百分点,二手房成交回暖但新房销售仍承压[14] 消费市场特征 - 1-2月社零总额同比4.0%,低于预期的4.5%,其中商品零售增速3.9%持平前值,餐饮收入增速4.3%受春节带动提升1.6个百分点[25] - 基本生活类和部分升级类商品增长亮眼,但汽车、家电等以旧换新补贴受益品类增速回落,七大相关家电零售额同比显著下滑[11][25] - 《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发布可能通过财富效应、居民增收等渠道对后续消费形成支撑[25] 政策与市场预期 - 全国两会部署年度政策取向,逆周期调节力度加大,特别关注3月16日消费政策的全面升级[2] - 债市长端利率宽幅波动可能成为常态,政策预期扰动下需关注央行对流动性的态度及降准等工具落地时点[26] - PPI同比与工业企业利润增速呈现负相关,低物价环境制约利润修复,但边际改善可能带动制造业投资回暖[24]
节后用工需求明显回升——实体经济图谱 2025年第7期【财通宏观 陈兴团队】
陈兴宏观研究· 2025-03-01 21:07
文章核心观点 - 月度商品价格预测黄金震荡、铜涨、原油回落,内需节后服务消费降温但商品消费回暖,外需出口数量回升,生产节后用工需求大增开工复产节奏有望加快,物价节后食品需求回落肉蛋蔬果价格多数下跌,后续关注全国两会、1 - 2月出口数据、国内开复工进展 [1][2][4][5] 内需 - 地产销量增速转升,42城新房销量增速各线级城市均升,三四线是主要动力;19城二手房销量增速上行,一二线城市是主要拉动因素 [1] - 服务消费节后电影票房收入回落,航班客运量延续下降,热度持续减退 [2] 外需 - 出口数量回升,离港船只载重大幅上行,考虑抢出口等因素助力,出口或仍将保持高位,本周特朗普计划对我国额外再加征10%关税,对加墨加征25%关税 [2] 生产 - 节后用工需求大增,本周制造业用工量延续回升至去年农历同期以上,用工价格延续下跌但仍处同期中高位,招聘活动较活跃,全市场新增招聘帖数处于历年同期中位 [2] - 本周石油沥青开工率、电炉开工率和磨机运转率继续上行,多回升至历年同期中位,待用工市场稳定后企业开工复产节奏有望加速 [3] 物价 - 节后食品需求持续回落,肉蛋蔬果价格多数下跌 [4] - 本周金价回调,主因套利逼仓交易接近尾声,短期受关税、俄乌冲突等不确定性影响或震荡承压,中长期央行购金底层逻辑不变上涨空间充裕 [4] - 铜和原油价格较上周略降,分别受关税加征和俄乌缓和影响,制造业PMI回升等因素将推动铜价上升,俄乌缓和以及特朗普能源新政将导致油价继续回落 [4] 后续关注 - 全国两会、1 - 2月出口数据、国内开复工进展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