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经济

搜索文档
周末!降息利好来了!
中国基金报· 2025-08-24 22:06
周末市场利好事件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暗示可能在9月降息 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 道指再创新高 道指和标普500指数连涨三周 [3] - 工信部强调加快突破GPU芯片等关键核心技术 推动算力设施建设 优化智能算力布局 扩大基础技术供给 [4] - 国家发展改革委规范互联网平台价格行为 要求平台明码标价 提高价格透明度 公示补贴促销规则 不得虚假宣传 [5][6] - 三部门发布稀土开采和冶炼分离总量调控管理办法 实行年度总量控制指标管理 仅授权企业从事相关生产活动 [7] -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倡议坚决抵制低于成本的恶性竞争 加强行业自律 维护公平市场秩序 [8] - 加拿大取消多项针对美国商品的报复性关税 但维持对汽车、钢铁和铝的关税 [9] A股市场表现 - 过去一周沪指累计涨3.49% 深证成指累计涨4.57% 创业板指累计涨5.85% [2] 券商策略观点 - 中信证券认为行情由产业趋势和业绩驱动 非散户主导 建议聚焦资源、创新药、游戏和军工 关注化工和消费电子 [11] - 申万宏源指出全面牛市需需求改善支撑 中国制造出海获得产业话语权是关键主线 强调改革红利支撑慢牛行情 [12] - 国金策略强调全球降息预期和制造业景气回升驱动A股 盈利改善预期是下一阶段主要驱动 实物资产迎顺风 [13] - 招商策略看好美联储降息改善流动性 港股有望提振 关注恒生科技和创新药 推荐创新药、CXO、国产算力等赛道 [14] - 中信建投认为市场情绪升温但未过热 延续慢牛格局 赛道轮动显著 关注通信、计算机、半导体等低位方向 [15][16] - 华西证券指出增量资金广泛入市 包括险资、融资资金和居民存款搬家 聚焦新技术成长方向如国产算力和机器人 [17] - 兴业证券概括市场为"健康牛" 科技成长主线引领创新高 推荐港股互联网、半导体设备、软件应用等五大方向 [18] - 光大策略看多市场上行 逻辑未变 估值合理 新积极因素包括美联储降息和公募资金回暖 [19] - 中泰证券测算沪深300指数仍有24%上行空间 风险偏好维持高位 科技自主可控仍是重点 [20] - 广发策略指出牛市思维下估值分化未极致 主线行业表现不会差于补涨行业 坚守主线不吃亏 [21]
规范定价、补贴及促销等行为,三部门就《互联网平台价格行为规则》公开征求意见
搜狐财经· 2025-08-24 11:59
近年来,我国平台经济快速发展,在赋能实体经济、发展新质生产力、满足人民生活需要等方面发挥了 积极作用。平台经济领域涉及的经营者众多,其价格行为关系消费者切身利益,特别是价格标示、大数 据定价等受到广泛关注。 为营造有序竞争、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合法权益,现行法律法规对经营者价格行 为作出了一般性规定,但在平台经济领域如何更好落实,还需要进一步细化实化监管要求,引导经营者 依法合规经营。 为此,国家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网信办在征求有关部门、地方、平台经营者和平台内经营 者、经济和法律领域专家、消费者、社会团体意见的基础上,研究起草了《互联网平台价格行为规则 (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行为规则》)。 《行为规则》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1.引导经营者依法自主定价。 明确平台经营者、平台内经营者依法自主定价的基本要求。规范平台经营者收费行为。提出保护平台内 经营者自主定价权的细化规定,特别是要求平台经营者不得采取限制流量、屏蔽店铺、下架商品或者服 务等措施,对平台内经营者的价格行为进行不合理限制。 细化平台经营者、平台内经营者明码标价的规定,明确销售商品、提供服务需要遵守的价格标示规 ...
规范经营者价格竞争行为 《互联网平台价格行为规则》征求意见
新华社· 2025-08-24 09:53
监管政策框架 - 国家发改委、市场监管总局、网信办联合起草《互联网平台价格行为规则(征求意见稿)》[1] - 公开征求意见时间为1个月[1] - 规则基于价格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电子商务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现行法律法规制定[1] 规则核心内容 - 引导经营者依法自主定价以保护自主定价权[1] - 明确经营者价格标示要求以构建透明监管机制[1] - 规范经营者价格竞争行为以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环境[1] - 构建协同共治机制实现事前引导与事中事后监管结合[1] 政策目标导向 - 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并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1] - 建立常态化价格监管机制以提供明确行为指引[1] - 通过规范价格行为实现发展与监管并重的目标[1]
规范互联网平台价格行为 强监管才有真发展
南方都市报· 2025-08-24 09:05
政策背景与目标 - 国家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网信办联合起草《互联网平台价格行为规则(征求意见稿)》,旨在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 [1] - 平台经济作为数字经济新形态,其规范发展关乎经济社会资源高效配置及各利益相关方权益保障 [1] - 当前平台经济价格监管制度不够完善,需建立更细化、常态化机制以补充现有法律法规 [1] 行业整治重点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将电商列为"内卷式"竞争综合整治的四大重点行业之一 [2] - 低价竞争中存在超出正常范畴的现象,如平台主导的"外卖大战"变相强制商家承担补贴并低价促销 [2] - 规则强调不得强制或变相强制平台内经营者降价或让利促销,保护经营者自主定价权 [2] 平台行为规范要求 - 要求平台及经营者明码标价,遵守价格标示规范,并公开促销、补贴、差别定价、动态定价及竞价排名规则 [3] - 需消除大数据杀熟、先涨价再打折、补贴不清晰等利用信息优势的暗箱操作 [3] - 通过规则透明化接受社会监督,回应消费者长期呼吁 [3] 市场竞争与生态建设 - 价格竞争应作为激活市场活力、实现多方共赢的正当事手段 [3] - 细化的监管规则旨在约束平台无序竞争,构建公平竞争市场基础 [2][3] - 有序透明的价格竞争机制是形成健康电商生态和推动平台经济长远发展的关键 [3]
为平台价格行为提供明确指引
人民日报· 2025-08-24 06:42
政策背景与总体思路 - 为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 国家发展改革委 市场监管总局 国家网信办联合起草《互联网平台价格行为规则(征求意见稿)》[1] - 政策坚持促进发展和监管规范并重 事前引导和事中事后监管相结合 着力构建透明可预期的常态化价格监管机制[2] - 政策目标包括规范价格行为 推动公开透明 增强各方协同 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合法权益[2][3] 经营者自主定价规范 - 明确平台经营者与平台内经营者依法享有自主定价权 鼓励通过创新技术和商业模式提升服务质量[4] - 要求平台经营者合理制定收费标准并公示 新增或变更收费项目需公开征求平台内经营者意见[4] - 禁止平台经营者通过限制流量 屏蔽店铺等措施对平台内经营者价格行为进行不合理限制[4] 明码标价与价格标示要求 - 要求平台经营者在网站 APP 小程序明确标示价格或收费标准 禁止在标价外加收未明示费用[6] - 促销活动需真实标明折价减价基准 积分礼券等折抵价款需显著标明具体计算办法[6] - 平台补贴需公平公正开展 在显著位置公示补贴对象 方式 参与条件及起止时间等信息[6] 价格竞争行为规范 - 禁止平台经营者强制或变相强制平台内经营者以低于成本价格销售商品扰乱市场秩序[7] - 规范大数据定价 禁止在消费者不知情情况下基于支付能力或消费习惯设置差异化价格[7] - 明确价格诚信要求 禁止使用欺骗性语言标示价格 禁止虚假折价或先低价诱骗后高价结算行为[8] 政策预期影响 - 通过多维度的公开公示破解信息不对称 有效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9] - 为平台上经营的商家营造更良好环境 推动市场竞争更加良性有序[9][10] - 健全价格监管机制后 平台经济将为扩内需 促转型 稳就业 惠民生作出更大贡献[10]
为平台价格行为提供明确指引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同志就《互联网平台价格行为规则(征求意见稿)》答记者问
人民日报· 2025-08-24 06:20
政策背景与总体思路 - 为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 国家发展改革委 市场监管总局 国家网信办联合起草《互联网平台价格行为规则(征求意见稿)》[1] - 政策出台背景为平台经济快速发展但需细化监管要求 构建透明可预期的常态化价格监管机制[2] - 总体思路坚持促进发展和监管规范并重 事前引导和事中事后监管相结合 着力规范价格行为 推动公开透明 增强各方协同[2] 核心监管方向 - 规范价格行为 围绕大数据定价 价格补贴 价格诚信等方面依法规范经营者行为[3] - 推动公开透明 要求严格遵守明码标价规定 提高价格规则透明度 及时公示收费变更[3] - 增强各方协同 综合运用法律法规 发挥政府部门 行业协会和平台经营者协同共治作用[3] 自主定价权规范 - 明确平台经营者与平台内经营者依法享有自主定价权 需通过合同订单等规范方式约定变更价格[4] - 规范平台收费行为 要求合理制定收费标准并公示 新增变更收费项目需公开征求平台内经营者意见[4] - 保护平台内经营者定价权 禁止平台采取限制流量 屏蔽店铺等措施进行不合理价格限制[4] 明码标价具体要求 - 要求在其网站 APP 小程序明确标示价格或收费标准 不得收取未标明费用[6] - 促销规则需真实标明折价减价基准 积分礼券等折抵价款需显著标明具体计算方法[6] - 平台补贴需公平公正开展 在显著位置标示补贴对象 方式 参与条件 起止时间等信息[6] - 差别定价与动态定价需公开相关规则 对影响价格的因素进行明确说明[6] 价格竞争行为规范 - 禁止强制平台内经营者以低于成本价格销售商品 但免费商业模式有利于创新进步或处理特定商品除外[7] - 规范大数据定价 禁止在消费者不知情情况下基于支付能力偏好等信息设置不同价格[7] - 明确价格诚信要求 禁止使用欺骗性语言标示价格 虚假折价 低价诱骗高价结算等行为[8] - 禁止相互串通操纵市场价格 禁止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哄抬价格[8] 政策预期影响 - 通过明码标价和多维度公开公示破解信息不对称 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9] - 使平台收费更透明 为平台上经营的商家营造更良好环境 推动市场竞争良性有序[9] - 通过健全价格监管机制让平台价格行为更理性规范 促进平台经济稳健发展[10]
《互联网平台价格行为规则(征求意见稿)》发布
人民日报· 2025-08-24 06:20
政策背景与目标 - 国家发展改革委 市场监管总局 国家网信办联合起草《互联网平台价格行为规则(征求意见稿)》以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 [1] - 政策旨在营造有序竞争 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合法权益 [1] - 平台经济在赋能实体经济 发展新质生产力 满足人民生活需要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1] 监管重点领域 - 平台经济领域价格行为关系消费者切身利益 特别是价格标示 大数据定价等受到广泛关注 [1] - 现行法律法规对经营者价格行为有一般性规定 但平台经济领域需要进一步细化实化监管要求 [1] 意见征集程序 - 公开征求意见时间为2025年8月23日至9月22日 社会各界可通过网络方式提出意见 [1] - 公众可通过国家发展改革委门户网站"互动交流"板块或市场监管总局门户网站"互动"板块提交意见建议 [1]
创新价格治理方式护航平台经济
经济日报· 2025-08-24 06:16
平台经济政策新规 - 国家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网信办联合发布《互联网平台价格行为规则(征求意见稿)》共30条 旨在规范平台价格行为并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1][2] - 新规明确平台经济作为新质生产力代表 在扩大内需、就业创业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发挥引擎作用 [1] - 文件依据《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精神 强调健全平台经济常态化监管制度 [1] 价格行为规范框架 - 首要保护平台经营者及平台内经营者自主定价权 鼓励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 [2] - 禁止平台通过限制流量等技术手段干预平台内经营者交易价格 [2] - 要求明码标价标准化 特别规范平台"预估价格标示"机制以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 [3] - 强制公开差别定价与动态定价规则 防止大数据杀熟等算法技术滥用 [3] - 要求公示补贴及促销规则(如满减、红包、限时秒杀) 遏制虚假满减和先涨后降行为 [3] 消费者权益保护措施 - 规范免密支付与自动续费服务 要求以显著方式展示选项并提供便捷取消途径 [3] - 鼓励建立价格争议在线解决机制及商品质量承诺担保制度 [3] - 明确免费商业模式若有利于创新及长远福利 可不认定为违反《价格法》第十四条 [4] 实施与协同机制 - 新规将为平台经营者设置适应调整期 标志互联网平台价格治理进入规范化阶段 [5] - 需政府主导细化配套政策并建立跨部门协同机制 平台需从被动合规转向主动治理 [6] - 建议通过制度创新、技术赋能与信用建设形成治理生态 包括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和数智化监管网络 [6]
中国官方就互联网平台价格行为规则公开征求意见
中国新闻网· 2025-08-23 22:40
中新社北京8月23日电 (记者王恩博)中国国家发改委、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网信办联合起草的《互 联网平台价格行为规则(征求意见稿)》(下称《行为规则》),于23日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行为规则》公开征求意见时间为1个月。公开征求意见结束后,官方将对各方面意见进行深入研究、 充分吸收采纳。文件出台时,将评估论证,根据实际情况留出必要的适应调整期。(完)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介绍,《行为规则》坚持促进发展和监管规范并重,事前引导和事中事后监管相 结合,根据现行法律法规规定,保持监管制度的稳定性,着力规范价格行为、推动公开透明、增强各方 协同,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合法权益,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 围绕大数据定价、价格补贴、价格诚信等方面,《行为规则》依法规范平台经营者、平台内经营者价格 行为,对经营者自主定价、价格竞争等提出明确行为规范,营造有序竞争、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与此 同时,要求平台经营者、平台内经营者严格遵守明码标价规定、提高价格规则透明度、及时公示收费变 更情况,更好接受社会监督。 此外,《行为规则》结合平台经济领域价格行为特点,综合运用有关法律法规关于价格行为的规定,充 分 ...
《互联网平台价格行为规则(征求意见稿)》如何规范经营者价格竞争行为?
新华网· 2025-08-23 21:12
政策背景与目标 - 国家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网信办联合起草互联网平台价格行为规则征求意见稿 旨在规范平台经济价格竞争行为并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3][5] 禁止的不正当价格行为 - 禁止平台经营者强制或变相强制平台内经营者按定价规则以低于成本价格销售商品扰乱竞争秩序 [6] - 禁止平台经营者及平台内经营者在消费者不知情情况下基于支付能力、消费历史等信息实施差别定价 [7][8] - 禁止使用欺骗性语言、虚假折价、误导性价格比较等方式进行价格标示 不得通过低价诱骗后高价结算 [9] 规则细化重点 - 针对低价倾销、价格欺诈、大数据杀熟等平台经济典型不正当价格行为制定细化认定标准 [4][6][7] - 明确要求平台价格标示应真实准确 维护市场价格信号传导机制和资源配置功能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