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谣言
搜索文档
“南京红老头”事件,11人被检测出HIV阳性系谣言!
券商中国· 2025-07-09 11:47
抖音平台处置谣言事件 - 抖音平台针对"南京红老头"事件中的谣言点"237人身份""11人被检测出HIV阳性"进行核实并处置[1] - 平台累计处置相关谣言信息超1.4万条并对传播谣言的账号进行处置[1] - 平台呼吁网民遵守法律法规不信谣不传谣共同维护网络生态[1] 南京"红老头"事件警方通报 - 江宁警方接到群众报警称隐私视频被传播至互联网并开展调查[2] - 犯罪嫌疑人焦某某(男38岁外省来宁人员)假扮女性与多名男性发生性行为并偷拍视频传播[2] - 网传"南京60岁大叔男扮女装及与千余人发生亲密行为"信息不实[2] - 焦某某因涉嫌传播淫秽物品罪被刑事拘留案件正在侦办中[3]
公安部最新通报:是谣言!
中国经营报· 2025-07-02 20:21
涉民生领域网络谣言案例 - 上海男子陈某为博眼球吸粉编造"工行假金条"谣言被依法追责 [1] - 陈某在某短视频平台发布"工行假金条"谣言信息误导大量网民关注讨论 [3] - 公安机关提醒网络不是法外之地需谨言慎行 [3] 工行金条质量事件 - 5月有网友爆料工行购买金条熔金时发现疑似非纯金 [7] - 工行上海嘉定支行声明经检测金条金含量为99.99%无质量问题 [7] - 涉事金条生产厂家为招金集团与工行合作生产"如意金"系列 [7] 贵金属交易新规 - 央行发布《管理办法》规定10万元以上现金买黄金需上报 [8] - 新规自2025年8月1日起施行旨在防范洗钱和恐怖融资风险 [10] - 提交大额交易报告起点金额由5万元提升至10万元 [10] 贵金属行业监管 - 新规将贵金属和宝石全产业链纳入反洗钱监管 [10] - 从业机构需遵循"了解你的客户"原则开展尽职调查 [11] - 监管对象包括上海黄金交易所中国黄金协会等机构 [10]
公安部通报:男子编造 "工行假金条" 谣言被追责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2 17:06
工商银行金条事件 - 上海一男子陈某为博取关注在某短视频平台发布"工行假金条"谣言信息 已被依法追究相应法律责任 [1][3] - 此前有网友称其朋友在工商银行购买的金条内部有杂质 引发社交媒体广泛关注 [3] - 涉事银行为工商银行上海嘉定支行 经核实金条有杂质情况不属实 [3] - 工商银行安排金条生产厂家现场核实 未发现明显异常情况 [3] - 两款金条送检结果显示金含量为99.99% 无质量问题 疑似杂质为外部附着物 [4] 金条生产商信息 - 涉事金条生产厂家为招金集团 与工行合作生产"如意金"系列金条 [5] - 招金集团始建于1974年 总部位于山东省招远市 [5] - 招金集团以矿业链和深加工产业链为核心 旗下招金矿业于2006年在香港主板上市 [5] 事件处理结果 - 工商银行与客户协商一致后 将金条送检并由公证处办理证据保全公证 [3] - 检测结论获得客户认可 证实金条质量符合标准 [4] - 公安机关提醒网民加强信息鉴别 不造谣不传谣不信谣 [5]
编造“工行假金条”!公安部通报
券商中国· 2025-07-02 14:43
网络谣言事件 - 公安部公布8起涉民生等领域网络谣言典型案例,其中包括"工行两售出金条发现疑似杂质"一案 [1] - 陈某编造传播"在工商银行购买的金条剪开发现杂质"网络谣言,目的是博取关注、吸粉引流 [1] - 该谣言在某短视频平台发布,内容为"工行假金条,官方发通告",误导大量网民关注和讨论 [1] - 8起典型案例涉案人员均已被依法追究相应法律责任 [2] 工商银行金条事件澄清 - 网传客户在工行购买金条发现疑似杂质,工行上海市嘉定支行回应称情况不属实 [2] - 经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国家金银制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检测,两款金条金含量均为99.99%,无质量问题 [2] - 疑似杂质经专业清洗后脱落,应为金条售出后的外部附着物 [2] - 检测结论获得客户认可 [2]
公安部公布8起涉民生等网络谣言案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7-02 10:26
网络谣言典型案例 河南博物馆买讲解保进馆案 - 38岁女子孔某芳为售卖讲解服务囤积博物馆预约票 谎称能保证客户进馆参观 实际无此能力 导致网络谣言传播 [1] - 河南博物馆发现大量观众因通过第三方平台购票及讲解服务无法入馆 造成现场秩序混乱 [1] 工商银行金条杂质案 - 46岁男子陈某为吸粉引流 在短视频平台发布"工行假金条"谣言信息 误导网民关注并影响相关单位正常经营 [1] 山西档案馆高薪急聘案 - 31岁男子王某建在社交平台发布虚假招聘信息 误导求职者并影响档案馆正常工作 [2] 安徽含山河道泄洪案 - 35岁女子朱某为博眼球发布"马上要泄洪"谣言 评论区补充虚假信息引发沿河居民恐慌 [2] 大同黄花地毁损案 - 34岁男子祁某伟虚构"黄花地大面积毁损套现2000元/亩"谣言 经核查该村不存在损毁及分红情况 [2] 河南浚县河道摸金案 - 63岁男子肖某福散布"卫河大批人淘金摸铜钱每人好几斤"谣言 后续两名女子继续发布"捡金子"等不实信息 [3] 山东女子轻生案 - 22岁男子狄某奇编造"女子索要5元早餐费遭拒轻生"谣言 扰乱社会秩序 [3] 网红谎称遭勒索自杀案 - 18岁女子孙某自导自演"遭勒索自杀"虚假信息 在评论区发布伪造跟评误导公众 [3]
编造“大熊猫遭虐待”博流量 非法获利近20万 两人被判刑
央视网· 2025-07-02 00:30
案件概述 - 四川成都、攀枝花等地警方破获多起编造大熊猫被虐待的网络谣言案件,抓获白某某等数十名主要犯罪嫌疑人 [1] - 四川省都江堰市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开庭审理被告人白某某、徐某寻衅滋事案,两人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和一年两个月 [1] 犯罪手法 - 白某某、徐某为增加人气和获取经济利益,在某网络平台以直播、发布短视频等方式捏造、散布某科研单位及其工作人员虐待大熊猫等不实信息 [3] - 相关虚假视频累计播放545054次、转发1245次、评论9521条 [3] - 白某某等人利用旅美大熊猫回国带来的热度,通过线上线下的配合编造谣言,甚至到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的多处基地进行聚集滋扰 [5] - 王某、裴某霞等人通过社交群组组织线下滋扰活动,并将现场素材提供给白某某等自媒体博主进行拼接加工后传播扩散 [7] 流量变现 - 白某某打造特定人设,通过持续造谣诽谤等行为收割流量,并将"猫粉"募捐的钱款据为己有 [10] - 白某某通过打造敢于发声的人设吸引关注者,恶意编造和散布大熊猫被用于非法实验、遭受虐待等不实信息 [12] - 白某某通过网络直播等方式先后获利近20万元,其中大部分来源于被欺骗蛊惑粉丝的捐助 [14] 案件结果 - 四川警方成功打掉陕西白某某、四川唐某、黑龙江周某玉、广东裴某霞等犯罪团伙4个 [14] - 依法移送起诉主要犯罪嫌疑人12名,行政处罚线下滋扰人员9名 [14]
武功山“天价”泡面西瓜?网警披露真相
央视网· 2025-06-26 09:15
事件概述 - 网民发布江西萍乡武功山景区存在"天价西瓜"的视频引发热议 视频内容为摆拍 实际景区商品价格透明合规 不存在网传高价现象 [1][3] - 公安机关调查证实视频中"卖西瓜"男子为旅行社游客 西瓜系同行人员携带 并非景区购买 240元"天价西瓜"为虚构 [3] - 造谣者因散布虚假信息被行政拘留十日 公安机关依法打击网络谣言 [3][7] 景区经营情况 - 武功山景区内所有食品商品均明码标价 价格公示醒目 接受市场监管部门监管备案 [3] - 山顶物资运输成本较高 但桶装泡面等商品价格在合理范围 切片西瓜价格符合市场规律 不存在"18元泡面""240元西瓜"等情况 [3] 网络信息管理 -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 散布谣言扰乱公共秩序可处5-10日拘留及罚款 情节严重者按《刑法》编造传播虚假信息罪可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 [7][8] - 网警提醒公众通过官方渠道核实信息 警惕来源不明内容 发现谣言应积极举报 [10][11]
清远地裂、滑县“绝收”、重庆“命案”?连环揭伪来了
央视网· 2025-06-25 03:46
清远地震相关谣言 - 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发生4.3级地震,广州花都区有震感,但网传"楼体倾斜"经专家核查确认无异常[1][3] - 网传清城区金海湾豪庭小区地面裂痕实为水渍,非地震所致[5][7] - 网传培英学校路段道路裂痕实为修补沥青,与地震无关[9][11] 河南滑县冰雹灾害夸大事件 - 网传"河南安阳滑县冰雹致小麦颗粒无收"视频经核查存在拼接和夸大,实际影响有限[12][13][15] - 记者实地走访显示滑县小麦收获有序进行,冰雹仅造成局部掉粒,未达绝收程度[19][20][22] - 农业专家指出灌浆期小麦可通过生长调节弥补冰雹损伤,整体产量损失有限[24][26] 重庆短视频造谣案例 - 网民虚构"挖掘机暴力损坏轿车因阻碍高铁建设"文案,实际为施工方正常处置事故车辆[32][33][35] - 网民拍摄警车巡查酒驾画面并造谣"大学城恐怖事件",被依法行政处罚[37][38] - 网民篡改交通事故出警视频为"秀山打死5人"谣言,事故实际无伤亡[40][42] 网络谣言识别建议 - 对来源模糊的"惊人"消息需保持警惕,避免直接转发[43] - 应通过网信部门或公安机关等官方渠道交叉验证信息真实性[43] - 若误传不实信息应及时删除并澄清[44]
网民编造“无锡马拉松野鸳鸯”相关谣言被罚!一人系为泄私愤
南方都市报· 2025-06-23 14:35
公司声誉影响事件 - 网络谣言称无锡马拉松赛事中举止亲密的男性参赛者为远光软件名誉董事长陈利浩 [1][2] - 公司紧急发布声明澄清涉事男子与陈利浩无任何关系 并强调陈利浩近期均在广东履行公务 [2] - 谣言经网络传播后引发舆论热议 对上市公司声誉造成潜在负面影响 [1][2] 事件处理与法律行动 - 无锡警方对两名造谣者占某某和钱某作出行政处罚 二者分别编造了"公司高管"和"居民身份"的不实信息 [1] - 公安机关认定相关谣言扰乱公共秩序并造成不良社会影响 [1] - 事件起源于3月23日马拉松赛事期间拍摄的参赛者视频在网络传播 [1][2]
“‘单王’外卖员累倒下”?美团辟谣:假的,当事人已报警
广州日报· 2025-06-07 15:06
事件澄清 - 网传视频称美团外卖骑手因过度劳累倒下 经核实为谣言 实际情况是骑手因低血糖晕倒[2] - 骑手以低于25公里/小时车速行驶时不慎摔倒 路人救助后送医检查无大碍[2] - 骑手已就造谣事件报警 美团表示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骑手权益[2] 骑手工作数据 - 涉事骑手1月28日入职至6月5日累计完成3055单 日均24单 日均工作时长6小时[4] - 最近两月工作时长增加 4月日均8.23小时 5月日均9.3小时 仅触发过两次疲劳提醒(8小时/9小时)[4] - 该骑手配送量属站点中低水平 多数骑手日均30多单 事发当日完成20单[4] 平台运营情况 - 2024年月均有单骑手数量达336万 2025年Q1高频骑手月收入区间7230-10100元[7] - 平台实施防疲劳机制 超8小时弹窗提醒 超12小时强制下线[4] - 站长可协调订单接力配送 并对意外情况订单免责[4] 行业现象 - 骑手人身安全相关谣言频发 包括被造谣猝死/跳楼等[5] - 平台强调骑手不应成为谣言主角 已多次联合公安部门打击造谣行为[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