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

搜索文档
来自监督一线的报道“面对面”压责助力生态环保督察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2025-06-29 08:18
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 - 第三轮第四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重点对黄河流域相关省份和有关中央企业开展督察,统筹流域督察和省域督察 [1] - 驻生态环境部纪检监察组派出两个监督检查组,对8个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的工作开展监督,由组长、副组长分别带队 [1] - 监督检查组实地跟随督察组下沉到相关点位,了解督察人员现场工作情况,重点监督是否严格贯彻《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条例》及遵守纪律规定 [1] 督察工作实施细节 - 督察组在石嘴山市某生态敏感区借助卫星影像、无人机等技术手段,通过暗访发现疑似未经批准倾倒建筑垃圾和砂土的情况 [1] - 在平罗县红崖子乡,督察组针对河道管理范围内疑似建筑物问题,请当地主管部门说明情况,监督检查组同步了解对接情况 [2] - 主管部门反馈对接高效,督察组聚焦问题且未重复调取资料,同时帮助地方认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重要性 [2] 监督机制与反馈 - 监督检查组在不干扰督察的前提下提升监督质效,现场监督结束后视情与督察组总协调人沟通情况 [2] - 本批次督察监督工作全部结束后,监督检查组将总结情况并向生态环境部反馈建议,确保督察利剑作用发挥 [2] - 本次督察是《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条例》印发后的首批次督察,监督检查组注重督促各督察组学习贯彻《条例》 [2]
中央第三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向我省交办第三十二批群众信访举报件情况
大众日报· 2025-06-29 08:10
环保督察信访情况 - 6月28日中央第三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向山东省交办第三十二批信访件265件(重点关注件17件),其中来电90件,来信175件 [1] - 本批信访件涉及济南市39件、青岛市34件、淄博市17件、枣庄市8件、东营市5件、烟台市33件、潍坊市24件、济宁市13件、泰安市10件、威海市10件、日照市11件、临沂市23件、德州市6件、聊城市9件、滨州市16件、菏泽市4件、省直3件 [1] - 当日上述信访件全部交办各市及省直有关部门 [1] - 本批信访件涉及生态环境问题420个,其中水污染问题87个、大气污染问题129个、土壤污染问题56个、生态破坏问题56个、噪声污染问题61个、海洋污染问题1个、其他问题30个 [1] 累计信访情况 - 截至28日中央第三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累计向山东省交办信访件6127件,其中重点关注件438件 [2] - 累计信访件中涉及济南市1105件、青岛市945件、淄博市397件、枣庄市220件、东营市185件、烟台市506件、潍坊市484件、济宁市247件、泰安市199件、威海市176件、日照市274件、临沂市646件、德州市117件、聊城市213件、滨州市276件、菏泽市110件、省直27件 [2] - 累计涉及生态环境问题8392个,其中水污染问题1581个、大气污染问题2537个、土壤污染问题1391个、生态破坏问题1235个、噪声污染问题1036个、辐射污染问题36个、海洋污染问题51个、其他问题525个 [2]
中央第三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向我省交办第三十一批群众信访举报件情况
大众日报· 2025-06-28 09:03
环保督察信访情况 - 6月27日中央第三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向山东省交办第三十一批信访件329件(重点关注件24件),其中来电94件,来信235件 [1] - 本批信访件涉及济南市54件、青岛市51件、淄博市17件、枣庄市9件、东营市12件、烟台市22件、潍坊市40件、济宁市17件、泰安市9件、威海市6件、日照市20件、临沂市32件、德州市8件、聊城市11件、滨州市17件、菏泽市3件、省直1件 [1] - 当日上述信访件全部交办各市及省直有关部门 [1] 生态环境问题分类 - 本批信访件涉及生态环境问题509个,其中水污染问题97个、大气污染问题150个、土壤污染问题75个、生态破坏问题74个、噪声污染问题62个、海洋污染问题4个、其他问题47个 [1] - 截至27日中央第三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累计向山东省交办信访件5862件(重点关注件421件) [2] - 累计交办的信访件中涉及济南市1066件、青岛市911件、淄博市380件、枣庄市212件、东营市180件、烟台市473件、潍坊市460件、济宁市234件、泰安市189件、威海市166件、日照市263件、临沂市623件、德州市111件、聊城市204件、滨州市260件、菏泽市106件、省直24件 [2] - 累计涉及生态环境问题7972个,其中水污染问题1494个、大气污染问题2408个、土壤污染问题1335个、生态破坏问题1179个、噪声污染问题975个、辐射污染问题36个、海洋污染问题50个、其他问题495个 [2]
中央生态环保督察通报2省区环境基础设施短板问题
新华社· 2025-06-27 15:43
环保督察典型案例 山西省生活垃圾处理问题 - 临汾市规划2025年6月前建成4个垃圾焚烧发电项目 新增处理能力1940吨/日 但仅有洪洞县600吨/日项目进入调试 其他3个无实质性建设 [1] - 长治市规划2024年6月前建成西南部垃圾焚烧发电项目 新增500吨/日 但项目仍处招投标阶段 [1] - 临汾霍州市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直排 化学需氧量 氨氮 总磷浓度分别超标48.7倍 48.2倍 3倍 [1] - 长治沁县垃圾处理中心渗滤液设备故障 大量未处理渗滤液溢流形成污染坑塘 [1] 宁夏吴忠市污水管网问题 - 吴忠市城区510公里排水管网中402公里为雨污合流 未按要求改造 [2] - "十四五"规划新增43公里污水管网 截至2025年3月仍有21公里未完成 [2] - 3家污水处理厂雨季直排污水 2023-2024年11个雨天溢流23次 [2] - 第一厂120万立方米污水排入黄河 污染物超标15.3倍(COD) 21.7倍(氨氮) 20.5倍(总磷) [2] - 第二厂36万立方米污水经清水河入黄河 [2] - 第三厂10万立方米污水经南干沟入黄河 [2] - 污泥违规处置问题突出 [2]
中央第三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向我省交办第三十批群众信访举报件情况
大众日报· 2025-06-27 09:03
环保督察信访情况 - 6月26日中央第三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向山东省交办第三十批信访件344件(重点关注件30件),其中来电83件,来信261件 [1] - 本批信访件涉及济南市71件、青岛市50件、淄博市23件、枣庄市8件、东营市10件、烟台市27件、潍坊市28件、济宁市10件、泰安市9件、威海市7件、日照市12件、临沂市52件、德州市6件、聊城市11件、滨州市14件、菏泽市4件、省直2件 [1] - 当日上述信访件全部交办各市及省直有关部门 [1] 生态环境问题分类 - 本批信访件涉及生态环境问题517个,其中水污染问题84个、大气污染问题153个、土壤污染问题91个、生态破坏问题63个、噪声污染问题79个、海洋污染问题2个、其他问题45个 [1] - 截至26日累计交办信访件5533件(重点关注件397件),涉及生态环境问题7463个 [2] - 累计问题分类:水污染1397个、大气污染2258个、土壤污染1260个、生态破坏1105个、噪声污染913个、辐射污染36个、海洋污染46个、其他问题448个 [2] 各市累计信访情况 - 累计信访量前三位:临沂市591件、济南市1012件、青岛市860件 [2] - 其他城市累计信访量:淄博市363件、枣庄市203件、东营市168件、烟台市451件、潍坊市420件、济宁市217件、泰安市180件、威海市160件、日照市243件、德州市103件、聊城市193件、滨州市243件、菏泽市103件、省直23件 [2]
如何守牢自媒体流量的“堤坝”?
中国环境报· 2025-06-27 07:12
环保网红的社会影响力 - 抖音博主"渔猎齐哥"拥有近250万粉丝 今年以来曝光江西乐平工业园区废气扰民 湖北天门河污染等问题 推动污染问题解决 [1] - "理想青年—小辛"在长江 澜沧江清理白色垃圾60余吨 B站UP主"无穷小亮的科普日常"通过专业讲解提升公众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 [1] - 微信平台"阿拉善SEE生态协会"长期聚焦荒漠化防治 引导公众关注沙漠生态修复 [1] 环保网红的传播特点与问题 - 环保网红通过生动有趣方式转化专业生态知识 或通过曝光推动舆论监督 对非法排污企业形成威慑 [2] - 部分环保网红存在专业知识不足 拍摄形式单一等问题 但凭借社会责任感成为生态文明建设重要力量 [2] - 流量利益诱惑下出现乱象 包括刻意制造污染场景摆拍 夸大生态环境问题传播不实信息等行为 [2] 环保网红的发展建议 - 环保网红需秉持专业科学态度 确保内容准确性 避免公益活动作秀 多角度客观反映问题 [3] - 自媒体平台应严格审查虚假内容 优化算法扶持优质内容 设立专项奖励激励生态环境宣传 [3] - 政府部门可为网红提供专业培训 完善法律法规 借助网红影响力开展政策宣传 [3] 公众参与环保网红生态 - 公众需提高对摆拍造假行为的辨识能力 及时举报虚假内容 积极分享传播优质环保内容 [4]
深水海纳:6月26日召开业绩说明会,投资者参与
搜狐财经· 2025-06-26 22:06
公司控制权变更 - 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的控制权拟发生变更事项正在有序推进中 已披露相关公告包括《关于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一致行动人签署〈股份转让协议〉暨公司控制权拟发生变更的提示性公告》(公告编号2024-063)、《关于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一致行动人签署〈股份转让协议〉暨公司控制权拟发生变更的进展公告》(公告编号2024-067)、《关于公司控制权拟发生变更的进展公告》(公告编号2025-013) [1] 2024年度业绩亏损原因 - 新增工程项目订单进度不及预期 受宏观环境、行业周期性波动及市场供需等多方面因素影响 公司更加注重客户偿付能力、提高客户筛选标准、把控项目订单质量 [3] - 已获取项目订单未能按照原定实施计划推进并确认收入 部分运营项目因政府业主方调整结算依据(降低了保底水量及污水处理服务费单价)导致营业收入减少 [3] - 2024年度计提资产减值损失共计人民币4839.90万元 计提信用减值损失共计人民币7978.12万元 [3][4] - 管理费用上升 主要系本年度深化改革 优化人员结构 对员工离职补偿的一次性支出费用增加 [4] 业绩提升措施 - 持续发挥已建工业园区污水处理项目的客户资源优势 增强主动服务意识 以TEPS模式增进与上游工业企业客户的互动 提供技术服务 研发智能环保装备、药剂新材料和新型工艺技术 [1] - 推动节能降耗工作 建立"管理+技术"协同的降本增效体系 探索更高效的管理模式 降低项目建设与运营成本 [1] - 重新梳理分析全国潜在市场项目机会 统一调配公司资源 加强市场团队建设和项目开发过程管理 挖掘优质项目储备 [1] - 充分利用技术优势、品牌优势 与央企等合作方相互借力、优势互补、共同开发项目机会 [1] 海洋污水处理业务 - 公司具备海洋生态牧场水处理、海水养殖装备制造、海水养殖废水处理等技术储备 正在积极开拓相关业务 [2] - 生态环境部将统筹谋划"十五五"重点海域综合治理行动 协同推进重点海域综合治理与美丽海湾建设 公司将持续关注海洋污染治理板块相关业务并进行技术研发与储备 [2] 应收账款管理 - 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继续实施地方政府一揽子化债政策 加快解决地方政府拖欠企业账款问题" 将防范和化解拖欠账款工作成效纳入地方政府、国有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和相关审计监督的重要内容 [5] - 公司已建立《应收账款催收考核办法》 对现有应收账款进行追踪管理 建立地方政府相应管理部门常态化的随访机制 对不同财力情况的地方政府采取针对性的催款措施 [5] 2025年一季度财务数据 - 公司主营收入7716.1万元 同比下降24.36% 归母净利润1021.04万元 同比上升1218.7% 扣非净利润-924.38万元 同比下降2698.82% [6] - 负债率69.16% 投资收益2508.14万元 财务费用574.89万元 毛利率24.18% [6] 融资融券数据 - 近3个月融资净流入274.51万 融资余额增加 融券净流入0.0 融券余额增加 [7]
生态环境部:39个试点城市积极探索深化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
仪器信息网· 2025-06-26 14:01
全国非法倾倒处置固体废物专项整治行动 - 生态环境部联合8部门启动为期3年的专项整治行动,重点打击非法倾倒填埋危险废物、工业固体废物、建筑垃圾等行为,聚焦城乡结合部、生态敏感区域等[6] - 行动将运用卫星遥感、无人机巡查等技术手段,严查产废单位、运输单位或个人,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计划2025年底完成问题排查,2026年底完成整改,2027年底开展"回头看"[7] - 生态环境部开设线索征集专栏,公开举报渠道,鼓励社会提供问题线索[7] 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和适应气候变化进展 - 2024年我国发布70余项产品碳足迹核算国家标准和100余项团体标准,推出电力碳足迹因子解决行业核算需求[8] - 2024年全球遭遇最热年份,我国30个省级行政区已印发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39个城市开展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9] - 我国启动气候变化南南合作早期预警项目,支持发展中国家提升适应能力[9] 生态文化建设指导意见 - 四部门联合印发文件,提出十项具体举措包括生态文化理论研究、传播推广、产业发展等,推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普及[10] - 将开展生态文化建设试点和成效评估,征集推广典型案例,引导社会资金参与支持[11] 生态环境志愿服务清单 - 公布首批22项志愿服务项目,涵盖清河净滩、减塑降噪等领域,全国现有3500万生态环境志愿者,实施151万个项目[12] - 清单旨在促进志愿服务供需对接,为地方提供示范模板,扩大志愿服务队伍规模[12]
以有力监督守护清澈南水奔流北上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2025-06-26 09:18
南水北调工程政治监督 -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优化水资源配置、保障国家水安全的战略项目,湖北省丹江口市纪委监委将水源地生态环境保护作为政治监督核心内容[1] - 监督重点聚焦污水处理、消落带治理、水华治理等4个方面18项任务,出台《丹江口市水质安全保障补短板"十大工程"实施方案》[1] 跨区域协同监督机制 - 构建"地企"协同监督组,整合地方政府资源与企业专业优势,形成"一个协同监督事项、一名班子成员主抓"的推进体系[2] - 对"引江补汉"工程的预算审核、环境影响评价等关键节点实施全程监督,建立问题互通、线索共处机制[2] 生态环境问题治理措施 - 开展排污口"查、测、溯、治"专项行动,按"一口一策"原则制定整改方案,完善监管机制[3] - 强化危化品运输全链条安全监督,排查企业应急预案、生产工艺等环节[3] - 推动库区畜禽养殖场规范化管理,减少面源污染[3] 监督问责与长效治理 - 制定《丹江口市守水护水失职失责行为追究办法》,明确21项问责标准[4] - 通过典型案例通报、纪检监察建议等方式推动制度完善,提升生态环境治理效能[4]
水更清、滩更净、湾更美——我国多措并举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
新华社· 2025-06-26 07:42
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成效 - 2024年全国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达到83 7%,较2020年提高6 3个百分点,2025年春季水质继续稳中向好[1] - 重点监控的24个典型海洋生态系统连续四年消除"不健康"状态[1] - 生态环境部以美丽海湾建设为主线,推动实现近岸海域水更清、滩更净、湾更美[1] 美丽海湾建设进展 - 美丽海湾建设范围扩大,重点打造数量从50个扩大到110余个[2] - 厦门、秦皇岛等7个沿海城市探索开展全域美丽海湾建设[2] - 海湾生态环境质量稳中向好,中华白海豚、勺嘴鹬等海洋生物保护成效显著[2] - 岸滩垃圾平均盖度从去年夏季的5 14‰降至今年春季的1 25‰,降幅达75 6%[2] 入海排污口治理监管 - 国务院要求2025年底前完成近岸海域所有入海排污口排查,重点海湾整治完成率达93 1%[3] - 全国共排查出入海排污口6 3万余个,建立信息化平台实现"一张图"管理[3] - 生态环境部部署打好"十四五"收官战,谋划"十五五"工作支撑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