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美丽海湾建设
icon
搜索文档
构建人海和谐的生态环境——高质量发展海洋经济述评(下)
经济日报· 2025-07-17 08:00
海洋治理核心理念 - "人海和谐"是现代海洋治理与发展的核心理念,是实现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要求 [1] -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强调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实施重点海域综合治理,推进海域分层立体利用,探索海洋碳汇核算 [1] 海洋经济绿色发展 - 海洋经济绿色发展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选择,需坚持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统一 [2] - 海洋在国家经济发展、对外开放、主权维护及生态文明建设中地位显著提升 [2] - 需通过科技创新与制度变革实现海洋生态资产与经济价值转化,推动海洋经济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 [2] 海洋生态环境改善 - 全国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达83.7%,较2020年和"十四五"目标分别提高6.3和4.7个百分点 [3] - 24个典型海洋生态系统连续4年消除"不健康"状态,美丽海湾建设成效显著 [3] - 已编制"十四五"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打造110多个美丽海湾,遴选31个优秀案例 [3] 重点海域综合治理 - 渤海、长江口—杭州湾、珠江口三大重点海域水质优良比例达66.8%,较2020年提升8.1个百分点 [5] - 国控河流入海断面总氮平均浓度较2020年总体保持负增长 [5] - 未来将接续实施综合治理,协同推进美丽海湾建设,展示海洋生态文明成效 [6] 海洋碳汇发展 - 海洋碳汇核算在标准构建、技术创新与国际合作方面取得突破,正从地方试点向全国推广 [6] - 海洋碳汇面临监测精度不足、资产化滞后等挑战,需加速向千亿元级产业转化 [6]
★生态环境部:多措并举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
中国证券报· 2025-07-03 09:55
美丽海湾建设进展 - 生态环境部构建"5+3+X"评价体系及"两行一看一行动"工作矩阵推进美丽海湾建设 [1] - 重点建设海湾从50个扩大到110余个 并在7个沿海城市探索推进全域美丽海湾建设 [1] - 全国283个海湾中已有159个海湾出台美丽海湾具体建设方案 [1] 海洋生态环境质量改善 - 2024年全国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达83.7% 较2020年提高6.3个百分点 [2] - 全国重点监控的24个典型海洋生态系统自2021年以来消除"不健康"状态 [2] - 2025年春季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继续稳中向好 [2] 重点海域综合治理 - 生态环境部推进三大重点海域综合治理攻坚 2024年三大攻坚战海域水质基本稳定 [2] - 国控河流入海断面总氮平均浓度同比下降 [2] - 在65个毗邻城市的海湾开展海洋垃圾清理行动 岸滩垃圾无人机航拍平均盖度大幅下降 [2] 海洋生态环境监管 - 建立入海排污口动态管理台账与信息化平台 [2] - 11个沿海省份全部出台海水养殖尾水排放标准 [2] - 研发建立海洋倾废"互联网+非现场监管"模式 提高违规倾倒船舶发现效率 [3] 制度建设与机制创新 - 加快建立健全海洋垃圾治理 海洋排污许可 海洋生态损害赔偿等制度 [3] - 完成沿海地区涉海环境风险源排查工作 [3] - 将入海总氮治理对象由41条入海河流拓展到230条国控入海河流 [3]
我国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逾80%
科技日报· 2025-07-02 08:38
海洋生态环境改善 - 2024年我国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达83 7% 较2020年提高6 3个百分点 [1] - 2025年春季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继续稳中向好 重点监控的24个典型海洋生态系统连续四年消除"不健康"状态 [1] - 美丽海湾建设扩面提质 重点建设海湾从50个扩大到110余个 并在7个沿海城市探索推进全域美丽海湾建设 [1] 美丽海湾建设进展 - 全国283个海湾中已有159个出台美丽海湾具体建设方案 [1] - 生态环境部遴选确定三批共31个美丽海湾优秀案例 总结可复制推广的创新经验模式 [1] 海洋执法科技应用 - "海陆空天"立体监管模式初见成效 开展执法飞行190余航次 发现问题线索160余条 [2] - 上海海警局融合运用倾废船舶监管和海域智能监控平台 实施动态监管 [2] - 广东海警局推广应用便携式海洋资源环境执法终端 山东海警局构建人机协同模式提升执法效率 [2] "十五五"海洋生态保护方向 - 更注重海洋生态系统多样性 稳定性 持续性提升 [2] - 更注重公众生活品质和环境安全保障 更注重制度机制创新和科技赋能 [2]
惠东县向海图强,海洋经济总体规模不断扩大
南方都市报· 2025-06-27 14:33
海洋渔业发展 - 惠东县形成五大养殖基地包括海水网箱养殖基地、赤岸蚝养殖基地、高位池养殖基地、贝类护养增殖、淡水养殖基地,水产养殖初具规模和特色 [3] - 已颁发养殖用海124宗面积达586.1087公顷,现有渔业规上企业5家,海洋渔业渔船3091艘 [4] - 引进海大集团海泽欣海洋牧场种业产业园和海泽农对虾种业产业园项目,规划深远海养殖示范区渔业用海面积679.3312公顷 [4] - 实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黄唇鱼全人工繁育技术,引进中国黄唇鱼种源保护与技术研究中心暨南海大黄鱼种业创新基地项目,建成达产后可实现年繁殖黄唇鱼100万尾、南海大黄鱼苗1000万尾以上 [4] 滨海旅游产业 - 惠东县现有水上运输企业惠州市海之星游艇有限公司,注册资金2000万元,拥有4艘客船共377客位 [6] - 惠东港区现有生产性码头泊位16个,东部湾游艇泊位314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2个 [6] - 稔平半岛地区有旅游接待床位近6万张,大中型酒店、民宿、公寓式酒店等1千多间 [6] - 加快推进巽寮游客集散中心、港口游客集散中心、好招楼湿地公园二期等项目建设 [6] 海洋清洁能源 - 已引进惠州太平岭核电、惠州LNG接收站、中广核惠州港口海上风电场、平海电厂等建设项目 [5] - 惠州太平岭核电项目一期工程已完成装料前各项调试,预计今年实现并网发电,二期项目已全面开工 [11] - 惠州LNG接收站建设规模为400万吨/年,2024年8月30日首船成功靠泊,9月29日首艘商业船顺利接卸正式投运 [11] - 中广核惠州港口海上风电场总装机容量为100万千瓦,2023年已全容量并网投产 [11] 交通基础设施 - 完成惠州稔平环岛高速公路、惠东县X211线盐洲大桥危桥改造工程、惠州港碧甲公共航道扩建工程等用海批复 [5] - 与惠州海湾大桥、广惠高速延长线、深汕高速、惠深沿海高速、潮莞高速和厦深铁路、稔平半岛环岛路对接的县道、乡道等交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7] 美丽海湾建设 - 红海湾(惠州段)和大亚湾(惠东段)已通过省级美丽海湾初审,考洲洋吉隆-大坑河口段美丽海湾建设项目正在建设中 [8] - 惠州市双月湾美丽海湾建设项目将于2025年开工建设并竣工 [8] - 惠东县考洲洋万亩级红树林示范区建设项目已完成红树林补植工作,实施方案编制工作已完成并按程序报送备案 [8] - 2024年7月26日惠东县10年期红树林碳汇开发权顺利交易,预计10年期内共可固定约4.36万吨二氧化碳当量 [9] 重点项目进展 - 中国黄唇鱼种源保护与技术研究中心暨南海大黄鱼种业创新基地项目一期工程已完成投资1.8亿元,计划今年7月完工总包工程 [10] - 海大集团惠州海泽欣惠东海洋牧场种业产业园项目总投资1.7亿元,建成后产值预计可达2亿元,可产生企业所得税总计850万元/年 [10] - 海大集团海泽农对虾种业产业园项目已全面建成投产,年产小苗超6亿尾,标粗大苗超2亿尾,年产值约2000万元 [11] - 广东惠州平海电厂已投产,年发电量约45.5亿千瓦时 [11]
深水海纳(300961) - 深水海纳2024年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6-26 18:00
公司控制权变更 - 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的控制权拟发生变更事项正在有序推进,已披露相关公告,后续将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2][3] 业绩提升措施 - 战略聚焦工业污水处理和优质供水领域,整合环保产业链业务,搭建智慧水务平台,提供系统化解决方案 [3] - 发挥工业园区污水处理项目客户资源优势,以TEPS模式增进与上游企业互动,研发智能环保装备等增加业务合作和利润增长点 [3] - 推动节能降耗,建立“管理 + 技术”协同的降本增效体系,降低项目建设与运营成本 [3] - 重新梳理潜在市场项目机会,调配资源,加强市场团队和项目开发管理,提高优质项目储备数量 [3] - 利用技术和品牌优势,与央企等合作方优势互补,共同开发项目 [3] 海洋污水净化业务 - 公司具备海洋生态牧场水处理等相关技术储备,正在积极开拓相关业务,未来将持续关注并进行技术研发与储备 [4] 2024年度亏损原因 - 受宏观环境等因素影响,新增工程项目订单进度不及预期,已获取订单未按计划推进确认收入,部分运营项目营业收入减少 [5] - 2024年度计提资产减值损失共计人民币4,839.90万元 [5] - 受客户结算延迟影响,2024年度计提信用减值损失共计人民币7,978.12万元 [5] - 深化改革优化人员结构,一次性离职补偿费用增加导致管理费用上升,影响经营业绩 [5] 应收账款回收措施 - 中央提出解决地方政府拖欠企业账款问题,修订后的《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施行 [6] - 公司建立《应收账款催收考核办法》,追踪管理应收账款,建立随访机制,采取针对性催款措施 [6] - 采取预防措施应对坏账风险,储备安全资金,计提坏账准备 [6]
水更清、滩更净、湾更美——我国多措并举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
新华社· 2025-06-26 07:42
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成效 - 2024年全国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达到83 7%,较2020年提高6 3个百分点,2025年春季水质继续稳中向好[1] - 重点监控的24个典型海洋生态系统连续四年消除"不健康"状态[1] - 生态环境部以美丽海湾建设为主线,推动实现近岸海域水更清、滩更净、湾更美[1] 美丽海湾建设进展 - 美丽海湾建设范围扩大,重点打造数量从50个扩大到110余个[2] - 厦门、秦皇岛等7个沿海城市探索开展全域美丽海湾建设[2] - 海湾生态环境质量稳中向好,中华白海豚、勺嘴鹬等海洋生物保护成效显著[2] - 岸滩垃圾平均盖度从去年夏季的5 14‰降至今年春季的1 25‰,降幅达75 6%[2] 入海排污口治理监管 - 国务院要求2025年底前完成近岸海域所有入海排污口排查,重点海湾整治完成率达93 1%[3] - 全国共排查出入海排污口6 3万余个,建立信息化平台实现"一张图"管理[3] - 生态环境部部署打好"十四五"收官战,谋划"十五五"工作支撑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3]
生态环境部:多措并举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
中国证券报· 2025-06-26 04:23
美丽海湾建设进展 - 生态环境部构建"5+3+X"评价体系及"两行一看一行动"工作矩阵推进美丽海湾建设 [2] - 重点建设海湾从50个扩大到110余个,并在7个沿海城市探索推进全域美丽海湾建设 [2] - 全国283个海湾中已有159个海湾出台了美丽海湾具体建设方案 [2] - 2024年全国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为83 7%,较2020年提高6 3个百分点 [2] - 全国重点监控的24个典型海洋生态系统自2021年以来消除了"不健康"状态 [2] 陆海统筹综合治理 - 生态环境部以入海河流总氮治理为重点推进三大重点海域综合治理攻坚 [3] - 2024年三大攻坚战海域水质基本稳定,国控河流入海断面总氮平均浓度同比下降 [3] - 在65个毗邻城市的海湾开展拉网式海洋垃圾清理行动,岸滩垃圾无人机航拍平均盖度大幅下降 [3] 海洋生态环境监督管理 - 生态环境部建立入海排污口动态管理台账与信息化平台 [4] - 11个沿海省份全部出台海水养殖尾水排放标准,开展非法和设置不合理养殖尾水排口清理整治 [4] - 推进《海洋环境保护法》修订,加快建立海洋垃圾治理、排污许可、生态损害赔偿等制度 [4] - 创新应用AIS航迹数据和海洋倾倒区监测数据,建立"互联网+非现场监管"模式 [4] 未来工作重点 - 将入海河流总氮治理与管控对象由41条拓展到230条国控入海河流 [5] - 统筹谋划"十五五"重点海域综合治理行动,协同推进重点海域治理与美丽海湾建设 [5]
生态环境部:持续深化重点海域综合治理
中国新闻网· 2025-06-25 16:48
三大重点海域水质改善进展 - 2024年三大重点海域水质优良比例为66 8% 较2020年提升8 1个百分点 [1] - 攻坚范围内国控河流入海断面总氮平均浓度较2020年总体保持负增长 [1] - 重点海域水质优良比例仍显著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部分海口海湾水质存在波动反复 [1] 入海河流总氮治理规划 - 治理对象从41条重点入海河流扩展至230条国控入海河流 空间范围延伸至沿海省域及流域上游 [2] - 强化与流域水生态保护 农业农村污染防治的协调联动 建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长效机制 [2] - 推动源头治理与减排 目标为近岸海域水质持续改善 [2] "十五五"海域综合治理部署 - 将研究划定"十五五"国家环境治理重点海域及控制区域 论证新一轮综合治理举措 [2] - 构建环境与生态贯通 治理与监管并重的体系 建立河海联动的监管责任及制度标准体系 [2] 美丽海湾建设协同机制 - 结合沿海重大区域发展战略 将海域治理成效转化为美丽海湾建设及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3] - 对内示范高水平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协同 对外展示美丽中国建设成果 [3]
生态环境部:我国美丽海湾建设已进入“扩面、提质、增效”新阶段
中国新闻网· 2025-06-25 16:48
美丽海湾建设特点 - 陆海统筹、河海联动治理取得突破 山东东营黄河口湾区水质优良比例较基准年大幅提升32个百分点 河北秦皇岛北部湾区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连续5年保持为100% [1] - 点蓝成金、高质量发展实践更有成效 浙江台州大陈岛诸湾探索"海洋蓝碳—蓝色经济"双循环模式 福建泉州大港湾推动环湾地区产业绿色低碳发展 [1] - 以人民为中心的宗旨理念更加彰显 11个美丽海湾优秀案例公众满意度都在95%以上 山东日照张北湾建成28公里阳光海岸绿道 福建厦门同安湾打造滨海旅游浪漫线 广东深圳大亚湾建设滨海国际旅游度假区 [2] 美丽海湾建设新阶段进展 - 建设范围扩大 重点打造美丽海湾数量从50个扩大到110余个 厦门、秦皇岛等7个沿海城市探索全域美丽海湾建设 [3] - 工作矩阵更全 生态环境部系统组织开展海湾治理"把脉行"、优秀案例"采风行"、建设成效"回头看"及志愿服务活动 [3] - 治理成效显著 2024年162个海湾水质优良比例超过85% 其中125个海湾水质优良比例为100% 中华白海豚、勺嘴鹬等海洋生物保护成效显著 [3] - 机制创新活跃 各地推进治理体系、法规制度、两山转化等方面改革 生态环境部谋划金融支持美丽海湾建设项目库 [3] 美丽海湾建设未来规划 - 聚焦"水清"突破、"滩净"保障、"鱼鸥"乐家园、"人海"和谐的"十五五"新目标 [4] - 持续推动美丽海湾建设扩面、提质、增效 宣传推广优秀案例和创新实践 [4] - 以高颜值海湾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湾区经济发展 助力打造人民高品质生活 [4]
环境部:全国已有159个海湾出台美丽海湾建设方案
快讯· 2025-06-25 13:28
美丽海湾建设进展 - 生态环境部坚持"一湾一策"策略 通过提质扩面和示范引领相结合的方式提升海湾环境质量 并出台美丽海湾建设基本要求和成效评价方法 [1] - 全国已有159个海湾出台具体建设方案 环境部重点打造110余个美丽海湾 并在厦门 秦皇岛等7个沿海城市推进全域美丽海湾建设 [1] - 环境部已遴选确定三批31个美丽海湾优秀案例 包括河北秦皇岛北部湾区 去年另有12个海湾达到美丽海湾建设基本要求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