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网络诈骗

搜索文档
天津农商行构建全链条智能反诈“防火墙”
中国经济网· 2025-05-13 15:56
反诈防控体系构建 - 公司通过"科技赋能+人防联动"双轮驱动构建全链条反诈防控体系 [1] - 建立"事前预警、事中拦截、事后监测"全流程反诈模型体系 [1] - 自主研发"POS类涉诈实时监测模型"实现资金异动秒级响应 [1] 事前预警机制 - 大数据分析技术构建10余个智能监测模型 [1] - 模型可识别"测试交易""异常换卡""高频大额转账"等可疑行为 [1] - 系统上线后成功预警高风险交易数千笔 [1] 事中拦截成效 - 2024年4月系统在2分钟内拦截74.53万元异常POS转出交易 [1] - 处置速度比受害人报警快1小时 [1] - 单月成功拦截涉诈资金330余万元 [1] 事后追踪优化 - 建立包含180余个风险指标的监测体系 [2] - 可疑交易预警周期从5天缩短至实时 [2] - 持续优化20余个涉诈监测模型形成新型诈骗快速响应机制 [2] 人防联动案例 - 柜员通过行为观察成功拦截5万元"朋友结婚"涉诈取现 [2] - 推广"三问二查一核对"柜面反诈工作法拦截10万元"彩礼到账"诈骗 [2] 银警协作与宣教 - 与公安机关建立"线索共享-快速响应-联合打击"机制 [3] - 开展"五进"活动覆盖群众超10万人次 [3] - 形成"前台拦截+后台筛查+警银联动+全民宣教"四维防线 [3]
920余人,移交我方!
券商中国· 2025-04-23 18:34
中缅联合打击电信网络诈骗行动 - 缅甸执法部门近期将920余名中国籍涉诈犯罪嫌疑人移交中方 这些人员前期在缅掸邦南部当阳、勐休等地抓获 通过云南西双版纳打洛口岸完成移交 [1] - 此次行动是中缅两国执法部门在缅甸纵深地带打击电诈犯罪的新战果 此前缅北地区规模化电诈园区已被彻底铲除 [1] - 中缅双方通过执法合作已累计抓获5.5万余名中国籍涉诈犯罪嫌疑人 缅北电诈犯罪集团遭受重创 [1] 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新动向 - 部分涉诈人员为逃避打击向缅甸当阳、勐休等纵深地带转移藏匿 搭建新窝点继续实施跨境电信网络诈骗 [1] - 公安机关加大研判力度 向缅方提供线索协助锁定新电诈窝点 3月24日以来缅方开展多轮清剿行动 [1] - 现场缴获大量作案工具包括电脑、手机、银行卡和诈骗话术脚本等 [1] 后续执法部署 - 公安部已部署相关地方公安机关全力开展案件侦办工作 [1] - 中缅双方将持续纵深推进联合打击行动 加大案件侦办力度 坚决铲除诈骗窝点 全力缉捕犯罪嫌疑人 [2] - 公安机关正告电信网络诈骗不法分子境外并非法外之地 敦促其认清形势尽快回国投案自首 [2]
涉案超5亿卢比!9人冒充印度女子诈骗6.68万名印度人,获刑
券商中国· 2025-04-13 16:28
文章核心观点 山东省菏泽市经济开发区人民法院审理一起“杀洋盘”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案件,9名诈骗分子获刑,提醒公众警惕网络诈骗,劝诫诈骗分子投案自首 [2][7][8] 案件概述 - 案件为“杀洋盘”电信网络诈骗案,以印度人为诈骗对象,涉案金额达5.17亿印度卢比(约合人民币4000余万元),涉及66800名被害人 [2] - 9名诈骗分子分别获刑五年至十四年九个月不等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7] 诈骗团伙情况 - 2023年5月何某天在菏泽鲁西新区组建诈骗团伙,负责与印度公司对接等;王某等人负责业务培训等;吴某华负责员工培训及策划话术;陈某负责搭建及维护平台支付通道 [3] 诈骗手段 - 以投资1000卢比一个月返现8%至15%的高收益为诱饵,吸引印度人在平台投钱,超返利金额就关平台或债转股,抽取15%利润 [4] - 成员将自己打造成事业成功、感情受挫的印度女性形象,添加印度人聊天交友培养感情 [5][6] - 编制上市公司框架,在公司网站发布PS的资质文件获取客户信任 [6] 案件时间及提醒 - 2023年6月1日至2024年1月13日,66800名印度人被骗 [7] - 提醒公众警惕网络诈骗,劝诫诈骗分子投案自首 [7][8]
划重点!用诗词打开2025年“两高”报告→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3-08 16:57
网络犯罪治理 - 最高检起诉利用网络实施的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2458人,办理公益诉讼5061件 [5] - 最高法审结电信网络诈骗案件4万件8.2万人,同比增长26.7%,重点打击涉缅北跨境诈骗 [9] - 最高检起诉电信网络诈骗犯罪7.8万人,同比上升53.9% [10] 企业司法保护与市场秩序 - 司法系统帮助657家企业通过重整摆脱困境,再审纠正涉产权冤错案件46件72人 [13] - 最高检起诉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犯罪13.7万人(同比+13%),惩治民企内部腐败犯罪3298人 [14] 知识产权与新兴产业 - 最高法知识产权法庭6年审结技术类案件近2万件,2024年涉新兴产业案件占比达32.3%(1233件) [17] - 最高检加强AI、生物医药等领域司法保护,起诉侵犯知识产权犯罪2.1万人 [18] 金融犯罪打击 - 最高法审结金融案件266万件(同比-12.3%),严惩非法集资、洗钱等犯罪2.5万件4.8万人(同比+5.3%) [21] - 最高检起诉金融诈骗等犯罪2.5万人,证券类犯罪825人,利用虚拟货币洗钱犯罪3032人 [22] 民生领域司法保障 - 最高法审结民生案件548.3万件(同比+1.7%),发出反家暴保护令6351份(同比+11.5%) [24] - 最高检惩治食药安全犯罪1.5万人,追讨农民工欠薪15.7亿元,支持民事诉讼4.04万件 [25] 生态环境司法 - 最高法审结环境资源案件21.9万件(同比-5.4%),判赔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金96亿元(同比+87.5%) [30] - 最高检起诉破坏生态环境犯罪3.6万人,办理公益诉讼5.7万件 [31]
专访最高法刑三庭庭长陈鸿翔:加强AI深度伪造等研究,适时出台规范性法律文件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3-07 18:35
AI技术滥用与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趋势 - AI换脸、语音合成等技术被不法分子用于精准诈骗,技术监管和规范亟待加强[1][4] - 2024年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审结4万余件8.2万余人,案件数和被告人数同比分别上升29.4%、26.7%[4] - 犯罪呈现集团化、跨境化趋势,境外团伙通过"海外高薪"利诱人员出境作案,衍生关联犯罪[4][6] 司法应对与技术治理措施 - 最高法将出台规范性文件完善AI深度伪造的法律适用,建立追踪溯源体系嵌入可追溯标识[1][9] - 强化反诈技术研发,提升境外涉诈电话识别和APP拦截能力,加强国际执法合作[6][7] - 针对网络暴力出台司法解释,明确诽谤认定标准及公诉程序,推动多元共治[10][11] 帮信罪治理与行业协作 - 帮信罪案件呈现低龄化、链条化特征,"两卡"类案件为主,需统一裁判标准[13] - 法院推动行刑衔接机制优化,构建多层次惩戒体系,加强部门协作与源头治理[13] - 法治宣传重点针对学生、农民等易涉案群体,提升社会认知度[13]
防不胜防,免费升级网络速度是骗局!
招商银行App· 2024-08-16 17:08
爷爷您好,我们是信号 检修人员, 现在免费提供 信号检修,免费提供网速 什级、带宽更换服务。 F 工作服 S 工作服 E 面对无法核实身份的上 门服务和赠送的设备一定 要提高警惕,如发现异常 情况可以迅速向社区民警 核实或拨打110报警。 以 110 中国支付清算协会 Payment & Clearing Association of China 长按识别 招商银行App官方微信 快速掌握一手资讯服务 任意银行卡,一个财富生活App 工作服 0 今天真是谢谢社区为 我们老年人提供这么实 11 no h d 11 11 11 上 思的服务,感谢你们。 爸,最近家里还好吗? 为什么近期家里座机电话 打不通。 5 t -周后 你好,我想核实的是 最近通讯公司有没有安 排人员上门免费服务? 您好,经核实我司近 期并未安排职员上门检 修,且近期也无推行这 类免费服务。 ^ 缴获作案设备 不法分子利用"免费升级服务" 等话术博取老年居民的信任,以 提供"新型信号设备"为幌子, 实际安装一个架设呼转设备,将 境外网络信号转化为本市固话信 号,为电信网络诈骗分子作案 提供便利。 O URD 理财攻略快速入门 宠粉送礼也很在行 ...
警惕诈骗新手法,不做电诈“工具人”!
招商银行App· 2024-07-19 17:53
电诈工具人常见形式 - 通过定制现金花束、现金蛋糕等高价礼品进行洗钱 诈骗分子向商家提出大额消费需求后获取银行卡号 将电诈赃款作为"货款"支付给商家 例如5 2万元现金花订单和数万元现金蛋糕[1][2][3][5] - 以高薪兼职为诱饵招募人员帮助取现转移资金 例如"帮助取现、日赚千元"噱头 要求从指定账户取现转移 涉及单笔5万元转账[8][9][11] - 使用银行账户或支付账户为诈骗分子提供非法资金转移的"跑分"洗钱服务 例如承诺百分之五的提成[13][14][15] - 非法买卖、出租、出借电话卡、银行账户等支付工具并牟利 例如高价回收电话卡、银行卡[16][17][18] - 非法购买或使用GOIP等虚拟拨号设备为境外诈骗分子搭建通话转接通道 境外分子可远程控制国内设备拨打电话[20][22][26] - 通过简易设备如"两个手机一条音频线"实施GOIP诈骗 利用高薪利诱未成年人、学生参与犯罪[26] 电诈分子诱骗手法 - 以采购兼职为名诱骗提供银行卡进行洗钱 例如承诺日薪300元 事先将涉诈资金转入目标账户 案例中15万元被取现 兼职者获得1500元报酬[29][31] - 冒充扶贫机构或金融机构以刷流水包装账户为名要求出借银行账户 例如声称需要银行流水和清零账户作为申请条件 案例中多笔汇款被转移至指定账户[32][33][34][39] - 以贷款需刷流水为由要求出借账户 声称"无需抵押、无需征信" 实际将账户用于洗钱[37][38][39] 电诈引流手段 - 通过线下扫码送礼等方式吸引群众进群或建群 帮助诈骗分子引流 例如在夜市以赠送小礼品为由拉人进群[42][43][44][46] - 通过线上冒充客服拨打电话拉人进入指定聊天群 使用固定话术剧本 案例中南宁窝点抓获21人 后续实施刷单返利和虚假投资理财诈骗[47][48][49][50] 非违法犯罪但涉及经济损失的案例 - 商家被利用进行洗钱但经调查不涉嫌犯罪 例如鲜花店、蛋糕店经营户卷入电诈 可能蒙受经济损失 除鲜花蛋糕外 烟酒、黄金、手机等易变现商品也被利用[52] - 通过非官方平台优惠充值话费、电费等慢充服务进行洗钱 承诺一周内到账 缓冲期内钱款用于电诈犯罪 购买者可能面临手机号被封禁后果[53][54][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