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补贴制度

搜索文档
重磅预告,就在周三!
证券时报· 2025-07-28 23:32
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 - 国家将于2025年7月30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育儿补贴制度及生育支持措施 [1] - 育儿补贴制度从2025年1月1日起实施,对3周岁以下婴幼儿发放补贴,国家基础标准为每孩每年3600元 [3] - 补贴按年发放,至婴幼儿年满3周岁,2025年1月1日前出生且不满3周岁的婴幼儿可按月数折算领取补贴 [3][4] 补贴发放细节 - 2023年12月出生的婴幼儿可领取24个月补贴,共计7200元 [4] - 补贴申领可通过线上育儿补贴信息管理系统或线下渠道,需提供出生医学证明、户口簿等材料 [14] - 补贴发放至申领人或婴幼儿的银行卡 [15] 政策覆盖范围与影响 - 政策预计每年惠及2000多万个婴幼儿家庭,中央财政为主要支出方 [4][6] - 全国已有20多个省份探索发放育儿补贴,国家制度覆盖面更广、支持力度更大 [6] - 育儿补贴是“投资于人”的长远之举,有助于构建生育友好环境 [6] 历史背景与政策延续 - 近年来国家已出台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普惠托育服务等生育支持政策 [5] - 国际经验表明现金补贴是生育支持不可或缺的因素 [6]
7月28日晚间央视新闻联播要闻集锦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7-28 21:54
文化建设 - 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浙江的溯源与实践,20年前提出"加快建设文化大省"并部署"八项工程",20年来浙江文化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和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强劲动力 [3] - 2025年溯源新思想论坛在杭州举行,探讨新思想实践 [5] 政策与制度 - 中办、国办印发《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 [1][4] - 民政部、自然资源部联合印发通知加强养老服务设施布局规划编制,要求结合未来5-15年人口老龄化趋势配置资源 [12] - 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发布意见严惩组织性、职业性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对未成年人等从宽处理 [14] 经济发展与财政 - "十四五"期间国家财力基础壮大,税收改革与发展有力支撑经济社会发展 [6] - 全国累计帮扶超过680万监测对象消除返贫致贫风险,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 [7] 生态环境与农业 - 上半年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空气和地表水环境质量提升 [8][9] - 长江十年禁渔成效显著,珍稀水生物种保护和鱼类资源恢复取得进展 [10] - 上半年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达97.9%,抽检1.53万个样品 [13] 区域发展 - 雄安新区安居保障房迎来首批疏解央企120名员工入住,承接疏解迈出关键一步 [17] - 新一代《中国区域地质志》发布,为找矿突破、城市建设和防灾提供数据支撑 [16] 国际动态 - 柬埔寨和泰国宣布停火,29日0时生效以恢复边境正常生活 [20] - 欧洲多地林火蔓延,希腊、阿尔巴尼亚、意大利受灾严重,部分居民撤离 [21] 公共卫生 - 我国病毒性肝炎新发感染有效控制,9省市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率降至1%以下,7500万感染者医疗负担减轻 [15]
国家卫健委重要发布
中国基金报· 2025-07-28 21:47
育儿补贴制度政策解读 政策定义与实施背景 - 育儿补贴制度是国家为支持家庭养育婴幼儿、缓解养育压力而设立的财政补贴制度,按标准向符合条件的婴幼儿发放补贴 [2] - 该政策是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的重要举措,通过长期财政支持提升家庭生育意愿,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 [3] 实施时间与补贴标准 - 政策将于2025年1月1日正式实施 [4] - 补贴对象为3周岁以下中国籍婴幼儿,按年发放,国家基础标准为每孩每年3600元,累计最高可领取10800元(3年) [5][6][7] - 2025年前出生的未满3岁婴幼儿按剩余月数折算补贴,具体金额根据出生月份差异从2700元至10800元不等 [8][10] 申领条件与流程 - 申领人需为婴幼儿父母或法定监护人,以家庭为单位指定1名申领人 [11][12] - 需提供婴幼儿身份信息、申领人身份及联系方式、收款账户等材料 [13][14][15] - 支持线上(支付宝/微信小程序或政务平台)和线下(户籍地街道办)两种申请方式 [16][17] - 各地预计8月下旬开放申领通道 [18] 配套优惠政策 - 育儿补贴免征个人所得税,且不计入低保/特困等救助对象的家庭收入核算 [19]
千亿育儿补贴由中央与地方财政共同承担,县级不得提标
第一财经· 2025-07-28 20:39
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 - 核心观点:国家将从2025年起对3岁以下婴幼儿发放每年3600元的财政补贴,中央与地方财政共同分担资金,地方政府可在国家标准基础上提高补贴但需自行承担提标部分资金 [1][2][5] 补贴资金来源 - 中央财政设立"育儿补贴补助资金",按比例对东中西部地区予以补助 [2] - 西部地区中央财政承担比例预计最高达80%,中部地区60%,东部地区50% [3] - 2022-2024年全国出生人口合计2812万人,按每人每年3600元计算,财政补贴资金需求约1012亿元 [1] 地方政府补贴政策 - 允许地方政府在国家基础标准上提高补贴标准 [3] - 省级政府需统筹管理并评估财政承受能力,确保政策可持续 [3] - 省级或市级政府出台其他育儿补贴政策需报上一级备案 [4] - 地方提标部分所需资金由地方财政自行承担 [5] 财政收支状况 - 2023年上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5566亿元,同比下降0.3% [6] - 同期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41271亿元,同比增长3.4% [6] - 社保和就业支出同比增长9.2%,教育支出增长5.9%,卫生健康支出增长4.3% [6]
育儿补贴怎么申领?哪些家庭可领取?六大热点问答
券商中国· 2025-07-28 18:36
育儿补贴政策概述 - 从2025年1月1日起全国实施育儿补贴制度每孩每年发放3600元至3周岁[1] - 政策面向全国育儿家庭直接发放现金补贴旨在缓解家庭养育压力[1] - 各地预计8月下旬开放申领目前正制定具体实施方案[1] 补贴对象与覆盖范围 - 补贴对象为2025年1月1日后符合法规生育的3周岁以下婴幼儿涵盖一孩二孩三孩[2] - 2025年前出生未满3周岁的婴幼儿可按应补贴月数折算领取[3] - 政策实现三孩生育支持全覆盖体现普惠性和公平性[3] 申领方式与实施准备 - 父母或监护人通过户籍所在地线上系统或线下渠道申领各省自定发放时间[4] - 相关部门正推进准备工作普惠性现金补贴可直接增加家庭可支配收入[5] 补贴标准设定依据 - 国家基础标准为每孩每年3600元中央财政按比例补助东中西部地区[7] - 地方可基于财力提标额外资金由地方承担[7] - 国际经验显示育儿补贴占人均GDP比例通常在2.4%-7.2%中国标准相对合理[7] 地方政策衔接机制 - 全国20多个省份已有地方性补贴政策国家方案将规范统筹地方探索[9] - 地方政府可在国家基础上补充差异化政策形成多层次生育支持体系[9] 政策预期效果与局限 - 国际经验表明育儿补贴宏观上有利于稳定或提升生育水平[10] - 需结合托育服务住房教育等配套政策避免单点突破效果有限[11] 未来政策优化方向 - 国家方案要求评估实施情况完善政策预留覆盖儿童全周期的综合性制度空间[13] - 需持续优化补贴政策与生育保险等协同构建完整支持体系[13]
“沸腾”!重磅利好刷屏,6问6答全看懂!
中国基金报· 2025-07-28 18:28
育儿补贴政策核心内容 - 从2025年1月1日起,全国范围内对3周岁以下婴幼儿发放育儿补贴,每孩每年3600元,至其年满3周岁 [2] - 政策覆盖一孩、二孩、三孩家庭,标准相同,体现普惠性和公平性 [3][4] - 2025年1月1日前出生且不满3周岁的婴幼儿,可按应补贴月数折算计发 [4] 补贴申领与发放机制 - 由父母或监护人通过线上系统或线下渠道向婴幼儿户籍所在地申领 [5] - 中央财政按比例对东、中、西部地区予以补助,地方可基于财力提标,提标部分由地方财政承担 [7] - 相关部门正在推进系统建设和准备工作,确保政策落地 [6] 补贴标准设定依据 - 国家基础标准为每孩每年3600元,参考国际经验(占人均GDP比例2.4%-7.2%),当前标准处于合理区间 [7] - 政策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原则,确保可持续性 [8] 地方政策衔接与协同 - 全国已有20多个省份探索育儿补贴,国家政策将统筹规范地方差异 [9] - 地方政府可在国家基础上补充差异化政策,形成多层次生育支持体系 [9] 政策预期效果与局限 - 国际经验表明育儿补贴宏观上有利于稳定或提升生育水平,但微观效果因家庭差异而不同 [10] - 仅靠经济补贴不足,需配套托育服务、住房、教育等政策联动 [11][12] 未来政策优化方向 - 将评估实施效果并动态完善,预留提高补贴水平、扩大覆盖范围的政策空间 [13] - 需整合补贴形式,建立覆盖儿童全周期的综合性支持制度 [13]
育儿补贴制度政策问答发布:预计各地可在8月下旬陆续开放申领育儿补贴
快讯· 2025-07-28 18:12
育儿补贴制度政策 - 国家卫健委网站发布育儿补贴制度政策问答 [1] - 各地正在抓紧制定育儿补贴制度具体实施方案 [1] - 预计各地可以在8月下旬陆续开放申领育儿补贴 [1]
育儿补贴谁可领?怎样申领?解读来了→
第一财经· 2025-07-28 17:54
国家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 政策核心内容 - 自2025年1月1日起,全国范围内对3周岁以下婴幼儿发放育儿补贴,标准为每孩每年3600元,按月折算发放 [1][2] - 补贴覆盖所有合法生育的一孩、二孩、三孩家庭,2025年前出生未满3周岁的婴幼儿按剩余月数折算补发 [2][3] - 补贴通过线上系统或线下渠道申领,由父母或监护人向户籍地提交申请 [4] 补贴标准设定依据 - 中央财政对东、中、西部地区按比例补助,地方可基于财力提高标准,超出部分由地方财政承担 [6] - 国际比较显示,发达国家育儿补贴占人均GDP比例介于2 4%至7 2%,中国现行标准处于合理区间 [7][8] 地方政策衔接与协同 - 全国已有20多个省份试点育儿补贴,国家政策将统一规范地方现有措施 [9] - 地方政府可在国家基础上补充差异化政策,形成中央与地方联动的多层次支持体系 [9] 政策预期效果与配套需求 - 国际经验表明育儿补贴宏观上能稳定生育水平,但微观效果因家庭差异而不同 [10] - 需同步完善托育服务、住房、教育等配套政策,避免单一经济补贴效果有限 [11] 未来政策优化方向 - 建立动态评估机制,为后续提高补贴水平、扩大生育保险覆盖预留空间 [12] - 需整合各类补贴形式,逐步构建覆盖儿童全周期的综合性支持体系 [12][13]
突发!补贴来了
Wind万得· 2025-07-28 17:36
国家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 核心观点 - 国家将于2025年1月1日起实施育儿补贴制度,对3周岁以下婴幼儿按每孩每年3600元标准发放补贴,覆盖一孩、二孩、三孩,体现普惠性和公平性 [1][3][8] - 补贴资金由中央财政按比例补助地方,地方可自行提标,发放渠道通过"一卡通"或社保卡实现高效直达 [6][7][12] - 政策目标为降低家庭生育养育成本,通过现金补贴直接增加可支配收入,缓解生育顾虑 [3][8][11] 补贴对象与标准 - 覆盖范围:2025年1月1日后出生的0-3岁婴幼儿,此前出生未满3岁者按月份折算发放 [1][3][8] - 发放标准:国家基础标准为每孩每年3600元(折合每月300元),免征个人所得税且不计入低保收入核算 [3][12] - 国际对比:我国补贴标准占人均GDP比例处于合理区间(国际普遍为2.4%-7.2%)[12] 申领流程设计 - 申请方式:父母或监护人通过线上系统或线下渠道提交出生证明、户口簿等材料 [4] - 审核机制:实行"乡镇初审-县级确认-市级抽查"三级审核,动态监管资金安全 [4][5] - 发放时效:各省份自主确定具体时间,要求确保及时足额发放 [7] 财政支持体系 - 中央财政设立专项转移支付,按东部、中部、西部差异化比例补助地方 [6] - 地方提标部分由本级财政承担,形成中央与地方的协同投入机制 [6][12] 政策影响分析 - 专家认为覆盖一孩能有效解决年轻群体初育顾虑,三孩同标体现政策公平性 [8] - 直达家庭的现金补贴模式可直接提升居民获得感,改善民生福利 [11]
刚刚!史诗级利好,国家发钱了!
中国基金报· 2025-07-28 17:27
育儿补贴政策核心内容 - 国家育儿补贴制度自2025年1月1日起实施 对符合法律法规生育的3周岁以下婴幼儿发放补贴 每孩每年3600元 按年发放至满3周岁 [2][3][5] - 2025年1月1日前出生且不满3周岁的婴幼儿可按应补贴月数折算领取 补贴免征个人所得税且不计入低保/特困家庭收入认定 [2][5] - 补贴覆盖所有合法生育的一孩、二孩、三孩 申领方式支持线上(育儿补贴信息管理系统)或线下渠道 通过银行卡/社保卡/"一卡通"发放 [3][6][9] 政策实施细节 - 申领流程需提交出生证明、户口簿等材料 经乡镇初审、县级卫健部门审核确认 市级按比例抽查监管 [6][7] - 中央财政设立"育儿补贴补助资金" 按比例补助东中西部地区 地方提标部分由地方财政承担 [8] - 全国统一信息管理系统将对接"出生一件事"联办 强化部门间数据共享与动态监测 [10] 政策影响分析 - 按2024年新生儿954万人测算 政策稳态下每年补贴规模或超1000亿元 直接减轻家庭育儿成本 [15] - 补贴可能产生消费乘数效应 若家庭边际消费倾向高 每1元补贴可撬动数倍社会消费增长 [14] - 政策目标包括降低生育养育成本、营造生育友好社会氛围 与孕产妇保健、婴幼儿健康管理等服务流程协同 [4][12] 组织保障措施 - 省级政府需制定实施方案并备案 确保财政可持续性 市县不得自行出台补贴标准 [11] - 审计、财政、纪检监察部门将全程监督 卫健部门定期评估政策效果 [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