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权分立原则

搜索文档
《华尔街日报》社评“特朗普掌控美联储”:他或许会成功,但国家终将后悔
美股IPO· 2025-08-27 11:28
评论文章犀利指出,特朗普解雇库克是想将货币政策置于掌控之下,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夺权行动"。这不仅是对其他理事"要么降息,要么走人"的赤裸 威胁,更可能导致美联储仅存的独立性成为牺牲品。文章直言:"他或许会成功,但国家终将后悔。" 8月26日,《华尔街日报》发表评论文章《如果特朗普执掌美联储会怎样?》犀利指出,特朗普长期以来一直希望控制美联储,而周一晚间解雇理事库 克的举动,正是他发起的一场权力博弈。 这一事件可能让美联储仅存的任何一点独立性都成为牺牲品。 文章提到,特朗普此前一直克制解雇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的冲动,原因在于他深知此举可能震动市场并引发旷日持久的法律纠纷。然而,库克周 二已经表示将起诉特朗普的免职决定。这意味着,特朗普终将迎来一场可能成为里程碑式案件的法律对决。 这篇社评将解雇库克事件定性为一场"精心策划的夺权行动"。 其中提到,美国联邦住房金融局(FHFA)局长比尔·普尔特(Bill Pulte)上周在社交媒体 上公布了对库克的刑事移交,为这次解雇做了铺垫。 普尔特称,库克在2021年的抵押贷款申请中,将两处不同的房产都声称为主要住所,可能涉嫌抵押贷款欺诈以获取优惠贷款条件。 社评承认,在 ...
《华尔街日报》社评“特朗普掌控美联储”:他或许会成功,但国家终将后悔
华尔街见闻· 2025-08-27 08:36
事件背景 - 特朗普解雇美联储理事丽莎·库克 被定性为一场精心策划的夺权行动 旨在控制货币政策 [1] - 解雇理由为库克涉嫌抵押贷款欺诈 但被质疑存在选择性起诉嫌疑 [1][2] 法律争议焦点 - 联邦法律允许总统因故解雇美联储理事 但原因定义模糊 未明确定义具体范围 [3] - 库克一方可能辩称 总统不能因上任前且未经证实的行为解雇理事 [3] - 司法部可能以三权分立原则为由 支持总统解雇权 [3] - 最高法院此前允许总统罢免其他独立机构成员 但特别提到不一定适用于结构独特的美联储 [4] 潜在影响 - 若特朗普法律战获胜 可能随意解雇其他理事会成员 从而控制决定利率的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 [5] - 历史案例显示政治干预货币政策可能导致高通胀 例如土耳其和阿根廷 以及美国1970年代的大通胀 [6] - 美联储独立性丧失可能引发长期风险 包括未来左翼进步派总统操控货币政策 [6] 替代方案与动机分析 - 特朗普可通过正常途径改变美联储 包括提名新理事会成员和明年新任主席 [6] - 当前行为被批评为出于短期战术和个人政治利益 而非制度完整性 [6]
美国“地方状告联邦”戏码再度上演,20州起诉联邦政府终止防灾减灾计划
环球时报· 2025-07-18 06:37
联邦政府与州政府关于BRIC项目的争议 - 20个民主党领导的州联合控告联邦紧急事务管理局(FEMA)非法撤销关键防灾拨款项目"建设有韧性基础设施与社区"(BRIC) [1] - 诉讼由20位民主党总检察长共同在波士顿联邦法院提起 指控联邦政府今年春季取消BRIC项目违法 [1] - 马萨诸塞州总检察长安德烈亚·坎贝尔批评政府叫停BRIC项目使各州无法借助联邦资源保护民众 [1] - FEMA对得州洪灾的响应时间比预期晚了48至72小时 民主党议员指责裁员影响了灾害响应 [1] BRIC项目的重要性与撤销影响 - BRIC项目创立于2018年 是美国多项防灾拨款项目的"升级版" 资金用于道路桥梁改造 避难所建设 防洪墙加固等 [2] - 部分农村地区高达90%的防灾基建资金来源于BRIC项目 [2] - FEMA在2023年4月突然叫停BRIC项目 批评其"既浪费又低效" 并宣称是为满足"政治议程" [3] - FEMA收回45亿美元已获批但尚未使用的拨款 导致全美数十个防灾项目受到影响 [3] 法律层面的争议 - 原告方认为政府单方面叫停BRIC项目违反三权分立原则 因FEMA职能和拨款均由国会赋予 [2] - 原告方指出BRIC项目被撤销时 FEMA负责人仅是代理局长且不具备任职资格 无权作出重大决策 [2] - 加州总检察长罗布·邦塔批评特朗普政府无差别削减灾情预防资金危及公共安全 [3]
专访|200余起诉讼,特朗普上台100天,美国已进入宪政危机
新浪财经· 2025-04-30 11:32
特朗普行政权力扩张 - 特朗普在第二任期前100天内签署210项行政命令 创历史之最 涉及废除出生公民权 裁撤政府机构 驱逐移民和发动关税战等 [2] - 行政命令数量远超历任总统 包括罗斯福新政时期 且主要依靠单边行政手段而非国会立法程序 [20][23] - 采用"法律边缘试探-司法介入-抢先执行"模式 例如援引1798年《外国敌人法》驱逐移民并无视法院裁决 [11][12] 司法系统应对与冲突 - 联邦法院累计发布122项裁决暂缓特朗普行政令 另有211起相关诉讼正在审理 [3] - 最高法院在部分案件中支持特朗普 如赋予总统刑事豁免权 但在移民案中要求政府配合司法程序 [12][14] - 政府公然违抗法院命令 如拒绝停止驱逐移民 引发首席大法官罗伯茨公开谴责 [3][11] 国会制衡失效 - 共和党掌控国会期间未启动任何实质性调查 监督机制形同虚设 [16][17] - 民主党曾通过藐视国会决议迫使公布穆勒报告 但当前政治环境下立法制约几乎不可能 [9][16] - 特朗普对共和党掌控力空前 议员因恐惧暴力威胁或政治报复不敢反对其政策 [34][35] 理论依据与历史对比 - 推行"单一行政"理论 主张总统对行政机构绝对控制权 突破传统分权边界 [4][25] - 与罗斯福新政区别在于缺乏国会授权基础 新政通过立法程序获得正当性 [20][21] - 较尼克松"帝王总统"理论更激进 扩权速度与系统性前所未有 [23][24] 人事与行政体系控制 - 解雇数万名联邦雇员 任命缺乏资质的官员担任要职 削弱内部制衡 [29][31] - 通过恐惧氛围掌控官僚体系 如撤销律师安全许可 清洗司法部调查人员 [3][31] - 内阁成员多为政治忠诚者 缺乏马蒂斯等独立性强的高官 [31] 经济与政策影响 - 关税政策引发12个州诉讼 被指控威胁经济稳定 [3][18] - 政策反复摇摆 如对加拿大墨西哥关税先征后免再征 显示决策不确定性 [32][33] - 若经济衰退加剧 可能削弱特朗普政治资本 促使共和党与其切割 [1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