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咖啡

搜索文档
不打价格战的星巴克降价了,立志抢滩“下午茶”
36氪· 2025-06-10 18:43
产品降价与战略调整 - 自6月10日起星巴克对星冰乐、冰摇茶、茶拿铁等数十款非咖啡饮品进行降价,降幅为2-6元 [1][3] - 大杯饮品降价后价格带调整至26-35元,与国内高端新茶饮品牌价格带基本持平 [6] - 此次降价是直接官宣而非通过优惠券形式,体现战略决心 [3] - 公司此前曾于2024年底重申不打"价格战",此次降价显示战略转向 [4] 非咖场景战略布局 - 公司提出"上午咖啡下午非咖"双引擎战略,打造全天候消费场景 [1][6] - 非咖三大王牌系列:星冰乐(夏日首选)、冰摇茶(近三年销售额大幅增长)、茶拿铁(真奶真茶原料) [6][7][8] - 推出"真味无糖"创新体系,提供500余种风味和甜度搭配选择,主要应用于非咖场景 [10] - 6月17日将联动迪士尼推出3款全新联名冰摇茶,最低定价23元 [10] 市场竞争态势 - 瑞幸通过茶饮品类成功激活非咖啡需求,轻乳茶系列首月销量达4400万杯 [14] - 瑞幸下午茶时段销量占比超60%,带动门店日均杯量提升15% [15] - 茶饮用户中约30%为瑞幸新客,复购率较咖啡用户高8个百分点 [15] - 国内茶咖界限逐渐模糊,新茶饮品牌纷纷推出咖啡产品或子品牌 [13][14] 下沉市场与增长策略 - 公司已覆盖超1000个县级市场,2024年新增县级市场数量较前一年几乎翻倍 [16] - 下沉市场对甜味饮品需求更高,非咖产品是打开下沉市场的关键 [16] - 2024财年推出78款新品,较2021年增加一倍,实现"中国速度" [18] - 截至2025年Q2中国门店总数达7758家,远超大部分竞品 [17] 财务与品牌表现 - 2024年Q2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至7.397亿美元,门店经营利润率保持双位数 [17] - 品牌心智被视为核心竞争优势,在用户心中具有不可取代地位 [19][20] - 公司表示将根据顾客反馈决定后续价格调整计划 [21]
非咖饮品平均降5元!星巴克开启近年最大规模降价
南方农村报· 2025-06-09 22:30
公司动态 - 星巴克宣布从6月10日起对星冰乐、冰摇茶、茶拿铁三大品类数十款非咖啡产品实施降价,平均降幅达5元,最低售价23元,这是近年来首次针对非咖啡品类的大规模直接调价[2][3][4] - 以大杯饮品为例,抹茶星冰乐从33元降至28元,冰摇红莓黑加仑从31元降至26元,红茶拿铁从35元降至30元[10][11] - 公司表示此次降价旨在打造"上午咖啡,下午非咖"的全天候服务场景,未来将根据顾客反馈决定后续活动计划,咖啡产品暂未纳入降价范围[4][12][13] 战略调整 - 公司提出通过完善非咖啡产品矩阵与核心咖啡产品双线并举,根据不同消费场景、门店类型打造差异化产品组合[6][7][8] - 此次降价被视为应对市场竞争的重要举措,公司希望通过非咖啡品类"试水"降价来拓展消费场景[32][33] - 公司2025财年第二季度在中国市场表现良好,实现营业收入7.4亿美元同比增长5%,同店可比交易量增长4%,门店总数达7758家覆盖超1000个县级市场[22][23][24][25] 行业竞争 - 中国茶饮咖啡市场竞争激烈,瑞幸、库迪等品牌长期推行9.9元低价策略,瑞幸端午节期间推出6.9元限时优惠,库迪宣布"9.9元促销"将持续至2026年底[15][16][17] - 星巴克中国客单价已连续8个季度同比下滑,此前主要通过优惠券变相降价,如APP三杯49.9元、直播间单杯9.9元等[18][19][20] - 瑞幸通过推出轻茉莉轻乳茶、柠檬茶系列等产品,以低价策略培养消费者下午茶习惯,成功盘活门店非高峰时段消费[26][27][28] - 尽管星巴克拥有"第三空间"和客制化优势,但瑞幸凭借大规模门店网络与高效供应链在产品创新与价格灵活性上更具竞争力[29][30]
星巴克宣布,降价!
第一财经· 2025-06-09 13:36
星巴克中国市场战略调整 - 公司宣布发力非咖啡饮品市场 打造"上午咖啡 下午非咖"的全天候服务场景 [1] - 6月10日起推出三大王牌品类(星冰乐 冰摇茶 茶拿铁)数十款产品的夏日"心动价" 大杯平均降价5元 最低价格23元 [1] - 非咖啡产品矩阵将与核心咖啡产品双线并举 根据不同消费场景和门店类型打造差异化组合 [1] 星巴克中国财务表现 - 2025财年第二季度营业收入达7.4亿美元 同比增长5% [1] - 同店可比交易量同比增长4% 各商圈/城市层级/营业时段均实现增长 [1] - 同店销售额持续改善 门店总数达7758家 覆盖超1000个县级市场 [1] 行业竞争策略 - 通过价格调整扩大非咖啡时段消费场景 提升全天候经营效率 [1] - 产品组合策略显示行业头部企业正从单一咖啡赛道向复合式饮品平台转型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