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
icon
搜索文档
专家共议东北地区企业如何走好上市之路
新华财经· 2025-10-24 16:00
东北亚金融大会及企业上市孵化计划 - 第三届东北亚金融大会在辽宁沈阳举行,平行活动东北地区上市公司“孵化计划”对接会聚焦构建企业全生命周期资本服务链条 [1] - 对接会旨在解决东北地区企业“想上市、不会上”、“缺资源、缺路径”等现实难题,推动形成“科创企业+资本市场”的良性孵化闭环 [5] 企业上市培育策略与支持 - 上市培育策略包括:聚焦科技属性,以“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原则发掘企业;由金融中介机构帮助企业完善治理与内控,并通过培训助其梳理商业模式;券商提供上市冲刺及上市后持续支持 [1] - 企业上市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把握关键节点、提前化解风险,避免因板块定位错误、股权结构瑕疵等问题推倒重来 [2] - 企业上市需围绕合规性与成长性两条主线,推进IPO战略规划、财务规范、法律合规、业务竞争力塑造、IPO流程执行及上市后资本运作六大核心工作,有案例显示此方法可缩短进程,最快企业从设立到上市用时四年多 [2] - 选择贴合企业行业特点及熟悉交易所规则的中介团队至关重要,专业能力可帮助企业少走弯路,上市过程是对企业合规能力的全面考验 [2] 科技赋能与产业转型升级 - 工业与人工智能融合推动东北老工业基地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AI为传统装备赋能 [3] - 在AI+浪潮中,东北企业可重点在应用场景端布局,消费电子产业链和具身机器人赛道可能率先受益于AI基础设施的革命性提升,迎来需求爆发 [3] - 企业运营模式需从埋头苦干转变为既聚焦主业又顺应时代脉搏迭代更新,行业协会将整合更新科技型企业名单,提供产业匹配与交流平台 [3]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发展 - 机器人是人工智能技术落地的绝佳平台,未来将融合AI实现人机交互、自主决策、智慧控制等功能,应用将更加广泛 [4] - 新松机器人正积极布局AI前沿技术,今年上半年成立具身智能研究院,未来将持续投入AI大模型、数字孪生、结构仿生等技术领域 [4]
钢铁丝路谱写东北振兴新篇章
中国经济网· 2025-10-15 11:55
运营规模与成果 - 中欧班列(沈阳)集结中心往返班列已突破2000列 [1] - 货物流转量超过22万标箱,服务企业超2000家 [1] - 年均进出口货值逾2亿美元,班列开行量稳居东北首位 [1] - 2024年回程班列创下历史新高,形成双向畅通的贸易通道 [1] - 集结中心具备2600个标箱堆存能力,年满足1500列作业需求 [2] - 单日最高往返班列实现9列的跨越式增长 [2] 物流网络与效率 - 班列连接六大口岸,覆盖欧亚50余城,辐射国内核心经济区 [2] - 承运商品种类超过5000种 [2] - 依托铁路物流信息平台,通关效率提升超50% [3] - 抵达俄罗斯约需12天,比海运快3倍,成本仅为空运1/5 [3] - “沈阳—别雷拉斯特”精品班列实现10天直达莫斯科的“枢纽对枢纽”衔接 [3] 产业与区域经济影响 - 集结中心吸引跨境电商、高端制造等产业在沈阳集聚 [2] - 推动沈阳生产的机械零部件、汽车配件、钢材等产品出口,同时高效运入海外优质商品 [2] - 服务已惠及近百家企业,成为带动区域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 [3] - 促进了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与产业生态的协同共进 [2]
“坐着高铁看中国·穿越白山黑水”主题宣传活动正式启动
人民网· 2025-09-29 14:34
活动概况 - “坐着高铁看中国·穿越白山黑水”主题宣传活动正式启动,由国铁集团党组宣传部主办,沈阳局集团公司党委承办 [1] - 中央及省市100余名媒体记者参与,对沈白高铁沿线车站进行深入报道 [1] 高铁建设与区域发展 - 活动以沈白高铁开通运营为契机,采访团进行行进式、调研式采访,见证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勃勃生机 [3] - 高铁速度助推经济热潮,体现高铁建设对区域发展的最新成就 [3] 沿线站点特色 - 抚顺站以全新面貌运营,设有雷锋展厅、“雷锋服务台”等“雷锋元素” [3] - 通化站是沈白高铁沿线最大站房,被誉为智慧站房的典范,设计融入地域文化和红色文化元素 [3] - 长白山站文化打造再升级,展现长白山脉风光和延边地区民俗风情 [3] - 长白山西站体现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理念 [3] 文化与历史传承 - 活动包含参观东北抗联纪念馆,展现“林海雪原,抗联英雄”的壮阔史诗,感悟红色历史与爱国主义情怀 [3]
深化改革,经开区活力迸发
人民日报· 2025-09-29 05:55
核心观点 - 辽宁省经济开发区通过“创新+改革”双轮驱动,成为区域高质量发展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生力军 [1][2] 企业创新成果 - 芯源微研制出应用于集成电路前道芯片制程的单片式清洗机,打破国外技术壁垒 [1] - 新松工业机器人接连亮相央视春晚与元宵晚会,展现“中国智造”硬核实力 [1] - 东软智睿的极光智慧放疗系统突破国际垄断,性能跃居全球先进水平 [1] 制度改革与服务升级 - 沈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构建从企业培育、产业发展到人才落地的全链条政策矩阵 [1] - 组建中央法务区,打造全要素知识产权展示传播中心以保障创新成果 [1] - 通过“浑南会客厅”优化审批流程,采用“一件事”集成服务模式,配备专业化帮办团队,实现审批流程从“多头跑”变为“一次办” [1] 经济开发区改革与绩效 - 辽宁省商务厅于5月份出台《关于深化经济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推动全省96家省级以上经开区“一区一策”制定实施方案 [2] - 改革涵盖事权、财税、人事薪酬制度,并创新市场化运营、完善考核评价机制 [2] - 今年上半年,全省经开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874亿元,占全省总量的37.4% [2] - 全省经开区进出口总额实现2624亿元,占全省总量的70.9% [2] - 11家国家级经开区地区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占全省经开区总量的49.3%、43.8%和39.5% [2]
我国最北电气化铁路改造工程开工建设 动车组将开进大兴安岭
齐鲁晚报· 2025-09-18 09:28
项目概况 - 富裕至嫩江至加格达奇铁路改造工程于9月17日正式开工建设 [1] - 该铁路是我国最北电气化铁路改造工程 [1] - 线路横跨黑龙江省与内蒙古自治区 是大兴安岭地区对外联系的唯一铁路通道 [1] 改造标准与目标 - 改造按照全线电气化 最高时速每小时160公里标准建设 具备开行动车组条件 [2] - 项目旨在从根本上解决线路运力不足 通行效率低的痛点 [2] - 加格达奇至哈尔滨最快运行时间将由9小时43分缩短至6小时30分左右 缩短3小时以上 [2] 运力与经济效益 - 改造后铁路年货运能力将提升至5000万吨 [2] - 可高效承接大宗商品及沿线丰富特产资源的外运需求 [2] - 将带动沿线旅游业 制造业等产业繁荣发展 [2] 区域战略意义 - 将进一步完善东北地区铁路基础设施网络 [2] - 强化黑龙江省与内蒙古自治区的经济联系与协同发展 [2] - 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注入新动能 [2]
活力中国调研行丨“一根丝”牵起发展新动能
新华网· 2025-08-12 14:35
公司技术与产品 - 碳纤维原丝直径仅为头发丝十分之一 强度达钢材7至9倍 具备卓越力学性能 [1] - 掌握湿法及干喷湿法两种碳纤维原丝制备专利技术 拥有全球效率领先的原丝和碳化生产线 [3] - 碳纤维产品涵盖体育休闲装备(滑雪板 网球拍 钓鱼竿 自行车)及工业领域(风电叶片 无人机螺旋桨 汽车引擎盖) [1][3] - 开发人造丝 竹纤维 腈纶纤维等传统产品升级版本 包括性能接近蚕丝的人造丝 抗菌竹纤维及华绒纤维 [5] - 建成年产3.5万吨生物质新型人造丝全自动生产线 实现洗涤 烘干 分级 包装全流程自动化 [5] 产能与市场地位 - 碳纤维销量上半年超2.5万吨 同比大幅增长65% 全年预计销量突破5.6万吨 [3] - 碳丝年产能目标为7万吨 预计明年达成 目前正全力生产 [4] - 人造丝全球产能占比达34% 腈纶纤维占全球产能40% 竹纤维全球产能占比高达90% [5] - 复材制品板块占碳纤维收入比重已达45% 成为重要收入组成部分 [4] - 风电叶片主梁碳板国内市占率95% 无人机结构件占据国内市场超50%份额 [4] 研发历程与产业突破 - 2006年组建碳纤维研发团队 以传统化纤产品利润补贴研发投入 实现从零到一技术突破 [3] - 2012年成功实现国产碳纤维原丝规模化生产 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3] - 从解决穿衣问题的"人造棉"生产 转型升级至工业级碳纤维制造 体现产业技术迭代路径 [8] 行业需求与区域经济 - 低空经济 风电 体育产业快速发展显著拉动碳纤维市场需求增长 [4] - 吉林省高技术制造业一季度增加值同比增长17.9% 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14.4% 较去年同期提升2.1个百分点 [8] - 碳纤维产业链延伸成为东北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的典型示范案例 [8]
活力中国调研行|“一根丝”牵起发展新动能
新华社· 2025-07-18 22:14
碳纤维材料特性 - 碳纤维直径仅为头发丝的十分之一,强度是钢的7至9倍 [1] - 一束50K碳纤维可拉动一头牛,3K规格每束含3000根碳丝,具有高致密性 [1] - 材料已应用于滑雪板、网球拍、钓鱼竿、自行车等消费品及风电叶片、无人机螺旋桨、汽车引擎盖等工业品 [1] 吉林化纤碳纤维业务进展 - 公司掌握湿法、干喷湿法两种碳纤维原丝制备专利技术,拥有全球效率领先的原丝和碳化生产线 [3] - 2023年上半年碳纤维销量超2.5万吨,同比增65%,全年预计达5.6万吨 [3] - 碳纤维产业链延伸至复材制品,该板块占碳纤维收入比重达45% [4] - 风电叶片主梁碳板国内市占率95%,无人机结构件占国内市场过半份额 [4] - 计划2024年实现碳丝年产能7万吨目标 [4] 公司传统纤维业务优势 - 人造丝全球产能占比34%,腈纶纤维占40%,竹纤维占90% [6] - 年产3.5万吨生物质新型人造丝项目实现全自动化生产 [6] - 竹纤维因柔软抗菌特性成为内衣面料首选,人造丝可织入高端香云纱 [6] 行业与区域经济影响 - 低空经济、风电、体育产业快速发展拉动碳纤维需求 [4] - 吉林省2023年一季度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17.9%,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14.4%,同比提升2.1个百分点 [8] - 碳纤维产业被视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典型案例 [8]
凌绥高速公路建设加快推进
人民网· 2025-06-12 23:42
项目进展 - 凌绥高速公路4a标段沥青路面工程开始最后一层上面层施工 [2][4][8][10][12] - 该标段隧道、桥梁和路基等主体工程已施工结束 [2][4][8][10][12] - 项目全面进入沥青摊铺施工阶段 [2][4][8][10][12] 项目主体 - 项目由中国铁建投资集团投资建设 [2][4][8][10][12] - 中铁二十局负责承建 [2][4][8][10][12] 项目意义 - 建成后将开辟辽宁省西部地区新的出海通道 [2][5][8][10][12] - 将改善辽宁西部地区及内蒙古东部地区交通状况 [2][5][8][10][12] - 对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具有重要作用 [2][5][8][10][12] - 将促进沿线地区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 [2][5][8][10][12]
塑造东北地区对外开放新优势
经济日报· 2025-05-21 06:12
国家级新区定位与战略优势 - 大连金普新区是东北地区首个国家级新区,定位为"一地一极三区":东北亚区域开放合作战略高地、东北全面振兴重要增长极、老工业基地转型先导区、体制机制创新示范区、新型城镇化先行区 [1] - 2017年辽宁自贸试验区大连片区全部位于金普新区境内,面积占全省自贸区50% [1] - 拥有106条集装箱航线和50个开放泊位,承担东北地区70%外贸货物运输量及98%外贸集装箱运输量 [3] 对外开放与物流网络建设 - 2024年大连港外向型铁水联运业务量同比增长18%,2025年一季度兴隆山线路业务量增长52% [2] - 构建"航线+港口+班列+内陆场站"一体化服务体系,形成沈阳东站、白城北站等内陆铁路枢纽互联的物流网络 [2] - 2024年新区进出口总额2274.18亿元(占大连市51%),拥有2423户外资企业(日资896户、韩资382户) [4] 制度创新成果 - 金普海关创新"单量单裁+智能化监管CRM"模式,使定制服装交货时间从10天缩短至3天,2024年监管出口230万件(金额9.8亿元,+4.9%) [6] - 大连自贸区累计推出700余项制度创新,包括锂电池循环包装监管、汽车数字化监管等新模式 [7] - 建立跨境投资税收服务体系,专项团队服务外资企业享受优惠政策 [8] 产业升级与制造业发展 - 2024年新区规上工业企业1042家,总产值3855.1亿元(占大连市45.3%),工业增加值增速7.3% [10] - 形成装备制造、石油化工等五大产业集群,拥有7家国家级单项冠军和39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10] - 企业转型案例:斯大精密从纯出口转向内销+出口并重,聚焦数控机床整机生产 [3] 金融支持与区域协同 - 多家银行推出跨境金融服务,如农行数字化服务、工行"一窗受理"、交行"航运管家"产品 [11] - 建议构建"金普新区—老工业城市"联动机制,设立产业合作飞地园区,复制开放功能至老工业腹地 [12] - 需加强中日韩在汽车装备、海工装备等领域的智能工厂合作,拓展欧洲及俄罗斯市场 [11]
交通运输部:凌绥高速公路全线唯一一座双幅曲线转体桥成功转体
环球网· 2025-04-14 15:34
【环球网科技报道 记者 郑湘琪】4月14日,记者从交通运输部获悉,由中国铁建投资集团投资、中铁十 六局集团承建的辽宁凌绥高速公路全线唯一一座双幅曲线转体桥——上跨沈山铁路的北大甸子公铁分离 式立交桥,经过70分钟的紧张施工成功转体,标志着凌绥高速公路建设取得重大节点突破,为凌绥高速 全线建成通车奠定了坚实基础。 凌源(蒙辽界)至绥中高速公路路线全长 175.439 公里,是《国家公路网规划》(2013年-2030年)中大庆至 广州高速公路(G45)赤峰至绥中联络线(G4515)的辽宁段。"大广高速公路赤峰至绥中联络线"是连接国家 高速公路网中大庆-广州、长春-深圳、北京一哈尔滨等三条国家高速公路的省际间大通道。 北大甸子公铁分离式立交桥全长840米,为凌绥高速公路跨沈山铁路设置,是全线重难点控制性工程之 一,也是全线唯一一座双幅曲线转体桥。其中,2×50米联为上跨沈山铁路转体T构,为桥面整体式布 置,桥梁全宽14.18米,转体重量为4950吨。 据中铁十六局集团凌绥高速5b标项目负责人任洪双介绍,针对该T构转体桥具有曲线桥、线间距小、工 程任务重、线路繁忙"三繁一小"特点,现场各级技术、质量、安全、监测管理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