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业

搜索文档
对话“十四五”|中国制造,惠及全球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8-14 12:54
受访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工业发展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邓洲 问:"十四五"期间,中国制造业在多个领域实现历史性突破,诞生了多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首 个""第一"。这些"首个""第一"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意味着什么? 答:"十四五"时期,尽管中国制造业的发展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但我们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 的发展并没有放慢脚步。无论是国产大型游轮"爱达·魔都号"下水,还是C919大型客机开始商业飞行, 抑或T800航空碳纤维成功投产,都是在一个个具体领域打破外国垄断,降低了被"卡脖子"的风险。同 时,很多"首个"不仅是国内首个还是全球首个,有些"第一"不仅是国内第一更是全球唯一,这意味着中 国制造业在越来越多的细分领域上开始走向世界最前列,在国际产业分工中的地位由跟随、参与向主 导、引领转变。中国以长期战略性规划发展,有效提升了中短期发展的韧性和稳定性。 "十四五"以来,10米超大采高智能化液压支架、"祖冲之三号"量子计算原型机、"东方超环"核聚变 实验装置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一系列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为中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的未来增添了更 多想象力。 问: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十五五"时期是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