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贸易平衡
icon
搜索文档
中美关税战局势反转,最大赢家浮出水面,特朗普想不到盟友抢走全部订单
搜狐财经· 2025-08-30 12:47
贸易数据表现 - 中澳双边贸易额达210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2] - 澳大利亚对华农产品出口额203亿美元 其中21.9%销往中国 [12] - 对华牛肉出口量达27,036吨 同比暴涨105% [4] - 葡萄酒对中国出口量一年内增长1064% [4] - 南澳州对华出口额增长33%至43.9亿澳元 [2] - 铁矿砂对华出口量占总产量53% [10][13] - 油菜籽对华出口增长19% 干杂豆出口暴涨31.5% [12] 行业出口动态 - 牛肉出口商对华业务量占总业务三分之二 半年内增长40% [1] - 动力煤成为中国电厂抢购重点 [2] - 葡萄酒出口额恢复至历史高点95% [4] - 液化天然气获得更多长期合同 [2] - 大麦重新成为啤酒厂竞相采购原料 [14] - 苹果获得中国进口批准 早熟品种已挂果待收 [14] 产品竞争优势 - 澳大利亚牛肉享受零关税优势 到岸价比美国产品便宜15% [4] - 生鲜产品进入跨境电商"白名单"享受快速清关 [7] - 电子原产地证书24小时内完成审批 [7] - 牛肉产品携带耳标溯源信息 供应链高度透明 [13] - 谷饲牛排填补美国退出后的高端市场空缺 [2] 贸易便利化措施 - 中国取消所有对澳贸易反制措施和壁垒 [2] - 2023年8月取消大麦双反税 2024年3月开放葡萄酒进口 [6] - 2024年底解除龙虾和肉类进口限制 [6] - 达尔文港获得续租许可 每天超15万吨货物发往中国 [14] 市场份额变化 - 澳大利亚葡萄酒56.5%出口量流向中国大陆 [8] - 美国牛肉对华周出口量从2000吨骤降至54吨 [4] - 美国煤炭和牛肉基本退出中国市场 [2][13] - 澳大利亚商品填补美国退出后的市场空白 [15]
小商品城20250825
2025-08-25 22:36
公司:小商品城 * 公司作为唯一试点单位承担监管和批发商角色 通过统一集采并收取手续费推动进口业务发展[5] * 公司通过搭建数字监管平台实施全流程监控 承担批发商角色 统一采购分销 收取手续费 目前家电试点收取费率约为4%[4][15][16] * 公司计划到2030年实现3000亿元进口规模 2024年一般贸易模式下仅800亿元 增量空间巨大[4][16] * 公司六区招商基本完成 价格预期已充分反映在股价中[3] * 公司未来三年业绩预期受柳区首批铺位招标完成后的稳定收入及新兴业务如CG Eupe发展支撑 短中期内快速扩展至化妆品和保健食品等领域将带来催化作用[19] 行业与政策 * 进口试点政策是中央政府给予浙江省义乌市的国家级使命 旨在促进对外贸易平衡发展 融合一般贸易和跨境电商优势 依托144监管体系实现高效便利和安全监管[2][5] * 政策允许B2B交易 小商户可将商品销往全国各地二级经销商或进入商超渠道 快速提升规模[2][11] * 政策节省新品注册备案时间及评审成本费用 认证效率提升75% 费用下降15%到30%[6][13] * 义乌试点相较于海南 上海等地具有更大权限和前瞻性政策优势 开口更大[2][11] * 国家自2012年起提出扩大进口战略 包括降低部分进口产品关税 举办进博会等 2023年1039政策实施十周年 习近平总书记调研后提出新要求[7][8][9] 业务进展与规划 * 截至2025年上半年已落地2600多单 计划向化妆品 保健食品甚至药品等更具需求空间的品类扩展[2][5][6] * 试点品类包括家电 日用品 玩具等[6] * 义乌已建立进口消费品清单管理制度 优化流通和通关流程 创设新模式 最新版本正面清单包含近1500个品类[10][13] * 公司正争取获批化妆品 保健食品及药品等高需求品类 这些扩围措施将进一步打开进口业务发展空间[6] 市场与竞争 * 2024年化妆品市场规模为5500多亿元 一般贸易模式下进口化妆品约为1100多亿元[14] * 2024年保健食品市场规模约为4000亿元 一般贸易模式下营养保健食品在大几百亿左右[14] * 2024年跨境电商总规模已达到5000多亿元 其中保健食品和化妆品占据较大比例[14] * 小商品城模式对于ToB企业更具吸引力 因可以销往二级经销商或超市实现更广泛铺货[4][17] * 跨境电商因免税在价格上具优势 但质量保障不如小商品城进口试点[17] 成本与效率 * 传统进口模式新品注册备案流程耗时可能长达一年甚至更久 涉及特殊功能如美白 防脱发需进行人体功效实验 时间可能长达半年以上[12] * 每个SKU都需重新走流程并缴纳相关费用 对新品迭代快的行业如化妆品和保健食品构成较大障碍[12] * 头部化妆品集团在中国区每年注册备案费用超过10亿元 占其300多亿销售额的大中华区总盘子的3%左右[18] * 新政参考跨境电商正面清单制 清单内商品无需走繁琐注册备案流程 只需提供符合海外质量标准证明材料[12]
7月瑞士黄金对美出口激增169倍,51吨黄金恐再引发贸易平衡焦虑
第一财经· 2025-08-22 11:01
瑞士黄金出口激增 - 7月瑞士黄金出口总量达129吨 同比增长超过50% 其中对美出口近51吨 环比增长169倍 出口额44亿瑞士法郎[1] - 前7个月瑞士累计出口黄金近1040吨 对美出口518吨占比50% 价值429.4亿瑞士法郎 去年同期对美出口仅13.8吨[3] - 对美出口峰值出现在1月达193吨 5月降至1.8吨 6月仅288千克[3] 黄金贸易对瑞美贸易平衡影响 - 前7个月瑞士对美非黄金出口额356.5亿瑞士法郎 自美进口额81.7亿瑞士法郎 贸易顺差274.8亿瑞士法郎[3] - 瑞士央行认为黄金出口价值主要来自黄金本身而非加工附加值 精炼行业年利润仅数亿美元[7] - 历史数据显示瑞士对美黄金贸易长期逆差 非结构性顺差关键贡献者[7] 瑞士黄金行业地位 - 瑞士是全球最大黄金精炼贸易中心 年精炼量占全球50%-70%[4] - 拥有1931年生效的专门《贵金属法》 执行严格质量标准体系[4] - 精炼行业在贵金属加工和交易领域建立坚实声誉[4] 黄金关税政策动向 - 美国海关7月底裁定1公斤及100盎司金条应征收关税 引发市场恐慌[6] - 特朗普8月11日澄清进口黄金不征税 但行业仍担忧政策不确定性[6] - 若征收关税将打击瑞士黄金贸易 使满足需求变得困难[6] 全球黄金需求趋势 - 二季度全球黄金需求总量达1249吨 同比增长3%[3] - 强劲的投资流入成为需求增长主要动力[3] - 高金价环境下避险动机扭曲贸易指标 需谨慎解读数据[7]
7月瑞士黄金对美出口激增169倍!51吨黄金恐再引发贸易平衡焦虑
第一财经· 2025-08-22 10:43
7月瑞士向美国的黄金运输量跃升至近51吨,而前一个月不足0.3吨。 上个月,瑞士对美国的黄金出口激增,达到了自3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当地时间8月21日,瑞士海关与边境安全联邦办公室发布最新贸易数据,显示7月瑞士总共出口了129吨 黄金,同比增长了超过50%。其中向美国的黄金运输量跃升至近51吨,比前一个月增加了169倍,前一 个月的出口量不足0.3吨,7月出口额为44亿瑞士法郎。 世界黄金协会近日发布的2025年二季度《全球黄金需求趋势报告》显示,在高金价环境下,二季度全球 黄金需求总量(包含场外交易)达1249吨,同比增长3%。强劲的黄金投资流入成为推动该季度需求增 长的主要动力。 瑞士是全球最大的黄金精炼和贸易中心。据世界自然基金会(WWF)数据,瑞士每年精炼全球 50%~70%的黄金。维尔德此前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自上世纪60年代末瑞士接替伦敦成为主 要精炼中心以来,瑞士在贵金属精炼和交易领域都建立了坚实的声誉。例如,瑞士是唯一拥有专门《贵 金属法》的国家,自1931年以来,瑞士的行业在精炼和加工过程中必须遵循严格的质量标准,这些标准 至今依然有效。 "当客户把贵金属带到瑞士时,他们清楚地知道自 ...
稀土库存全面告急,美企破防了,美媒:中国再不批准谈判等于作废
搜狐财经· 2025-08-14 18:18
中美贸易战与稀土问题 - 中国掌控全球70%稀土开采量和90%精炼能力 成为贸易战关键筹码 [1][3] - 2024年4月4日中国对镝铽钐等7种稀土实施出口许可制度 引发全球供应链紧张 [3] - 美国企业稀土库存仅40-60天用量 国防和能源领域最易受冲击 [3] 关税政策与谈判进展 - 美国关税从10%升至最高145% 波及消费电子和半导体产业 [3] - 2024年5月10日双方互降部分关税 但稀土问题未获实质性解决 [4] - 中国要求美方放宽华为和昇腾芯片管制作为恢复稀土出口前提 [4][12] 稀土供应危机影响 - 美国通用汽车生产线停滞 福特临时停产一周 雷神和洛克希德马丁军品交付延误 [8] - 稀土价格暴涨 钐价格翻倍 镓锗等矿产涨3-10倍 [4][8] - 欧洲梅赛德斯奔驰实施稀土囤积策略 越南工厂出现供应链瓶颈 [8] 半导体领域对抗 - 美国以国家安全为由限制对华为芯片供应 中国以稀土管制反制 [3][4] - 2024年5月13日美国加强对中国半导体管制 特别针对昇腾芯片 [10] - 中国芯片产业实现自给自足 美国在稀土领域缺乏替代能力 [6] 阶段性协议与缓解措施 - 2024年6月底伦敦框架协议:中国加速稀土出口审批 美国放宽部分芯片软件限制 [6] - 7月中国对美稀土磁体出口激增660% 缓解短期危机 [6] - 6月初中国向美国汽车供应商发放6个月有效期出口许可 [10] 长期产业影响 - 美国山口矿场扩建计划预计2027年实现部分自主供应 [6] - 中国推动与澳大利亚合作降低风险 建设多元化出口渠道 [14] - 美国风电机组停产造成重大损失 巡航导弹生产依赖稀土供应 [10]
越南采取有力措施 维持贸易平衡
商务部网站· 2025-08-12 01:09
贸易平衡措施 - 越南调整进出口结构以应对美国加征20%关税的政策,有选择地增加自美国进口高附加值商品如药品、医疗设备、高科技产品和农产品 [1] - 2025年上半年自美国进口药品同比增长18%,棉花和服装原料增长近25% [1] - 越南工商联合会认为加征关税是调整进出口结构、增加关键技术和原材料进口的契机,有助于实现可持续贸易平衡 [1] 行业应对策略 - 纺织服装业增加自美国进口棉花、化学品和辅料,以提高本地化率和产品可追溯性 [2] - PAN集团与美国高科技农业公司合作进口种子、有机肥料和质量控制系统,以提升产品质量和生产能力 [1] - 越南纺织服装集团表示此举能满足技术标准并维持可持续双边贸易,彰显企业在全球市场的责任与地位 [2] 市场多元化战略 - 工贸部计划促进出口市场多元化,与EFTA、南方共同市场、海合会、印度等谈判签署新自贸协定 [2] - 加强打击原产地欺诈,在能源转型、循环经济、技术转让等新领域促进国际合作 [2] - 建立国内产业与全球供应链的战略联盟,帮助企业提升竞争力 [2] 长期发展路径 - 经济专家强调维持美国市场至关重要,对等关税是提升价值链和转型增长模式的机会 [2] - 专家认为贸易平衡需要财政、工业和贸易政策协同推进,保持政策透明并构建高质量贸易平台 [2] - 若企业能在合理成本和便利通关条件下进口,贸易平衡将自动得到调整 [2]
贝森特暗示关税会像“融化的冰块”一样被撤销,但前提是制造业回流美国
观察者网· 2025-08-11 16:20
《日经亚洲评论》认为,贝森特用冰块来比喻关税,似乎是在暗示"对等关税"有可能被降低甚至废除。 他表示,在40年至50年的时间里,美国贸易失去了平衡,失去了大量制造业的工作岗位。如果制造业回 流美国,进口减少,贸易就能重新平衡。贝森特还打起了日本的算盘,日本储蓄率很高,美国消费率很 高,"因此,也许在日本,你们会开始消费更多,我们也会开始制造更多"。 8月7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的关税行政令正式生效,美国数十个贸易伙伴被征收更高的关税。耶鲁大 学估计,目前美国实际平均关税税率达到18.6%,为二战结束以来的最高水平。 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 《日经亚洲评论》 负责与中国、日本等国进行关税谈判的贝森特解释说,特朗普政府利用关税想要达到的主要目标是"重 新平衡"美国经常账户赤字。截至2024年底,该账户赤字高达1.18万亿美元,位居主要经济体之首。贝 森特曾警告这一规模的赤字可能会引发金融危机。 谈及仍在进行贸易谈判的国家,贝森特预计大部分谈判将在10月底前完成。在他看来,与中国的谈判对 美国来说最为重要,但"困难重重"。 【文/观察者网 王一】据《日经亚洲评论》8月11日报道,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在接受 ...
马来西亚同意增加美国技术和液化天然气购买!五年斥资1500亿美元从美国跨国公司购买设备,对美投资700亿美元
格隆汇· 2025-08-04 16:21
投资计划 - 马来西亚将在未来五年内斥资高达1500亿美元从美国跨国公司购买设备用于半导体、航空航天和数据中心领域[1] - 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将每年购买价值34亿美元的液化天然气[1] - 马来西亚承诺在未来五年在美国进行700亿美元的跨境投资以解决两国贸易不平衡问题[1] 关税政策 - 美国将从8月8日起对马来西亚征收19%的关税低于上个月威胁要征收的25%关税[1] - 该投资计划是马来西亚与华盛顿达成的削减关税协议的一部分[1]
马来西亚同意增加美国技术和液化天然气的购买
快讯· 2025-08-04 15:49
贸易协议 - 马来西亚将在未来五年内斥资高达1500亿美元从美国跨国公司购买设备用于半导体、航空航天和数据中心领域[1] - 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将每年购买价值34亿美元的液化天然气[1] - 马来西亚承诺在未来五年在美国进行700亿美元的跨境投资以解决贸易不平衡问题[1] 关税调整 - 美国将从8月8日起对马来西亚征收19%的关税低于上个月威胁要征收的25%关税[1]
韩国压力山大!美日贸易细则或成美韩关税谈判“风向标”
第一财经· 2025-07-27 13:27
美日关税协议核心内容 - 美日达成贸易协议 美国对日本进口商品征收15%基准关税 其中汽车关税为12 5%加原有2 5%合计15% 钢铁和铝关税维持50% [2] - 协议包含5500亿美元日对美投资 美方保留90%利润 日方解释该金额为政府金融机构出资 贷款和担保额度 非单纯财政支出 [5] - 日本将立即增加75%美国大米进口 配额从35万吨增至60万吨 2024年1-4月日本已购买1 14亿美元美国大米 2023年全年为2 98亿美元 [6] - 协议涉及农业 能源 制造业和航空航天等领域突破 日本承诺购买80亿美元美国商品包括玉米 大豆 化肥等 [5] 协议争议点 - 协议生效日期不明确 日本官员预计8月1日生效 但白宫文件未明确时间 [4] - 5500亿美元投资的具体分配和实施细则存在分歧 日美出资比例和利润分配可能因项目而异 [5] - 日本政府强调扩大美国大米进口不会伤害本国农民利益 同时表示进口总量不会扩大 [6] 韩国反应与影响 - 韩国政府面临压力 拟将1000亿美元韩企对美投资计划作为谈判筹码 担忧未能达成类似协议将损害汽车业竞争力 [7] - 韩国2024年对美出口达970亿美元 集中在半导体 汽车 石化等产业 若8月1日前未达成协议 25%关税将重创韩国产业 [8] - 韩国产业部长官在华盛顿呼吁美方降低关税 美韩外长计划7月31日会晤 [8][9] 行业影响 - 汽车行业受直接影响 美国对日本进口汽车征收15%关税 韩国担忧其汽车业竞争力受损 [2][7] - 农业领域变化显著 日本大米进口配额制度调整 美国农产品获得更大市场准入 [5][6] - 半导体 石化等高附加值产业面临关税风险 韩国出口导向型经济受威胁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