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919大型客机

搜索文档
对话“十四五”|中国制造,惠及全球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8-14 12:54
受访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工业发展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邓洲 问:"十四五"期间,中国制造业在多个领域实现历史性突破,诞生了多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首 个""第一"。这些"首个""第一"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意味着什么? 答:"十四五"时期,尽管中国制造业的发展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但我们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 的发展并没有放慢脚步。无论是国产大型游轮"爱达·魔都号"下水,还是C919大型客机开始商业飞行, 抑或T800航空碳纤维成功投产,都是在一个个具体领域打破外国垄断,降低了被"卡脖子"的风险。同 时,很多"首个"不仅是国内首个还是全球首个,有些"第一"不仅是国内第一更是全球唯一,这意味着中 国制造业在越来越多的细分领域上开始走向世界最前列,在国际产业分工中的地位由跟随、参与向主 导、引领转变。中国以长期战略性规划发展,有效提升了中短期发展的韧性和稳定性。 "十四五"以来,10米超大采高智能化液压支架、"祖冲之三号"量子计算原型机、"东方超环"核聚变 实验装置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一系列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为中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的未来增添了更 多想象力。 问: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十五五"时期是基 ...
“十四五”,我们见证这些“第一”|不能造的越来越少、能造的越来越好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8-14 12:23
制造业规模与地位 - "十四五"以来中国制造业增加值每年超过30万亿元,连续15年位居全球第一[1] - 200多种主要工业品产量全球第一,涵盖大型客机、新能源汽车、高铁、邮轮等领域[1] - 国家发改委指出"中国不能造的越来越少、能造的越来越好"[1] 技术创新突破 - 中国自主研发2吨级eVTOL完成全球首次海上石油平台物资运输飞行,跨海飞行58分钟[5] - 中联重科发布4000吨级全地面起重机,起重能力较2400吨级提升60%以上[5] - 华能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站实现93.4%设备国产化,研制2200多套世界首台套设备[6] - 国机重装研制全球最大168兆牛热模锻压力机,实现毫秒级精准控制[7][8] 智能化与数字化升级 - 杰克科技积累3200多项有效专利与软件著作权,智能化设备应用广泛[3] - 全国5G基站达455万个,千兆网络端口3022万个,智能算力规模748 EFLOPS[10] - 亨通光纤通过5G+AI实现工厂效率提升66%,参数优化全流程自动化[10] - 中大创远立式磨齿机加工精度达国际先进水平,生产效率提升30%[9] 产业链配套能力 - 浙江三锋智能割草机器人依托激光雷达、智能算法等细分领域优势实现产业化[11] - 金田铜业再生铜低碳技术获高端新能源汽车订单,降低碳排放[14] - 雷茨智能装备风机海外市场拓展加速,1-7月出口同比增长70%[14] 国际贸易表现 - "十四五"期间中国货物贸易规模从5万亿美元增至6万亿美元,增长32.4%[12] - 高技术产品出口占比达18.2%,对外投资年均增速超5%[12] - PCT专利申请量全球第一,光伏装备、大飞机等成果领先[16] 研发投入与成果 - 2024年研发经费比"十三五"末增长50%,增量1.2万亿元[16] - 全球百强科技创新集群26个,高新技术企业超46万家[16] - 中国移动发射全球首颗6G验证星,推进"天地一体"技术[10]
不能造的越来越少、能造的越来越好(“十四五”,我们见证这些“第一”⑧)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8-14 05:50
江苏省如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近年来大力实施先进制造 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战略,吸引了一大批高新企业 入驻。 吴树建摄(人民视觉) 在位于浙江省台州市的杰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台州湾工 厂,工人在生产线上工作。该企业的智能化设备目前已积 累了3200多项有效专利与软件著作权。 新华社记者 翁忻旸摄 天津市近年来通过梯度培育智能工厂,加快促进数字经济 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图为工作人员在天津经济技术开发 区一汽—大众华北基地焊装车间检查车辆。 新华社记者 赵子硕摄 在安徽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中车浦镇阿尔斯通运输系统有 限公司车间里,工人在生产制造无人驾驶轨道列车。 肖本祥摄(人民视觉) "十四五"以来,中国每年制造业增加值都超过30万亿元,连续15年稳坐全球制造业"头把交椅",200多 种主要工业品产量世界第一。"中国不能造的越来越少、能造的越来越好。"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 表示。 如今,无论是"天上飞的"C919大型客机,还是"地上跑的"国产新能源汽车、复兴号高铁列车,抑或 是"水里游的"国产首艘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各式各样的"中国造"以自身的过硬实力和出色表现,书 写着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靓丽答卷。 ...
吴光辉经纪人|如何邀请吴光辉|低空经济领域论坛峰会
搜狐财经· 2025-08-10 11:46
个人成就与行业地位 - 吴光辉院士领导团队完成中国首款国际适航标准干线客机C919的全流程研发,实现设计、制造、试验、试飞及适航取证五大核心突破 [1] - C919项目已交付9架客机,覆盖中国三大航空公司,安全运营超1万小时,近期平均客座率达86%,成为中国航空市场客座率最高的机型 [1] - 将5G、人工智能融入飞机制造流程,推动快速制造技术革新 [1] - 提出"大飞机与低空经济协同发展"理念,强调低空经济可为大飞机产业提供生态基础,而大飞机技术则牵引低空经济升级 [1] 创新哲学与技术融合 - 以"终身学习"为行动准则,53岁主动考取飞行执照,将飞行数据反馈至C919操控系统优化,使国产客机更符合驾驶习惯 [3] - 主导构建"人工智能+适航标准"研发体系,通过数字孪生技术模拟极端飞行环境,缩短30%适航验证周期 [3] - 在上海市科普日活动等平台公开分享航空技术成果,推动公众理解高端制造与低空经济的关联性 [3] 团队培养与产业赋能 - 创立"青年工程师挑战计划",近三年孵化47项专利,其中复合新材料机翼设计已应用于C919改进型号 [3] - 主导校企联合实验室(如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合作),将适航标准纳入高校教材,培养新生代工程师 [3] - C919的轻量化复合材料工艺已延伸至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研发,降低结构重量提升续航 [3] - 参与制定《杭州市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提出"干线航空+低空物流"联运模式,目标2027年建成275个起降场、开通500条低空航线 [3] 论坛合作与产业协同 - 吴光辉院士作为低空经济领域核心意见领袖,可联动中国商飞技术团队、长三角低空经济协会等机构,为论坛提供技术展示、政策解读及企业对接支持 [4] - 航空技术产业化路径包括适航标准赋能eVTOL安全认证 [6] - 低空经济与区域产业升级案例包括杭州600亿产业集群规划 [6] - 建议通过学术机构或产业联盟发出正式邀请函,明确论坛与低空经济政策的关联性 [6] - 预留技术参访环节(如eVTOL试飞基地考察),强化产学研结合实效 [6]
江西:航空产业不断“飞”向新高度
科技日报· 2025-08-05 07:45
江西航空产业整体发展 - 江西承担全国C919大型客机机体零件超25%份额 并打造大飞机核心试飞基地 [1] - 重型直升机项目总装落户江西 创造中国直升机发展多个第一 [1] - 中国商飞江西生产试飞中心等重大项目建成投产 推动产业持续突破 [1] - 2024年长三角大飞机集群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 江西为重要参与方 [4] 景德镇试点改革成果 - 景德镇被确定为江西航空产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改革试点城市 [1] - 航空小镇规划用地12平方公里 集聚昌飞 直升机设计研究所等龙头企业 [2] - 新引进亚钛航空 盛世天翼航空等无人机整机企业 形成完整产业链 [2] - 建设科技成果转化中心 对概念验证中心和中试基地最高支持500万元 [3] - 制定14项实施细则 构建"概念验证-中试熟化-产业化"全流程体系 [3] 产业链协同布局 - 南昌为新中国第一架飞机诞生地 现重点发展航空装备产业集群 [4] - 投资兴建南昌航空城 瑶湖机场 适航审定中心等重大产业平台 [4] - 配套商遍布长三角 深度融入大飞机跨区域产业链协同体系 [4] - 形成"南昌 景德镇双核+九江 吉安等多点支撑"空间格局 [5] 产业规模与目标 - 全省拥有航空企事业单位297家 其中整机制造及配套单位191家 [5] - 聚焦教练机 直升机 民机 无人机细分领域 发展"四位一体"产业体系 [5] - 目标2026年全产业链营业收入达2500亿元 [5]
三重动能驱动交通强国建设跑出加速度
证券日报· 2025-07-23 01:21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成果 - 截至2024年底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6.2万公里 [1] - 公路总里程达到549万公里 [1] - 高等级航道通航里程达到1.76万公里 [1] - 港口万吨级以上泊位2971个 [1] - 颁证民航运输机场达263个 [1] 交通强国建设驱动因素 - 制度创新激活交通发展,通过《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等政策推动综合实力跨越式发展 [3] - 推进公路收费制度和养护体制改革、构建全要素水上交通管理体制、持续推进空管体制改革增强行业统筹协调能力 [3] - 消费升级促交通基建加速完善,高铁线路加密、旅游专线建设满足消费者对准点率和舒适度需求 [4] - 物流领域"即时性"需求推动城市配送中心、冷链物流枢纽建设,加速高铁快运、无人机配送等新型运输方式落地 [4] 技术赋能交通运输 - 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在基础设施、交通装备、运输服务等方面落地应用 [5] - 京张高速铁路、深中通道等重大工程运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 [5] - 复兴号、C919大型客机、国产大型邮轮等体现交通装备制造实力 [5] - 技术推动行业向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催生新业态、新模式 [5]
新型消费火热、科技成果涌现……划重点!透过亮点感受中国经济蓬勃“脉动”
央视网· 2025-07-22 11:03
交通运输行业高质量发展成就 - "十四五"交通规划17项主要指标中,6项指标在2024年已提前完成,包括高速公路建成里程、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建制村快递服务通达率等,其余11项指标年底前将全部完成 [1] - 高铁营业里程达4.8万公里,占世界高铁总里程70%以上,高速公路里程达19.1万公里,港口规模能力多年保持世界第一,航空服务覆盖全国92.6%地级行政单元 [3] - 建成全球最大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和邮政快递网,"6轴7廊8通道"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建成率超过90% [4] 交通技术装备与工程突破 - 深中通道创造多项世界纪录,平陆运河等重大工程科技成果涌现,CR450动车组发布,首艘国产大型邮轮正式运营,C919大型客机常态化商业运营 [6] 全球交通互联互通进展 - 中欧班列通达欧洲229个城市、亚洲100多个城市,"空中丝绸之路"通航境外83个国家,"丝路海运"国际航线网络遍及全球,海运连接度连续19年保持世界第一 [8] 消费市场表现 - 限额以上单位家电、通讯器材、文化办公用品、家具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30.7%、25.4%、24.1%和22.9%,乘用车零售量同比增长10.8% [11] - 全国电影票房超292亿元同比增长超20%,演唱会票房同比增长约40% [14] 入境消费与新型消费 - 出入境外国人3805.3万人次同比增长30.2%,其中免签入境外国人1364万人次同比增长53.9%,离境退税销售额同比增长94.6% [16] - 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量增长33.3%渗透率达50.2%,"IP+消费""人工智能+消费"等新型消费模式受青睐 [17]
“人享其行、物畅其流”的美好愿景加快实现 “十四五”时期我国交通运输综合能力大幅提升
金融时报· 2025-07-22 09:00
交通基础设施发展 - 铁路营业里程达16.2万公里,较"十三五"末增加1.6万公里,其中高铁增加1万公里,高铁营业里程4.8万公里占全球70%以上 [1][3] - 港口万吨级以上泊位达2971个,增加379个,颁证民航运输机场263个,增加22个 [1] - "6轴7廊8通道"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建成率超90%,连接全国80%县级行政区,覆盖90%经济和人口总量 [1][2] - "八纵八横"高铁网建成投产81.5%,覆盖97%的50万以上人口城市,高速公路里程19.1万公里覆盖99%的20万以上人口城市 [3] 运输服务能力提升 - 日均跨区域出行1.8亿人次,货物运输1.6亿吨,快递揽收4.78亿件 [1] - 动车组旅客发送量32.72亿人次占铁路客运量75.9%,京沪高铁、武广高铁发送量均超2亿人次 [4] - 民航日均服务200万人次,年吞吐量千万级机场达40个,自驾出行占比超70%跨区域流动量 [4] - 城市交通日均承载3亿人次:轨道交通1亿、公交1亿、出租车/网约车1亿 [4] 邮政快递业增长 - 邮政业收入从2020年1.1万亿元增至2024年1.7万亿元,年均增长11.3%,快递业务量从830亿件增至1750亿件,年均增长20% [5] - 快递支撑2024年网上零售额超13万亿元,AI与无人技术推动单日最高揽收量达7.29亿件 [5] 航空物流发展 - 航空货邮运输量898.2万吨较2020年增长32.8%,国际货邮运输量203.7万吨同比增长23.4% [6] - 货运航空公司13家、货机268架,较2020年增加2家、82架,国际货运市场份额达44% [6] 国际交通网络建设 - 中欧班列通达欧亚37国300多城市,中老铁路发送货物1390万吨涵盖3000多品类 [7] - 累计签署270多份国际运输合作协议,中欧班列覆盖欧洲229城、亚洲100多城,"丝路海运"航线网络全球第一 [8] - 蒙内铁路为肯尼亚创造7.4万个就业岗位,员工属地化率超90% [8] 重大工程与技术创新 - CR450动车组发布,国产大型邮轮运营,C919客机常态化商业运行 [1] - 拉林铁路结束西藏东南无铁路历史,京新高速全线通车,天山胜利隧道实现南北疆20分钟穿越 [2] - 秘鲁钱凯港缩短南美至亚洲海运10天,雅万高铁、瓜达尔新机场等标志性项目投运 [7][8]
“十四五”时期交通强国建设成果丰硕
中国证券报· 2025-07-22 04:16
交通强国建设成果 - 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实现突破性进展,"6轴7廊8通道"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建成率超过90% [1] - "十四五"规划17项主要指标中,6项已提前完成(高速公路建成里程、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等),11项预计年底前完成 [1] - "十四五"前4年交通固定资产投资达15.2万亿元,同比增长23.3% [2] 基础设施网络 - 铁路营业里程达16.2万公里(较"十三五"末增加1.6万公里),其中高铁增加1万公里 [2] - 公路总里程549万公里(增加29万公里),高速公路增加3万公里 [2] - 高等级航道通航里程1.76万公里(增加1600公里),港口万吨级以上泊位2971个(增加379个) [2] - 颁证民航运输机场263个(增加22个) [2] 运输服务效率 - 日均跨区域出行1.8亿人次,日均货运量1.6亿吨 [2] -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1.1万公里(世界首位),较"十三五"末增长48.5% [2] - 城市公交运营线路总长度175万公里,较"十三五"末增长18.3% [2] 技术装备进步 - CR450动车组发布,国产大型邮轮运营,C919客机常态化商业运营 [3] - 超过4000公里公路完成智能化改造,电子航道图发布里程9950公里 [3] - 自动化码头建设规模、效率、技术稳居世界前列 [3] 公众出行便利性 - 动车组旅客发送量32.72亿人次(占铁路客运量75.9%) [3] - 民航日均服务200万人次以上,千万级吞吐量机场达40个 [3] - 日均自驾出行1.3亿人次(占跨区域流动量70%以上) [3] - 城市交通日均承载量:轨道交通1亿人次、公交1亿人次、出租车/网约车1亿人次 [3] 农村交通建设 - 农村公路总里程464万公里,形成外通内联网络 [4] - "四好农村路"推动农村路况改善、环境美化、农民增收 [4] 航空物流发展 - 2024年航空货邮运输量898.2万吨(较2020年增长32.8%) [4] - 2024上半年国际货邮运输量203.7万吨(同比增长23.4%) [4] 邮政业发展 - 邮政业收入从2020年1.1万亿元增至2024年1.7万亿元(年均增长11.3%) [5] - 快递业务量从2020年830亿件增至2024年1750亿件(年均增长20%) [5] 铁路货运能力 - "十四五"铁路货运量超250亿吨(较"十三五"增加50亿吨) [6] - 高铁快运常态化运行,中欧/中亚班列通达37国300多城市 [6]
金十图示:2025年07月21日(周一)新闻联播今日要点
快讯· 2025-07-21 20:38
住房租赁条例 - 国务院公布《住房租赁条例》将于2025年9月15日施行 强调市场主导与政府引导相结合 鼓励多渠道增加租赁住房供给 [3] - 条例规范出租承租活动 要求住房符合建筑消防等强制性标准 禁止危及人身安全 [3] - 住房租赁企业需发布真实房源信息 建立租赁档案 健全内部管理制度 [3] 交通基础设施发展 - "十四五"期间高铁营业里程达4.8万公里 占全球高铁总里程70%以上 高速公路里程达19.1万公里 [5][6] - 港口规模能力保持世界第一 航空服务覆盖92.6%地级行政单元 快递业务量连续11年全球第一 [6] - 深中通道创多项世界纪录 CR450动车组发布 国产大型邮轮首航 C919客机常态化运营 [6] 有效投资与经济增长 - 上半年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4.6% 城市地下管网等重点领域建设加速 [7] - "两重"项目累计完成管网改造23万公里 预计拉动投资约3万亿元 带动管道加工新材料等产业 [7] - 8000亿元"两重"项目清单涉及长江经济带交通基建 城市地下管网等重点领域 [7] 电子商务发展 - 上半年全国网上零售额增长8.5% 数字产品国补家电网络服务消费分别增长9.9% 12.7% 14.6% [8] - 产业电商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 20余省市举办超280场对接活动 达成2万余合作意向 [8] - 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贡献率达29.6% 在线餐饮占比提升1.9个百分点 [8] 台风应对 - 广东广西应对台风"韦帕" 湛江等地供电线路受损道路阻断 当地开展抢修工作 [10] - 深中通道港珠澳大桥等交通设施恢复通行 深湛高铁广珠城际全线恢复运营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