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链控制
搜索文档
当年美欧打赢稀土官司,中方放开稀土出口,为何这次美国不敢告了
搜狐财经· 2025-10-22 13:49
历史背景与策略转变 - 上世纪末中国实施稀土出口配额制度 引发美国及其盟友不满并通过WTO提起诉讼 2014年裁决中国败诉 2015年中国选择放开稀土出口 [2] - 美国虽赢得WTO官司 但低价中国稀土冲击美国产业 导致美国稀土企业纷纷倒闭 原有产业链几乎被摧毁 [2] - 至2020年 美国仅剩的稀土矿仍需运回中国进行加工 [2] 当前行业格局与技术优势 - 中国稀土冶炼产能占全球90% 尤其是高纯度材料几乎完全掌握在手中 [3] - 美国军工 电动汽车 芯片制造等关键领域高度依赖中国稀土 [3] - 中国在技术上实现突破 包括绿色高效提炼 低成本回收 废料再利用等技术 让其他国家难以赶上 [3] 现行战略与未来方向 - 当前稀土策略为三方面同步推进 严格控制初级产品出口 推动高附加值材料出口 发展稀土回收和替代材料研发 [5] - 战略目标是在美国费力重建供应链时 中国可能已减少对稀土的依赖 实现技术和产业链的绝对优势 [5] - 中国稀土战略已从资源依赖升级为技术和产业链控制 旨在定义未来游戏规则 [10] 战略影响与行业主导权 - 通过长期布局 中国不仅掌握资源 更掌握技术和产业链 形成全面的战略优势 [8] - 与当年世贸败诉经历相比 中国如今更懂得利用国际规则 同时掌控实质性主动权 [8] - 此战略确保中国在未来电动汽车 人工智能和军工航天等高科技产业中继续占据主导地位 [8]
中国用稀土深度扼杀,美国国防巨头沉默不语,但痛苦才刚刚开始
搜狐财经· 2025-08-13 23:10
稀土行业现状 - 中国控制全球85%的稀土供应 直接影响全球高科技产业包括手机 电脑 新能源汽车和F-35战斗机等军工产品[3] - 全球90%以上的稀土精加工在中国完成 形成产业链控制优势[9] - 美国78%的稀土需求依赖中国进口 军工产业如F-35战斗机单机需450公斤稀土 核潜艇需4吨稀土[9][11] 历史背景与产业升级 - 1990-2000年代中国稀土定价权缺失 1公斤稀土价格低于大白菜 仅作为原材料供应商[5] - 2010年起中国实施稀土出口管制 并突破精加工技术 从资源输出转向产业链控制[7][9] - 美国曾通过WTO指控中国违反自由贸易 但自身实施技术封锁在先[7] 地缘竞争与产业影响 - 美国国防部内部评估显示 若中国断供稀土 美国军工生产将在6个月内停滞[11] - 美国尝试在澳大利亚 加拿大寻找替代矿源 但缺乏加工技术 建立完整产业链需10-15年[13] - 中国在新能源汽车 风力发电 高铁等稀土应用领域已形成技术领先[11][13] 市场动态与战略转变 - 中国稀土战略从原材料控制扩展到下游产业链 强化技术壁垒[9][13] - 美国军工巨头洛克希德·马丁 波音 雷神等面临供应链风险[9] - 稀土精加工技术成为中美产业竞争的核心壁垒之一[9][13]
期货引擎驱动聚酯企业强势崛起
期货日报网· 2025-08-07 09:10
行业竞争力提升 - 中国聚酯企业连续多年稳居《财富》世界500强且排名持续攀升 [1] - 行业竞争力从规模与成本单点优势升级为产业链控制+全球化布局+金融工具应用系统能力 [1] - 期货工具推动聚酯产业竞争逻辑从规模为王进入效率制胜新阶段 [1] 期货工具的核心作用 - 期货工具从风险管理手段升级为产业竞争力系统性升级核心引擎 [1] - 实现价格发现与市场透明度提升 [1] - 助力套期保值与价格风险对冲 [1] - 优化虚拟库存管理 [1] - 精准锁定加工利润 [1] - 推动基差贸易普遍应用 [1] 企业级期货应用实践 - 头部企业将期货信号深度融入生产经营决策体系 [2] - 通过期货跨期价格曲线动态调整开工节奏与库存策略 [2] - 运用期货套保+卖出看涨期权组合实现风险可控下收益优化 [2] - 产业链越长对期货工具依赖度越高 多家企业完成原油-PX-PTA-聚酯全产业链布局 [2] 具体案例与影响 - 荣盛石化舟山基地每日PTA产量超2万吨 单日价格波动可能造成数千万元损失 [2] - 期现结合能力成为企业新护城河 [2] - 期货参与度反映风险管理成熟度并成为全产业链企业必然选择 [2] 产业发展阶段跨越 - 期货工具支撑聚酯产业从规模扩张向质效提升跨越 [1] - 衍生工具推动企业从生存竞争迈向生态主导 [2] - 助力中国聚酯产业从全球最大向全球最强蝶变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