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潜艇

搜索文档
从雨果剃头说起
人民日报· 2025-07-01 06:11
法国文学家雨果一生著述甚丰,有什么秘诀?专注。创作《巴黎圣母院》时,他把"体面"的衣服锁进箱 子,然后把钥匙扔到湖里,还"别出心裁"地剃了个"见不得人"的发型——把头发和胡子各剃掉一半。这 位大文豪艺术性地谢绝了社交活动,穿着一件破旧的睡衣日夜鏖战,写出了这部传世之作。 耐得住寂寞、挡得住诱惑,心无旁骛地去创新创造,又何愁不能写就自己的"传世之作"呢。 《 人民日报 》( 2025年07月01日 05 版) (责编:杨光宇、胡永秋) 专注才能铸就传奇。要在事业上有所作为,必须葆有全身心投入的状态,尤其是对于科学家群体来说, 他们肩负着探索人类认知边界的崇高使命,更需要心无旁骛、全神贯注。惟其如此,方能抵达胜利的彼 岸。 兰芳不厌谷幽,君子不为名修。大凡潜心事业的人,都是懂得这个道理的。诸葛亮以"非淡泊无以明 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诫子,展现出高远的人生追求。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的黄旭华,为了核潜艇 事业,隐姓埋名30年,以赤诚之心铸就"大国重器"。古往今来,凡志士仁人,都葆有"正其义不谋其 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的大格局,才成就了非常之功。 要摆脱名缰利锁,就要保持谦逊品格,做到胜而不骄、居功不傲。小说《围城 ...
中国稀土传喜讯,高超音速有新进展,美专家:留给美国时间不多了
搜狐财经· 2025-06-30 22:05
中美稀土博弈 - 中美两国围绕稀土供应展开较量,最终美国在关税贸易问题上让步,换取中国部分放宽对美稀土供应管制 [1] - 美国军工体系对中国稀土依赖度达80%,被迫在谈判中妥协 [9] - 中国通过《稀土管理条例》强化出口管制,将镝、铽等重稀土元素纳入"限制出口清单" [11] 中国稀土技术突破 - 内蒙古研发出"超高音速飞行器舵机负载模拟器低惯量高动态响应永磁电机系统",采用稀土钕铁硼材料,重量比传统电机减轻40% [5][7] - 该永磁电机在0.1秒内完成从静止到全速运转切换,动态响应速度提升3倍,能耗效率高出60% [7] - 东风-17高超音速导弹因该技术射程从1800公里提升至2500公里,末端突防速度达10马赫 [7] - 中国2024年有53项稀土相关技术成果落地,涵盖永磁电机到红外隐身材料全领域 [11] 稀土产业链格局 - 全球90%稀土永磁材料产能集中在中国,内蒙古形成从矿山开采到高端材料应用的完整产业链 [8] - 美国本土稀土产业链重建需10年时间,投入150亿美元后到2030年仅能满足自身需求30% [13] - 美国MP材料公司稀土精炼厂投产时间从2024年推迟至2026年 [17] 高超音速领域竞争 - 中国已部署东风-17、鹰击-21等多款高超音速武器,美国AGM-183A导弹2025年试射失败率仍达60% [15] - 中国在高超音速滑翔飞行器领域技术领先美国至少5年,差距以每年20%速度拉大 [15] - 美国若无法在2027年前突破稀土永磁电机技术,其"哥伦比亚"级核潜艇静音性能将落后中国096型一代 [15] 美国军工依赖现状 - F-35隐身战机雷达系统需要稀土钐钴永磁体,"爱国者"导弹制导系统依赖稀土石榴石激光材料 [9] - 美军1300枚"民兵-3"洲际导弹惯性导航装置中80%磁性元件来自中国 [9] - 乌克兰"海马斯"火箭炮因中国断供稀土永磁电机导致火箭弹精度下降30% [9] - F-18战机发射的AIM-9导弹导引头铟锑化合物传感器几乎全由中国供应 [13]
中美稀土博弈:临时许可背后的战略深意
搜狐财经· 2025-06-22 10:27
中美稀土博弈 - 中国向美国三大汽车制造商(通用、福特、斯特兰蒂斯)发放稀土临时出口许可,有效期最长为半年 [1] - 美国军工和高端制造业严重依赖中国稀土,F-35战斗机需400公斤稀土,弗吉尼亚级核潜艇需4吨以上稀土 [1] -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90%的镝铁合金依赖中国赣州供应,F-35生产线面临瘫痪风险 [1] - 特斯拉"擎天柱"机器人量产计划因稀土短缺被迫推迟 [1] 中国稀土产业优势 - 全球每年近20万吨高性能稀土磁体中90%来自中国 [2] - 新能源汽车电机、导弹制导系统、雷达设备等高端工业领域依赖中国稀土资源 [2] - 中国推出稀土追踪系统,严格管控稀土流向,杜绝灰色渠道 [2] 美国应对措施及挑战 - 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要求在五角大楼建立冶炼厂,考虑从俄罗斯购买矿产或开采本土矿山 [4] - 美国从矿山开采到量产高性能磁体需至少十年,技术壁垒由中国垄断 [4] - 美国汽车厂库存仅能支撑三个月,军火商备用资源即将耗尽 [4] 中国战略意图 - 稀土临时许可是战略试探,商务部强调管制符合国家安全利益但考虑民用需求 [5] - 中国要求美国撤销对中国芯片产业打压、C919发动机禁运、留学生签证限制等作为稀土供应条件 [7] 行业影响与未来趋势 - 稀土博弈反映中美力量对比变化,中国通过管制扭转贸易谈判主动权 [9] - 中国可能将反制手段扩展至钛、镁、轻稀土等其他关键材料领域 [9] - 电动汽车、无人机、半导体等高科技产业链的协同优势正转化为战略筹码 [9] - 关键材料供应链掌控权将决定未来国际博弈主动权 [10]
稀土暗战!中国三年出口量藏着的军事密码
搜狐财经· 2025-06-16 00:43
当我们的稀土出口量从2022年4.87万吨变成2024年5.54万吨时,五角大楼的F-35生产线可能正为此焦虑——毕竟每架战机要消耗0.4吨稀土,每艘核潜艇更要 吞下4吨。 你们知道吗,2022年中国稀土出口4.87万吨,2023年涨到5.23万吨,到了2024年这个数字变成5.54万吨。光看数量好像年年都在涨,但实际情况更有意思。 2022年我们稀土出口额还有70亿,2024年却降到34.8亿。这好比原来卖一卡车货能赚十万,现在卖两卡车反而只赚六万——量增价跌的背后藏着大国博弈的 刀光剑影。 越南、澳大利亚也跃跃欲试。越南矿品位比中国低30%,重稀土含量不到15%;澳大利亚在马来西亚的冶炼厂三天两头因辐射问题被抗议。他们没看明白, 真正的护城河不是地底下的矿,而是徐光宪们用二十年攻克的萃取工艺。江西赣州研发的晶界渗透技术,能让磁材省30%用量提升20%性能——这种技术代 差,不是挖几座矿就能追平的。 现在中国出口的稀土永磁体占到总额六成,特斯拉电机、西门子风电都用着我们的高端货。日本电动汽车90%的电机磁材来自中国,难怪他们的新能源车总 被我们压着打。低端矿渣留在国内变废为宝,高端磁材出海收割利润,这套打法 ...
中美谈了两天,美国想要的就是稀土,中国能放开稀土管控吗?
搜狐财经· 2025-06-15 13:36
稀土的战略重要性 - 稀土是17种金属元素的统称,被称为"工业维生素",在现代工业和科技领域具有关键作用,广泛应用于手机、电脑、电动汽车、风力发电设备以及军事装备如导弹制导系统、隐形战机和激光武器等领域 [1] - 稀土是不可再生资源,中国加强管控旨在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避免过度消耗 [7] 中国在稀土领域的全球地位 - 中国稀土储量约4400万吨,占全球总量的近40%,居世界第一 [3] - 2024年中国稀土产量高达27万吨,占全球总产量的70% [3] - 中国拥有全球最完备、最先进的稀土加工产业链,掌握全球90%的稀土精炼技术 [3] - 其他国家即便有稀土资源,也依赖中国的技术和加工能力,中国在全球稀土产业链中处于绝对主导地位 [3] 中国稀土产业的发展历程 - 早期中国因技术落后,只能低价出口初级混合稀土产品,再高价进口高纯度稀土产品,导致资源廉价外流和环境代价 [4] - 徐光宪院士提出的串级萃取技术大幅提高了稀土提纯纯度和降低成本,使中国逐步掌握核心技术,实现从依赖进口到主导全球市场的逆袭 [4] - 近年来中国加强稀土管控,推动产业向高附加值深加工领域升级 [4] 稀土在中美博弈中的角色 - 美国高科技产业和军事装备对稀土需求巨大,长期依赖从中国进口,中国加强管控后美国相关产业受到严重冲击 [4] - 美国F-35战斗机87%的稀土供应链依赖中国,单架战机需消耗900磅稀土材料,阿利・伯克级驱逐舰与弗吉尼亚级核潜艇的稀土需求量分别达5200磅和9200磅 [6] - 美国唯一的稀土矿商MP材料公司开采的原料仍需运往中国进行精炼加工 [6] - 美国希望中国放宽稀土出口限制以满足其国内产业发展需求,但中国基于资源保护、产业升级和国家安全考虑不会轻易松口 [6] 稀土与军事及外交博弈 - 稀土在军事领域至关重要,若中国放开管控可能让美国在军事装备制造上进一步拉大差距,威胁中国国家安全 [9] - 稀土已成为中国在国际外交博弈中的重要筹码,面对美国的不合理限制时是中国维护自身权益的有力手段 [9] - 如果美国能在其他方面做出实质性让步,中国在稀土政策上可能会有一定灵活性,但调整将基于国家整体利益的综合考量 [9] 稀土问题的全球影响 - 中美在稀土问题上的博弈影响着全球高科技产业和军事工业的布局 [10] - 美国试图通过施压中国维持其在高科技领域的领先地位和军事优势,中国则旨在提升在全球产业链中的话语权 [10] - 稀土问题已成为中美关系中的关键变量,反映两国在经济、科技、军事等领域的竞争态势 [10]
中国打出稀土这张“万能牌”,全世界明白过来,不能跟中国作对
搜狐财经· 2025-06-14 01:17
稀土供应危机 - 美国通用、丰田、大众等车企巨头面临40天内停产风险,稀土价格从4月的425美元/公斤飙升至850美元/公斤,涨幅超过100% [1] - 特斯拉工厂机器人生产线停摆,马斯克公开表示没有中国稀土无法制造人形机器人 [1] - 德国大众供应商稀土进口申请通过率仅25%,奔驰面临下周停产危机 [3] 稀土战略价值 - 中国控制全球92%的精炼产能,每10公斤稀土磁铁中有9公斤流经中国工厂 [6] - 内蒙古包头矿区开采成本仅为美国矿山的1/3,江西赣州分离车间能将17种稀土提纯至99.9999%纯度 [6] - 苹果手机需要11种稀土元素,F-35战斗机单架消耗408公斤稀土,核潜艇需要4.1吨稀土 [5] 全球产业影响 - 美企囤积半年用量导致订单激增,塔塔600万辆电动车生产线濒临瘫痪 [8] - 五角大楼报告显示F-35战机生产线若三个月内无稀土供应将永久关闭 [8] - 全美稀土库存仅够维持40天,每延迟一天就有数万工人面临失业 [8] 西方应对困境 - 美国"稀土自主计划"投入120亿美元,但2027年前最多满足20%需求 [10] - 澳大利亚莱纳斯公司提炼成本是中国的3倍,日本三菱"城市矿山"年产量仅300吨 [10] - 中国掌握80%全球稀土分离专利,高端磁体良率达95%,美国新建工厂良率不足60% [10] 国际关系变化 - G7峰会19年来首次取消联合声明,德国外长公开声援加拿大 [13] - 澳大利亚总理宣布访华,加拿大新总理表态重启对话 [13] - 印度制造业每天因稀土延迟损失2.4亿卢比 [13] 产业格局转变 - 中国恢复部分稀土出口但严格限定民用并建立追踪系统 [13] - 中国工程师掌握的离心萃取机构筑了21世纪最坚固的技术长城 [15] - 中国已从稀土规则接受者转变为规则制定者 [17]
遭美国质疑 澳英美核潜艇合作生变数
新华网· 2025-06-12 19:12
澳英美核潜艇合作评估 - 美国国防部已正式开始重新评估美英澳三边安全伙伴关系协定(AUKUS),以确保与"美国优先"议程保持一致[1] - 评估由五角大楼政策顾问埃尔布里奇·科尔比牵头,他曾公开质疑澳美英核潜艇合作[2] - 评估主要审视美国自身能力,研判在未达到生产目标情况下是否还有能力对外出售核潜艇[2] 核潜艇采购计划 - 澳大利亚计划从美国购买"弗吉尼亚"级核潜艇,并与英国联合建造新型核潜艇[2] - 澳大利亚已支付首笔5亿美元,2025年需再支付20亿美元以帮助美国扩大产能[3] - 澳大利亚计划在30年内斥资3680亿澳元(约2393亿美元)购买和建造核潜艇[6] "弗吉尼亚"级核潜艇生产情况 - 美国海军从1998财年开始采购"弗吉尼亚"级核潜艇,计划到2024财年累计采购40艘,但目前只有24艘交付[5] - 2011-2024财年采购速度为每年两艘,但实际年产量达不到两艘[5] - 生产滞后原因包括设计变更、供应链挑战和熟练工人不足[5] 各方反应 - 澳大利亚副总理兼国防部长表示美国重新评估协定是"很自然的事",不会影响澳采购核潜艇[6] - 澳前总理特恩布尔指出澳大利亚是风险最大的一方,却没有进行重新评估[8] - 英国政府表示理解美国做法,将继续与美澳密切合作使协定利益最大化[8] 英国核力量发展 - 英国宣布将投资150亿英镑用于保障未来数十年的核威慑力量[8] - 计划打造12艘新的核动力攻击潜艇以替代现役的7艘潜艇[8] - 英国急于"重新武装"部分原因是担心美国不再为欧洲盟友提供安全保障[8]
考虑废除?五角大楼启动对“奥库斯”审查以评估是否符合“美国优先”议程,英澳已获悉
环球网· 2025-06-12 09:52
奥库斯协议审查 - 美国国防部启动对"奥库斯"核潜艇协议的审查 旨在评估该协议是否符合"美国优先"议程 [1] - 审查由国防部副部长埃尔布里奇·科尔比负责 其曾公开质疑项目价值 [3] - 澳大利亚和英国已获悉美方审查决定 [3] 奥库斯协议内容 - 美英澳三国于2021年9月组建"奥库斯"安全联盟 核心合作项目为核潜艇技术转让 [1] - 澳大利亚计划购买5艘美国"弗吉尼亚"级核潜艇 [1] - 未来澳英将共同研制新一代SSN-AUKUS级核潜艇 [1] 项目执行问题 - 美国核潜艇建造计划面临进度延误与成本超支问题 [3] - "弗吉尼亚"级潜艇项目进度落后原计划两年 预计到2030年将超预算170亿美元 [3] - 特朗普政府部分官员对该计划合理性持怀疑态度 [3] 国际反应 - 澳大利亚前总理保罗·基廷批评该合作是"有史以来最糟糕交易" 认为其无法解决地区安全问题 [3] - 中国外交部多次强调该合作违反《不扩散核武器条约》 构成严重核扩散风险 [4]
稀土问题终于谈妥?中美高层齐聚伦敦后,我大使一番表态响彻全球
搜狐财经· 2025-06-11 12:58
其实,在此次伦敦磋商之前,中美经贸关系就已历经波折。5月12日,双方在日内瓦达成"90天关税缓冲协 议",同意同步降低关税,中方还承诺"暂停非关税反制措施"。然而,美方却在共识达成后不久就背弃承诺。5 月中旬,美国商务部突击收紧人工智能芯片出口限制、撤销中国留学生签证;6月初,又以"违反出口管制"为 由,叫停向中国核电站出售设备许可。 面对美方的背信弃义,中方果断反击,而稀土这一关键资源成为了重要手段。中国供应着全球70%的稀土产 量、92%的冶炼产能以及99%的重稀土精炼能力,在全球稀土产业链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美军工巨头雷 神、洛马等企业,其核心部件九成依赖中方稀土原料。一架F - 35战机需0.4吨稀土,一艘核潜艇的稀土消耗量 更是高达4吨。中方对军用级稀土(如钐、镝、铽)实施严格审批,每批次出口都要审查终端用途;仅向通 用、福特等民用车企发放半年期临时许可,限定钕、镨两类电动机原料;同时,建立起稀土"数字身份证系 统",实现全链条追踪,有效拦截杜绝军工关联交易。 在这样的背景下,美方对中方的稀土出口管制极为关注。白宫经济委员会主席凯文·哈西特在会谈前表示,美 国将要求中国全面解除稀土出口管制,恢复 ...
稀土的力量
投资界· 2025-06-11 11:06
南风窗 . 冷静地思考,热情地生活。 供应紧张。 以下文章来源于南风窗 ,作者荣智慧 作者 | 荣智慧 编辑 | 向 现 来源 | 南风窗 (ID: SouthReviews ) 6月6日,中美两国元首通话一天后,美国总统特朗普公开表示:"是的,他同意了。"特朗普宣称,中国已 经同意恢复向美国出口稀土矿物和磁体。 6月9日,中美双方经贸官员在伦敦举行会谈,继续聚焦稀土、科技与关税等议题。 美国有芯片,中国有稀土。芯片和稀土是两国贸易争端的两大撒手锏,美国严厉管制高性能芯片出口中国 后,中国随即控制稀土出口。和美国随意挥舞制裁大棒有天壤之别,中国对影响国际供应链的行政措施始 终慎之又慎,不得不出手之时,即说明已到忍无可忍之际。包含稀土在内的关键矿产出口管制,如果一定 要对标西方国家的相关禁运政策,那么它在战略上和巴统以及瓦森纳协定会更匹配,但即便长期被西方科 技围堵,中国也没有动用稀土这张王牌。特朗普政府的为所欲为,完全脱离了国际交往的常轨,也许才是 导致中国不再藏拙的更直接的原因。 中美关税问题尚未完全解决的情况下,稀土出口问题依然牵动全球科技产业链的神经。美国心心念念的稀 土"替补",恐怕短期内只能"望梅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