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人口集聚
icon
搜索文档
人口暴涨近500万,成都凭什么
投资界· 2025-07-10 11:21
人口增长与城市规模 - 成都常住人口从1658.1万增至2147.4万,5年净增490万人,增幅30%,城镇化率从74.41%升至80.8% [3] - 2020年成都成为全国第4座2000万级超级城市,人口规模连续20年持续增长 [3] - 2020年外来人口占比31%,其中省内流入占77%,省外以重庆(32万)、河南(12万)为主 [5][6] 人口来源与吸引力 - 省内人口集中度高,南充(560万)仅为成都规模的1/3,凸显省会首位度 [5] - 省外流入人口中西部省份占比高,湖北、贵州等7省贡献超5万/省,湖南湖北合计13万+ [6] - 西藏人口流入比例显著(2.78万 vs 户籍人口339.2万),成都被称为"西藏第二省会" [6] - 东部经济强省(浙江、山东等)亦有4万+人口流入,显示跨区域吸引力 [7] 就业与人才结构 - 人口流入主因工作就业(55%)和学习培训(13%),高校资源推动在校大学生增至130.7万(全国第4) [8][9] - 59.7%应届毕业生选择留蓉,仅8.2%流向北上广深 [9] - 中心城区大专以上学历占比25%,劳动力市场求人倍率1.43(2025年Q1),仍供不应求 [12][13] 产业与经济集聚 - 天府新区聚集新希望、鸿富锦等本土企业,以及华为、腾讯等科技分支,形成产业良性循环 [16] - 人口密度1498人/平方公里,未达上海3814人的"倒U型"拐点,仍有集聚空间 [15] - 中西部城市存在产业代工现象,薪资水平约为一线城市下限 [17] 城市生活与基础设施 - 住房平均房龄4年,租金低于一线城市,通勤时间38分钟(超大城市中最短) [23] - 文旅资源丰富(熊猫基地、川剧等),消费场景多元(火锅、茶馆、音乐节) [19][22][24] - 地貌多样性(平原/丘陵/高山)与生态资源(4459种植物、730种动物)提升宜居性 [21]
针对性提出十六项政策措施 呼和浩特诚意满满留人才
内蒙古日报· 2025-07-08 10:07
人口政策组合拳 - 呼和浩特市针对青年群体推出16项政策措施 涵盖产业 就业 住房 生育 落户 教育 医疗 养老 出行 文化和消费等领域 包括育儿补贴 购房补贴 创业补贴 产妇"一杯奶"等具体措施 [1] - 实施"青创助航"创业服务行动 构建"创业培训+贷款+补贴+孵化+活动"五创联动支持体系 已发放创业担保贷款和补贴4507.5万元 惠及59户经营主体及个人 [1] - 新建"呼和浩特市购房补贴申请系统" 实现与不动产登记中心数据实时对接 3月以来新建商品住宅补贴申请2867套 带动新房成交额43亿元 [2][3] 政务服务优化 - 卫健委简化育儿补贴手续 审核周期从30天压缩至3天 发放率达63% 较初期提升41.5% [3] - 产妇"一杯奶"实行"免申即享" 通过大数据比对自动发放电子券 已有706人享受服务 [3] - 建立跨部门协同机制 破除8个系统数据壁垒 试运行"人口集聚大数据平台" 非本地户口参保人数从2105人增至6971人 新生儿"出生一件事"办理量从850人增至1200人 [3] 就业市场促进 - 举办505场线上线下特色招聘活动 提供就业岗位33万个次 达成就业意向9.1万人次 [4] - 开展人力资源市场整顿专项行动 对中介机构实现全覆盖检查 欠薪案件办结率达98.6% [4] - 创新开展劳动权益直播活动 由仲裁员在线指导维权流程 提升劳动者维权能力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