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
icon
搜索文档
坚持问题导向,创新人才发展体制机制
新华日报· 2025-06-13 05:33
高校人才工作战略 -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主阵地,需以学科规划为引领,实施"人才强校"战略 [1] - 构建由党政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创新 [2] - 建立高校特色人才库,与国内外高水平大学建立常态化联系机制,构建高水平人才引入绿色通道 [2] 人才引育体系优化 - 推动人才引育与国家战略服务、学科格局再构相结合,通过"云上微论坛"、国际青年学者论坛拓宽引才路径 [3] - 加大各类人才培育力度,统筹校内外人才工程申报推荐及管理服务,定期交流进展 [3] - 发挥全职博士后岗位引才效应,打造结构优化、素质过硬的专职科研队伍 [3] 青年教师培养路径 - 制订青年人才学术事业发展指导方案,实现从"青年教师—四青人才—重点青年人才—四大人才"的贯通式培养 [4] - 推行团队制改革,鼓励青年教师加入项目团队,在重大科研项目中提升专业水准 [4] - 推进青年教师协会建设,搭建学术交流、协同发展的综合性平台 [4] 人才待遇保障体系 - 完善人才服务保障体系,推进科研办公条件改善、实验平台建设等配套政策落地 [6] - 设立"青年人才发展专项基金",提供安家费补贴、住房补贴及科研启动资金 [6] - 优化人才安居、子女入学等服务保障,构建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 [6] 人才考核与评价体系 - 适当延长业绩考核周期,建立教师长周期评价体系,支持青年教师聚焦学术本源 [7] - 根据教学科研型、教学为主型等岗位分类明确考核要求和评价导向 [7] - 深化职称制度改革,以业绩贡献为导向,分类建立多元化人才发展通道 [7]
打造高层次人才集聚“强磁场”
科技日报· 2025-05-07 08:53
原标题:打造高层次人才集聚"强磁场" 近日,知名学者金太军正式入职安徽师范大学,这是该校人文社科领域引进的首位国家级二类人 才。 在确保新引进高层次人才基本生活需要的同时,安徽师范大学还持续加大对本校人才队伍的培育力 度。 李宜江介绍,学校在人才制度修订、岗位体系重塑、考核流程再造等方面开展了诸多改革,重构 了"领军—带头—骨干—后备"金字塔式学科人才和教学人才体系,既实现了高质量人才队伍的梯队培 育,也充分发挥了政策的正向激励作用。 孙中发是安徽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青年教师。2021年,孙中发在完成海外博士后工作后入 职安徽师范大学,入职当年即破格晋升为教授。3年间,他获批多个国家级人才和科研项目,2024年被 聘为"学科领军人才",后担任该校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教工党支部书记、物理学专业负责人,成为 了"双带头人"。 李宜江介绍,2021年以来,安徽师范大学提名学科领军人才的14人中,已有4人入选国家级二类人 才、5人入选三类人才。学校自主培育了国家重大人才工程项目8人,新增自主培育国家级人才称号22人 次、省级人才称号229人次……现在,高层次人才在提升学校人才队伍质量、实现学校高质量发展中的 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