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竞争力

搜索文档
香港人才排名超新加坡成亚洲第一
36氪· 2025-09-11 14:12
"在过去两年,中国香港的相关排名累计上升12位,证明特区政府在教育、创新科技及引进人才方面的政策措施找对 路向并收到成效;期望排名上升可带动香港打造国际创科枢纽,特区政府会对准香港的八大中心战略定位,继续加强 培育及引进人才。"中国香港特区政府行政长官李家超在9月9日针对此次排名结果表示。 "在培养、吸引及留住支撑长期竞争力的人力资本方面,上述结果充分彰显了中国香港的能力正持续增强。"隶属于 IMD的世界竞争力中心(WCC)高级经济学家何塞·卡瓦列罗(José Caballero)在9月10日回复《财经》相关提问时解 析称,"此次排名的快速攀升证明,聚焦改革与投资可收获显著成效。而大量国际学生的流入,也为未来熟练劳动力 储备奠定了基础。" 在分析中国香港特区的排名提升原因时,IMD向《财经》提供的相关背景资料则显示,香港人才竞争力集中体现为"准 备度""吸引力""投资与发展"三大维度的全面提升。 为维持对人才吸引力提高良好势头,"中国香港需继续强化金融与管理教育优势,巩固商业环境竞争力,同时果断应 对高生活成本、劳动力负增长、公共教育投入不足等挑战"。 9月9日,由瑞士IMD国际管理发展学院发布的《2025年 ...
世界人才排名 香港跃升至全球第四、亚洲之冠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9-11 06:13
人才竞争力排名 - 香港在《2025年世界人才排名》中跃升至全球第四位 为亚洲之冠且创历来最高排名 [1] - 人才竞争力三大因素连续第二年上升:吸引力排名第二十 就绪度排名第三 投资及发展排名第十二 [1] - 科学学科毕业生百分比高居全球第一 财务技能排名全球第三 管理层薪酬和管理教育效能均位列全球第五 [1] 政府人才政策成效 - 特区政府通过教育投资、国际化专上教育体系和奖学金计划等措施吸引全球人才 香港拥有5所世界百强大学 [1] - 2024年施政报告宣布成立教育、科技和人才委员会 推动育才、汇才与科技协同发展 [2] - 各项输入人才计划累计收到逾52万宗申请 其中超过35万宗获批 实际抵港人才超过23万人 [2] 区域创新协同优势 - "深圳—香港—广州"创新集群在《2025年全球创新指数》中首度排名全球第一 [2] - 粤港澳大湾区被确认为国际创科人才开拓事业的理想之地 获得国际高度肯定 [2] - 香港正对准"八大中心"战略定位优化人才政策 加强培育本地人才并提升人才库多元性 [2]
爱迪特:6月25日组织现场参观活动,华泰证券、厦门建发新兴产业股权投资等多家机构参与
搜狐财经· 2025-06-26 09:39
海外市场拓展 - 公司重视全球化发展,已在欧美市场建立较强竞争力和品牌认知度,但面临文化差异、法律法规复杂性、本地化运营等挑战 [2] - 为应对挑战,公司推进管理国际化,深入研究目标市场环境,组建高效团队并制定针对性策略 [2] 财务表现 - 2024年净利润增幅不及收入增幅,主要因现金管理收益和汇兑损益较2023年同期存在较大差异 [3] - 2024年销售费用率提升,主要由于收购韩国沃兰种植体公司后加大品牌建设投入及海外市场深度开发导致营销和差旅费用增加 [3] - 2025年一季度主营收入2.05亿元(同比+18.07%),归母净利润3127.14万元(同比+34.21%),毛利率51.0% [10] 研发与产品 - 公司通过布局研发实验室、增加研发投入、加强产学研协同创新、提前布局前沿技术等措施提升研发竞争力 [5] - 口腔领域设备和材料协同效应高,公司致力于提供整体化解决方案以提升客户粘性 [4] - 2024年设备毛利呈提升态势,未来将持续优化设备功能和质量以支持较高价格定位 [4] 成本与供应链 - 氧化锆材料生产制造和供应商降本空间有限,公司将重点放在高附加值产品开发和提升产品质量上 [6] 产能规划 - 新生产园区即将动工,2025年目标完成主要生产车间建设,预计2026年投产以支撑产值增长 [7] 国内市场 - 公司积极开拓国内市场,通过把握国家政策、加强本地化、提升产品竞争力等措施提升市场占有率 [8][9] 机构预测 - 多家机构给出盈利预测,2025年净利润预测区间为1.80-2.15亿元,2026年预测区间为2.17-2.74亿元 [10] - 中信证券给出目标价64元,海通证券给出目标价67.69元 [10]
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徐州再进一步
扬子晚报网· 2025-05-15 14:11
城市人才竞争力排名 - 徐州在《2024中国城市新质人才竞争力指数报告》中排名第40位 [1] - 徐州在《2024年最具人才吸引力城市100强》中排名第61位 [1] - 新质人才供给指标全国第37位 需求指标第42位 吸引指标第34位 生态指标入围百强 [2] 人才吸引力提升趋势 - 最具人才吸引力城市排名从2020年第73位升至2024年第61位 五年跃升12位 [2] - 智联招聘数据覆盖3.49亿+职场人跨城求职行为 [2] - 人才流入占比 人才净流入占比等6大核心指标驱动排名上升 [2] 人才政策体系 - 实施"彭城英才计划20条"政策体系 配套"攀峰领军人才""急需紧缺人才"细则 [3] - 开展名校名所行招才引智活动 每年引进大学毕业生超4万人 [3] - 人才资源总量达187万人 高层次人才超16万人 高技能人才超36万人 [3] 产业与人才融合 - 围绕"343"创新产业集群布局人才链 半导体 新能源 高端装备产业吸引新质人才 [4][5] - 徐工集团 深地科学与工程云龙湖实验室等平台推动产才融合 [4] - 人才码和人才会客厅平台解决高层次人才"关键小事"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