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人身险预定利率下调
icon
搜索文档
多款产品停售!人身险预定利率,即将下调
中国证券报· 2025-08-07 13:04
产品停售情况 - 多家保险公司在8月31日前陆续停售现有人身险产品,包括分红型终身寿险、终身寿险、两全保险等不同类型 [1][3] - 部分保险公司产品已提前停售,如某大型保险公司8款产品于7月31日停售,南方某中小保险公司2款分红型终身寿险将于8月8日停售,北方某中小保险公司某款终身寿险将于8月16日停售 [3] - 泰康人寿8月31日起将停售超50款产品 [4] - 太平洋健康险8月31日将停售13款产品 [5] 预定利率调整 -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公布普通型人身保险产品预定利率研究值为1.99%,触发动态调整机制 [5] - 中国人寿、平安人寿、太平洋人寿等险企将调整新备案产品预定利率最高值:普通型保险产品调整为2.0%,分红型调整为1.75%,万能型最低保证利率调整为1.0% [5] - 预定利率下调后保险产品保费将上涨,以30岁男性为例,传统险预定利率从2.5%下调到2.0%后,年金险、终身寿险、定期寿险、两全险和健康险对应毛保费涨幅分别为18.9%、20.8%、3.6%、7.6%和17.7% [5] 产品格局变化 - 具有"保底+浮动"收益特征的分红险产品或将成为险企主推产品 [7] - 多家保险公司表示后续将重点发展分红险,如长城人寿推动产品体系向浮动型、保障型方向转型,已完成部分主力产品低预定利率版本的备案 [8] - 东海证券认为此次非对称调整(传统险和万能险下调50个基点,分红险仅下调25个基点)将提升分红险竞争力,契合监管指引并优化负债结构 [8] - 中信证券认为分红险相比存款、银行理财、债基具有优势,有望推动存款"搬家"趋势 [8]
一周保险速览(5.23—5.30)
财经网· 2025-05-30 16:55
监管政策 - 金融监管总局发布《银行保险机构资产管理产品信息披露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要求资管产品在募集、存续、终止各环节实现信息披露全覆盖,确保产品收益透明化[1] - 陕西省将于2025年7月1日起实施人身保险销售全面"双录"制度,要求销售过程同步录音录像以规范销售行为[5] 保险行业动态 - 人身险预定利率可能在三季度下调,与LPR及银行存款利率下调趋势一致[2] - 第三批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扩围至中小险企,参与机构数量和类型均有突破[3] - 险资一季度加仓股票约3900亿元,持仓占比升至8.37%,高股息银行股成为配置重点[4] 企业动态 - 安诚保险18.77%股权拟无偿划转至重庆发展投资有限公司,已完成股东放弃优先认购权流程[6] - 平安人寿联合成立60亿元银发股权投资基金,聚焦私募股权投资及资产管理[7] - 平安人寿新任总经理史伟玉任职资格获批,公司一季度寿险业务营运利润同比增长5%,新业务价值增长34.9%[8] - 申能财险两位副总经理同日获批,高管团队形成"一正四副"架构,一季度净利润近亿元[9]
预定利率下调几乎无悬念,代理人“炒停售”为何炒不动了?
北京商报· 2025-05-27 21:19
人身险预定利率调降预期 - 人身险预定利率调降已具备充分市场预期,最快或于2023年三季度落地 [1][3] - 触发条件为:当在售产品预定利率最高值连续两季度超过研究值25个基点时需下调,7月研究值大概率低于2.25%,9月可能完成切换 [4] - 当前普通型人身险预定利率上限2.5%,较4月研究值2.13%已超25个基点 [4] 利率市场化与监管动态 - LPR下调10个基点(1年期至3%,5年期至3.5%)及银行存款利率下调形成联动效应 [3] - 预定利率动态调整机制挂钩5年期LPR、5年期定存利率及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三大指标均呈下行趋势 [3] - 监管要求险企建立与利率调整匹配的产品开发体系,抑制非理性"炒停售"行为 [7] 行业销售策略变化 - "炒停售"现象显著降温,仅个别代理人通过朋友圈传播消息,未现大规模营销 [5][6] - 原因包括:客户投保需求提前释放、产品切换常态化、消费者信息透明度提高及监管引导 [5][6][7] - 传统储蓄险吸引力下降,分红险等新产品市场接受度仍待培育 [6][7] 产品结构调整方向 - 预定利率下调降低负债成本但削弱储蓄险竞争力,需转向差异化产品设计 [8] - 未来产品可能转向"低保证+高浮动"形态,分红险、万能险份额或提升 [8] - 建议开发养老、健康等长期保障型产品,弱化收益竞争强化保障属性 [8] 行业影响评估 - 利率调降有助于险企长期稳健经营,减少短期销售行为对市场的干扰 [8] - 过度"炒停售"曾引发退保等隐患,当前回归理性销售利于行业形象重塑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