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价值风格指数
icon
搜索文档
红利类指数基金,是不是更难达到高估?|投资小知识
银行螺丝钉· 2025-08-13 20:44
文 | 银行螺丝钉 (转载请注明出处) 远一批伍倡肽的股票纳入,把上涨任值局 的股票剔除。 相当于自带低买高卖的策略。 那一年后,这些指数的估值,就会比一年 前低一截。 这也是为何价值风格指数比较少到高估的 原因。 不过比较少到高估,不是说历史上没有到 过高估。 例如2007年、2009年、2015年这几次1-2 星级别牛市高位的时候,很多价值风格指 数也是达到高估泡沫的。 只是平时一些小的牛市行情,价值风格指 数到高估相对较少。 如果没到高估,也并不妨碍价值风格指数 上涨。 例如在2018年5星,当时咱们也定投过中 证红利、红利机会等基金。 假设红利、价值等指数,在某个点数,维 持横盘震荡一整年。 (2) 红利指数每年4%-5%的股息率。 (3) 剩下的收益,来自指数背后公司盈利 增长。 不过这种自带低买高卖,主要在价值风格 当时定投的一些红利类、低波动类基金, 持有到现在,也有60%-70%的收益率。 指数基金净值=估值*盈利+分红。 (1) 期间红利指数没有到过高估。 2018年到2025年8月,中证红利大约从8倍 上下,提升到10倍上下的市盈率。 「估值提升」 贡献了25%上下的回报。 ▼点击阅读原 ...
[7月31日]指数估值数据(大盘回调,还会上涨吗;红利会较少到高估吗;指数日报更新)
银行螺丝钉· 2025-07-31 22:01
市场表现分析 - 中证全指下跌1.38%,收盘处于4.7星级估值区间 [1] - 沪深300指数下跌1.82%,大盘股跌幅显著 [2] - 中小盘股微跌,波动幅度较小 [3] - 价值风格相对抗跌,成长风格跌幅较大 [4][5] - 港股整体跌幅与A股相近,但科技股表现相对坚挺 [6][7] 牛市特征与市场周期 - 历史牛市均伴随10-20%级别的回调,波动为正常现象 [8][9] - 近期A股港股上涨由"估值提升+盈利增长复苏"双驱动,类似2013-2017年行情 [10] - 市场呈现"进三退一"或"进二退一"的渐进上涨模式,每轮周期约3-5个月 [11][12] - 中证全指从去年5.9星反弹至4.7星,港股涨幅较A股多20-30%,从5星反弹至3.9星后回落至4-4.1星 [13] 行业复苏节奏 - 港股科技股率先复苏,2023年盈利同比增长超100% [16] - 2024年一二季度港股/A股医药板块盈利大幅增长,带动指数上行 [17] - 中小盘股出现复苏迹象,消费板块基本面仍低迷 [18] - 市场整体估值4.7星,叠加盈利增长持续,后续仍有上涨动力 [21] 价值风格指数特性 - 红利/价值/低波动/自由现金流指数属于策略型价值风格指数 [24][25] - 价值指数筛选低市盈率/市净率股票(如300价值) [27] - 红利指数聚焦高股息率股票(如中证红利) [28] - 低波动指数选取波动率较低标的,通常估值较低 [29][30] - 自由现金流指数筛选现金流率高的公司,与股息率特征相似 [31][32] 指数调仓机制 - 价值风格指数每年1-2次调仓,自动剔除高估值成分股,纳入低估值标的 [40][41] - 该机制使指数在横盘期间估值自然下降,减少高估概率 [42][43] - 历史数据显示,2018年定投的红利/低波动基金持有至今收益率达60-70% [48][49] 成长与价值风格对比 - 成长风格指数(如创业板/科创板)无自动调仓机制,易出现高估 [54][55] - 创业板2015年市盈率达130倍,2021年达60-70倍 [55] - 价值风格指数波动较小,可通过分红实现自然止盈 [59] 指数估值数据 - 上证红利市盈率9.96倍,股息率4.79% [70] - 中证红利市盈率10.05倍,股息率4.67% [70] - 港股科技股市盈率42.57倍,显著高于价值类指数 [70] - 创业板市盈率32.93倍,纳斯达克100达29.87倍 [71]
[6月15日]美股指数估值数据(港股红利类指数创新高;全球指数星级更新)
银行螺丝钉· 2025-06-15 21:58
全球股票指数估值 - 公司推出美股、全球股票指数及美债指数的估值表,覆盖海外主流数百只指数,每周日更新[5][7] - 全球股票市场指数当前为3.2星级,欧洲市场微跌,亚太市场波动较小[8][9][10] - 地区冲突导致周五全球市场短期波动,但对上市公司经营无实质影响[11][12][13] 港股与A股市场表现 - 港股本周整体微涨,周四周五回撤但前三天上涨[14] - A股本周波动较小,港股红利类指数(港股红利、恒生红利低波动、沪港深红利低波动)创历史新高[16][17][25] - 港股红利指数连续9周上涨,沪港深红利低波动指数超越2015年及2021年牛市高点[26] 红利类品种分析 - 存款利率下降推动资金流入红利、REITs等生息资产,但红利指数估值未显著升高[27] - 价值风格指数调仓后估值降低(如沪港深红利低波动调入股票平均市盈率11.55倍,调出12.42倍),长期回报受益[28] - 红利类基金表现突出,华泰柏瑞红利低波动ETF规模达52.8亿,近两年分红21次[25] 全球股票投资工具 - 海外市场全球股票指数基金规模达万亿美元,内地暂无直接产品,但可通过投顾组合模拟配置美股、英股、港股等多市场指数[32][33] - 内地投资海外基金普遍限购(每日最多350元),投顾组合将随限额提升及低估机会调整[34][35] 市场历史与资产配置 - 全球股票市场在2018、2020、2022年出现4-5星低估阶段,2025年4月反弹后当前为3.2星[29][30] - 《股市长线法宝》第6版数据显示,股票资产长期收益率优于债券、黄金等,是财富积累最佳途径[40] 指数估值数据摘要 - 上证红利指数盈利收益率10.15%,市盈率9.85倍,股息率4.94%[20] - 港股红利指数市盈率10.84倍,近十年市盈率分位数72.99%[21] - 美股标普500指数市盈率23.8倍,市净率5.03倍,近十年市净率分位数96.5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