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红利类指数基金
icon
搜索文档
红利类指数基金,是不是更难达到高估?|投资小知识
银行螺丝钉· 2025-08-13 20:44
文 | 银行螺丝钉 (转载请注明出处) 远一批伍倡肽的股票纳入,把上涨任值局 的股票剔除。 相当于自带低买高卖的策略。 那一年后,这些指数的估值,就会比一年 前低一截。 这也是为何价值风格指数比较少到高估的 原因。 不过比较少到高估,不是说历史上没有到 过高估。 例如2007年、2009年、2015年这几次1-2 星级别牛市高位的时候,很多价值风格指 数也是达到高估泡沫的。 只是平时一些小的牛市行情,价值风格指 数到高估相对较少。 如果没到高估,也并不妨碍价值风格指数 上涨。 例如在2018年5星,当时咱们也定投过中 证红利、红利机会等基金。 假设红利、价值等指数,在某个点数,维 持横盘震荡一整年。 (2) 红利指数每年4%-5%的股息率。 (3) 剩下的收益,来自指数背后公司盈利 增长。 不过这种自带低买高卖,主要在价值风格 当时定投的一些红利类、低波动类基金, 持有到现在,也有60%-70%的收益率。 指数基金净值=估值*盈利+分红。 (1) 期间红利指数没有到过高估。 2018年到2025年8月,中证红利大约从8倍 上下,提升到10倍上下的市盈率。 「估值提升」 贡献了25%上下的回报。 ▼点击阅读原 ...
如何用房租收入,打造更适合中国家庭的"无限现金流"?| 螺丝钉带你读书
银行螺丝钉· 2025-08-02 21:43
核心观点 - 文章提出「无限现金流」策略,通过积累有现金流的资产(如房产租金、红利基金等)支付家庭开支,实现财务自由 [3][4][7] - 针对中国家庭房地产配置过高的情况,建议通过出租房产+租金定投金融资产的方式构建多元化现金流 [9][11][52] - 房地产周期长达15-20年,当前熊市已持续6-7年,未来分化加剧:人口流入城市优质地段仍具上涨潜力,资源型"鬼城"可能持续贬值 [13][20][23][26] 房地产周期分析 - 房地产牛熊周期约15-20年,股票7-10年,债券3-5年 [13][14] - 上一轮熊市(2003-2008)后,4万亿计划推动2009-2018年牛市,2018年限购政策开启当前熊市 [15][16][17] - 限购严格城市跌幅较小,宽松城市跌幅较大 [18][19] - 房地产总市值从峰值450万亿降至300多万亿,居民财富占比从70%+降至40%-50% [27][29][32] 房地产估值指标 - 租金收益率应与长期国债收益率对比(当前国债1.7%),理想情况下应高于公积金利率(2.6%)或LPR(3.5%) [34][38][40][43] - 日本案例显示核心地段房产可突破历史高点,三四线城市可能下跌80% [25][26] - 判断标准:常住人口数量、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城市资源配套(地铁/学校等) [23][24] 家庭资产配置建议 - 家庭负债率控制在30%-50%,月供不超过收入50%,退休前应接近零负债 [46][48][50] - 租金处理三步骤:出租多余房产→租金定投金融资产(如月薪宝、红利基金)→实现金融现金流超过房租现金流 [54][55][56][59] - 租金收益率普遍1%-3%,低于金融资产(月薪宝/红利基金),需构建多元化现金流 [52] 策略实施路径 - 初始阶段100%现金流来自房地产,通过持续定投使金融资产现金流占比提升 [58][59] - 最终形成房租+基金分红的互补现金流结构,满足家庭开支 [57][61] - 核心逻辑:用收入购买资产,用资产产生的现金流覆盖开支 [62]
低利率时代,如何积累资产,打造无限现金流?| 螺丝钉带你读书
银行螺丝钉· 2025-07-26 21:44
核心观点 - 低利率环境下投资者转向现金流资产如红利类指数基金、REITs和固收+产品以替代存款收益 [5][11] - 构建"无限现金流"策略需分三步:选择高现金流收益率资产、持续定投积累、用资产现金流覆盖开支 [38][40][43] - 中国家庭需特别考虑房地产资产在现金流策略中的角色 [48][51] 金融市场数据 - 人民币存款规模达300万亿远超股票(100万亿)和债券(170万亿)总和 [7][8] - 当前存款利率低于1% 部分红利指数股息率超4% [10][12] - 华泰柏瑞红利低波动ETF规模达93亿 近两年分红22次平均间隔33天 [22] 现金流资产类别 红利类指数基金 - 上证红利指数股息率4.62% 市盈率10.25倍 市净率1.01倍 [16] - 中证红利指数股息率4.38% 市盈率10.42倍 近十年股息率分位数51% [16] - 港股红利指数股息率4.25% 市盈率11.25倍 [17] REITs - 主要投资商业地产 要求将90%租金收入用于分红 [32] - 分红收益是主要回报来源 类似"包租公"模式 [33][34] 其他现金流资产 - 保险保单、多套房租金、企业分红、证书挂靠等均可产生现金流 [37] - 股债均衡组合(40%股票+60%债券)可自动执行低买高卖策略 [25][27] 资产配置策略 - 现金流资产配置应在低估阶段进行 如红利指数高股息率时期 [39] - 实现财务自由需积累"家庭年开销/4%"规模的现金流资产 [45] - 房地产熊市中可考虑出租物业获取替代性现金流 [51] 市场趋势 - 2023年后红利类股票、REITs等资产表现优于前期 主因存款利率下降 [11] - 日本曾经历零利率时代 中国存款利率下行趋势类似历史经验 [4][10]
[6月12日]指数估值数据(红利策略什么情况会失效;红利估值表更新;指数日报更新)
银行螺丝钉· 2025-06-12 21:53
市场表现 - 大盘开盘下跌但收盘微涨,波动不大,接近4.9星评级 [1] - 沪深300略微下跌,中小盘股微涨,成长风格上涨,医药板块表现强势 [2] - 港股整体下跌,但红利类品种相对稳定,波动较小 [3][4] - 港股科技板块回调较多,但仍处于正常偏低估值水平 [5] 红利类品种分析 - 红利类品种近期逐渐上涨,港股红利回到正常估值,沪港深红利低波动接近正常估值 [6] - 红利策略存在周期性表现:2014-2015年跑输市场,2016-2018年跑赢,2019-2021年跑输,2022-2024年跑赢 [8][9][13][18][19][22] - 利率大幅提升可能导致红利低迷,如2022-2023年美联储加息导致美股红利吸引力下降 [24][25] - 红利策略长期有效但非持续有效,部分投资者在低迷期赎回导致策略效果维持 [27][28][29] 指数估值数据 - 上证红利:盈利收益率10.15%,市盈率9.85,市净率0.97,股息率4.94% [33] - 中证红利:盈利收益率9.99%,市盈率10.01,市净率1.00,股息率4.93% [33] - 港股红利:盈利收益率9.23%,市盈率10.84,市净率1.05,股息率4.47% [34] - 恒生红利低波动:盈利收益率13.28%,市盈率7.53,市净率0.60,股息率5.26% [36] 基金产品信息 - 华泰柏瑞红利低波动ETF联接A规模52.80亿,近2年分红21次 [38] - 南方标普中国A股大盘红利低波50联接A规模52.71亿,近2年分红14次 [38] - 万家中证红利ETF规模24.03亿,近2年分红14次 [38] 其他策略表现 - 科技、医药等成长风格品种今年表现较好 [40] - 价值、低波动、成长、龙头、质量等策略均有各自发力阶段 [41] - 价值风格与低估成长风格搭配可提升整体表现稳定性 [42] 市场历史数据 - 2014-2015年中小盘股、创业板大幅上涨,中证1000指数最高达15086点 [9][11][15] - 2015年泡沫破裂后中证1000指数跌至4000多点,目前仅6100多点 [16][17] - 2019-2021年成长风格牛市,300成长指数上涨超150%,A股整体上涨80% [20]
每日钉一下(指数基金也有分红吗?)
银行螺丝钉· 2025-04-23 21:40
指数增强基金表现 - 历史数据显示指数增强基金平均收益多数年份跑赢对应指数 但部分基金可能跑输指数 需谨慎挑选[1] 指数基金分红条件 - 指数基金定期分红的前提条件是股息率较高 主要适用于三类基金[4] - 红利类指数基金股息率最高 具备定期分红条件[4][5] - 价值风格指数基金如优选300 300价值等选股股息率较高[6] - 大盘宽基指数基金如沪深300 上证50 恒生指数等 但内地基金定期分红机制近年才逐步完善[7][8] 分红机制特点 - 基金分红收益率通常略低于指数股息率 因需扣除分红税等交易成本[8] - 指数基金分红根本来源是上市公司分红 因基金长期保持股票满仓[8] - 未分红收益将归入基金净值 不会丢失[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