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优化营商网络环境
icon
搜索文档
国家网信办:聚焦破坏营商网络环境突出问题,“通信圈”“大嘴博士”等一批涉企网络“黑嘴”被处置
格隆汇· 2025-09-11 10:06
格隆汇9月11日|近期,国家网信办聚焦破坏营商网络环境突出问题,持续深入开展"清朗·优化营商网 络环境—整治涉企网络'黑嘴'"专项行动,督促网站平台强化涉企信息内容管理,依法依约处置一批涉 企违法违规账号。现将第二批典型案例通报如下: 4."大嘴博士"等账号发布炒作测评信息,影响市场竞争秩序。抖音、小红书、微博、哔哩哔哩等平台账 号"大嘴博士"运营主体与某美妆产品企业存在商业利益关系。上述账号多次针对同领域竞争对手产品发 布炒作没有法律效力的测评信息,误导消费者,干扰正常市场秩序。涉及的账号已被依法依约采取禁言 措施。 (责任编辑:宋政 HN002)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 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邮箱: 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1."通信圈"等账号胁迫企业进行"商业合作",谋取非法利益。微信公众号"通信圈",抖音、微博、微信 等平台账号"券业行家""煤文化"等,长期集纳发布涉企负面信息,以"茶水费""商业合作"等名义,向企 业索取高额 ...
国家网信办公开曝光!
第一财经· 2025-09-11 10:02
1."通信圈"等账号胁迫企业进行"商业合作",谋取非法利益。微信公众号"通信圈",抖音、微博、 微信等平台账号"券业行家""煤文化"等,长期集纳发布涉企负面信息,以"茶水费""商业合作"等名 义,向企业索取高额费用,并在合作到期前持续发布虚假不实信息威胁企业续签合同。涉及的账号已 被依法依约关闭,账号主体被纳入平台黑名单管理。 据"网信中国"微信公众号, 近期,国家网信办聚焦破坏营商网络环境突出问题,持续深入开展"清朗 ·优化营商网络环境—整治涉企网络'黑嘴'"专项行动,督促网站平台强化涉企信息内容管理,依法依 约处置一批涉企违法违规账号。 第二批典型案例通报如下: 4."大嘴博士"等账号发布炒作测评信息,影响市场竞争秩序。抖音、小红书、微博、哔哩哔哩等平 台账号"大嘴博士"运营主体与某美妆产品企业存在商业利益关系。上述账号多次针对同领域竞争对 手产品发布炒作没有法律效力的测评信息,误导消费者,干扰正常市场秩序。涉及的账号已被依法依 约采取禁言措施。 2."国际投行研究报告"等账号歪曲解读涉企公开信息,诋毁企业形象声誉。微信公众号"国际投行研 究报告""IPO超级情报局"、百度百家号"博望财经"等,为博取流量 ...
重点企业齐聚,为的是……
搜狐财经· 2025-08-31 03:08
培训活动概况 - 上海优化营商网络环境系列培训闵行专场第二期于8月29日举行 由市委网信办指导 区委网信办和颛桥镇共同主办[1] - 30家重点企业代表参与 包括区内上市企业 拟上市企业和互联网企业 共计40余人参加[1] - 通过两期培训覆盖区内近80家重点企业 助力企业在网络空间中稳健经营和持续发展[5] 培训内容与讲师构成 - 市委网信办讲师结合案例讲解侵权信息投诉及处置全流程[3] - 市公安局网安总队讲师介绍打击涉企网络谣言违法犯罪情况[3] - 腾讯讲师分享微信公众号平台举报流程和处理机制[3] - 大智慧讲师介绍平台发展历程 涉企侵权情况 以及处置类型和流程渠道[3] - 四位讲师在互动答疑环节现场解答企业问题[3] 政策支持与企业服务 - 闵行区委网信办将加强政策指导和服务 提升企业对清朗网络环境的感受度和满意度[5] - 培训帮助企业深入了解涉企侵权相关政策和举报投诉渠道[5] - 系列活动为企业在闵行实现更好发展提供重要保障[5]
北京市网信办深入开展“整治涉企网络‘黑嘴’”专项行动,依法查处一批违法违规账号
央视网· 2025-07-31 23:20
北京市网信办开展优化营商网络环境专项行动 - 北京市网信办5月以来开展"清朗·优化营商网络环境—整治涉企网络'黑嘴'"专项行动,清理违法违规信息49.8万余条,处置违法违规账号2.1万余个 [1] - 专项行动旨在强化涉企信息内容管理,维护企业和企业家网络合法权益,护航首都经济高质量发展 [1] 查处的违法违规账号类型 - 恶意抹黑攻击企业及企业家账号:如"太行之龙d5""*润泽模*"等诋毁企业产品质量、捏造虚假信息,相关账号被关闭或禁言 [1] - 对企业敲诈勒索账号:如"柚子本"发布涉企负面信息后以"删帖"名义索取"公关费",账号被关闭 [1] - 恶意营销炒作账号:如"紫玉聊动漫""*观察*"等集纳企业负面信息、歪曲解读公开信息,账号被关闭或禁言 [1] - 泄密侵权账号:如"DSD唱片仓库""马弟"等假冒企业家名义发布信息、恶意贬损企业,账号被关闭 [2] 专项行动后续措施 - 北京市网信办将持续督促网站平台压实主体责任,健全信息内容安全管理制度,营造健康网络生态 [2]
北京市网信办:深入开展“整治涉企网络‘黑嘴’”专项行动,依法查处一批违法违规账号
快讯· 2025-07-31 21:06
专项行动背景与目标 - 北京市网信办于5月起开展"清朗·优化营商网络环境—整治涉企网络'黑嘴'"专项行动 [1] - 专项行动旨在强化涉企信息内容管理 维护企业和企业家网络合法权益 [1] - 专项行动目标为护航首都经济高质量发展 [1] 行动成果与数据 - 清理违法违规信息49.8万余条 [1] - 依法依约处置违法违规账号2.1万余个 [1] - 专项行动持续至7月31日仍在进行中 [1] 政策导向与执行主体 - 专项行动为贯彻落实中央网信办关于优化营商网络环境的工作部署 [1] - 北京市网信办负责督促属地网站平台落实管理责任 [1]
“优化营商网络环境20条”发布月余 我省查处一批违法违规行为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7-28 16:42
网络谣言治理行动 - 某车说道账号主体因炮制L3级自动驾驶首例判决谣言被关闭12个矩阵账号 谣言发布者闫某某被刑事拘留[1] - 通信圈等账号因发布涉企负面不实信息并索要茶水钱等费用被关闭账号并拉入平台黑名单[1] - 某咨询管理有限公司通过虚假人设和拼接捏造手法发布企业负面短视频 相关账号被禁言关闭 主体被警告行政处罚[2] 房地产领域网络黑嘴整治 - 猫哥侃地产等矩阵账号使用房企死亡榜单等侮辱性用语抹黑房地产企业 账号被依法关闭[2] - 专项打击行动采用标题党放大镜等方式集纳炒作房企负面信息的行为[2] 营商网络环境优化措施 - 广东省开通涉企侵权举报高速通道 实行专人负责优先办理限时办结原则[4] - 建立中央与省级双线举报渠道 包括举报专区和微信公众号 并公布咨询热线[4] - 推进政企直联零距离机制 加强部门协调联动 开展分类精准指导[5] 企业维权能力建设 - 为1900万户经营主体定制网络维权指南 手把手指导证据链构建[4][6] - 多部门联合送课上门 提升企业侵权防范意识与风险化解能力[6] - 推动数据安全跨境联动和人工智能赋能实体经济 筑牢数字安全防线[6] 舆论氛围营造 - 积极讲述粤企创新创业故事 弘扬企业家精神展示经济活力[6] - 通过清朗护企专项行动获得企业及网民热烈支持 要求行动持续化长效化[3]
“20条”织密“护企网”!广东多举措营造良好营商网络环境
南方都市报· 2025-07-25 19:48
广东省优化营商网络环境举措 - 广东省委网信办联合14部门推出《广东省依法维护企业网络权益若干措施》("20条"),围绕6大方面提出20项具体举措,包括增强企业风险防范能力、提高涉企侵权举报效能、整治涉企侵权乱象等 [2] - 截至2025年6月末广东登记经营主体超1970万户,总量连续多年全国第一,政策旨在促进民营企业做大做强 [2] - 措施既解决当前问题如开设涉企侵权举报专区、开展"粤·清朗 亲清护企"专项行动,又建立重点企业直联机制等长效机制 [3] 网络侵权整治成果 - 2024年广东累计清理涉企虚假不实信息3万条,关闭"车透社"等违法违规账号及网站4000个 [4] - 督导网站平台发布整治公告60余期,曝光典型案例25批次,重点打击假冒广交会等虚假宣传行为 [4] - 2024年已开展3批次典型案例曝光,涉及捏造不实信息、蹭热点抹黑企业、以删稿谋利等行为 [5] 企业维权支持体系 - 开设线上涉企侵权举报专区,实行"专人负责、优先办理、限时办结"原则,完善信息分级分类处置 [6] - 建立多部门涉企举报联动机制,结合网络辟谣及时澄清不实信息 [6] - 通过编制举报指南、送课上门等方式提升企业维权能力,建立重点企业直联机制实现政企"零距离"沟通 [6] 专项行动重点 - "粤·清朗 亲清护企"专项行动重点打击歪曲企业公开内容、断章取义企业家言论、以"舆论监督"名义索要利益等行为 [4] - 集中整治编造涉企谣言、虚假测评抹黑企业、操纵"水军"攻击企业等典型问题 [4] - 专项行动规范涉企网络行为,加大执法力度并曝光典型案例 [4]
媒体视点 | 福建证监局发布优化营商网络环境专项行动典型案例
证监会发布· 2025-07-07 18:00
福建辖区资本市场优化营商网络环境专项行动 - 专项行动聚焦涉企侵权、虚假信息等突出问题,联合多部门整治侵犯企业及企业家网络合法权益的违法违规行为,形成5起典型案例 [1] - 首次曝光5起案例涵盖五类违法违规行为:歪曲金融政策编造虚假信息、发布资本市场不实信息、诋毁企业声誉侵犯隐私名誉、恶意营销炒作公开信息、恶意炒作企业负面信息 [1][2][3] 违法违规行为案例详情 - 泉州自媒体"王**""泉**"发布"绕过银行审核技巧"等虚假金融信息,歪曲国家金融政策,被约谈并责令删帖 [1] - 微博"爱股票App"传播转融通制度不实内容,账号被关闭,相关责任主体福建中讯证券研究有限责任公司被责令改正并暂停新增客户 [1] - "天天价值解读"擅自披露企业高管私人信息,"阿尔法工场Green"捏造企业对立关系,均被举报删帖 [1] - "精言财经""财访团"编造138条虚假信息恶意解读企业财报,涉事账号被阶段性禁言 [2] - "董某会网"等21个账号恶意炒作大型金融企业负面信息,干扰正常经营,被阶段性禁言 [3] 专项行动实施情况 - 专项行动由福建省委网信办、省发改委、省公安厅联合开展,为期3个月,聚焦15类突出问题 [4] - 省委网信办、福建证监局联合召开专题座谈会,深入福耀玻璃、宁德时代、紫金矿业等10余家上市或拟上市企业进行一对一宣讲 [5] - 向市场主体发送举报指南,助力企业维权 [5]
福建开展优化营商网络环境专项行动成效明显受企业称赞
央视网· 2025-07-07 13:14
优化营商网络环境专项行动 - 福建省开展为期3个月的优化营商网络环境专项行动,旨在打击违法违规发布传播涉企网络不实信息的行为,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强省战略实施[1] - 专项行动由福建省委网信办会同省发改委、省公安厅联合开展,在中央网信办综治局指导下进行[1] - 专项行动开展以来,福建各地网信部门梳理重点服务企业900余家,协调处置违法违规信息78万余条,关闭违法违规账号14万余个[1] 企业受网络不实信息影响情况 - 部分"自媒体"通过矩阵式传播对安踏集团实施恶意诋毁,包括张冠李戴、片面引用消费者评价等手段,严重误导消费者[2] - 海安橡胶集团在上市关键期遭遇"自媒体"片面歪曲解读公司财务报表、股东结构等公开信息,误导投资者和社会公众[4] - 企业普遍反映网络侵权举证难度大,虚假不实信息时有出现,消耗大量人力精力进行自证[2][4] 专项行动具体措施 - 泉州市委网信办与11家民营企业建立直联点,实施"一企一专班,一案一研究"策略[2] - 指导安踏、九牧等重点企业建立"应对网络侵权信息协同工作机制",形成监测、研判、取证、举报、跟踪的全流程处置闭环[2][6] - 莆田市委网信办建立覆盖104家企业服务台账,组建工作专班,制定《涉企侵权网络信息举报投诉指南手册》[4][8] 专项行动成效 - 泉州地区113个违规账号被禁言,199条违规视频下架,3207条侵权信息被清理[2] - 安踏集团通过举报清理769条侵权信息,自主举报成功率超90%[4] - 海安橡胶集团173条侵权网络信息被逐条下架[5] - 莆田市累计清理处置涉企侵权网络信息299条[8] 长效机制建设 - 福建省将在专项行动基础上建立涉企网络侵权信息监测、研判、处置、曝光全链条工作机制[8] - 计划形成长效治理模式,固化工作成效,持续优化营商网络环境[8]
优化企业营商环境 必须净化网络生态
中国青年报· 2025-07-04 09:10
网络黑嘴整治行动 - 国家网信办通报涉企网络黑嘴典型案例 涵盖恶意诋毁企业形象 散布不实信息 泄露商业秘密 假冒企业身份等多类网络乱象 [1] - 被处置账号通过炒作产品质量 造谣经营事故 敲诈勒索等手段 利用流量和利益驱动干扰企业正常经营 [1] - 黑嘴行为凭借话术包装和平台算法 能迅速影响大型企业声誉甚至生存 带来营商环境不确定性 [1] 网络舆论环境治理逻辑 - 网络空间秩序和信息传播公正性成为营商环境重要组成部分 过去侧重税收 融资等硬环境问题 [2] - 网络舆情对企业影响从边缘走向核心 恶意剪辑视频或造谣文章可能引发重大品牌危机 [2] - 整治行动针对伪造事实 谋取私利 损害企业的恶意攻击行为 要求质疑必须基于真实证据 [2] 法律法规保障措施 - 《民营经济促进法》设权益保护专章 禁止利用互联网侮辱诽谤民营企业及经营者 [3] - 要求网络服务提供者加强内容管理 建立投诉举报机制 及时处置违法信息 [3] - 网络空间是企业品牌塑造重要阵地 需通过制度保障杜绝利用舆论破坏市场环境的行为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