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产业绿色转型

搜索文档
工信部:未来要将传统产业深度绿色转型作为首要任务 聚焦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化工、建材4个重点行业
新华财经· 2025-07-18 16:10
核心观点 - 工业和信息化部将传统产业深度绿色转型作为首要任务,聚焦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化工、建材4个重点行业,从原料、用能、工艺、产品4个方面发力 [1] - 目标是推动传统产业"扩绿增效",落实《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要求 [1] 原料绿色化 - 提高废钢铁、废铜、废铝等再生资源在原料中的比重,力争到2027年分别提高到22%、30%、25% [1] 能源绿色化 - 加快氢能在传统产业应用,重点推动清洁低碳氢在冶金、合成氨、合成甲醇、炼化等行业实现规模化突破 [1] 工艺绿色化 - 钢铁行业重点攻关绿氢冶金、近零碳排放电炉流程炼钢工艺 [1] - 电解铝行业重点发展无炭阳极技术 [1] - 石化化工行业重点发展智能连续化微反应、绿色合成技术 [1] - 建材行业重点发展大型窑炉氢能煅烧、电能煅烧工艺 [1] 产品绿色化 - 建材行业将推广节能玻璃、新型保温材料、新型墙体材料等 [2] - 石化化工行业将推广水性涂料、油墨、胶粘剂等 [2]
《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审议通过,聚焦碳足迹核算标准制定等三大领域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 2025-05-26 09:17
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行动方案核心观点 - 推进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是大势所趋,需加快绿色科技创新和先进技术推广,强化新型工业化绿色底色[1] - 聚焦传统产业深度绿色转型、新兴产业高起点绿色发展、共性技术攻关、政策优化及服务体系健全[1] 行动方案聚焦领域 - **工业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制定**:重点覆盖钢铁、电解铝、锂电池、新能源汽车,推动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降低[2] - **新型固废综合利用体系建设**:聚焦废旧动力电池(制定管理办法、修订行业规范)和废旧光伏组件(预研政策、布局回收能力)[2] - **清洁低碳氢工业应用**:突破冶金、化工、石化等行业规模化应用,拓展绿色微电网、船舶、航空等多场景[2] 绿色技术创新与应用 - 核心方向包括高效节能技术、环保材料生产技术研发,推动制造业生产方式根本性变革[2][3] 传统产业绿色转型 - 结合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优化钢铁、化工、建材等行业设备与工艺,提升能效并减少污染[4][5] 新兴产业绿色发展 - 新能源汽车、光伏产业需从生产端融入清洁能源,建立资源回收体系,实现产业与环保协同[6] 共性技术攻关与标准完善 - 突破共性技术瓶颈,制定统一碳排放标准、绿色制造工艺标准,规范企业生产行为[7] 政策优化与服务体系健全 - 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金融支持等政策激励企业绿色转型,配套绿色供应链管理及技术认证服务[8]
制造业“绿”发展 经济社会转型步伐在加快
证券日报· 2025-05-26 00:11
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政策 - 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强调推进传统产业深度绿色转型,结合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实施,加快重点行业绿色改造升级 [1] - 政策推动制造业从"规模速度"向"质量效益"转变,实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1] 制造业绿色转型进展 - 工信部等七部门2024年出台《关于加快推动制造业绿色化发展的指导意见》,目标到2030年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成效显著,传统产业绿色发展层级整体跃升 [2] - 2024年国家级绿色工厂达到6430家,实现产值占制造业总产值比重约20%,比上年增加2个百分点 [2] 重点行业绿色改造升级 - 钢铁、化工、有色、建材、轻工纺织等传统行业将加大技术改造、设备更新和节能减排投入 [3] - 钢铁行业2025年版规范条件更新提高了工艺装备、环境保护、资源消耗、安全生产等基础指标要求 [3] - 截至2025年4月20日,189家钢铁企业完成或部分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其中141家企业全过程完成改造,涉及粗钢产能约5.91亿吨 [4] 政策支持与机制完善 - 工信部将制定工业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加强新兴固废综合利用体系建设,推动清洁低碳氢在工业领域应用 [5] - 未来政策将细化绿色低碳标准,包括能效标准、碳排放标准、绿色制造标准等 [6] - 建议加强财政金融政策支持,设立专项扶持资金,鼓励企业绿色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