榨菜

搜索文档
涪陵榨菜董事、总经理赵平离任,高翔接任
新浪财经· 2025-09-26 17:41
公司高管变动 - 涪陵榨菜集团董事兼总经理赵平因工作调整辞职 自2025年9月26日董事会收到申请之日起生效 [1] - 赵平离任后将继续担任公司一级资深经理职务 [1] - 赵平持有公司股份2,210,335股 将严格遵守股份锁定及减持相关规定 [1] 董事会构成与人事任命 - 赵平离任后公司董事会成员人数为9人 未低于法定最低人数要求 [1] - 公司于同日召开会议审议通过聘任高翔为新任总经理 [1] - 高翔任期与公司第五届董事会任期保持一致 [1]
涪陵榨菜2025年半年度拟派现2.3亿,不送股不转增
格隆汇· 2025-09-26 17:36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合并净利润440,706,766.02元 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282,926,489.97元 [1] - 拟以6月30日总股本为基数实施现金分红 每10股派发现金2元(含税) [1] - 现金分红总额230,783,805.60元 占归属母公司净利润比例约81.6% [1] 利润分配方案 - 利润分配方案已通过董事会审议 尚需提交股东大会批准 [1] - 分配方式为纯现金分红 不实施送红股及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 [1]
涪陵榨菜(002507) - 002507涪陵榨菜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926
2025-09-26 16:30
财务表现与资金管理 - 销售净利率超过30% [19] - 毛利率维持在50%左右 [32] - 每年约42亿元用于理财,收益率约2% [3] - 净资产收益率受2021年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影响 [19] - 现金流充裕,暂无科技转型或成立投资基金计划 [19][26] 股价与市值管理 - 股价连续五年下跌,受二级市场、宏观经济等多因素影响 [1][3][6] - 市值管理措施包括加强市场沟通、提升主业业绩、加大分红和外延并购 [3][6][31] - 公司响应股东诉求,逐年提高分红额度 [1] - 股份回购需综合多方因素决定 [1] 产品战略与创新 - 实施"拓品类、拓渠道"多元化发展战略 [11] - 产品矩阵覆盖榨菜、下饭菜、泡菜、调味菜、榨菜酱等 [7] - 双轮驱动战略:以榨菜为中心发展亲缘品类,以及川式复合调料和预制菜业务 [25] - 新品包括榨菜酱、爆炒酸菜、肉臊、风干萝卜干等 [11][24][25] - 针对海外市场开发低盐、健康化产品 [16] 渠道拓展与市场布局 - 渠道包括线下商超、电商自营、直播带货、餐饮和零食渠道 [11] - 渠道策略:做精一二线市场,下沉三四线,拥抱新兴渠道 [18] - 已设立大客户营运中心,与山姆、盒马等大型商超合作定制产品 [5][17] - 海外市场通过当地主流商超和电商平台拓展 [16] 生产与技术创新 - 在生产装箱、码垛及入库环节应用机器人 [8] - 研发自动看筋设备,智能识别并削除青菜头筋梗 [21] - 建有智能化脆口榨菜生产线,规划绿色智能化生产基地 [21][26] - 暂无其他AI领域布局 [26] 并购与对外合作 - 近年未开展并购,持续考察目标企业拓展品类 [14] - 正在推进味滋美并购,以进入复合调味料市场并实现渠道协同 [21][30] - 确认并购交易无利益输送 [14] - 自2015年收购惠通公司后暂无其他并购 [14] 新品发展与业绩贡献 - 萝卜类产品通过工艺改革和口味优化实现增长 [24] - 新品短期内对整体营收和利润贡献不大,需持续培育 [10] - 未来将加大新品研发、推广和品牌传播投入 [10] 投资者关系与公司治理 - 对管理层制定考核制度并每年执行 [3] - 重视投资者反馈,理性采纳合理建议 [16] - 通过网上平台与投资者进行交流沟通 [1]
涪陵榨菜被投资者吐槽没创新,榨菜品类上半年销售量减少1%
犀牛财经· 2025-09-23 15:24
核心观点 - 投资者质疑公司产品创新不足且品类单一 建议拓展酱类等多元化产品[2] - 公司回应已推出多种酱类新品并承诺持续创新丰富产品线[2] - 榨菜品类仍是核心支柱但增长乏力 萝卜品类增速显著但规模较小[2][3] - 榨菜销售量连续三年下滑 上半年销售量同比减少1%至5.93万吨[4] - 公司部分区域收入下滑但毛利率提升 销售费用和应收账款大幅增长[5] - 公司布局餐饮渠道和复合调味品但规模尚小 第二增长曲线尚未形成[5] 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13.13亿元同比增长0.51% 净利润4.41亿元同比减少1.66%[2] - 榨菜品类收入11.23亿元同比增长0.45% 萝卜品类收入3314.93万元同比增长38.35% 泡菜品类收入1.19亿元同比减少8.37%[2] - 销售费用1.95亿元同比增长22.94% 应收账款1.25亿元同比增长1421.45%[5] 产品销售 - 榨菜销售量连续三年下滑:2022年11.78万吨 2023年11.33万吨 2024年11.14万吨[4] - 上半年榨菜销售量5.93万吨同比减少1%[4] - 萝卜品类增长迅速但营收规模仅3314.93万元[2][3] 区域表现 - 华东、华中、东北销售大区和出口业务收入增长 其余区域收入均下滑[5] - 所有销售区域毛利率均有所提升[5] 业务拓展 - 公司已推出老重庆杂酱、青椒酱、牛肉酱、肉末豇豆等酱类产品[2] - 布局餐饮渠道和复合调味品市场但规模较小[5] - 多元化产品发展不及预期 泡菜收入同比减少8.37%[2][5]
涪陵榨菜(002507) - 002507涪陵榨菜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919
2025-09-19 15:14
渠道与库存管理 - 节假日对终端销售无明显影响,仅春节前后货运调整略有影响 [1] - 当前渠道库存总体维持在6-7周水平 [1] 产品开发与优化 - 萝卜品类完成口味工艺优化,推出嘎吱脆盒马定制产品及线上专销新品,完成60g风干萝卜干研发上市 [3] - 开发榨菜功能性产品如休闲零食化、健康益生榨菜新产品 [5] - 现有休闲零食属性产品包括自研小脆口、定制型产品及品牌联营开味说多种口味花生 [6] 原料成本与供应 - 近两年无极端天气且种植面积稳定,青菜头原料充足 [7] - 青菜头吨价合理水平维持在800-1000元 [7] - 近两年加大青菜头原料收购量,减少半成品收购量 [7] - 通过科学化运作和窖池建设平抑原料价格波动 [8] 并购与资本运作 - 并购后依托标的企业现有团队进行生产制造、研发和运营,利用渠道优势扩大动销 [2] - 持续考察复合调味料细分领域,关注有一定规模及标准化水平的企业 [2] - 募投项目部分厂房框架和智能化窖池已完成建设,设备进入调试阶段 [4] 品牌与营销策略 - 品牌投放根据阶段需求调整,成熟品类保持日常声量,新品推出加大投放 [10] - 注重费用投入产出比,阶段性评估并优化投放形式、节奏和力度 [10] 投资者回报 - 现金分红比例保持稳中有升趋势,未来将持续提供长期稳定提升的分红回报 [9]
研报掘金丨天风证券:维持涪陵榨菜“买入”评级,利润弹性有望凸显
格隆汇APP· 2025-09-12 17:09
财务表现 - 25H1实现收入13.13亿元 同比增长0.51% 归母净利润4.41亿元 同比下降1.66% [1] - 25Q2实现收入6.00亿元 同比增长7.59% 归母净利润1.68亿元 同比下降4.59% [1] 业务运营 - 榨菜量价基本稳定 萝卜销量提升明显 主要系新品风干萝卜研发上市 [1] - 公司坚持"双轮驱动"策略 产品优化升级 渠道持续深耕 [1] - 餐饮渠道有望延续增长势头 [1] 成本与盈利 - 青菜头价格保持稳定 利润弹性有望凸显 [1] - 费用投入加大 对短期利润造成一定压力 [1] 行业环境 - 调味品行业增长放缓 市场处于高度竞争状态 [1] 机构观点 - 天风证券根据半年报略调整盈利预测 维持"买入"评级 [1]
调研速递|涪陵榨菜接受华泰证券等11家机构调研 透露重要发展要点
新浪财经· 2025-09-12 16:58
行业与增长空间 - 榨菜行业整体保持相对稳定 当前处于存量竞争阶段 [2] - 公司执行拓品类拓渠道的多元化长期发展战略 开发新品类迎合消费需求 拓宽商超电商餐饮等多样化渠道 [2] - 针对不同渠道推广定制化产品 提高市场渗透率 [2] 新品策略 - 过去将萝卜品类按榨菜模式推广效果不佳 如今策略改变 [3] - 对于萝卜泡菜等新品类 前期加大市场支持力度 待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后控制费用 [3] - 调整销售人员考核机制 以正向激励为主 提升开发渠道积极性 [3] 新渠道开拓 - 设立大客户营运中心 对山姆盒马等大型商超提供直营服务 [4] - 直接对接客户研发定制产品 经销商负责供货与售后 [4] - 直接对接终端反馈 及时优化产品 提升优化速度 [4] 原料成本与毛利率 - 近两年青菜头原料成本较低 原因在于天气较好且种植面积稳定 原料充足 [5] - 未来若无极端天气 青菜头吨价800-1000元为合理水平 [5] - 公司加大青菜头收购量 减少半成品收购 通过产业科学化运作加强窖池建设平抑价格波动 预计保持相对稳定毛利率 [5] 品牌投放与消费变化 - 品牌投放根据不同阶段需求进行 成熟品类保持声量 新品推出时加大投放 [6] - 采取定向爆破等精准投放措施 并探索多元投放组合 [6] - 消费人群仍以30-50岁女性为主 消费场景更加丰富 公司针对不同人群和场景推出不同产品并进行线上线下推广 [6] 渠道下沉与战略调整 - 针对消费疲软期价格敏感型群体消费习惯变化 公司推出60g的2元黄金价格带产品 [7] - 未来将持续开发产品 向三四线市场渗透 [7] - 新董事长上任后 公司坚持双轮驱动战略 在拓品类销售及管理方面进行调整优化 同时资金将主要用于拓品类拓市场及分红 [7]
涪陵榨菜(002507) - 002507涪陵榨菜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912
2025-09-12 15:59
行业与市场策略 - 榨菜行业整体保持相对稳定,当前属于存量竞争 [1] - 公司通过拓品类、拓渠道的多元化长期发展战略应对竞争 [1] - 针对消费疲软期推出60g的2元黄金价格带产品,布局不同竞争区域 [10] - 未来将持续开发更多产品并向三、四线市场渗透以赢得更多市场份额 [10] 产品与品类发展 - 在榨菜品类优化升级的同时不断创新推出亲缘品类,如榨菜酱、爆炒酸菜、肉臊等佐餐开味产品 [2] - 萝卜、泡菜、豇豆等新品类目前品牌力优势未凸显,市场支持力度较大,费用有所倾斜 [3] - 新品推广前期以扩大体量为主,毛利率短期内较低,待体量达到一定规模后毛利逐步提升 [7] - 榨菜品类在未来几年预计保持相对稳定的毛利率水平 [7] - 针对不同消费人群和食用场景推出不同规格、口味的产品 [9] 渠道拓展与优化 - 目前已布局渠道包括线下商超、线上电商自营及直播带货、餐饮渠道、零食渠道等多样化渠道 [2] - 针对山姆、盒马等大型商超由公司直营服务,与客户直接对接研发定制型产品 [4] - 根据不同渠道需求逐步推广定制化产品,持续渠道精耕下沉 [2] - 针对未覆盖到位的渠道配置专业经销商实现渠道做深做透 [2] 原料成本与管理 - 近两年原料成本较低因天气较好无极端天气且种植面积无明显变化,原料充足 [5] - 青菜头吨价保持在800-1000元左右为合理水平(未来无极端天气情况下) [5] - 近两年加大青菜头原料收购量,减少半成品收购量 [5] - 未来通过推进产业科学化运作、加强原料窖池建设平抑原料市场价格大幅波动 [5] 销售与激励机制 - 对销售人员考核机制进行适度调整,降低基础任务考核,以正向激励为主 [3] - 根据市场情况、经营形势、战略规划等完善销售政策及经销商、销售人员考核激励机制 [11] - 建立中长期激励体系,激发销售潜能、提高销售人员积极性 [11] 品牌与营销策略 - 每年保持一定品牌声量,根据不同阶段品牌传播需要进行投放 [8] - 成熟品类保有声量,新品推出则加大投放 [8] - 根据市场环境和战略需求制定具体投放方案,如定向爆破针对不同城市、竞争情况精准投放 [8] - 运用社交媒体等多种组合进行线上线下宣传推广 [9] 资金运用与战略规划 - 募集资金专项专用于乌江绿色智能化生产基地项目 [12] - 自有资金主要用于三方面:外延并购优质标的、产品市场推广(拓品类、拓市场)、提高分红额度 [13] - 公司始终坚持双轮驱动战略不动摇,在实施过程中不断调整优化具体策略 [11] - 承接并推进组织机构变革,进一步优化管理、提升效能 [11]
涪陵榨菜(002507):收入环比改善,费投加大
天风证券· 2025-09-12 12:41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对应25-27年PE分别为19X/17X/16X [3][7] 核心观点 - 25H1收入同比微增0.51%至13.13亿元 归母净利润同比略降1.66%至4.41亿元 但Q2收入环比改善明显 同比增长7.59%至6.00亿元 [1] - 公司坚持"双轮驱动"策略 产品优化升级与渠道持续深耕 餐饮渠道有望延续 叠加青菜头价格稳定 利润弹性有望凸显 [3] - 调味品行业增长放缓 市场处于高度竞争状态 因此略下调盈利预测 预计25-27年营收分别为24/26/27亿元(原预测25/27/29亿元) [3] 财务表现 - 25Q2毛利率同比提升2.82pct至52.00% 主要受益于成本红利兑现(榨菜毛利率同比+3.89pct)但净利率同比下降3.59pct至28.09% [2] - 销售费用率同比大幅增加5.09pct至17.18% 主要因市场推广费增加(大商超、连锁便利、生鲜渠道定点爆破及促销活动) [2] - 预计25-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2/8.9/9.5亿元(原预测8.7/9.3/9.9亿元) 同比增长3%/8%/7% [3] 产品结构 - 榨菜业务保持稳健 25H1营收11.23亿元(同比+0.45%) 销量同比-1% 吨价同比+1.63% [1] - 萝卜产品增长显著 营收0.33亿元(同比+38.35%) 销量同比+43% 主要因新品风干萝卜上市丰富产品线 [1] - 泡菜营收1.19亿元(同比-8.37%) 其他产品营收0.37亿元(同比+9.30%) [1] 渠道优化 - 经销商数量净减少369家至2446家 主要对布局不合理及渠道冲突的经销商进行优化 平均经销商收入同比提升15.66%至53.59万元/家 [2] - 线上收入达9229万元 毛利率47.94% 区域市场中华东(+5.55%)、华中(+7.84%)及出口(+6.93%)表现较好 [2] - 华南(-0.24%)、华北(-8.39%)、中原(-4.82%)等区域收入同比下滑 [2] 财务预测 - 预计25年营收24.39亿元(同比+2.17%) 26年25.90亿元(+6.18%) 27年27.41亿元(+5.85%) [5][12] - 预计毛利率持续改善 从25年52.72%提升至27年53.78% 净利率从33.79%提升至34.72% [12] - ROE保持稳定 25-27年分别为9.02%/9.28%/9.48% 资产负债率维持在5%-7%的低水平 [12]
重庆之重——西部现代产业集群加速崛起的“重庆样本”
上海证券报· 2025-09-12 03:03
经济表现 - 2025年上半年重庆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929.58亿元,同比增长5% [1] - 第一产业增加值714.82亿元同比增长3.1%,第二产业增加值5555.75亿元同比增长4.2%,第三产业增加值9659.01亿元同比增长5.6% [1] - 2024年规上工业营收达2.8万亿元,服务业增加值达1.8万亿元 [1] 制造业集群体系 - 提出建设"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包含3个万亿级主导产业集群和3个五千亿级支柱产业集群 [2] - 涵盖全国39个工业大类及全部31个制造业大类 [2] - 2025年1-7月汽车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2%,摩托车产业增长24.5%,装备产业增长8.7%,材料产业增长7.1% [3] 新能源汽车产业 - 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26.8%,集成电路增长70.4%,液晶显示屏增长25.7% [3] - 中国长安汽车集团将整车产销目标定为2030年500万辆,其中新能源车占比超60% [3] - 宁德时代在重庆投产最先进的智能化电池生产线 [4] 电子信息产业 - 笔记本电脑产量连续11年全球第一,功率半导体产能全国前列 [4] - 建成国家级成渝地区电子信息先进制造集群 [4] - 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主营业务收入与从业人员实现翻番 [4] 摩托车产业 - 2025年上半年摩托车产量362.2万辆同比增长23.1%,完成产值536.02亿元同比增长27.9% [5] - 隆鑫、宗申、银翔三家企业稳居全国燃油摩托车销量前十 [5] - 摩托车产业对全市工业产值增长贡献率达33.5%,增加值增长贡献率达16.4% [5] 科技创新投入 - 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11%,重组形成11个全国重点实验室 [6] - 突破车规级芯片、大功率驱动电机等关键技术 [6] - 全球科研城市排名从2020年第98位升至2024年第40位 [6] 企业创新案例 - 再升科技航空航天超细玻璃纤维成为国产大飞机指定材料 [7] - 中国汽研获首批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并交付氢能装备 [7] - 涪陵榨菜推动全产业链数字化应用,重庆百货构建数字化运营平台 [8] 区域协同发展 - 川渝两地汇聚600多家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企业和300家软件企业 [10] - 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区域本地配套率达80% [10] - 成渝中线高铁建设推进中,2027年实现50分钟通达 [10] 交通物流建设 - 万州新田港二期工程建成,共同推进嘉陵江干线船型标准化 [10] - 果园港发展为长江上游最大集装箱枢纽中心和件散货集散中心 [10] - 创新开发江海直达联运模式 [10] 科技创新布局 - 构建"416"科技创新布局,涵盖4大科创高地和16个重点领域 [6] - 川渝共建11家重点实验室,包括代谢性血管疾病重点实验室 [11] - 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企业、创新平台及A类学科数量实现倍增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