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传统村落保护
icon
搜索文档
平陆运河风物志㊶丨大芦“三古”韵悠长
广西日报· 2025-08-23 10:46
明嘉靖年间,劳氏先祖在芦荻丛中开荒定居,为铭记创业艰辛,将村落命名为"大芦"。近500年繁 衍生息,大芦村已发展成为以劳姓为主、15个姓氏和睦相处,人口超5000的富庶之乡,更以古宅、古 树、古楹联"三古"闻名遐迩。 车入大芦,迎面是一方半月形人工湖,枝繁叶茂的荔枝树、龙眼树环绕湖畔。隔湖相望,青砖灰 瓦、屋舍连云,倒映水中,如诗如画。这样的人工湖在大芦村不止一处。劳氏祖先建造宅院时,就地取 材,在宅基地前的洼地挖土,烧制砖瓦的同时筑塘蓄水,既便利宅中居民生活,又可营造依山傍水的风 水宝地。 沿湖而行,便来到四美堂。这是大芦劳氏的祖屋,由第一代先祖、明朝廪生劳经所建,因砌有镬耳 状封火墙,又称镬耳楼。参观镬耳楼,深深体会到什么叫"礼法森严":建筑布局主次分明,什么人住什 么房,从哪个门进出,走哪条巷道,都有规定,不能越界;即使仆人走的巷道,也严格按男左女右区 分,男仆的巷道又宽于女仆的。 镬耳楼、三达堂、双庆堂……建村至清末350多年间,劳氏家族先后建起9处宅院、1处宗祠。这些 古宅环拥着数座人工湖,互相守望,构成村落的骨肉肌理。不同的宅第风格迥异,从中可以窥见时代的 印记。而建于乾隆年间的东园别墅华丽恢宏, ...
我省有效保护1000多个传统村落和传统建筑组群 提前完成“十四五”目标
新华日报· 2025-08-22 07:07
传统村落保护成果 - 江苏省提前完成"十四五"目标 有效保护1000个省级传统村落和传统建筑组群 [1] - 全省已有79个村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累计公布624个省级传统村落和381组传统建筑组群 [2] - 省级传统村落名录实现76个涉农县(市、区)全覆盖 [2] 保护范围与标准 - 2017年在全国率先颁布实施《江苏省传统村落保护办法》 推动保护工作法制化规范化 [1] - 保护范围不仅包括历史建筑 还涵盖体现特定时期建造传统和建筑风格的建筑群 [1] - 保护对象包括新石器时代遗址、上世纪60年代青砖房、粮仓、老供销站等不同年代历史遗存 [1][2] 资金支持与金融服务 - 省级财政累计下达专项资金1.92亿元用于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建设补助 [5] - 创新推出"苏乡贷"金融服务模式 截至6月末累计授信近270亿元支持保护利用和人居环境整治 [5] 人居环境改善 - 南京市溧水区上庄投入1265万元开展乡村建设 建成交通路网污水管网等现代设施 [3] - 全省624个传统村落中有324个建成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占比超过一半 [4] - 236个传统村落创成特色田园乡村 占比超过三分之一 [4] 活化利用与产业发展 - 苏州市明月湾村年游客量达80多万人次 门票收入500万元 [6] - 2025年春节和"五一"期间举办文化活动2800余场次 吸引游客1214万人次 带动乡村旅游收入7.15亿元 [7] - 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度假、传统手工艺等适宜产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6] 未来规划 - "十五五"期间将建设100个传统村落保护发展提升项目 [7] - 推动保护发展与农文旅产业深度融合 增强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内生动力 [7]
法护古村 留住乡愁
河南日报· 2025-08-15 07:24
传统村落保护与开发模式 - 西河村通过传统村落旅游开发实现村民增收 张胜利家农家乐每月净收入约1万元 全村类似业态达20余家 [1] - 信阳市通过《传统村落保护条例》实现法治化保护 规定修缮需保留原工艺 村民参与决策与收益分配 [4][5] - 西河村年接待游客超50万人次 旅游综合收入达3000万元以上 村集体经济持续增长 [6] 区域协同发展策略 - 鹤壁市实施村落连片保护 将王家辿村等7个村落串联成"北斗七星"旅游环线 游客停留时间延长至2-3天 [7][9] - 光山县修复2000余米明清古街 郏县打造"百里茶道十里古寨"品牌 形成跨区域协同效应 [9] - 西顶村引入3000万元投资改造高端民宿 保留传统建筑元素同时增设现代设施 [9] 文化活化创新实践 - 李渡口村开发情景剧《开寨迎恩》等沉浸式体验项目 古渡民宿在假期全部客满 [10][11] - 丁李湾村推出红色研学路线 年吸引游客90万人次 带动500人直接就业和3000个周边岗位 [13] - 西河村咖啡书屋结合《古村记忆》书籍与生活场景 形成差异化文旅体验 [14] 数字化保护技术应用 - 郏县完成20个传统村落数字化建档 三维模型和高清影像辅助古建筑修复 [15][16] - 数字博物馆实现手机端访问 满足异地游子的乡愁需求 临沣寨村建筑细节可在线查看 [16][17] - 《平顶山市传统村落保护条例》为数字化建设提供法律依据 推动技术标准化 [16]
(活力中国调研行)“十四五”以来 江西实施城市更新项目近1.3万个
中国新闻网· 2025-07-07 22:14
城市更新项目投资 - "十四五"以来江西实施城市更新项目近1.3万个 完成投资额超1.2万亿元 [1] - 项目涵盖棚户区改造 老旧小区改造 市政基础设施更新 污水处理提质增效等专项行动 [2] 保障性安居工程进展 - 累计改造老旧小区5643个 惠及居民194万户 [2] - 改造棚户区(危旧房)45万套 约125万人"出棚进楼" [2] - 改造城中村4.5万户 农村危房1.8万户 [2] 市政基础设施升级 - 县级以上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全部完成一级A提标改造 [2] - 建制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达95.8% [2] - 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78.99% 较"十三五"提高44个百分点 [2] - 设区市建成区33个黑臭水体治理持续"长制久清" [2] 传统村落保护发展 - 建立信贷支持机制 入库保护利用项目42个 拟贷金额超75亿元 [2] - 利用VR技术打造"线上博物馆""数字档案库"等数字化管理系统 [2] - 建成267个特色产业传统村落 村集体经济年均收入达28万元 [3] 城市经济业态激活 - 通过盘活闲置资源 完善基建 引入新业态 打造多元消费场景 [3] - 推动老街巷 老厂区 老旧社区转型为宜居宜业宜游区域 [3] - 发展"一村一品"特色产业 包括毛笔 白莲 蜜桔等专业村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