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券“南向通”

搜索文档
债券“南向通”扩容下的境外债投资机会分析
华创证券· 2025-07-14 19:0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2025年7月8日央行、香港金管局拟扩大债券“南向通”境内投资者范围至四类非银机构,年度总额度或提至1万亿元,该制度完善可缓解资产荒,带来新投资机会,建议关注城投点心债及中资美元债各行业投资机会 [1][5][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债券“南向通”概论:定义、现有制度安排、投资主体、额度使用情况 - “南向通”指境内投资者经内地与香港基础服务机构互联互通机制投资香港债券市场流通债券,标的为境外发行并在港交易的所有券种 [2][8] - 境内投资者暂定为41家银行类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QDII和RQDII也可参与,此前非银多依赖QDII,此次或扩围至四类非银机构 [3][9][15] - 境内投资者可用人民币或外汇参与,资金仅用于债券投资,“南向通”年度总额度5000亿元,每日额度200亿元,QDII和RQDII跨境资金净流出额不纳入统计 [15][18] - 截至2025年5月末,上清所托管“南向通”债券918只,余额5329.4亿元,同比增21% [3][18] 境外债市场现状分析:点心债与中资美元债 点心债:存量余额1.4万亿左右,金融债占47%,期限3年以内为主 - 截至2025年7月9日,存量点心债1734只,余额14197亿元,金融债占47%,其次为城投债、政府债 [4][22] - 发行主体中高等级为主,AAA、AA+主体分别占37%、12%,剩余期限3年以内占80%以上 [25] 中资美元债:存量余额7250亿左右,产业债及金融债为主,期限3年以内约六成 - 截至2025年7月9日,存量中资美元债2227只,余额7250亿美元,产业债、金融债占比较高,分别为38%、31% [4][28] - 发行主体高等级为主,AAA主体占50%左右,剩余期限3年以内占61%左右 [32] 关注债券“南向通”扩容下的境外债投资机会 - 境内投资者范围或扩大,年度总额度有望提升,可关注境内企业在港流通境外债,如953只中资点心债(余额9590亿元)和1228只中资美元债(余额3899亿美元) [5][32] - 一级市场中资境外债票息收益高,城投点心债票息高于境内债100 - 300BP,中资美元债各行业高50 - 300BP [5][33] - 二级市场中资境外债有超额利差,点心债多在100BP以内,中资美元债多在200BP以上 [5][35] - 建议关注城投点心债及中资美元债各行业投资机会,如选择特定条件的城投境外债、产业美元债、金融美元债 [38][39][40]
巨佬先跑为敬?
格隆汇· 2025-05-03 17:40
贝索斯减持亚马逊股票 - 亚马逊创始人贝索斯计划在2025年3月4日至2026年5月29日期间出售至多2500万股公司股票,按当前价格计算价值约48亿美元 [1][2] - 此次减持通过10b5-1计划执行,该机制允许高管预先设定交易计划以避免内幕交易嫌疑 [2] - 亚马逊二季度运营利润预计为130亿-175亿美元,低于市场预期的178亿美元,公司特别提到"关税和贸易政策"是影响因素之一 [3][4] 香港金融市场动态 - 港股三大指数大幅上涨,恒生科技指数收涨3.08%,恒指涨1.74%,国指涨1.92% [5] - 港汇触及7.75强方兑换保证,香港金管局承接60亿美元卖盘,向市场注资465.39亿港元,这是2020年4月以来首次 [6][7] - 香港银行体系结余将从465.39亿港元增至913.09亿港元,流动性翻倍 [10] - 港元需求走强的原因包括美联储降息预期下资金寻求更高收益资产、港股派息旺季和IPO热潮 [11][13][15] - 截至4月30日,向香港交易所递交上市申请的公司达147家,其中宁德时代计划融资约50亿美元 [15] - 今年南向资金流入规模超6000亿港元,相当于去年全年的四分之三 [15] 信用债ETF市场发展 - 全市场11只信用债ETF规模达1056.11亿元,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占债券ETF比例提升至42% [19][20] - 截至4月30日,11只信用债ETF今年合计净流入296.55亿元 [20] - 规模最大的短融ETF达370.66亿元,今年净流入75.87亿元 [21] - 信用债ETF的崛起反映资本市场从"高收益"向"确定性"转型的趋势 [24] - 2025年一季度信用债整体发行规模同比小幅下降,但理财、保险等配置型资金需求旺盛 [25] - 中国人寿公告通过"南向通"债券及香港互认基金投资议案,标志着保险机构参与债券"南向通"的政策突破进入实质性阶段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