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储蓄意愿
icon
搜索文档
央行调查报告:56.8%的居民预期下季度房价“基本不变”
搜狐财经· 2025-08-01 09:11
收入与就业状况 - 2025年第二季度收入感受指数为45.0%,环比下降1.2个百分点,其中10.2%居民认为收入增加,69.7%认为基本不变,20.1%认为减少 [1] - 收入信心指数为45.0%,环比下降0.6个百分点 [1] - 就业感受指数为28.5%,环比下降1.8个百分点,仅6.4%居民认为就业形势较好,53.7%认为就业形势严峻或看不准 [1] - 就业预期指数为41.7%,环比下降1.2个百分点 [1] 物价与房价预期 - 物价预期指数为56.4%,环比下降0.7个百分点,20.3%居民预期下季物价上升,60.1%预期基本不变,9.0%预期下降 [1] - 房价预期显示仅8.9%居民预期上涨,56.8%预期基本不变,21.7%预期下降,12.7%居民看不准 [2] 居民储蓄与投资倾向 - 倾向于更多储蓄的居民占比达63.8%,环比上升1.5个百分点,而更多消费和更多投资意愿分别降至23.3%和12.9% [2] - 居民前五大投资偏好为银行非保本理财(34.8%)、基金信托产品(24.7%)、股票(16.3%)、债券(15.3%)和非消费型保险(9.8%) [2] 消费支出重点领域 - 未来三个月居民支出前五大领域为旅游(32.1%)、教育(31.9%)、医疗保健(29.3%)、社交文化娱乐(24.0%)和大额商品(21.1%) [2]
德国8月消费者信心意外回落 储蓄意愿升至一年半新高
快讯· 2025-07-24 14:04
德国8月消费者信心指数 - 德国8月Gfk消费者信心指数从7月的-20.3点意外降至-21.5点,市场预期为微升至-19.2点 [1] - 消费者信心复苏一再推迟,储蓄意愿升至近一年半来的最高水平 [1] - 普遍不确定性、对困难局面的预防性需求以及食品等商品的高价格是主要原因 [1] 消费者行为分析 - 德国家庭支出意愿进一步萎缩,反映出经济持续不确定的背景 [1] - 储蓄意愿再度攀升,显示消费者对未来的谨慎态度 [1]
调查显示消费意愿下降,下半年如何发挥消费对经济拉动作用?
南方都市报· 2025-07-23 17:43
消费意愿指数变化 - 2025年二季度中国消费者消费意愿指数为120.2,高于景气临界值100,但环比下降1.2点,同比下降7.1点,其中预期消费意愿指数同比下降12.4点 [1][5] - 即期消费意愿指数同比无显著变化,预期消费意愿指数回落较多,反映消费者避险情绪提升和储蓄意愿增强 [5] - 消费意愿回落与国内外经济形势不确定性有关,消费者防御性储蓄心态明显 [5][6] 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 - 上半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2%,较去年前三季度的49.9%提升2.1个百分点 [3][9] - 消费结构呈现服务消费、绿色消费、升级消费加快趋势,悦己消费、情绪消费等多元化消费兴起 [3] - 2018年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70%,2008年以来长期保持在60%以上,显示消费作为国民经济压舱石的作用 [12] 储蓄意愿变化 - 消费者储蓄意愿再创新高,储蓄成为余钱使用首选 [6] - 高收入群体储蓄比重持续高于中低收入群体,青年群体储蓄比重显著上升 [6] - 上半年居民存贷比升至历史新高,反映避险意识攀升 [6] - 6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达320.17万亿元,同比增长8.3% [12] 以旧换新政策效果 - 截至上半年消费品以旧换新带动销售额2.9万亿元,约4亿人次享受补贴优惠 [9] - 家电类商品零售额保持两位数增长,新能源车渗透率达50.2% [9] - 二季度计划通过以旧换新购物的消费者比重有所下降,政策存在阶段性瓶颈 [10] 餐饮消费现状 - 餐饮收入同比增速从4月5.2%、5月5.9%下滑至6月0.9% [13] - 建议从稳增长稳就业稳预期提升需求,同时减免税费和创新发展模式改善供给 [13] 消费政策建议 - 短期可考虑发放无差异消费券等政策调整 [10] - 长期需增加居民收入、提高社会保障、改善消费环境 [10] - 建议下半年扩大财政支出,进一步降低政策利率 [12]
消费者余钱去哪儿了?主要用于储蓄,越来越多人愿为快乐买单
南方都市报· 2025-04-21 15:22
"消费者家庭日常支出之外的余钱主要用于储蓄、子女培养教育、旅游、还房贷和医疗。其中,储蓄排名第一,旅 游消费表现强劲。"4月20日发布的《2025年一季度中国消费者消费意愿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如是显 示。 《报告》还指出,尽管一季度消费者意愿较此前有所回升,但整体偏弱。 基于这样的调查结果,作为今年"头号任务"的提振消费,着力点该放在哪里?对此,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和立 信数据研究院在4月20日举行的《报告》发布会上,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进行了解读。 根据《报告》,"余钱"用途排在前五位的依次是储蓄、子女培养教育、旅游、还房贷、医疗,选择比重分别为 48.8%、45.5%、33.1%、32.6%、29.3%,此外,10.4%的消费者表示在日常消费开支之外"没有余钱"。值得注意的 是,消费能力强的高收入消费者的储蓄意愿持续高于中等的低收入消费者。 然而,在总体消费意愿偏弱的背景下,消费者对旅游消费仍表现出较强劲的需求。《报告》分析认为,一方面体 现了消费结构升级的趋势仍在延续,另一方面也表明旅游作为释放压力的一种消费,对于面对各种不确定性困扰 的消费者来说,正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据南都记者采访和观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