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结构升级

搜索文档
新闻1+1|扩大服务消费,该从哪些关键点入手?
央视网· 2025-09-18 06:20
央视网消息:9月16日,商务部等9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5方面19项措 施中,"丰富高品质服务供给"就多达8条。如何扩大服务消费,提高服务质量,让服务消费成为推动我 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新闻 1+1》本期节目,主持人柴璐连线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宏观经济 研究中心主任石英华,为您带来分析解读 。 扩大服务消费 具体该怎么做? 什么是服务消费?简单来说,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是实物消费;而一手交钱、一手获得看不见的产品, 就是服务消费。它的本质是牢固消费,价值在于体验性。那么,该如何扩大服务消费?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石英华:消费既包括商品消费,也包括服务消费。当前我 们更加聚焦于扩大服务消费,这一政策方向与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密切相关。从发达经济体的经验来 看,当人均GDP超过15000美元时,服务消费往往会成为消费的主体。 石英华:新需求往往由新供给创造,而新需求又会进一步推动服务供给升级,二者形成螺旋式上升的互 动过程。从"苏超"等消费热点可以看出,优质消费资源与新兴IP结合、内容品质提升,形成精品化消 费,"内容为王"尤为重要。 无论是文学作品、影视作品,还 ...
中国消费:消费趋势指向何方
搜狐财经· 2025-09-16 20:40
一、报告背景与核心观点 《摩根士丹利-中国消费:消费趋势指向何方》是摩根士丹利发布的研究报告,旨在分析中国消费市场的现状与未来趋势。报告指出,尽管全球经济面临诸 多不确定性,但中国消费市场依然展现出强劲的韧性和增长潜力。报告强调,中国消费市场的增长不仅依赖于传统消费领域的复苏,还受到新兴消费模式和 技术创新的推动。例如,2024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率达到10.2%,显示出消费市场的活力。 二、消费市场现状与趋势 报告从多个维度分析了中国消费市场的现状与趋势。在消费增长方面,2024年线上消费增长率达到15.6%,显著高于线下消费的8.3%。在消费结构方面,服 务消费占比从2019年的45.9%上升到2024年的50.2%,显示出消费结构的升级。在消费群体方面,Z世代(1995-2009年出生)的消费能力逐渐显现,其消费 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从2019年的10%上升到2024年的15%。报告还指出,中国消费者的偏好正在发生变化,更加注重品质、健康和个性化。例如,2024 年健康食品的销售额同比增长22%,智能家居产品的销售额同比增长18%。 三、机会与风险 报告认为,中国消费市场的持续增长为投资者 ...
北京:1—7月全市实现社零总额7674.3亿元,同比下降4.2%
经济观察网· 2025-08-18 11:33
市场总消费表现 - 1—7月北京市市场总消费额同比增长0.7% [1] - 服务性消费表现活跃,同比增长4.6%,主要受交通、信息、文化娱乐等领域带动 [1] - 社零总额同比下降4.2%,实现7674.3亿元 [1] 社零总额细分表现 - 时尚娱乐类商品零售额增长显著:金银珠宝类增长32.7%、化妆品类增长8.2%、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6.1% [1] - 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受"以旧换新"政策带动增长6.9% [1] - 基本生活类商品零售额保持增长:粮油食品类增长12.1%、日用品类增长3.1% [1] - 通讯器材类商品零售额下降24.4%,主要因企业经营模式变化及跨区域经营主体增加 [1] - 汽车类商品零售额下降19%,燃油车市场需求不足导致石油及制品类商品零售额同步下降 [1] 消费市场趋势与政策展望 - 社零总额统计角度为卖方,不能全面反映消费需求整体情况 [2] - 北京消费市场保持增长,消费结构升级趋势未改变 [2] - 扩内需、稳增长政策落地有望提振供需两端信心 [2] - 需加强促消费政策协同联动,激发新型消费活力 [2]
谭永生:加快释放服务消费潜力和动能
经济日报· 2025-08-12 08:01
服务消费作为宏观经济观察的重要指标和民生保障的关键环节 当前已进入发展扩容提质的黄金期 需要从供给 需求和市场层面协同发力以释放内需潜力[1] 供给优化 - 聚焦不同人群日益细分的服务消费需求 引导企业打造特色服务产品满足多样化 多层次 差异化需求[2] -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开放 分步分类分区域扩大开放 鼓励社会资本和外资进入服务领域[2] - 促进人工智能与消费融合 打造新业态新场景 实现数智融合和多业态聚合[2] - 加强服务领域标准化 规范化和品牌化建设 提升自主品牌知名度并引导高端消费回流[2] 需求提振 - 通过稳就业政策实施 包括减负稳岗 扩岗激励和创业支持 推动高质量充分就业[3] - 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 健全工资增长机制 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水平并实施育儿补贴制度[3] - 推动以旧换新政策向服务消费领域拓展 创新推出教育 医疗 养老等消费补贴[3] - 加快建立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 降低住房消费对服务消费的挤出效应[3] - 落实带薪休假制度 探索弹性错峰休假 保障服务消费时间供给[3] 市场环境 - 建立服务业企业及从业人员信用数据库 推行服务质量监测评价制度并公开信誉信息[4] - 制定修订服务消费相关标准 加强行业监管保障安全消费和明白消费[4] - 严厉打击虚假宣传 网络欺诈和信息泄露等侵害消费者利益行为[4] - 完善消费者投诉和纠纷解决机制 畅通投诉和维权渠道[4]
将提振消费与惠民生结合起来
搜狐财经· 2025-08-09 06:45
提振消费与惠民生结合 - 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连续多年超过60%,成为拉动经济的主引擎[1] - 消费可持续增长依赖于居民"能消费、敢消费、愿消费",需提高收入、完善社保、优化公共服务[1] - 政策组合拳(以旧换新、消费券发放、服务消费提质)推动消费结构升级[1] 促消费政策实施效果 - 消费场景创新激活市场活力,冰雪经济、银发消费等新增长点蓬勃发展[1] - 新能源汽车消费补贴政策在部分地区落实不到位,消费者不了解申请流程[2] - 商品服务供给结构与消费者多样化需求脱节,影响市场活跃度[2] 政策实施挑战 - 部门间政策衔接不畅,补贴资金未能及时足额到位[2] - 市场供给与需求不匹配,抑制消费潜力释放[2] 战略举措方向 - 增收减负:职业技能培训、农民增收、提高养老金及医保补助标准[3] - 高质量供给:扩大"两新"政策品类,发展智慧商圈、无人零售等新业态[3] - 消费环境优化:降低物流成本,健全信用体系,严打乱罚款行为[3] - 普惠金融:为农村地区、新市民提供定制化信贷支持,降低利率门槛[3] 新兴消费领域 - 重点培育银发经济、冰雪产业、数字消费[3] - 推动新能源汽车、智能家居等产业链协同发展[3]
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6.4% 消费市场向好态势更加稳固
经济日报· 2025-08-08 15:59
消费市场总体表现 - 前5个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32万亿元 同比增长5% [1] - 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3万亿元 同比增长6.4% 增速较上月加快1.3个百分点 达去年以来新高 [1] 商品消费表现 - 5月份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6.5% 增速较上月加快1.4个百分点 [1] - 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增长8.2% 增速较上月加快1.6个百分点 [1] - 家具类同比增速达25.6% 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53% 通讯器材类增长33% 显著高于社零总额增速 [1] - 体育娱乐用品类零售额同比增速达28.3% 延续两位数增长态势 [2] 服务消费与新业态 - 前5个月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2% 高于商品零售额增速0.1个百分点 [2] - 前5个月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8.5% 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6.3% 占社零总额比重24.5% [3] - 直播带货 即时零售等新业态动能持续释放 [3] 假日消费与文旅表现 - 五一假期国内出游3.14亿人次 同比增长6.4% 游客出游总花费1802.69亿元 同比增长8% [2] - 端午假期国内出游1.19亿人次 同比增长5.7% 游客出游总花费427.3亿元 同比增长5.9% [2] - 端午档全国电影票房达4.6亿元 同比增长约20% [2] - 50个步行街商圈客流量同比增长6.4% 36个大中城市购物中心客流量同比增长6.5% [2] 入境消费政策效果 - 离境退税优化政策实施首月(4月27日至5月26日)离境退税笔数同比增长116% 退税商店销售额增长56% [3] - 全国离境退税商店增至5196家 为2024年底的1.4倍 [3] - 北京设立3个"即买即退"集中退付点 上海启用离境退税自助开单机 深圳推出海关免拆封验核模式 [3] 实体零售创新 - 前5个月限额以上零售业实体店铺零售额同比增长4.5% 增速较前4个月加快0.1个百分点 [4] - 仓储会员店零售额增速超30% 便利店增长8.5% 专业店增长6.3% 超市增长5.7% [4]
68.8%!内需扛鼎中国经济“半年报”,消费潜力持续释放
搜狐财经· 2025-07-20 20:28
国民经济运行与消费贡献 - 上半年内需对GDP增长贡献率达68.8%,其中最终消费支出贡献率为52%,二季度贡献率提升至52.3% [1] - 服务消费增速显著,上半年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3%,消费结构中占比持续提升 [2][4] - 文旅消费表现亮眼,如电影《哪吒2》票房超150亿元,带动IP联名商品销售及酒店预订量增长 [2] 政策驱动与消费升级 -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成效显著,五大品类带动销售额1.1万亿元,发放补贴1.75亿份,其中汽车补贴申请量达412万份,家电销售7761.8万台 [5] - 中央分两批下达1620亿元以旧换新补贴资金,后续将再拨付1380亿元,政策推动消费品结构升级和产业链转型 [6] - 《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聚焦服务消费,商务部培育"旅游+""体育+"等融合消费场景,金融支持政策加码 [4][12][14] 收入与就业支撑消费潜力 - 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840元,实际增长5.4%,调查失业率稳定在5.0%~5.4%区间 [7] - 城乡居民增收促进行动推进,包括提高最低工资标准、职业技能培训补贴等,个人所得税优化或进一步释放消费能力 [8][9] - 稳就业政策集成发力,专项贷款、社保补贴等综合措施支持企业稳定岗位 [9] 服务消费与未来趋势 - 服务消费涵盖文旅、医疗、养老等领域,多地专项行动方案聚焦文娱、旅游、体育等新场景 [12] - 金融支持消费19条举措出台,服务消费再贷款工具助力供给提升,形成消费与供给良性循环 [14] - 国际机构调高2025年中国经济增速预期,科技与消费领域被视为全球资本新磁场 [15] 新兴消费模式与业态 - 免签政策带动"中国游"升温,悦己消费、情绪消费等新模式兴起 [6][11] - 暑期"清凉经济"激活多样化消暑场景,高温催热相关消费活力 [11]
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5.3%
搜狐财经· 2025-07-16 05:06
宏观经济表现 - 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660536亿元 同比增长5.3% 其中一季度增长5.4% 二季度增长5.2% 环比增长1.1% [1] - 第一产业增加值31172亿元 同比增长3.7% 第二产业增加值239050亿元 增长5.3% 第三产业增加值390314亿元 增长5.5% [1] - 调查失业率在5.0%至5.4%波动 基本平稳 6月CPI由负转正增长0.1% 核心CPI回升至0.7% [2] - 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货物贸易进出口创同期新高 外汇储备维持在3.2万亿美元以上 [2] 经济运行特点 - 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 "三新"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8%左右 [2] - 内需对GDP增长贡献率为68.8% 其中最终消费支出贡献率52% 货运周转量增长5.1% 旅客周转量增长4.9% [3] - 6月末M2同比增长8.3% 显示资金流改善 [3] 消费市场表现 - 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加快 服务消费提速 假日消费拉动作用增强 升级类消费增速加快 [4] - 绿色消费渐成新趋势 "中国游""中国购"持续升温 新消费模式和业态不断涌现 [4] - 人均GDP连续两年稳定在1.3万美元以上 文化旅游 医疗健康 养老消费空间广阔 [5] 下半年经济展望 - 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59.1% 增长贡献率超60% 服务业景气指数持续保持在50%以上扩张区间 [7] - 宏观政策协同发力 有关部门加快推出下半年政策 政策工具箱丰富且加强储备 [7] - 消费政策继续加力 各地将出台刺激消费措施 包括稳就业 促增收 改善消费环境等 [4][5]
白羽肉鸡龙头企业积极寻求突破 相关上市公司上半年业绩显著分化
证券日报· 2025-07-16 00:42
行业现状 - 上半年白羽肉鸡市场均价3.52元/斤 同比下滑6.96% 主要因供大于求 [1] - 上半年白羽肉鸡出栏量44.12亿只 同比增长11.7% 需求端持续低迷 [1] - 行业业绩分化明显 上游种鸡和下游调理肉制品企业表现优于养殖屠宰端 [1] 企业表现 - 山东民和牧业上半年预计亏损增加 益生股份净利润大幅下滑 因商品代鸡苗销售单价同比下降幅度大 [1] - 福建圣农发展通过全渠道策略推动C端零售高增长 自研种鸡自用比例提高缓冲价格压力 [2] - 山东仙坛股份预计上半年净利润1.3亿至1.43亿元 同比增长325.91%至364.93% 因优化配方降低生产成本 [2] 应对策略 - 推进全产业链一体化布局 加码优势产能 精细化运营管理是弱周期下逆袭有效手段 [1] - 行业企业应优化产能结构 寻找非周期性收入 如与食品加工企业深度合作或向下延伸屠宰初加工业务 [3] - 春雪食品提出"大食品、AI+、全球化"战略 计划两年内新增6条调理品生产线 实现年产能20万吨 [3] 未来展望 - 下半年白羽肉鸡出栏量增幅或缩小 需求存在季节性提振 价格可能低位回升 [2] - 业绩分化趋势或持续 需关注供给侧收缩和消费侧需求回升情况 [3] - 消费结构升级背景下 白羽肉鸡终端消费仍具增量空间 企业可通过个性化产品或行业并购增强竞争力 [3]
国家统计局:上半年消费动力足 下半年消费政策还将继续加力
搜狐财经· 2025-07-15 21:08
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 上半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2% [1]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24.55万亿元,同比增长5%,其中二季度增长5.4%,比一季度加快0.8个百分点 [3] 消费结构变化 - 服务消费占比提升,假日消费拉动作用增强 [3] - "春节""五一"和"端午"三个节日外出人数创新高,文体休闲、交通出行服务消费保持两位数增长 [3] - 体育用品类、金银珠宝类等升级类消费增速加快 [3] 政策驱动的消费增长 - 以旧换新政策带动新能源汽车、节能家电、智能家电消费保持较快增长 [3] - 免签"朋友圈"扩围,适用免签政策入境的外国人次同比增长72.7%,带动"中国游""中国购"持续升温 [5] 新兴消费模式 - 悦己消费、情绪消费、个性化、多元化消费方兴未艾 [5] - 下半年消费政策将继续加力,刺激消费补贴政策陆续出台 [9] 消费发展前景 - 中国处在消费结构升级关键阶段,人均GDP连续两年稳定在1.3万美元以上 [7] - 文化旅游、医疗健康、养老消费发展空间广阔 [7] - 消费成长性良好,市场空间广阔,对下半年消费保持乐观预期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