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结构升级
搜索文档
安井食品20251028
2025-10-28 23:31
纪要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 行业为速冻食品及预制菜行业 公司为安井食品[2] 公司核心竞争优势 * 专业管理层由董事长刘黎明和总经理张青年等职业经理人组成 核心人员自公司成立以来一直在职 展现出高度专业性和忠诚度[4] * 构建强大渠道壁垒 经销渠道是主要营收来源 2022年上半年经销渠道 分销渠道 特种直营渠道和电商渠道分别占公司营收的76% 9% 10%和20%[4] 经销渠道收入占比长期维持在75%以上[5] * 拥有稳定经销商网络 提供灵活政策支持以增强黏性 并通过品牌拉动和丰富营销活动促进销售[4][5] * 公司是行业内产量第一的企业 产能利用率长期超过100%[2][5] 共拥有11大生产基地 在建投产项目超过30个[5] 通过持续扩张和升级基地缓解旺季供不应求 并实现运费成本下降和市场反应迅速[2][5] 行业市场规模与发展前景 * 中国速冻食品行业受益于冷链运输改善和消费结构升级 市场规模高速增长 近几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10% 预计2025年将达到3,300亿元[2][6] * 速冻面米制品占市场结构52% 火锅料制品占33%[6] 2019年我国人均速冻食品消费量为9公斤 远低于美国的65公斤和欧洲的35公斤 提升空间巨大[6] * 预制菜行业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万亿元[9] 2021年我国人均预制菜消费量为8.9公斤 远低于日本的23公斤 提升空间巨大[9] * 中式餐饮市场规模约为4万亿至6万亿 连锁化率从12%提升到18% 连锁店对出菜速度和菜品稳定性的需求将促进预制菜渗透率提升[9][10] 外卖和团餐市场发展及C端社会结构变化也将推动预制菜规模增长[10] 公司预制菜肴业务发展 * 公司积极布局预制菜肴领域 通过自产 贴牌及并购等方式快速拓展[2][7] 2018年进入预制菜领域 2020年成立冻品先生供应链公司 2021年提出双剑合璧 三路并进战略 将预制菜提升到重要战略地位[11] * 秉承爆品思维推出多款市场认可的大单品 如酸菜鱼已成为第一大单品[7][11] 产品矩阵相对完善 包括油炸品类 豆制品类 蛋饺及调理类等多个细分领域[7] * 冻品先生采用OEM贴牌 轻资产运营模式 打造完整产业链 推出成品菜 火锅周边 酒店菜及调理肉片系列产品[11] 安井小厨事业部以B端为主 C端为辅 采用自研自产模式 有利于提高利润率并加强成本控制[11] * 2021年公司预制菜营收同比增长超过翻倍[11] 2025年上半年速冻菜肴制品营收24.16亿元 同比增长9.4% 是唯一录得正增长的产品类别[12] 公司近期财务与运营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76亿元 同比增长0.8% 归母净利润6.76亿元 同比下降15.79% 毛利率20.52% 同比下降3.39个百分点 主要受小龙虾和鱼糜等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3][12] 净利率8.8% 同比下降1.94个百分点[12] * 分产品看 上半年速冻调制品营收37.59亿元 同比下降1.94% 速冻面米制品营收12.41亿元 同比下降3.9%[12] * 公司完成对江苏鼎味泰食品的股权收购 切入冷冻烘焙赛道 并整合其在高端鳕鱼泥领域的优势[12] * 渠道方面 经销商渠道上半年营收60亿元 同比微降1.15% 零售与电商渠道表现亮眼 营收5.83亿元 同比增长20.92%[13] 公司与盒马 叮咚买菜等新零售平台合作 积极参与电商活动[3][13] 但需求端依然承压 需关注低端餐饮行业恢复情况[3][13] 公司在传统速冻面米制品领域表现 * 公司在传统速冻面米制品领域表现出色 产品包括手抓饼 烧麦等主食系列 红糖馒头等发面产品 以及汤圆 水饺等传统产品[8] * 公司每年集中资源聚焦培养3-5个战略大单品 前十大单品营收占比已达到40%或过半[8] 推行高质中高价战略 通过规模优势增强产品性价比和市场竞争力[8] * 注重产品创新 各生产基地根据区域市场饮食习惯推出区域新品再推广至全国 以实现新品批量密集上市和可持续增长[8]
消费驱动增长成效显著,仍需优化结构释放内需潜力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2 06:11
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 最终消费支出对GDP增长的贡献率持续稳定在50%以上,2024年约为55%,是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 [1] - 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保持在55%-60%之间,显著高于投资和净出口,成为第一拉动力 [2] - 202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48.8万亿元,比上年增长3.5%,2025年上半年同比增长5.0% [2] 消费结构转型升级 - 服务零售额增速亮眼,2024年增长6.2%,显著高于商品消费,2025年上半年增长5.3% [2] - 居民消费正从实物型向服务型转变,2024年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达46.1% [2][3] -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2024年增加值增长10.9%,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长10.4% [3] 新兴消费类别增长 - 2025年1-4月文化办公用品类零售额同比增长24.4%,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24.9% [3] - 2025年1-3月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同比增长19.3%,通讯器材类增长26.9% [3] - 2024年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38.7%,智能化与绿色化消费兴起 [3] 收入与消费基础 - 2024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5.1%,农村居民收入增速6.6%持续快于城镇居民 [3][6] - 中小微企业贡献全国80%以上城镇就业,是居民收入的重要来源 [6] - 需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6] 消费环境与权益保障 - 消费者对交易过程的透明度、公平性与安全性要求提高 [4] - 2025年1-4月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7.7%,数字化消费场景普及但权益保护机制需完善 [4][5] - 需完善消费纠纷解决机制,加大食品安全、个人信息保护等重点领域的侵权惩罚力度 [7] 政策支持方向 - 需延续家电、汽车、家居等重点领域的以旧换新等补贴政策 [8] - 2024年全国公共预算支出中教育、社会保障支出占比居前,需强化基层医疗、养老供给 [7] - 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为25%,数字消费潜力巨大 [8] 服务消费发展空间 - 服务消费是下一阶段消费增长的主要空间,需放宽市场准入鼓励社会资本进入短板领域 [9] - 应通过落实建设一刻钟便民生活圈,配齐社区服务网点满足居民就近消费需求 [9] - 可在节假日发放专项消费券,刺激文旅、家政等服务消费 [9]
21评论丨消费驱动增长成效显著,仍需优化结构释放内需潜力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2 06:11
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 最终消费支出对GDP增长的贡献率持续稳定在50%以上,2024年约为55%,是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 [2] - “十四五”期间最终消费支出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保持在55%-60%之间,显著高于投资和净出口,成为第一拉动力 [3] - 202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48.8万亿元,比上年增长3.5%,服务零售额增长6.2% [3] 消费结构转型升级 - 服务消费快速增长,2024年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0.9%,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长10.4% [4] - 2025年1-4月文化办公用品类零售额同比增长24.4%,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24.9% [4] - 智能化与绿色化消费兴起,2024年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38.7%,2025年1-3月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增长19.3%,通讯器材类增长26.9% [5] - 居民消费从实物型向服务型转变,2024年全国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达46.1% [5] 消费市场具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0%,服务零售额增长5.3%,延续强劲势头 [3] - 健康与安全支出上升,2025年1-3月粮油食品类零售额同比增长12.2%,中西药品类增长2.1% [5] - 跨期消费意识增强,2025年1-4月金银珠宝类零售额同比增长10.4%,反映消费需求向保值增值延伸 [5] - 2024年农村居民收入增速为6.6%,持续快于城镇居民,下沉市场消费潜力持续释放 [5] 消费环境与政策建议 - 数字化消费场景普及,2025年1-4月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7.7%,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为25% [6][9] - 需夯实就业与收入基础,中小微企业贡献全国80%以上城镇就业,2024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5.1% [7] - 需扩大服务消费,2024年信息传输、软件服务业增加值增速达10.9%,但养老、医疗等领域供给仍需加力 [10] - 需稳住大宗消费,针对家电、汽车、家居等重点领域延续以旧换新等补贴政策 [9]
马云预言说中了?今明两年或迎来4大变局,建议大家早知早准备
搜狐财经· 2025-10-17 08:55
前天下午,我去拜访多年未见的大学室友。一进门,就看到他家书桌上摆满了各类理财产品的资料。"怎么,你也开始研究投资了?"我好奇地问道。他苦笑 着摇摇头:"现在不未雨绸缪不行啊,听说未来两年经济要有大变化,我得提前做好准备才行。"这段对话勾起了我的思考:未来两年,我们的生活和经济环 境真的会迎来重大变化吗? 回顾过去几年,中国经济确实经历了不少波折和调整。房地产降温、互联网监管、消费升级、产业结构转型……这些变化不仅影响了宏观经济,也深刻改变 了普通人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展望未来,根据多方数据分析和市场观察,2025-2026年可能会迎来四大重要变局,这些变局或将对我们每个人产生深远影 响。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5年上半年,我国消费品市场呈现出明显的结构性变化。高品质、绿色健康、科技智能类消费品销售额同比增长15.3%,远高于整体 零售额6.2%的增速。这表明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正在从简单的"买够用"转向"买得好"。 这种变化在我们身边已经有了明显体现。我的朋友小刘是一家国内运动品牌的营销经理,他告诉我:"以前我们主打的都是200-300元的基础款运动鞋,现在 卖得最好的反而是700-1000元的科技功能鞋,消费者 ...
抓住文化消费增长新机遇
经济日报· 2025-10-11 13:53
文化消费增长趋势 - 2024年全国居民人均文化娱乐消费支出达955元,较2020年增长67.8%,增速超越整体消费水平 [1] 消费结构升级 - 消费形态从满足温饱的实物型、生存型消费,加速转向追求品质的服务型、享受型消费 [2] - 这一转变根植于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稳步提升与社会保障网络的日益完善 [2] 对服务业的带动效应 - 文化消费对影视、演艺、旅游、体育、出版等服务业的带动效应显著 [2] - 相关产业具有绿色、低碳、高附加值的特点,是优化资源配置、培育经济新动能的关键 [2] 产业融合与价值链提升 - 文化IP与现代制造业深度融合,催生国潮服饰、文创商品、主题乐园等新业态 [3] - 以潮玩IP“拉布布”为例,其驱动设计、制造、营销等全产业链升级,提升产业利润空间与核心竞争力 [3] 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 - 旺盛的市场需求倒逼供给侧突破,推动VR沉浸式戏剧、AIGC生成动画、数字博物馆、线上云演出等前沿技术加速落地 [3] - 会员制、订阅制、社群经济等新商业模式借此繁荣,共同塑造新的商业生态 [3] 国家文化软实力 - 文化产品如《哪吒之魔童闹海》、《黑神话:悟空》及中国网文网剧在国际上取得成功,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直观载体 [3] - 文化消费完成了从单纯经济效益到综合外溢效益的跃升,有助于塑造国家的现代形象 [3] 未来发展方向 - 需进一步盘活文化资源,提升文化体验,促进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以高质量供给激发消费潜能 [4] - 目标是将文化软实力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硬实力 [4]
【文体市场面面观】抓住文化消费增长新机遇
经济日报· 2025-10-11 08:38
文化消费市场增长态势 - 2024年全国居民人均文化娱乐消费支出达955元,比2020年增长67.8%,增速跑赢整体消费水平 [2] - 消费结构从满足温饱的“实物型”“生存型”消费,加速转向追求品质的“服务型”“享受型”消费 [3] - 文化消费以其多样化形态和强体验属性,精准承接并释放居民新增购买力,为扩大消费注入持久动力 [3] 对相关行业的带动效应 - 文化消费对影视、演艺、旅游、体育、出版等服务业的带动效应显著 [3] - 文化IP与现代制造业深度融合,催生“国潮”服饰、文创商品、主题乐园等新业态 [4] - 以潮玩IP“拉布布”为例,其驱动设计、制造、营销等全产业链升级,提升产业利润空间与核心竞争力 [4] 技术与商业模式创新 - 旺盛多元的市场需求倒逼供给侧持续突破,推动VR沉浸式戏剧、AIGC生成动画、数字博物馆、线上云演出等前沿技术加速落地与迭代 [4] - 会员制、订阅制、社群经济等新商业模式借此繁荣,共同塑造新的商业生态 [4] 产业升级与价值链跃升 - 文化消费推动传统产业实现从“制造”到“创造”的价值链跃升 [4] - 文化消费是优化资源配置、培育经济新动能的关键所在,相关产业具有绿色、低碳、高附加值的特点 [3] 国家文化软实力与全球影响力 - 文化消费成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直观载体,如《哪吒之魔童闹海》跻身全球影史票房前列,《黑神话:悟空》在国际上赢得广泛喝彩 [4] - 中国网文、网剧吸引全球目光,文化消费完成从单纯“经济效益”到综合“外溢效益”的跃升 [4]
国庆中秋假期国内出游高达8.88亿人次 四季度消费有望平稳增长
中国经营报· 2025-10-10 22:05
中经记者 谭志娟 北京报道 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全国文化和旅游市场总体平稳有序。 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国庆中秋假日8天,全国国内出游8.88亿人次,较2024年国庆节假日7天 增加1.23亿人次;国内出游总花费8090.06亿元,较2024年国庆节假日7天增加1081.89亿元。 全国出行数据也创新高。交通运输部10月9日发布数据显示,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全社会跨区域人员 流动量累计24.33亿人次,日均3.04亿人次,比2024年同期日均同比增长6.3%,创历史新高。 同时,电影市场持续火热:截至2025年10月7日,国庆档票房突破17亿元,总场次超370万场,观影总人 数超过4600万人次。今年以来的全国电影总票房已超2024年全年,呈现了中国电影市场的持续火热之 势。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启铼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 示:"目前来看,国庆期间,电影与旅游等消费出现稳步增长,这是消费结构在升级。目前消费模式从 围绕衣食住行为主的生存型消费逐步转向追求品质、体验和自我实现的发展型和享乐型的消费转变。" 潘向东指出,近年来,享乐型消费发展比较快,比如贵州的" ...
出行旅游、观影购物、外出就餐升温 消费活力释放多行业受益
央视网· 2025-10-03 15:06
央视网消息:国庆中秋假期第三天,中国多地景区迎来客流高峰。各地依托独特自然风光和深厚人文底蕴,打造多元化的旅游体验,吸引了大 批游客。 沙漠风光吸引游客纷至沓来 假日期间,在新疆巴州尉犁县罗布人村寨景区,来自全国多地的游客在沙漠、胡杨以及湖泊间畅游,沉浸式体验罗布人村寨的自然生态与历史 人文魅力。 悬空寺成热门打卡地 吸引中外游客 这个假期,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的悬空寺景区人气高涨,凭借"悬、奇、巧"的独特魅力,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打卡。景区数据统计显示,假期 前两天,悬空寺景区总共接待游客46804人次,整体同比增长约23.2%。 山水相依展画卷 多彩"晒秋"引客来 2025年9月28日,世界第一高桥、贵州花江峡谷大桥正式建成通车。国庆中秋假期,大桥下的花江村就迎来了旅游热潮。 在安徽休宁的齐云山景区,独特的晒秋活动正在进行。村民们用五谷杂粮拼出吉祥图案,将圆圆的竹匾摆满房前屋后和栏杆石阶,构成了一幅 绚丽多彩的丰收画卷,也成为假日里游客争相打卡的热门景观。 位于安徽黄山黟县的西递宏村,是首个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中国古村落。假期期间,每天都有数万游客来到这里赏美景、看民俗。 贵州:梵净山景区双节假期迎客流高 ...
“十四五”社会民生“成绩单”出炉 “数”看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基础性支撑更稳
央视网· 2025-09-29 14:30
人口发展 - 全国人口总量总体稳定,2024年末为140828万人,人口发展质量不断提高 [1] - 城镇人口达94350万人,城镇化率为67.00%,较2020年末提升3.11个百分点 [3] 就业形势 - 就业形势总体稳定,2024年末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均值为5.1%,较2020年下降0.5个百分点 [6] - 第三产业就业人员较2020年末增加60万人,其占全国就业人员比重提高1.1个百分点,就业“蓄水池”作用凸显 [6] 居民收入与消费 - 2024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1314元,较2020年增加9125元,2021-2024年年均实际增长5.5% [9] - 教育文化娱乐、交通通信、医疗保健等发展型消费支出2021-2024年年均增长10.0% [11] - 居民服务性消费支出年均增长9.5%,增速比商品性消费支出快3.8个百分点 [11]
青海省社零增速连续两月超全国平均增速
中国新闻网· 2025-09-20 10:13
青海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态势 - 1月至8月社零总额683.39亿元,同比增长5.1%,增速高于全国0.5个百分点 [1] - 8月当月社零额106.14亿元,同比增长6.1%,增速高于全国2.7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超过全国平均增速 [1] 限额以上单位消费表现 - 1月至8月限额以上单位零售额增长8.4%,增速较前7月提高0.6个百分点 [3] - 限额以上零售业零售额增长13.5%,连续两个月实现两位数增长 [3] - 限额以上餐饮业营业额增长8.5%,高于全国5.7个百分点,连续5个月高于全国增速 [3] 以旧换新政策带动效应 - 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增长63.4% [3] - 建筑及装潢材料类零售额增长12.9%,通讯器材类零售额增长7.5% [3] - 限额以上单位汽车零售额同比增长20%,有力支撑限上社零增长 [3] 智能绿色消费需求 - 限额以上单位智能家电和音像器材零售额同比增长100.7% [3] - 可穿戴智能设备零售额同比增长132.9% [3] - 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同比增长95.4% [3] 未来消费趋势展望 - 全省消费结构升级,社零保持增长的趋势还将延续 [3] - 随着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调整收紧,预计汽车、家电家居类商品增速9月起将出现较大回落,带动全省社零增速下降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