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充电桩出海
icon
搜索文档
星星充电的海外突围记
华尔街见闻· 2025-10-14 20:27
在国内市场车桩比达到2.5:1之际,新能源汽车用户里程焦虑正得到缓解,如何实现更多增长成为不少 充电桩公司的新挑战。 "向海外要增量"逐渐成为行业共识。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程度提高,欧美国家正在加码公共充电站的建设。例如法国政府的目标是到2030 年拥有40万个公共充电站,约为2024年底现有充电站数量的2倍之多;英国则是到2030年至少拥有30万 个公共充电站,约为2024年的3倍半。 这吸引着国内不少企业的积极布局。 2018年以来,万帮数字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万帮数字能源")旗下的核心充电桩品牌星星充电便开 始探寻出海,其以"StarCharge"品牌进军国际市场,已逐步建立起覆盖近70个国家和地区的产品销售与 服务体系,海外业务整体展现良好的增长态势。 因地制宜是星星充电"出海"的关键词。 2025年4月,星星充电和施耐德电气组建的合资公司SCHNEIDER ESTAR HOLDING B.V.开始投入运 营,以此共同开拓欧洲市场。 产品方面,星星充电针对不同市场有差异化的打法。 在日前召开的SNEC第十一届(2025)国际储能和电池技术及装备(上海)大会暨展览会上,星星充电 便专门推出面向欧洲 ...
它才是新能源背后的“卖水人”!家充桩全球销冠挚达科技即将登陆港股
华尔街见闻· 2025-09-29 19:12
公司近况与市场地位 - 挚达科技于9月25日通过港交所聆讯,即将上市 [1] - 公司是全球及中国家用充电桩市场第一,截至2025年3月31日全球累计出货量达130万台 [1] - IPO募资将用于扩建海外生产设施和销售网络,以捕捉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的市场红利 [1] 行业增长趋势 - 家用充电桩保有量从2016年的6万台增长至2022年的341万台,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96.1% [2] - 家用充电桩增速比公用充电桩同期增速高出超40个百分点 [2] - 全球电动汽车渗透率预计将从2024年的24.3%上升至2029年的47.3% [7] - 2023年底中国车桩比为2.37:1,工信部计划2025年实现2:1,2030年实现1:1,显示巨大增长空间 [7] 公司商业模式与竞争优势 - 公司采用“产品+服务+数字化平台”一体化模式,解决用户从安装到售后的全流程需求 [4] - 数字化平台可在用户下单后7天内完成充电桩安装 [4] - 充电桩服务网络覆盖全国超过360个城市,为国内最大 [4] - 通过App及小程序提供智能充电、家庭能源管理等个性化功能 [4] - 自动充电机器人已在香港机场、雄安新区、卡塔尔科学园等多个场景成功落地 [5] 政策支持与市场环境 - 国家政策要求固定车位100%建设充电基础设施或预留安装条件 [8] - 鼓励将充电设施建设纳入老旧小区改造范围,并同步配套供配电设施 [8] - 为公司的产品服务销售创造了稳定的外部环境 [9] 海外市场拓展战略 - 2024年至2029年,欧洲、北美、南美、中东及东南亚的家用充电桩销量复合年增长率预计分别为15%、14.5%、51.6%、52.3%及64.9% [10] - 公司打法包括在海外建设生产设施,泰国工厂已于2024年4月投入运营,设计年产能10.8万台 [11] - 计划在中东、欧洲和北美建立其他生产基地及销售营销网络 [12] - 战略从单一产品输出升级为产能、技术、服务与品牌的全方位出海 [12]
量价齐升充电桩产业迎发展红利期 相关上市公司加速出海
新华网· 2025-08-12 13:49
行业发展趋势 - 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推动充电桩市场扩容 充电费用上涨形成"量价齐升"发展态势 [1] - 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充电桩市场 欧美等地充电桩建设仍处早期投入阶段 海内外市场均存在巨大发展空间 [1] - 2023年7月公共充电桩较6月增加6.2万台 同比增长40.4% 全国多地充电桩费用出现不同程度上涨 [1] 海外市场机遇 - 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因基数小发展速度较快 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缺口较大 [1] - 海外市场毛利率较高 加速出海成为国内充电桩企业重要发展方向 [1] - 我国充电桩产业起步较早 可通过直流整桩和充电模块等技术输出海外市场 [1] 企业战略布局 - 科士达充电桩业务目前以国内为主 预计年底开始出口欧洲和中东市场 [2] - 金冠电气以国内市场为主 同时推进海外充电桩业务研发工作 [2] - 盛弘股份多项产品已获得欧盟认证并导入海外市场 2023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预计1.63亿元至1.96亿元 同比增长139.08%至187.48% [2] - 盛弘股份充电桩业务采取国内国外市场齐发力策略 海外市场以欧洲为主美国为辅 欧洲市场拓展进度略快于美国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