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充电桩
搜索文档
挚达科技涨超6% 充电桩“三年倍增”方案出台 机构看好充电桩建设提速带来增量
智通财经· 2025-10-16 09:55
公司股价表现 - 挚达科技股价上涨6.53%至199港元,成交额653.39万港元 [1] 行业政策驱动 - 国家发改委等部门联合印发《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服务能力"三年倍增"行动方案(2025-2027年)》,明确提出大幅提高私人充电设施建设规模 [1] - 方案要求新建居住区固定车位全部建设或预留充电设施,既有居住区结合改造增补充电设施,并同步推进配套电网升级 [1] - 目标到2027年底建成2800万个充电设施,满足超8000万辆电动汽车充电需求,实现服务能力翻倍增长 [1] 公司市场地位与业务模式 - 挚达科技是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家庭充电解决方案提供商 [1] - 公司采用"产品+服务+数字化平台"的三位一体模式深度布局 [1] - 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公司家用充电桩全球市场份额约9.0%,中国市场份额达13.6%,销售额在中国市场排名第一 [1] 机构观点 - 华泰证券认为行动方案从顶层设计上为充电桩产业发展铺平道路,并提供托底目标,有望带动充电桩需求释放 [1] - 看好充电桩本体企业、充电模块企业、运营企业随行业高质量发展获得业绩增量 [1]
港股异动 | 挚达科技(02650)涨超6% 充电桩“三年倍增”方案出台 机构看好充电桩建设提速带来增量
智通财经网· 2025-10-16 09:53
公司股价表现 - 挚达科技股价上涨6.53%至199港元,成交额653.39万港元 [1] 行业政策驱动 - 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发布充电设施服务能力"三年倍增"行动方案,要求新建居住区固定车位全部建设或预留充电设施,既有居住区结合改造增补充电设施 [1] - 方案目标到2027年底建成2800万个充电设施,满足超8000万辆电动汽车充电需求,实现服务能力翻倍增长 [1] - 该行动方案从顶层设计为充电桩产业发展铺平道路并提供托底目标,有望带动充电桩需求释放 [1] 公司市场地位与业务模式 - 挚达科技是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家庭充电解决方案提供商 [1] - 公司采用"产品+服务+数字化平台"的三位一体业务模式 [1] - 公司家用充电桩全球市场份额约9.0%,中国市场份额达13.6%,销售额在中国市场排名第一 [1] 行业前景与机遇 - 充电桩本体企业、充电模块企业、运营企业有望随行业高质量发展获得业绩增量 [1]
挚达科技迎重磅政策利好 充电设施建设加速打开增长空间
智通财经· 2025-10-15 22:19
政策动向 - 国家发改委等部门联合印发《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服务能力"三年倍增"行动方案(2025-2027年)》,明确提出大幅提高私人充电设施建设规模[1] - 方案要求新建居住区固定车位全部建设或预留充电设施,既有居住区结合改造增补充电设施,并同步推进配套电网升级[1] - 目标到2027年底,建成2800万个充电设施,满足超8000万辆电动汽车充电需求,实现服务能力翻倍增长[1] 公司市场地位 - 挚达科技是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家庭充电解决方案提供商[1] - 公司家用充电桩全球市场份额约9.0%,中国市场份额达13.6%[1] - 挚达科技销售额在中国市场排名第一[1] 公司业务模式 - 公司采用"产品+服务+数字化平台"的三位一体模式深度布局[1] 资本市场表现 - 挚达科技于10月10日登陆港股,首日挂牌收涨192.14%[1] - 公司公开发售获5440.80倍认购,成为今年港股新能源领域"超购王"[1]
挚达科技(02650)迎重磅政策利好 充电设施建设加速打开增长空间
智通财经网· 2025-10-15 22:18
政策方案核心内容 - 国家发改委等部门联合印发《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服务能力"三年倍增"行动方案(2025-2027年)》,明确提出大幅提高私人充电设施建设规模 [1] - 方案要求新建居住区固定车位全部建设或预留充电设施,既有居住区结合改造增补充电设施,并同步推进配套电网升级 [1] - 目标到2027年底,建成2800万个充电设施,满足超8000万辆电动汽车充电需求,实现服务能力翻倍增长 [1] 挚达科技市场地位与业务模式 - 公司是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家庭充电解决方案提供商,采用"产品+服务+数字化平台"的三位一体业务模式 [1] - 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公司家用充电桩全球市场份额约9.0%,中国市场份额达13.6%,销售额在中国市场排名第一 [1] 挚达科技港股市场表现 - 公司于10月10日登陆港股,首日挂牌收涨192.14% [1] - 公司公开发售获得5440.80倍认购,成为今年港股新能源领域的"超购王" [1]
全球家用充电桩龙头企业挚达科技上市 加速布局“车能互动”新生态
证券日报· 2025-10-10 14:12
公司上市里程碑与战略意义 - 公司于10月10日成功在香港联交所上市,成为全球家用充电桩第一股,股份代号为2650.HK [2] - 上市被视为公司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有助于提升其在欧美、东南亚等区域的品牌知名度 [2] - 依托港股国际化平台,公司能拓宽融资渠道并为突破海外市场壁垒铺路 [2] - 公司创始人兼CEO表示上市是参与全球新能源产业革命的关键入场券 [6] 募投资金分配与战略用途 - 募集资金约38%将用于海外扩张,重点布局东南亚、欧洲等新能源汽车普及加速区域 [3] - 约36.5%的募集资金将投向产品创新与数字化平台升级,重点研发电动汽车充电机器人、EMS解决方案等高毛利产品 [3] - 约10.0%的所得款项净额预计将用于并购活动,以整合外部技术与生态资源 [4] - 另有5.5%的资金将投入宣城工厂现有生产设施及设备升级,预计升级后产能利用率将显著提升 [4] 全球化布局与市场基础 - 公司的产品与服务已覆盖22个国家,并在泰国、巴西等新兴市场率先建立服务网络 [3] - 海外扩张战略将加码本地化生产与渠道建设,以在全球新一轮增长中抢占先机 [3] - 公司已凭借与头部车企的深度合作积累了全球化基础 [3] 技术研发与创新方向 - 技术研发重点投入包括V2H、V2G等前沿技术的研发与商业化 [3] - 公司将探索车能互动、虚拟电厂等创新应用,为新能源车主和电网运营商提供能源管理解决方案 [3] - 研发投入旨在持续强化公司的技术壁垒 [3] 产能优化与生态整合 - 宣城工厂升级后不仅能缩短新产品交付周期,还可通过规模化生产进一步摊薄单位成本 [4] - 产能升级为应对全球市场增长需求提供坚实产能支撑 [4] - 生态整合旨在快速补全综合能源管理解决方案的核心能力,并优化公司盈利结构 [4] 未来战略与行业影响 - 公司将严格落实加快全球扩张、强化销售渠道、创新产品开发、优化成本结构四大战略 [6] - 随着募投项目落地,公司将加速布局车能互动新生态,引领家庭充电行业进入能源服务新时代 [6] - 公司的成功经验将为行业提供可借鉴的资本化路径,带动行业标准化与专业化升级 [2]
美团队改造路灯为电动车充电桩,试点23盏成效显著
新浪科技· 2025-10-04 20:15
行业痛点 - 城市居民特别是公寓楼住户面临电动汽车充电条件严重不足的难题[1] - 缺乏家用充电桩安装条件使得购买电动车对部分城市居民变得不切实际[1] 技术方案 - 美国研究团队提出将普通路灯改造为电动汽车充电桩的创新解决方案[1] - 该方案在密苏里州堪萨斯城进行试点 共改造23盏路灯[1] 方案优势 - 路灯改造方案相比传统充电桩具有成本更低的优势[1] - 该方案被评估为比传统充电桩更加环保[1] - 改造路灯为充电桩的方式为城市电动车用户提供了更高便利性[1]
它才是新能源背后的“卖水人”!家充桩全球销冠挚达科技即将登陆港股
华尔街见闻· 2025-09-29 19:12
公司近况与市场地位 - 挚达科技于9月25日通过港交所聆讯,即将上市 [1] - 公司是全球及中国家用充电桩市场第一,截至2025年3月31日全球累计出货量达130万台 [1] - IPO募资将用于扩建海外生产设施和销售网络,以捕捉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的市场红利 [1] 行业增长趋势 - 家用充电桩保有量从2016年的6万台增长至2022年的341万台,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96.1% [2] - 家用充电桩增速比公用充电桩同期增速高出超40个百分点 [2] - 全球电动汽车渗透率预计将从2024年的24.3%上升至2029年的47.3% [7] - 2023年底中国车桩比为2.37:1,工信部计划2025年实现2:1,2030年实现1:1,显示巨大增长空间 [7] 公司商业模式与竞争优势 - 公司采用“产品+服务+数字化平台”一体化模式,解决用户从安装到售后的全流程需求 [4] - 数字化平台可在用户下单后7天内完成充电桩安装 [4] - 充电桩服务网络覆盖全国超过360个城市,为国内最大 [4] - 通过App及小程序提供智能充电、家庭能源管理等个性化功能 [4] - 自动充电机器人已在香港机场、雄安新区、卡塔尔科学园等多个场景成功落地 [5] 政策支持与市场环境 - 国家政策要求固定车位100%建设充电基础设施或预留安装条件 [8] - 鼓励将充电设施建设纳入老旧小区改造范围,并同步配套供配电设施 [8] - 为公司的产品服务销售创造了稳定的外部环境 [9] 海外市场拓展战略 - 2024年至2029年,欧洲、北美、南美、中东及东南亚的家用充电桩销量复合年增长率预计分别为15%、14.5%、51.6%、52.3%及64.9% [10] - 公司打法包括在海外建设生产设施,泰国工厂已于2024年4月投入运营,设计年产能10.8万台 [11] - 计划在中东、欧洲和北美建立其他生产基地及销售营销网络 [12] - 战略从单一产品输出升级为产能、技术、服务与品牌的全方位出海 [12]
家用充电桩龙头 IPO新消息
上海证券报· 2025-09-26 23:32
上市进展与资金用途 - 挚达科技于9月25日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 [1] - 募集资金将用于海外扩张、创新研发及产能升级 [1] - 公司致力于实现从规模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跨越 [1] 市场地位与全球化布局 - 按全球家用电动汽车充电桩销量计,公司为全球第一,市场份额约为9% [2] - 在中国市场,按销量及销售额计,公司市场份额分别约为13.6%和10.3%,均排名第一 [2] - 公司旗下品牌“Zeeda”已进入22个国家和地区,海外收入占比从2022年的1.9%显著提升至2024年的12.1% [2] 产品创新与研发投入 - 公司推出自动充电机器人及EMS解决方案等新产品 [2] - 自动充电机器人预期毛利率超过40%,高于充电桩约20%的毛利率 [3] - 2022年至2024年,研发投入分别为0.34亿元、0.41亿元、0.56亿元,占营收比例从4.9%提升至9.4% [3] - 2025年一季度研发投入约1359.4万元,同比增加15.45%,研发团队规模实现翻倍 [3] 自动充电机器人技术突破与市场应用 - 公司自2016年起布局自动充电机器人,累计获得近40项相关专利 [5] - 2025年5月推出新一代蛇形自动充电机器人“灵蛇SmartLink” [5] - 产品已在香港机场、上海中心、卡塔尔科学园等全球多个场景落地,例如香港机场已部署12台实现全天候无人值守运营 [6] - 在公共停车场与支付宝合作打造“自动泊车+自动充电+无感支付”闭环,面向家庭的低价位产品预计2026年量产 [6] 行业发展机遇与市场前景 - 2020年至2024年,全球电动汽车销量从约300万辆增加至1700余万辆,复合年增长率为55.1% [7] - 2025年1-8月,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962万辆,同比增长36.7%,渗透率达45.5% [7] - 全球电动汽车渗透率预计从2024年的24.3%上升至2029年的47.3% [7] - 到2029年,全球电动汽车家庭充电解决方案市场总收入预计达342亿元,2024至2029年复合年增长率为19.2% [8]
超充桩也有“鬼城”:规划算法与真实需求的断裂
36氪· 2025-08-15 18:38
核心观点 - 超充基础设施建设与市场需求错配 导致利用率低下和运营亏损 需重构以用户需求为核心的补能生态 [1][3][18] 超充桩利用率现状 - 全国公共充电桩平均利用率仅7.8% 大量充电桩处于闲置状态 [3] - 重庆某示范站单桩日充电量不足50度 远低于运营成本要求 [1] - 深圳存在雇佣"充电黄牛"刷单制造虚假繁忙数据的现象 [3] 算法规划与现实的脱节 - 选址算法依赖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密度(40%) 主干道车流量(30%) 商业体人流量(30%)权重 [4] - 深圳龙华商圈案例显示日均10万客流中自驾新能源车占比不足3% 因75%顾客为地铁通勤族 [4] - 居民区用户对超充需求低 因家用充电桩谷电价格仅每度几毛钱 比超充便宜一半以上 [6][8] 车桩技术匹配问题 - 支持800V高压快充车型占比不足15% 但超充桩建设比例已超30% [10] - 400V电压平台车型使用超充桩时功率仅60kW 与普通快充无异 [12] - 实测600kW超充桩实际功率仅298kW 电压不稳定导致充电时间翻倍 [17] 超充站经济性分析 - 单个超充站建设成本约300万元 需日均充电4000度才能十年回本 [14] - 实际运营中单站日均充电量仅521度 远低于盈亏平衡点 [14] - 超充比普通快充每度电贵0.8元 进一步降低用户使用意愿 [17] 设备维护与运营困境 - 低利用率导致维护投入不足 出现超充枪损坏无法使用的情况 [14][16] - 北京车主遭遇四个超充桩三个损坏 最终在普通充电桩排队40分钟 [16] - 部分超充站因长期亏损被关停 标注"设备维护 暂停运营" [18] 用户真实需求场景 - 高速服务区需要超充桩保证设备可用性 避免长途出行焦虑 [19] - 景点周边需要超充站提高充电效率 缩短排队时间 [19] - 交通枢纽(机场 火车站)适合布局超充桩满足短暂停留需求 [19][22] 优化方向与政策调整 - 上海采用"快充为主 慢充为辅"策略 超充桩占比控制在10%以内 [23] - 海南以"度电服务收益"为补贴核心 每度电给予0.1元激励金 [24] - 建议企业间加强数据共享和联合规划 避免重复建设 [25] 技术迭代与成本压力 - 超充技术更新迭代快 设备易落后 需持续投入研发 [14] - 供应商资金链承压 因运营商付不起设备款 [14] - 需平衡技术先进性与经济可行性 [14][17]
充电桩进小区,咋就这么难(来信调查)
人民日报· 2025-05-19 06:02
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安装难题 - 消费者在小区安装家用充电桩时普遍遇到物业或社区阻挠,导致安装困难 [2][5] - 物业常见阻挠理由包括电容不足(实际电力公司确认电容足够)、收取高额费用(如2万元同意证明费)、安全问题顾虑等 [2][5][7] - 社区阻挠理由包括认为非职责范围、担心安全责任等 [5] - 车位属性问题(如人防车位、租赁车位)也导致安装困难 [5] 政策法规现状 - 国家发改委等4部门2016年通知明确要求物业或社区出具同意安装证明 [6] - 国务院2023年指导意见提出"固定车位应装尽装"并纳入老旧小区改造 [10] - 部分地方已出台实施细则(如成都、江西),明确权责并支持人防车位安装 [8][10] - 国家层面消防标准允许符合规范的地下停车场安装充电设施 [7] 行业解决方案探索 - 电力公司推出"一站式装表接电"服务,提供集中表箱解决电源接入问题 [7] - 部分地区实行"统建统营"模式(政府+电网+物业三方协作) [10] - 上海等地通过补贴政策(如示范小区一次性补贴)降低安装阻力 [11] - 部分地方政策将物业"同意"改为"被告知后配合",降低物业权限 [11] 行业专家建议 - 建议出台物业强制性规范及配套奖惩措施 [9][10] - 建议建立充电桩保险制度分担物业责任风险 [9] - 建议细化新建/老旧小区建设指引,明确费用分担机制 [10] - 建议加强车企与物业/电力部门的直接沟通机制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