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全产业链控制
icon
搜索文档
一年大卖100亿的萨莉亚,为啥越便宜反而越挣钱?
创业家· 2025-07-22 18:01
核心观点 - 萨莉亚通过极致性价比和全产业链控制实现逆势增长 年客流量达2亿人次 净利润81亿日元同比增长58% [1][3] - 公司将工程思维应用于餐饮经营各环节 将成本控制和效率提升转化为技术问题 [13] 价格策略 - 产品价格持续下降 焗饭从30元降至18元 意大利火腿从36元降至18元 [2] - 通过成本节约让利消费者 避免因预制菜被诟病 [10] 产品定位 - 提供"好吃不腻"的平价餐食 味道适中且分量充足 适合高频消费 [4][5][6] - 实施本土化改良 如在中国推出麻辣意面等特色产品 [7] 供应链管理 - 自主生产核心食材 包括生菜 玉米 大米等 [8] - 研发"萨莉亚18号"生菜 单颗出菜量提升至7盘(普通生菜仅2-3盘) [9] - 采用跨区域接力种植模式 使脱壳设备全年运转 每袋米成本降低5000日元 [9] - 建立物流基地+冷链运输+中央厨房体系 降低物流成本和厨房面积 [9] 运营效率 - 优化清洁流程 单店准备时间从1小时压缩至45分钟 年省成本上亿日元 [11] - 采用非标准化考核机制 激励员工自主提升经营效益 [12] 行业启示 - 日本企业展现极致性价比能力 [13] - 线下门店布局和全球化扩张策略值得借鉴 [13] - 通过执行效率实现低价优势 [13]
恒瑞医药港股二次上市:折价约25%,机遇与潜力并存
贝塔投资智库· 2025-05-19 12:17
公司概况 - 恒瑞医药起源于1970年江苏连云港的小药厂,历经五十余年发展已成为中国创新药领域的领军企业,专注肿瘤、代谢性疾病、免疫疾病等领域药物研发,连续6年入选全球制药企业50强,产品远销40多个国家 [3] - 公司创始人孙飘扬表示其使命是用科技让患者活得更好 [3] - 在产品布局上,恒瑞医药覆盖多个疾病领域,拥有19款创新药上市,103个产品纳入国家医保目录 [4]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从212.75亿元增长至279.85亿元,净利润从38.15亿元攀升至63.37亿元 [4] - 2024年研发费用达65.83亿元,占营收23.5%,显著高于国际药企平均水平 [6] - 2024年毛利率为68.2%,高于行业头部均值65.1%,负债率35.7%优于行业42.3% [6] - 海外收入占比12.4%,国际化进程领先行业8.7%的均值 [6] 研发与创新 - 创新药收入占比不断提升,2024年达46%,2025年有望突破50%,仿制药收入占比下降至42% [6] - 截至2024年底已构建超400个在研项目矩阵,其中临床III期及以上药物28个(含3个国际多中心试验),ADC药物11个 [6] - 临床后期项目数量(28个)领先行业均值(15个),PROTAC技术平台完成5个靶点验证 [6] - 研发人员人均设备值达82万元,高于行业均值58万元 [6] 市场竞争地位 - 在国内肿瘤创新药市场占有率约19%,仅次于PD-1领域双雄(信达/百济合计35%) [6] - 与百济神州、复星医药相比,恒瑞医药优势明显,复星医药创新药收入占比仅25%低于恒瑞的46% [7] - 国际比较中,恒瑞医药研发成本仅为罗氏、默克等巨头的1/3,PE为50倍低于默克的60倍 [7] 经营策略 - 采用"三管齐下"的创新模式,涵盖自主研发、全球化布局和全产业链控制 [8] - 全球设14个研发中心,研发团队超5500人,专利申请超4000项,研发投入占比超20% [9] - 在欧美日开展20多项临床试验,PD-1单抗等产品进入40多个国家市场 [10] - 实现从原料药到制剂一体化,销售费用率下降7%至28% [11] 近期增长点 - 2025-2027年医保谈判创新药准入概率提升至68%(2024年为55%),独家品种保护期延长至8年 [12] - ADC药物2025年市场规模预计突破300亿元,头部企业市占率将集中至45% [13] - 在美、欧、日开展12项跨国临床试验,2024年获FDA突破性疗法认定3项(2023年1项) [13] 港股上市情况 - 港股IPO询价区间41.45-44.05港元,较A股58.4港元折价24-28%,合理折价约15%意味着上市后或有10%涨幅 [17] - 基石投资者阵容强大,7名投资者认购比例约43%,包括GIC(认购21.64%)、高瓴资本等 [15][16] - 截至5月19日孖展超购百倍以上,公开发售回拨至21.5%,一手中签率预计远超30%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