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制药

搜索文档
让好药研得快、减成本、通关快、用得快,在江苏自贸试验区,就有机会挂到外籍专家号
扬子晚报网· 2025-09-16 19:34
9月16日,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开放创新发展新闻发布会举行。江苏省商务厅(自贸办)主要负责同志发布新闻,省科技厅、省工业 和信息化厅、省药监局、南京海关分管负责同志出席发布会并答记者问。 发布会现场 一粒药的改革,创下3个"第一" 文件还从3个方面探索开展先行先试,以创新赋能江苏做优做强生物医药产业链供应链。 在集成性方面,一条链的改革,贯通6方面18项政策集成。9月13日,江苏省政府正式印发《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开放创新发展专 项实施方案》(简称《专项实施方案》),从增强生物医药研发创新能力、提升产品审批服务水平、构建生物医药生产流通体系、完善生物医药产品采购使 用政策、加大要素支持保障力度、守牢安全发展风险底线等6个方面提出18项落实举措,努力为国家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试制度, 为江苏抢占生物医药产业制高点赋能量,为企业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解难题。 让好药研得快、减成本、通关快、用得快 江苏生物医药形成雄厚的产业基础和圈层效应,强在产业规模,占全国1/8,居全国第一;强在创新能级,创新药获批上市数量约占全国1/3,居全国第 一;强在集群集中,一半 ...
振东制药跌2.13%,成交额1.13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2859.85万元
新浪证券· 2025-09-16 10:46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16日盘中下跌2.13%至7.35元/股 成交1.13亿元 换手率1.51% 总市值73.89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2859.85万元 特大单卖出555.02万元占比4.93% 大单卖出3938.91万元占比34.98% [1] - 今年以来股价上涨70.14% 近5日下跌4.67% 近20日下跌19.14% 近60日上涨63.70% [1] - 年内4次登上龙虎榜 最近8月11日净买入8665.39万元 买入总额2.76亿元占比18.92% 卖出总额1.89亿元占比12.97% [1] 公司基本情况 - 主营业务覆盖肿瘤、毛发、消化等领域仿制药及创新药研发生产销售 同时经营中药材全产业链 [2] - 收入构成:中药54.82% 化药43.10% 其他1.98% 销售材料0.10% 研发收入0.00% [2] - 所属申万行业为医药生物-中药Ⅱ-中药Ⅲ 概念板块包括抗流感、维生素、医药电商等 [2] - 股东户数4.61万户较上期减少5.04% 人均流通股21777股较上期增加5.31% [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4.57亿元同比减少3.30% 归母净利润793.13万元同比减少74.13%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33.72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0元 [3] 机构持仓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四大流通股东 持股797.04万股较上期增加505.78万股 [3]
贝达药业前员工创业,用仿制药养创新药,冲击IPO,来自福建福州
格隆汇APP· 2025-09-13 14:24
公司背景与业务模式 - 公司由贝达药业前员工创立 采用仿制药业务支撑创新药研发的商业模式 [1] - 公司总部位于福建福州 目前正在冲击IPO [1] 发展战略 - 通过仿制药产生的现金流为创新药研发提供资金支持 实现业务协同发展 [1] - 公司选择"以仿养创"路径 在创新药研发领域寻求突破 [1]
创新药出海添变数?多家药企回应:BD战略不受影响
新浪财经· 2025-09-11 14:45
市场传闻影响 - 美国可能对中国创新药设限的市场传闻引发市场短期情绪扰动 但行业认为传闻不影响中国创新药出海预期 [1][3] - 港股创新药板块盘中跌幅一度超过6% A股多只创新药个股跌超10% 午间休盘时A股创新药指数跌幅收窄至约1% [3][6] 美国药企合作现状 - 美国药企积极收购中国创新药资产 辉瑞今年初斥资60亿美元引进三生制药双特异性抗体 包括12.5亿美元首付款和最高48亿美元里程碑付款 [2] - 2024年上半年美国38%的重大BD交易涉及中国药物 而上个十年这类交易几乎为零 [2] - 辉瑞CEO强调此类交易使企业和美国患者受益 警告过度限制可能阻碍重大疾病疗法的引入 [2] 贸易与商业数据 - 2024年中国对美国医药贸易出口额190.47亿美元 进口额150.57亿美元 中国存在39.9亿美元贸易顺差 [2] - 2024年上半年中国创新药Licenseout总金额接近660亿美元 已赶超2023年全年总额 [2] 企业回应与业务影响 - 泰格医药表示传闻对公司影响很小 上半年新签订单同比增长 利润水平恢复 客户主要在国内 [3] - 汇宇制药表示对美无创新药业务 创新药处于临床试验阶段 BD战略不受影响 [3] - 华海药业对美业务以仿制药为主 创新药未产生营收 [4] - 百济神州表示公司经营一切正常 [5] 行业观点与法律前景 - 业内认为行政命令约束力低于《生物安全法案》 易被联邦法院叫停 [6] - 板块调整部分归因于今年涨幅较高后的情绪性回调 [6] - 若行政命令落地 可能面临美国药企的诉讼挑战 [1][5]
医药生物周专题、周观点总第513期:从全球CXO企业中报,我们看到了什么?-20250907
国盛证券· 2025-09-07 16:0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7] 报告核心观点 - 医药生物行业在报告期内(9月1日至9月5日)表现稳健,申万医药指数环比上涨1.40%,跑赢沪深300指数但跑输创业板指数[1][12] - 创新药和创新产业链是当前医药行业的主线,表现相对较好,但内部分化严重,大市值股票表现优于小市值股票[2][13] - 通过对产业逻辑和资本市场的推演,创新药第二波浪潮预计将持续5-10年,核心特征是颠覆性创新[3][14] - 中短期投资思路以深挖创新药为主,聚焦海外大药和中小市值科技革命,同时把握BD预期下的轮动机会[4][15] - 展望2025年,医药行业围绕创新药持续乐观,看好大牛市行情,主要思路包括创新药、新科技、国际化和泛整合四大方向[4][15] 细分领域投资策略及思考 广义药品 创新药 - 当周中证创新药指数上涨5.32%,跑赢申万医药指数3.92个百分点,跑赢沪深300指数6.13个百分点[64][66] - 2025年初至今中证创新药指数累计上涨43.50%,显著领先于申万医药指数的27.26%和沪深300指数的13.35%[66] - 个股表现分化明显,涨幅前五包括加科思-B、华领医药-B等,跌幅前五包括前沿生物-U、荣昌生物等[69] - 产业关注焦点集中在双抗ADC技术发展和自免领域新技术突破[70] - 重点推荐关注Trop-2、HER-3等ADC靶点,认为PD-1/ADC组合是今年肿瘤治疗的主线之一[75] 仿制药 - 仿制药板块当周下跌1.79%,跑输申万医药指数3.20个百分点[76] - 个股涨幅前五为海辰药业(28.69%)、长春高新(24.20%)等,跌幅前五为舒泰神(-23.98%)、广生堂(-15.78%)等[80] - 强调把握龙头仿创pharma的创新重估机会,推荐关注三生制药、科伦药业、长春高新等具备国际化品种的企业[84] 中药 - 中药指数当周下跌1.39%,跑输医药指数2.79个百分点[85] - 2025年初至今中药指数仅上涨1.70%,大幅跑输医药指数的27.26%[85] - 部分企业业绩走弱原因包括药店端承压、消费力下降、中药材成本高企等[89] 医疗器械 - 医疗器械指数当周下跌1.26%,跑输医药指数2.66个百分点[90] - 分子领域看,医疗设备指数下跌1.67%,医疗耗材指数下跌0.13%,体外诊断指数下跌1.97%[90] - 2025年初至今医疗器械指数上涨13.01%,各子领域涨幅在10.03%-19.66%之间,均跑输医药指数[90] - 短期关注设备更新推进节奏、出海增量逻辑标的和招投标恢复情况[101] - 长期看好国产替代+医疗新基建+国际化的投资逻辑[102] 配套领域 CXO - CXO板块表现亮眼,当周申万医疗研发外包指数上涨3.78%,跑赢医药指数2.38个百分点[107] - 2025年初至今该指数大幅上涨68.52%,跑赢医药指数41.25个百分点[107] - 国内CXO企业2025H1业绩显著复苏,CDMO子板块收入增速在Q2实现由负转正,达到4.3%[22][24] - 药明康德2025H1营收208亿元,同比增长20.6%;药明生物收入99.5亿元,增长16.1%;药明合联营收27.01亿元,增长62.2%[30][34][37] - 海外CXO龙头业绩分化增长,Medpace、Lonza、三星生物等企业纷纷上调全年业绩指引[19] 其他配套领域 - 生命科学产业链上游、药店、医药商业、医疗服务等配套领域也有相应表现,但报告未提供详细数据[9] 全球CXO企业中报分析 - 中国CXO企业2025H1延续复苏趋势,收入和利润较2024年下半年明显改善[19] - CDMO板块收入由负转正,新签订单高增;CRO板块收入和利润双双回正,利润修复力度显著[19][26] - 海外CXO龙头业绩呈分化增长态势,Medpace营收增速达11.8%,Lonza收入同比增长17%[19] - 三星生物2025H1合并营收2.588万亿韩元,增长23%;CDMO业务营收首次突破2万亿韩元[58] - 行业仍面临挑战,Biotech融资未实质回暖,全面复苏还需要时间[19]
美国关税政策大转向:关键商品获豁免,硅产品入列征税清单
环球网· 2025-09-07 10:14
关税政策调整 - 美国总统签署行政命令对进口关税政策进行重大调整 黄金、钨、铀、石墨等关键金属及矿物产品从全球关税体系中豁免 硅产品被新纳入征税清单 调整将于下周一生效[1] - 关税调整覆盖多个关键领域 体现高科技、国防、医疗及民生需求政策倾斜 黄金关税政策逆转稳定金融市场预期 仿制药、抗生素、咖啡、特殊香料等美国本土无法生产商品获得关税减免 硅产品新增征税可能对半导体及太阳能产业带来成本挑战[2] 贸易数据影响 - 7月美国商品与服务贸易逆差环比暴增33%至788亿美元 创四个月新高 进口总额增长5.9%创年内最大单月涨幅[4] - 进口飙升源于企业为规避高额关税采取的预防性"抢进口"措施 在对瑞士商品加征39%关税预期下 黄金进口额暴增至105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政策预期驱动贸易行为扰乱供应链节奏并影响GDP统计[4] 制造业状况 - 8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小幅回升至48.7 仍连续六个月低于50%荣枯线 表明制造业持续萎缩 有工厂主称营商环境比2007-2009年大衰退时期更糟糕[5] - 汽车行业受冲击严重 因高度依赖进口零部件 钢铁、铝及关键汽车零部件分别面临50%和25%高关税 所有在美生产车企成本高企 福特汽车预计全年关税冲击将蚕食利润约20亿美元 7月工厂建设支出同比下降6.7%[5]
特朗普调整全球关税政策,黄金、钨、铀等关键商品获豁免
华尔街见闻· 2025-09-07 07:26
关税政策调整 - 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对进口关税范围进行调整 涵盖多个关键领域商品 新政策将于下周一正式生效 [1] - 黄金 钨 铀等多种金属及石墨从全球关税体系中豁免 同时将硅产品纳入征税清单 [1] - 金条获得明确豁免地位 此前美国海关边境保护局裁决曾暗示金条可能面临进口税 [1] 豁免商品范围 - 飞机零部件 仿制药以及咖啡 特殊香料等无法在美国本土种植或生产的商品获得关税减免 [1] - 石墨和钨等关键材料获得豁免 这些材料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 消费电子 医疗设备和其他技术领域 [1] - 多种药品获得新关税减免 例如抗生素和其他药物 这些药品已是美国商务部另一项贸易调查对象 [1] 贸易协议执行机制 - 引入程序性转变以提高贸易协议执行效率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和商务部将有权直接执行与其他国家达成的框架协议 [2] - 未来执行协议中的关税减免条款时无需由特朗普逐一签署行政命令 有望大幅加快执行进程 [2] - 该机制适用于特朗普已与欧盟 日本和韩国签署的协议 [2]
关税,突发!美国宣布:豁免!
券商中国· 2025-09-06 18:44
关税政策调整 - 特朗普签署行政令豁免石墨、钨、铀、金条等金属产品全球关税 同时将硅产品纳入征税清单 新政策将于下周一生效[1][2][4] - 除金属外 飞机零部件、仿制药及咖啡、特殊香料等无法在美国本土生产的商品也有望获得关税减免[4][6] -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和商务部获授权直接执行与欧盟、日本、韩国的贸易协议 未来关税减免无需逐项签署行政令 执行效率将提升[7] 贸易数据变化 - 美国7月商品与服务贸易逆差环比暴增33%至783亿美元 创四个月新高 进口额达3588亿美元 单月增幅5.9%为年内最高[2][8][9] - 7月黄金进口额暴增至105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主因企业赶在39%关税生效前囤积瑞士商品[2][5][9] - 今年迄今美国贸易逆差较2024年同期增加1543亿美元 增幅30.9% 进口增长10.9%远超出口5.5%增幅[9] 制造业影响 - 美国制造业PMI连续6个月低于50荣枯线 8月录得48.7 部分工厂反馈营商环境差于2007-2009年大衰退时期[12] - 7月工厂建设支出同比下降6.7% 汽车制造业受冲击显著 每辆在美生产汽车含50%-60%进口零部件 面临25%-50%关税[13] - 福特汽车预计全年关税冲击利润20亿美元 相当于2023年营业利润102亿美元的19.6%[13]
特朗普调整全球关税政策 黄金、钨、铀等关键商品获豁免
华尔街见闻· 2025-09-06 16:59
关税政策调整 - 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对进口关税范围进行调整 涵盖多个关键领域商品 新政策将于下周一正式生效 [1] - 黄金 钨 铀等多种金属及石墨获得全球关税体系豁免 同时硅产品被纳入征税清单 [1] - 金条明确获得豁免地位 此前美国海关边境保护局裁决曾暗示金条可能面临进口税 引发市场混乱 [1] 关键原材料与药品 - 石墨和钨等关键材料获得关税豁免 这些材料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 消费电子 医疗设备和其他技术领域 [2] - 铀被列入豁免清单 多种药品获得新关税减免 包括抗生素和其他药物 这些药品已是美国商务部贸易调查对象 [2] - 美国无法在国内种植 开采或天然生产的产品获得关税豁免 包括特色香料 咖啡以及一些稀有金属 [2] 贸易协议执行程序 - 行政命令引入程序性转变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和商务部将有权直接执行与其他国家达成的框架协议 [2] - 新授权涵盖与欧盟 日本和韩国签署的协议 未来执行关税减免条款时无需特朗普逐一签署行政命令 [2] - 此项变革旨在提高贸易协议执行效率 有望大幅加快执行进程 [2]
特朗普签署行政令执行美日贸易协议 日业界认为将对出口造成冲击
新华社· 2025-09-05 14:41
贸易协议核心内容 - 美国总统签署行政令正式执行7月与日本达成的贸易协议 [1] - 美国将对几乎所有日本产品征收15%基准关税 [1] - 对汽车及零部件、航空航天产品、仿制药及特定自然资源实施特定待遇 [1] - 日本汽车关税从现行27.5%下调至15% 最早下周生效 [1] - 日本输美产品税率已达15%或以上的商品不再加征"对等关税" [1] - 税率低于15%的产品税率提高至15% [1] 日本市场准入承诺 - 日本为美国制造业、航空航天、农业、食品、能源、汽车和工业品生产商提供关键领域市场准入 [1] - 日本推进每年采购总额达80亿美元的美国农产品计划 [1] - 在"最低进口配额框架"中将美国大米进口量增加75% [1] - 日本政府同意向美国投资5500亿美元 投资内容由美国政府选择 [2] - 日本经济再生大臣与美国商务部长签署对美投资备忘录 [2] 行业影响分析 - 日本汽车行业输美关税由之前2.5%大幅上调至15% [2] - 预计将对日本汽车出口造成冲击 面临出口下滑导致的业绩冲击 [2] - 美方征收的汽车关税税率虽低于现行水平 但较今年初仍大幅上调 [1] - 8月7日"对等关税"生效时部分日本产品被重复征税 [1] 协议谈判评估 - 日本通过谈判将"对等关税"由最初25%降至15% [2] - 谈判策略体现行为经济学中的"锚定效应" 以25%税率作为基准锚点 [2] - 日本投资备忘录删除了"投资收益的90%归美国"的表述 [2] - 日本主张未得到充分体现 政府仍需继续努力交涉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