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产业链融合

搜索文档
荣联科技集团与天下秀灵感岛达成战略合作
快讯· 2025-06-27 14:00
战略合作 - 荣联科技集团与天下秀企业级人工智能内容营销生产平台灵感岛达成战略合作 [1] - 双方联合发布汽车行业AI营销解决方案 [1] - 合作面向汽车营销服务场景,为车企提供智能一体化解决方案 [1] 行业应用 - 推动AI技术在汽车全产业链的深度融合应用 [1]
中原证券:给予中科曙光增持评级
搜狐财经· 2025-05-28 12:38
中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唐月近期对中科曙光进行研究并发布了研究报告《公司点评报告:强强联合,重塑芯片国产化趋势下的算力产业新格 局》,给予中科曙光增持评级。 中科曙光(603019) 投资要点:5月25日晚间,公司公告了海光信息拟吸收合并公司并停牌的事宜。 本次收购对于算力产业发展具有风向标意义。在美国出口管制大背景下,浪潮、宁畅、中科可控等2025年3月25日进入实体清单,同时继续 H800、A800后,英伟达针对中国推出的特供AI芯片H20再次受限,对整体服务器市场格局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算力产业从全球化格局向两极化发 展,芯片国产化趋势进一步清晰。正是站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服务器企业两条腿走路的方式面临更多发展瓶颈。而借助本次吸收合并,新公司 可以实现全产业链的国产替代,加大产业链的深度融合。 通过本次吸收合并,公司有望实现价值提升。截止5月23日停牌前,公司持股的上市公司包括:海光信息(国产X86架构CPU及DCU)总市值3164 亿元,公司持有27.96%股权,对应市值885亿元;曙光数创(数据中心液冷技术解决方案)总市值101亿元,公司持有62.07%股权,对应市值63亿 元;中科星图(地理空间大数据及 ...
百洋股份(002696) - 百洋股份2024年度业绩网上说明会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12 17:52
划在加强出口业务的同时开拓水产深加工食品内销市场,实现国内外市 场双循环。通过技术研发不断提升产品力,增强市场竞争力,为盈利增 长提供动力。3.市场与产能拓展:公司将充分利用在非洲的成功投资经 验,结合"一带一路"政策导向,拓展在东南亚等地区的产业布局。通 过国际化布局获取国内外优势资源,降低生产成本,扩大市场覆盖范围, 进而促进盈利增长。4.罗非鱼食品领域深耕:公司会进一步加大在罗非 鱼食品领域的投入,巩固并扩大领先优势。通过提升市场份额加强产业 影响力,形成规模经济优势,实现盈利的持续增长。谢谢! 3.高管您好,能否请您介绍一下本期行业整体和行业内其他主要企业的 业绩表现?谢谢。 答:您好,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中国水产食品加工行业近年来呈现出 蓬勃发展的态势,在政策支持、消费升级和技术创新等多重因素推动下, 行业正经历从传统加工模式向智能化、标准化、高附加值方向的转型升 级。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3 年中国水产品总产量达 7116.24 万吨, 呈现逐年递增趋势,为水产加工行业提供了充足的原料保障。从产业链 结构来看,中国水产食品加工行业已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上游主 要包括水产养殖和捕捞业,中游为 ...
调查分析报告显示:去年我国小龙虾产业继续平稳发展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4-30 23:23
小龙虾产业总体发展 - 2024年小龙虾产业总产值突破4600亿元,延续平稳发展基调 [1] - 技术创新、结构优化和新兴渠道(电商、直播)为产业注入新动能 [1] - 未来将通过提高苗种自给率、强化产业链协同等举措实现可持续发展 [1] 养殖区域与产量 - 2024年养殖面积约3000万亩,总产量超300万吨,与2023年持平 [2] - 湖北、安徽、湖南等主产区养殖面积增速放缓,广西、四川、海南等非主产区异军突起 [2] - 非主产区利用气候优势发展反季节养殖,冬虾市场价格较旺季高30%-50%,亩均收益超2000元,带动当地养殖面积增长20% [2] 加工业发展 - 2024年41家规模以上加工企业收购总量26万吨(同比+11.9%),加工总量逾10万吨(同比+14.8%),总产值50.6亿元(同比+13.5%) [3] - 全国规模以上加工企业加工量突破150万吨,总产值达50.6亿元 [3] - 产品结构向高附加值转型:虾尾产品同比+6%,虾仁+10.6%,调味虾+33.3%,清水虾增长有限 [3] - 线上销售占比从2023年8.03%提升至2024年9.33% [3] - 41家加工企业全部实现盈利,部分企业销售额大于产值 [4] 消费趋势与预制菜 - 消费者偏好麻辣、蒜香等经典口味(占比超60%),客单价集中在100-150元区间 [5] - 90后占比近60%,倾向线上渠道消费 [5] - 预制菜线上销售额同比+40%,电商、直播等渠道加速渗透 [5][6] 产业链融合与政策支持 - 苗种国产化目标:6省建设15家省级良种场,未来自给率有望提升至80% [9] - "小龙虾+文旅"模式兴起,节庆活动对总产值贡献超10% [9] - 政策支持强化,推动技术创新、品牌建设和市场拓展 [9] 短期挑战与解决方案 - 挑战包括养殖成本攀升、利益分配失衡、国际竞争加剧 [7] - 解决方案:推广智能化投喂技术、生态混养模式,完善订单农业机制与价格联动 [7] - 国际市场需加强质量标准和品牌建设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