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单农业模式

搜索文档
大庆农产品精深加工年收入突破251亿
新浪财经· 2025-07-08 14:26
农产品加工业整体表现 - 2024年大庆农产品加工业营业收入达2517亿元 [1] -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升级 形成"4+8+N"农业产业体系 重点打造乳品 肉类 玉米 水稻4大主导产业 发展8个特色产业和多个潜力产业 [4] 小杂粮深加工案例 - 林甸往事食品建成1万平方米煎饼车间 从原粮销售转型为加工销售 产品附加值翻倍 [1] - 拥有5条生产线 日产能达470-500斤 产品覆盖全国市场 [1] - 采用订单农业模式 实现产销精准对接 [1] 主粮作物加工产业 - 水稻加工形成肇源 杜尔伯特 林甸三大产区 规模以上企业31家 年加工能力145万吨 [2] - 肇源大米成为中欧互认地理标志 建立全产业链标准体系 [2] - 玉米加工以杜尔伯特为主 规模以上企业10家 伊品公司连续三年产值超40亿元 产品出口30多国 [2] 乳品与肉类产业链 - 乳品产业形成奶源基地 液态奶 奶粉 奶酪全产业链 林甸县加工量居全国县级前列 [3] - 杜尔伯特伊利入选"中国农业企业500强" [3] - 肉类产业构建种猪繁育到精深加工全体系 形成四大生猪养殖加工主产区 [3][4]
调查分析报告显示:去年我国小龙虾产业继续平稳发展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4-30 23:23
小龙虾产业总体发展 - 2024年小龙虾产业总产值突破4600亿元,延续平稳发展基调 [1] - 技术创新、结构优化和新兴渠道(电商、直播)为产业注入新动能 [1] - 未来将通过提高苗种自给率、强化产业链协同等举措实现可持续发展 [1] 养殖区域与产量 - 2024年养殖面积约3000万亩,总产量超300万吨,与2023年持平 [2] - 湖北、安徽、湖南等主产区养殖面积增速放缓,广西、四川、海南等非主产区异军突起 [2] - 非主产区利用气候优势发展反季节养殖,冬虾市场价格较旺季高30%-50%,亩均收益超2000元,带动当地养殖面积增长20% [2] 加工业发展 - 2024年41家规模以上加工企业收购总量26万吨(同比+11.9%),加工总量逾10万吨(同比+14.8%),总产值50.6亿元(同比+13.5%) [3] - 全国规模以上加工企业加工量突破150万吨,总产值达50.6亿元 [3] - 产品结构向高附加值转型:虾尾产品同比+6%,虾仁+10.6%,调味虾+33.3%,清水虾增长有限 [3] - 线上销售占比从2023年8.03%提升至2024年9.33% [3] - 41家加工企业全部实现盈利,部分企业销售额大于产值 [4] 消费趋势与预制菜 - 消费者偏好麻辣、蒜香等经典口味(占比超60%),客单价集中在100-150元区间 [5] - 90后占比近60%,倾向线上渠道消费 [5] - 预制菜线上销售额同比+40%,电商、直播等渠道加速渗透 [5][6] 产业链融合与政策支持 - 苗种国产化目标:6省建设15家省级良种场,未来自给率有望提升至80% [9] - "小龙虾+文旅"模式兴起,节庆活动对总产值贡献超10% [9] - 政策支持强化,推动技术创新、品牌建设和市场拓展 [9] 短期挑战与解决方案 - 挑战包括养殖成本攀升、利益分配失衡、国际竞争加剧 [7] - 解决方案:推广智能化投喂技术、生态混养模式,完善订单农业机制与价格联动 [7] - 国际市场需加强质量标准和品牌建设 [8]
溜溜梅母公司赴港IPO,超六成收入依赖青梅类产品
凤凰网财经· 2025-04-18 19:32
日前,休闲零食溜溜梅母公司溜溜果园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溜溜果园")正式递表港交所。早在2019年6月,溜溜果园就已提交了在深交所上市的 申请,后于同年12月撤回申请。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2024年,溜溜果园在中国天然果冻行业(按零售额计)排名第一,市场份额为45.7%。招股书披露,梅冻的毛利率颇高,近 三年毛利率分别为36.2%、49.2%、47.8%。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溜溜果园比较依赖青梅类产品,梅干零食在近三年贡献了超6成营收,其第二增长曲线梅冻目前在总营收的占比仅为25%左右。另外, 青梅受自然环境影响,会产生质量和数量的不稳定,溜溜果园业绩受原材料波动的影响较大。 4月17日,红星资本局就相关问题致电溜溜果园,截至发稿时间,未有回复。 01 去年营收16亿元,超6成收入来自青梅类产品 溜溜果园成立于1999年,2001年推出溜溜梅产品,后因"没事就吃溜溜梅"的广告语迅速提升知名度。目前产品包括四类:梅干零食(包含青梅、李梅、杨 梅)、西梅产品、梅冻、其他梅产品(如梅精软糖、梅茶茶汤等)。 招股书披露,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按零售额计算,溜溜果园2024年在中国果类零食行业排名第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