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全域感知
icon
搜索文档
6G发展或带动WiFi7需求,卓翼科技等上市公司或迎新机遇
证券时报网· 2025-11-18 13:48
当6G邂逅WiFi7,一场无线通信的革命正悄然发生。6G作为下一代移动通信技术的核心,以毫米波与 Sub-THz频段的频谱开发为突破口,正勾勒出"万物智联、全域感知"的未来蓝图;而 WiFi7作为无线局 域网的技术巅峰,凭借46Gbps峰值速率、320MHz超宽信道与多链路操作技术,成为承接6G广域覆盖的 关键局部接入节点。两者在高频段频谱的协同共享,正重构从广域到局域的全场景无线通信生态,为消 费电子、工业互联、智慧医疗等领域带来颠覆性变革。 2025年6G发展大会近日在北京成功举办,此次大会邀请了两院院士、国内外权威专家、国际标准组织 代表、知名企业家等,共同探讨6G各项议题,推动6G关键技术及架构成果形成全球共识,维护全球统 一的6G国际标准和产业生态。在此次大会上,工信部副部长张云明表示,中国的6G发展正处于技术创 新加速演进、产业方向越发清晰的关键阶段,亟须全球产学研用各方进一步集思广益、凝聚共识。中国 工程院院士邬贺铨指出,终端能力反映出移动通信的代际特征,在当前5G时代,智能手机仍是移动互 联网的主要接入设备和移动经济的支柱,预计未来6G时代,消费侧市场仍将是主导业务,需要全新的 6G终端和应用 ...
李长霖:协同治理仍需向深度演进
经济日报· 2025-11-17 08:03
智慧园林与"海绵城市""碳中和"等举措协同推进,是提升城市韧性、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作为 城市"海绵体"和"碳汇库",园林绿地通过智慧化改造,可与城市气候预测系统联动,形成极端天气预 警、生态修复决策的闭环。 数据互联是协同治理的基础。智慧园林数据平台与交通、能源等系统的融合,可实现跨领域资源优 化配置。但需警惕数据安全风险,不同系统间的标准差异、管理权责模糊等问题,可能降低数据流通效 率。建议建立统一的数据安全标准和跨部门协作机制,确保数据在安全框架内高效共享。 智慧园林的目标是全民共享,这要求技术突破与公众认知同步升级。当前,公众对智慧园林的认知 仍停留在比较浅显的层面,破解这一难题需双管齐下:一方面,通过AR/VR技术打造沉浸式生态教育 场景,比如将园林打造为数字科普博物馆,让公众在交流互动中理解技术价值;另一方面,建立"认建 认养+碳积分"机制,将生态贡献转化为可兑换的权益,增强公众参与感。 未来5年到10年,智慧园林需向"全域感知、智能决策、全民共享"深度演进。全域感知要求优化传 感器网络,实现"天空地海人"一体化数据采集;智能决策需依托AI生态建模与区块链技术,推动资源调 度从静态规划转向动态优 ...
协同治理仍需向深度演进
经济日报· 2025-11-17 06:11
智慧园林的定位与核心价值 - 智慧园林是城市治理理念的升级,其核心目标与传统园林一致,均为公众提供绿色休闲空间和城市生态服务,但依托数字技术与智能系统实现了管理、养护和运营的革命性突破 [1] - 智慧园林的发展实现了从“经验驱动”到“数据驱动”的转变,正成为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 [1] - 智慧园林与“海绵城市”、“碳中和”等举措协同推进,是提升城市韧性、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作为城市“海绵体”和“碳汇库”,可通过智慧化改造与城市气候预测系统联动 [1] 技术应用与发展路径 - 未来5到10年,智慧园林需向“全域感知、智能决策、全民共享”深度演进,全域感知要求优化传感器网络,实现“天空地海人”一体化数据采集 [2] - 智能决策需依托AI生态建模与区块链技术,推动资源调度从静态规划转向动态优化 [2] - 为提升公众参与,可通过AR/VR技术打造沉浸式生态教育场景,并建立“认建认养+碳积分”机制,将生态贡献转化为可兑换权益 [2] - 全民共享需通过低门槛交互技术(如轻量化AR应用)和开放数据平台激发公众参与热情 [2] 数据互联与协同治理 - 数据互联是协同治理的基础,智慧园林数据平台与交通、能源等系统的融合可实现跨领域资源优化配置 [1] - 需警惕数据安全风险,不同系统间的标准差异和管理权责模糊可能降低数据流通效率,建议建立统一的数据安全标准和跨部门协作机制 [1] 政策与产业支持体系 - 政策层面需构建集标准、资金、人才于一体的支持体系,包括制定全国性技术标准以打破数据孤岛 [2] - 建议设立专项基金,重点扶持MOE大模型、无人机巡检等关键技术研发 [2] - 需推动高校增设智慧园林方向的交叉学科,强化产学研合作,培养既懂园林又掌握AI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2] 未来展望 - 随着全域感知网络的铺开和全民参与机制的完善,智慧园林将成为连接自然与城市、技术与人文的桥梁,为构建低碳宜居的现代化城市持续注入智慧动能 [3]
WRC2025聚焦(1):展出通用具身智能,GOVLA架构成亮点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8-12 09:01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提及行业投资评级 [1][2][3][4][5] 核心观点 - 2025年世界机器人大会(WRC)在北京亦庄开幕 汇聚200+企业 1500+展品 100+首发新品 其中50+家人形机器人整机厂商 [1] - 开幕式由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天工2 0"担任主持 展示群体智能 全域感知 多模态大模型 人机协作等最新成果 [1] - 中国机器人产业2024年营业收入近2400亿元 连续12年稳居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应用市场 [4] - 2025年上半年工业机器人产量达37万套 服务机器人产量达882 4万套 同比分别增长35 6%和25 5% [4] 技术突破 - 优必选展示群体智能2 0 通过群脑网络实现多款机器人全流程协作 工业版Walker S1搭载精确视觉识别与在线轨迹规划完成动态随机分拣 [2] - 宇树科技推出售价3 99万元的R1人形机器人 集成语音与图像多模态大模型 可完成高动态动作 [2] - 星动纪元L7展示360°旋转跳与物流多机协作 Q5实现高精度全身动作遥操作及柔性下蹲拾物 [2] - 智平方爱宝推出GOVLA架构(Global & Omni-body Vision-Language-Action Model) 具备全域感知 全身协同 长程柔性任务 快速学习四大技术特征 [3][5] 商业化路径 - 通用人形机器人商业化分阶段推进:L0阶段面向开发者 L2阶段进入工业服务场景 L2+阶段扩展至开放公共服务 L4阶段面向家庭生活辅助 [3] - "从封闭到开放 从低频到高频"的演进路径 早期通过B端市场验证技术与ROI 为未来进入C端市场奠定基础 [3] 应用领域 - 工业机器人覆盖国民经济71个大类 241个中类 应用于汽车制造 3C电子 金属加工 船舶制造等领域 [4] - 服务机器人深度融入医疗 配送 养老等日常生活 [4] - 特种机器人在深空深海探测 应急救援等领域拓展人类活动边界 [4]
“中国光电子企业有实力、也有底气走出去” 光电子领军企业家集体探展
长江日报· 2025-05-17 08:50
光电子行业创新成果展示 - 高德红外发布国内首款500万像素高温中波制冷红外探测器 打破技术封锁 高性能红外芯片研制水平全球前列 [3] - 长飞公司展出全球技术领先的空芯反谐振光纤 单根长度超20公里 最低衰减系数0.05dB/km 刷新全球纪录 [3] - 华工科技展示AI激光智造装备 复杂曲面六轴激光微孔加工装备2秒完成0.3mm孔径加工 已应用于C919发动机零部件 [2] - 逸飞激光圆柱全极耳锂电池激光焊接设备及全自动组装生产线获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认定 细分领域领先地位持续强化 [2] 产业链协同发展 - 光谷已建立完整光电子产业链 涵盖元器件到光芯片 本地企业与外地企业共同参展 [5] - 国家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创新中心研发吸附式移动加工机器人 技术经产业验证 为超大型复杂构件加工提供新方向 [3] - 高德红外展示红外全产业链技术实力 红外热成像技术已拓展至车载应用领域 [2] 行业交流平台价值 - 光博会汇聚近百项首发首展核心技术 11家企业展台吸引近10位领军企业家集体探展 [1][5] - 活动搭建企业交流学习平台 促进激光企业与光电子企业合作 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 [5] - 行业领袖呼吁中国企业布局全球竞争 认为中国光电子企业具备国际化实力 [5]